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酒酿又称为客家酒酿。宁化是客家祖地,酒酿是客家几百年的传统酒,也是客家饮食文化中具有特色的风味饮料。客家酒酿的起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一千多年前,中原战乱,大批中原人逃难南迁。一群妇女徒步千山万水进入宁化时,累得再也走不动了,昏睡在深山野岭之中。忽然,一阵沁人心间的香味飘来,一位年长的妇女苏醒过来,看见一位满头银发、红光满面的长者,用一竹制杓子从容器中舀出一杓清沏透明的液体,递给老妇说:“喝下去吧。”老妇呷了一口,遍口醇香,顿时心旷神怡,疲劳顿消。老妇按长者的指点,给每个姐妹的嘴里灌了一口液体,转眼个个醒来,精神焕发。长老告诉她们:“这是用糯米酿出来的酒酿!”长老又教给她们酿造的方法后,便扬长而去。从此,南迁的中原人在宁化安居下来,重建家园,繁衍后代。酒酿的酿造方法也代代相传,成为客家酒酿。其实,酒酿是国内独有的民间传统发酵型米酒,属黄酒类。宁化酒酿又叫“酒子”或“酽酒子”,指未掺水的糯米酒。宁化酒酿酿造简便,只要将糯米洗净浸透,置饭甑内蒸熟,将其撒在簸箕内摊凉,用冷井水将糯饭淋凉(此叫“淋酒”),将酒饼(酒曲)研碎成末用冷开水调匀(此叫“蒲水”),把摊凉(或淋凉)的糯米饭盛入酒缸中,撒上“蒲水”,用手反复搅拌均匀(此叫“台酒”),再将缸中拌匀的糯饭压平,中央挖一“酒井”,加盖保温3天,即见酒井中酒酿满井。宁化酒酿要数石壁酒酿最好,宁化石壁酒酿很讲究米质、水质和酒饼(酒米曲)。除了选用优质糯米和甘淳的山泉水外,起主要作用的是酒饼。客家人用的酒饼源于畲族,过去畲族人将剩饭,不管是糯米饭还是粳米饭,撒上酒饼草酿酒喝。客家人从畲民那里学得了这一技术,从而制作酒饼出售。开始不为人所关注,后来个别客家人经过长期的实践和不断改进,使这一酒饼成为家传秘方。由于宁化石壁酒饼的主要成分是天然的草本植物,其酒酿富含17种氨基酸,有丰富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补血养颜、舒经活络、调经壮阳的功效。其味甘甜芳醇,能刺激消化腺的分泌,增进食欲,有助消化,是中老年人、孕产妇和身体虚弱者补气养血之佳品。石壁酒酿采用客家传统的陶瓷酒缸,慢火加热煨熟,可直接饮用。冬可热饮,夏可冰饮,一年四季老少皆宜。经常适量饮用还能提神解乏、解渴消暑、延年益寿。宋朝以后,宁化客家酒酿除农家自酿自饮外,还有专门以酿酒、卖酒为业者。据清康熙《宁化县志》载,明天启七年(1627)至崇祯元年(1628)间,宁化县城“孟夏龙舟水过,多以小舟代园馆,鱼缕清醪,必以水滨是问”。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宁化客家酒厂开始生产小包装酒酿。1996年8月,宁化客家酒厂开发易拉罐酒酿新产品,开创了用铝质二片罐装潢酒的先河。同年10月16日,宁化县在宁化客家公祠隆重举办了第二届世界客家祭祖庆典活动后,来自美国、法国、马来西亚、缅甸和香港、台湾等地的300多位客家后裔相聚在客家宾馆,品尝了宁化客家酒厂生产的客家佳酿琼浆——易拉罐酒酿,众口称赞。于是,宁化酒酿成了他们回家时,馈赠亲友的好礼品。
宁化烤烟
民国以前,宁化县就有种植烤烟的历史。1977年,宁化县从“特字401”变异株中选育出烤烟新品种,1982年定名为“翠碧一号”烤烟。“翠碧一号”烤烟叶片为长椭圆形、厚薄适中,叶色绿,叶尖渐尖,叶面稍平,叶缘波浪状,叶脉中等,叶肉组织细。其烟叶烤后金黄、油分足、弹性强、气香、质好,迅速推广至三明市区及龙岩的长汀等地。1985年,宁化烤烟成为该县经济作物的“龙头”。年内,宁化烤烟经中国农业科学院烟叶研究所测定:“含醣量高,含氯量低,达到优质品的水平,上、中等烟叶比居全省第一,名列全国前茅。”1991年“翠碧一号”烤烟被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优良品种;同年,宁化县生产烟叶超过1万吨,跃居福建省最大的烤烟县,年产烤烟在福建省占四分之一。宁化烤烟成为该县改革开放后最成功的产业。宁化县先后7次被国家烟草局评为“全国烤烟生产收购先进县”。2006年,宁化县打造“翠碧一号”烤烟品牌,推广湿润育苗、客土改沙、稻草还田溶田、猪牛栏粪入田、稻草堆沤等技术,在播种、育苗、田管等各个环节进行跟踪指导,实行良种良法,解决了宁化烤烟颜色淡、青筋多、光滑烟等缺陷,一直作为国内名优卷烟企业高档卷烟的配方原料。
大田“高峰”牌生姜
“高峰”牌生姜是大田县福井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简称福井公司)注册的名牌产品。福井公司主要从事生姜、辣椒、茶叶、木薯等农副产品的种植生产、销售经营业务,为省无公害农产品蔬菜基地、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公司与大田县种子站、三明市种子站、金绿生姜专业合作社合作,从本地黄姜经系统选择育成新品种金姜。金姜姜块肥大,单层排列,呈扇形状,表皮光滑,色泽金黄,具有肉质脆、纤维少、辛辣味浓、耐贮藏等优点,2010年3月3日通过了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认定。2010年,福井公司已建成生姜种植基地2200余公顷,年产新鲜生姜8900多吨,产值可达3600多万元。公司承担的《省级生姜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被列入第六批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项目建设执行时间为3年。这是大田县继茶叶、肉兔之后第三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大田“祟圣岩”牌铁观音
茶叶是大田县的支柱产业。大田县的高山气候、土壤优势,适合大力发展茶叶生产。全县共有茶园面积2千公顷,产量近3千吨,132座加工厂房,136套748台加工设备,规模以上企业26家,外资企业4家,茶叶产业化的规模逐步形成。2004年10月,大田县乌龙茶、绿茶产品被福建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无公害产品;屏山乡被福建省农业厅认定为无公害产品产地;“仙顶”牌茶叶被国家工商局正式登记受理。在参加省、市名优茶的鉴评活动中,大田县选送的“雪山毛尖”、“五龙针螺”、“梅剑”、“黄珍珠”、“茉莉银针”、“大仙峰金萱”等样品获省名优茶奖;“东方美人”、“台式乌龙”等产品获国际名茶银奖和中国星级茶王赛名茶奖。大田县高峰茶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主要经营茶树种植的公司。“祟圣岩”牌铁观音是大田县高峰茶业有限公司的主要产品。2008年,大田县屏山高峰茶业有限公司的乌龙茶项目经国家认监委、国家标准委确定,为国家第二批GAP试点项目之一。GAP主要针对未加工和最简单加工出售给消费者和加工企业的大多数果蔬及其种植、采收、清洗、摆放、包装和运输过程中常见的微生物的危害控制。2009年,经福建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和福建省分析测试中心的现场检查和环境取样检测,大田县被福建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万亩绿色食品茶叶生产基地”,这是福建省第二个获得确认的基地。2010年4月,在省创建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流动现场会上,大田县成为三明市首个、全省第三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大田县高峰茶业有限公司为大田县绿色食品原料基地产业化经营单位之一。
大田“仙峰”牌肉兔
养兔业是大田县发展经济的主要产业之一。1993年,大田县就成立兔业开发总公司和兔业技术开发服务中心(简称兔业中心),建立全省规模最大的种兔场及6个乡(镇)种兔分场,创办年产5000吨的草粒饲料厂、肉兔加工厂、肉兔批发市场,形成县、乡、村、户四级肉兔基地和销售网络。兔业中心注册的“仙峰”牌肉兔以黑兔、黄褐兔为主,其毛型细嫩、光亮,头目清秀,体型粗壮。成年体重2.5~3公斤,皮肤紧凑,肉色鲜红,有光泽,肌肉弹性好,肉质细嫩,肉味鲜美。经福建省中心检验所检测:全净膛屠宰58%,腿、肌肉率达30.2%,蛋白质含量21.8%,脂肪3.4%,胆固醇含量低,卵磷脂含量高,低脲酸,高消化率。2001年,大田县投资扩建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的县种兔场,扩建标准兔舍5万个,饲养德国齐卡兔、塞北兔、青紫蓝、黑雄等种兔,并将该场建成集种兔生产、科研、试验、示范、技术培训为一体的种兔场。该场被福建省农业厅作为省二级重点种兔场,其编制的《大田肉兔标准综合体》被作为福建省地方标准并转化为农户易掌握的实用技术,指导饲养户按标准饲养无公害肉兔。2002年1月,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将大田县作为“肉兔产业化标准化示范县”。2005年,“仙峰”牌大田肉兔被列为“福建省名牌农产品”,2010年被评定为“福建省名牌产品”。
大田阿佳苦菜茶
阿佳苦菜茶是大田阿佳绿色食品厂开发生产的一个新产品。苦菜为山苦荬的别名,为菊科植物,多年生草本,全体无毛。茎少数或多数簇生,直立或斜生。基生叶莲座状,条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条形,长7~20厘米,宽0.5~2厘米,先端尖或钝,基部渐狭成柄,全缘或疏具小牙齿,或呈不规则分裂,灰绿色。花茎直立,无柄抱茎,全缘或有稀疏浅齿,与基生叶形似而较短。头状花序多数,排列成稀疏的伞房状,总苞圆筒状或长卵形,全为舌状花,黄色、淡黄色、白色或变淡紫色。瘦果红棕色,狭披针形,稍扁,具10条等形的纵肋,冠毛白色。苦菜的药用价值颇大,据《神龙百草经》载:“主五藏邪气,厌谷胃痹”,能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排脓,主治阑尾炎,肠炎、痢疾,疮疖痛肿等症。该企业以天然野菜为原料,利用全县农村剩余劳动力,采集大量野菜,进行统一加工精制而成。产品主要有脱水苦菜、苦菜干、苦菜袋泡茶、保鲜苦菜、金针菜、玫瑰茄茶、鱼腥草袋泡茶、绞股蓝袋泡茶、绞股蓝珠茶等。产品曾荣获2001年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2001年国家内贸局食品流通中心“中国放心食品信誉品牌”、2001年福建省农业名特优新产品展销会“金奖”、2000年福建省农业精品展销会“金奖”、2001年三明市消费者委员会绿色消费“推介产品”、2001年三明市“12.8”名特优商品交易会“金奖”等荣誉称号。
大田糟菜
古时,大田境内农户早有腌制糟菜的习惯。大田糟菜属“山宝糟菜”,采用上等芥菜,置阳光中晒干后,藏于瓮中闷熟而成,其在菜团入瓮时略涂以本地红糟,色、香、味俱全,别具地方风味,是蒸煮排骨、扣肉、大肠等肉类食品的好佐料,并有去腻开胃、健脾之功效。1978年,大田建设镇创办兴盛食品厂,糟菜的制作不仅沿袭传统工艺,而且加以改进,并以“山宝糟菜”注册商标。此后,兴盛食品厂还与福州大学食品系合作,开发酸甜、麻辣等多个糟菜品种。1994年1月,“山宝糟菜”获“福建省名优新产品展销会金奖”。2000年12月,“山宝糟菜”获“三明市产品展销会金奖”。
尤溪金柑
尤溪县是全国四大金柑产地之一。尤溪县种植金柑的历史有数百年了,可以追溯到清康熙年间。据清康熙五十年(1711)版《尤溪县志》载:尤溪“金橘,实长曰金枣,圆曰金橘。又有山金橘,俗名金豆。”在尤溪县最早植金柑的是八字桥洪牌村。尤溪县位于福建省中部,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尤溪县的八字桥乡、管前镇由于其特殊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成为盛产优质金柑的主要产地,而以八字桥乡的洪田村、洪牌村、管前镇的洪村三个相连一片的“三洪”村出产的金柑最为优质。这三个村是福建省的金柑主产区之一。故“三洪”金柑代表了尤溪金柑而享誉全国。尤溪金柑形美色鲜,皮薄核少,汁多味浓,甜酸可口,酸甜适口,连皮带肉均可食用。它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盐,生食理气补中。散寒之功和消食化痰之效。金柑树的叶、梗、果均可作药用,尤其对高血压、心血管疾病有良好的疗效,营养价值在柑橘水果类中名列前茅。因此,2002年,尤溪金柑荣获“福建名牌产品”,2005年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书”,并且荣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称号。2001年,尤溪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金柑之乡”。
尤溪“尤溪绿笋”牌绿竹笋
尤溪县是“中国绿竹之乡”,全县有绿竹林面积4333,出产绿笋3.9万吨。该县生产的无公害绿竹笋农产品,不仅壳薄肉厚、洁白嫩脆、鲜甜又可口,而且风味独特、味道甜美、营养尤为丰富,而且笋味清甜爽,有清热解暑的功效,为市民们喜爱。2004年5月,尤溪县竹业协会申请“尤溪绿笋”集体商标注册,获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批准,成为福建首个绿笋集体商标品牌、国家级集体商标品牌。2007年10月,由溪尾、梅仙、西城三个乡镇9个绿竹种植户共同发起的尤溪县永恒绿竹专业合作社成立。2008年2月,“尤溪绿笋”获得地理标志商标注册。2010年,由尤溪县永恒绿竹专业合作社生产的“尤溪绿笋”牌尤溪绿竹笋被评定为“福建省名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