书城医学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及其并发症防治
13413400000016

第16章 胆囊结石的超声诊断价值

超声诊断胆系疾病准确率高,并且无创、简便、迅速、安全、可重复性强。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高分辨率实时彩超的应用,超声对不同的胆系疾病的诊断价值越来越重要,超声诊断已成为LC术前、术后必不可少的影像诊断方法。胆道系统的超声显像可分为胆囊和胆管两大部分。胆管以肝门为界,分为肝内胆管和肝外胆管。由于在超声显像中,一般不易发现胆囊管与肝总管的汇合口,因此不再严格区分肝总管与胆总管,可统称为肝外胆管。超声的正确诊断对胆系疾病不同LC手术方法的选择、LC术后腹部并发症的发现和监视病情、超声引导介入治疗等有重要意义。可为临床提供确切的诊疗依据。

胆囊结石是最常见的胆系疾病。按结石的主要化学成分,通常可以分为胆固醇结石、胆色素结石和混合性结石3类。胆囊结石中以胆固醇结石和混合性结石多见。胆囊结石往往合并胆囊炎并且互为因果,最终导致胆囊积液、胆囊穿孔、胆囊缩小,囊壁增厚,腔内可充满结石、胆囊癌。但是有少数患者可终生携带胆囊结石而无症状。随着现代人的寿命延长,老年、高龄人胆囊结石的胆囊并发症发病率明显增高,成为老年、高龄人的一大危害。

一、正常胆囊的B超声像特征

胆囊的纵切面呈梨形,亦可见圆形或长条形,个体差异较大。正常胆囊轮廓清晰,囊壁亮线自然、光滑整齐,胆囊腔内无回声,后壁线明亮,后方回声增强,显示为典型的囊性结构。正常胆囊的超声测量长径一般不超过9cm,前后径多不超过3cm。对于反映胆囊的张力状态,前后径较长径灵敏。目前的超声仪,经腹壁扫查时,正常的胆囊壁几乎只能呈现在一条较强的回声线带中。正常胆囊壁的超声测量宜选择体部的前壁,其厚度一般不超过2-3mm。

胆囊的纵轴指向肝门,颈部位置较深,邻近门脉,常伴有声影。体部贴于肝脏的胆囊窝,底部游离于肝下缘邻近腹前壁。自胆囊颈部至门静脉右支或门脉主干之间的肝裂内,有脂肪组织和结缔组织。声像图表现为一条连接胆囊颈部和门静脉右支根部间的线状强回声带,无论横切或纵切,这是识别胆囊解剖位置的重要标志。胆囊后方的右肾以及左邻十二指肠和胰头均是声像图的解剖标志,胆囊底下方为含气肠袢的杂乱强回声,当两者重叠时,可能造成对胆囊底部病变超声诊断的假阴性或假阳性。

二、胆系结石B超声像特征

(一)超声声像图特征

胆囊结石的声像图表现可以归纳为典型和非典型两大类。

1.典型表现。具有以下三点特征。

(1)胆囊腔内出现形态稳定的强回声团:液性胆汁与胆石之间形成一个很大的声阻抗差界面,这是产生强回声的基础。由于结石的形状、结构和种类的不同,其强回声形态亦有不同。

(2)伴有声影:在结石强回声后方出现一条无回声暗带即是声影。有时结石的强回声不明显,而声影显著。声影的出现对于结石,特别是较小结石的诊断更有价值。

(3)改变体位结石回声团依重力方向移动:多数结石变动体位时迅速发生移动,从而对结石或胆囊内新生物的鉴别有重要意义。有时结石嵌顿在胆囊颈部而不发生移动,若声影不明显,则造成鉴别诊断的困难。

同时具备以上三点特征,是超声诊断胆囊结石的可靠依据。

2.非典型表现。

(1)胆囊内充满结石:位于胆囊窝的正常胆囊的液性透声腔消失,胆囊轮廓的前壁呈弧形或半月形中等或强回声带,其后拖有较宽的声影带,使胆囊后半部和后壁轮廓完全不显示。这是胆囊内充满结石而缺少胆汁时的特征表现。另有一种特征性图像即增厚的胆囊壁的弱回声带包绕着结石强回声,其后方伴有声影,简称为“囊壁结石声影三合征”(WES征)。此征反映了胆囊结石和胆囊炎的一种后期改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准确率可达96%。

(2)胆囊颈部结石:在有胆汁衬托时,颈部结石表现颇为典型,不难发现和诊断。然而当结石嵌顿于胆囊颈部时,由于囊壁与结石紧密接触,其强回声团变得不明显,仅表现为胆囊肿大或颈部有声影。采用右前斜位,有利于暴露结石。

(3)泥沙样结石:应变动体位,仔细观察有无沉积颗粒的移动,坐位或立位使泥沙样结石集聚于胆囊底部可显露较明显。

(4)胆囊壁内结石:胆囊壁往往显示增厚,其内可见单发或多发的数毫米长的强回声斑,其后方出现间隔相等、逐渐衰减的多次反射回声线段,形成“彗星尾征”,改变体位时不移动。

3.影响结石超声征象的因素。

(1)关于强回声:胆结石所表现的强回声特征不仅取决于结石本身的成分和结构,并且有赖于结石周围介质的对比条件。当有纯净胆汁时,则强回声最明显,轮廓亦很清晰。相反,若缺少胆汁时,如嵌顿于颈部或是在增厚的胆囊壁之间或是在充满结石时,结石的回声并不强;当结石周围是稠厚的胆汁、脓块或胆泥时,其强回声不甚明亮,并且轮廓模糊。

(2)关于声影:结石强回声后方的声影,是结石固有物理特性的表现,因此比强回声对于结石的诊断更有价值。据研究,胆囊内的强回声仅60%是结石,依靠声影则大多数能可靠地作出鉴别。然而有些结石不出现声影,造成鉴别困难。结石不出现声影有二类情况:一类是由于结石太小,如小于2mm,或是致密度不够,即所谓软结石;另一类是物理技术条件不当所致,如不在聚焦带内的结石,则不出现声影。

(二)超声诊断评价及在LC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前超声仪能显示出在胆汁充盈状态下小至1mm的结石,当直径达2mm以上则可出现典型的结石超声征象,即强回声和声影。国内外资料证明,超声诊断胆囊结石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一般诊断准确率达95%左右。尤其是对X线造影胆囊不显示的病例,超声检查对临床确诊有很大帮助。

假阴性主要发生于小结石、无声影的软结石、结石充满型、胆囊颈部或胆囊管结石,高位胆囊以及因过度肥胖使胆囊显像不满意者。造成假阳性的因素如下:一类是胆囊内非结石性强回声病变如软组织肿瘤、凝血块、胆泥、陈旧稠厚的胆汁、粘稠的脓团等,这些均无声影,或无移动性或移动较结石缓慢,一般不难鉴别。此外,胆囊内的气泡或钙胆汁均可形成强回声声影而导致误诊。另一类是胆囊外的结构或病变因局部容积效应,形成胆囊内强回声团的结石伪像,主要有:①胆囊颈部钙化淋巴结或术后的瘢痕组织,尤与胆囊壁紧贴粘连时,可酷似胆囊内结石;②胆囊周围的肠袢与胆囊壁重叠可形成在胆囊腔内强回声团和声影的结石伪像。在十二指肠与胆囊粘连时,可饮水鉴别。

LC是治疗胆囊结石的有效方法。随着手术经验的不断丰富,器械设备的不断完善,LC的适应证也不断拓宽,某些禁忌证也成为手术的适应证。超声检查是LC术前必不可少的影像检查。在术前准备中,超声检查可以明确胆囊的大小、囊壁厚度、胆汁状况、结石部位,胆囊三角区(Calot)的清晰度、与周围组织有无粘连等。我们通过数年的临床研究和实践,从超声的角度对LC的选择范围归纳为:适应证:①慢性胆囊炎伴有胆囊结石,单个或多个结石;②胆囊内隆起性病变,直径>0.6cm;③萎缩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胆囊轮廓较清晰;④对粘连较严重,分离较困难的萎缩性胆囊炎伴结石者,可行腹腔镜胆囊颈部横断的胆囊切除术,无需中转开腹;⑤急性或化脓性胆囊炎伴胆囊结石、胆囊颈部结石嵌顿者,完全可以行LC手术,且越早越好,手术时机以不超过72小时为宜。相对禁忌证是:①胆囊壁厚薄不均,胆囊三角显示不清,与周围粘连严重者;②疑为胆囊坏死、穿孔者。禁忌证:高度怀疑胆囊癌者。

超声在LC术后腹部并发症的发现和监视病情变化中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腹腔液性病变的诊断性穿刺、介入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且超声检查及介入治疗创伤小、无辐射、价廉、重复性好。术后常规超声检查,对于早期检出、及时处理各种严重并发症极为重要,LC是前后首选和理想的影像诊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