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三明风光览胜
13358600000031

第31章 土特产品与风味小吃(6)

尤溪沈郞乡茶籽油

沈郎乡一级山茶籽油,是纯天然有机食品、绿色食品,营养价值高,享有“油中珍品”之美誉!本产品是人们馈赠亲朋好友的时尚精品!沈郎乡茶籽油采用无污染山区优质油茶籽为原料,采取压榨工艺科学加工而成,口感纯正,并带有油茶果香味,适合各种菜肴炒制。通过有机食品和绿色双A认证。茶油适合各个年龄段的人群:对婴幼儿来说,茶油有助于平衡新陈代谢,促进儿童神经系统,骨骼和大脑发育;对成年人来说,有助于防止动脉硬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消化系统失调等疾病;对于妇女来说,茶油所含的多种营养成分,对于肌肤十分有益,是一种安全可靠的美容佳品;对于孕妇来说,可增加母乳,去除妊娠斑,防范日后腰酸背痛等效果比较好;对于老年人来说,茶油对于血脂降低、软化血管有很好的作用。

尤溪金柑果醋

尤溪盛产金柑,并在此基础上衍生出一个副产品——金柑果醋。果醋是由新鲜的果醋加上尤溪金柑果汁为原料,采用高科技生物发酵和窖藏陈酿,经18层净化,360天陈酿精制而成。金柑果醋是采用国际先进的降酸技术将酸度降到最适合人体饮用的1.08度的第二代果醋饮品,果香浓郁,带有酸甜的味道,口感甚佳,冷藏后风味更佳,而且饮用方便,即开即饮。经现代医学和食品专家鉴定:果醋有助于防治高血压、冠心病、心血管疾病、肝肾病及糖尿病,既有杀菌开胃之功效,更有益于预防流行感冒,并具有加速体力恢复、润肤美容、消暑、解酒等功效,是未来饮料市场的黄金饮品。尤溪生产的“金门春”金柑果醋获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绿色食品”及“质量安全”双重认证。

尤溪双鲤烤鸭

瑞相双鲤烤鸭厂坐落于尤溪县西城镇西开发区渡船头。尤溪人聪明勤劳,办起一个颇具规模的烤鸭厂,生产销售“瑞相”牌烤鸭及熟肉制品等。烤鸭厂生产设备先进,烤鸭香辣美味,可以年销售烤鸭20万只。独特的风味,加上融入朱子文化的内涵,使双鲤烤鸭名声鹊起,成为尤溪旅游商品之一。

尤溪汤川普济茶

汤川普济茶也称普济岩茶,又称苦竹茶,产于尤溪县汤川乡赤墓村的普济岩。该地海拔800米以上,清泉常年不竭,土质为黄红壤,适宜该茶生长,每年产茶季节雾多、湿润。这一地带遍长苦竹。这些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孕育出的茶叶味纯香浓厚,清甜又有微苦。汤川普济茶有清热解毒之功效,有生津止渴、祛痰止喘、收敛、止泻、消炎及治腹胀和消食等功能,还有治疗浮肿的药效。此茶连冲3~4次味质犹厚。故此,汤川普济茶是品味极高的清凉保健茶,是尤溪县的名茶。因受地域环境的限制,普济茶的产量不高,年产仅1.5吨左右,故非常名贵。

尤溪九都柚

“九都柚”又名“九都抛”,为尤溪县梅仙镇梅营村的独特产品,历史上梅营的行政区划属九故得名。梅营处于尤溪河中游河畔,其地质为古代泥沉积形成的小河谷平原。由于特殊的土壤结构和天气环境,所产的柚质地优良,果实外形略呈倒卵,淡绿色,有香气。果重1.3~1.5千克,皮薄,仅0.6厘米左右,釉肉呈粉红色,味甘甜,少核。该柚,贮期可达半年,贮于屋内满屋生香。据《尤溪县志》记载,民国时期,尤溪“有仙柑、雪柑、苏柑,微酸,九都产者最佳”。20世纪50年代后期,由于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产量逐年下降。20世纪90年代初期,梅仙镇梅营村在引进的官溪蜜柚品种的同时,也采取措施拯救这一珍贵的果树品种。

尤溪银杏

银杏,别名白果树、公孙树、鸭掌树,是中国特有的古老孑贵植物,有现代的“活化石”之称,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尤溪县是福建省现存古银杏树最多的县份,人工开发种植银杏的历史也较久。据调查,尤溪县有古银杏树有353株,主要集中分布在中仙乡的善邻、吉安、剑溪及联合乡的连云、下云、云山、东边等村。其中,中仙乡善邻村龙门场、山坑有集中连片的古银杏林,共有155株,是福建省最大的古银杏。据传,这两片古银杏树群始植于南宋年间,最长树龄达800多年。银杏果(白果)是高蛋白的干果品,味香甜,有微毒,可入药。历史上,中医用于健肺定喘,主治痰哮喘咳、遗精、带下、小便频等,并有驱蛔虫等功效。白果外皮可提炼烤胶,银杏树木材材质细致、轻软,是建筑、家具及工艺品、雕刻的上等材料。银杏叶经研究发现,其主要成分银杏内酯、黄酮醇,分别具有抗血小板活化因子作用,改善血脂,增强血液循环,避免脂细胞受低氧的伤害和清除自由荃的功能,除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外,还可防止动脉硬化。

尤溪中仙无核柿

无核柿有耐冷、耐早、抗土质瘠薄的性能,适宜于生长在较高海拨(650米左右)的中仙乡。无核柿主要产地在尤溪县中仙乡的华仙、上仙两个村。据《中仙乡志》载,该柿在华仙村的栽培历史已有250年以上。无核柿一般嫁接后三年即可结果,十年生单株平均产量达49公斤,最高株产量达125千克。无核柿因其无核,含糖分高,深受人们喜欢。无核柿果实长圆形,果皮薄,果肉黄色半透明,水果质地坚实。果实均匀重28.5克,横径3.1厘米,纵径4.7厘米,总糖含量为43.63%,还原糖29.52%,可溶性固形物33%,总酸度0.38%,维生素含量4.96%,固酸比为86.84∶1。2008年,尤溪中仙乡无核柿的种植面积41.3公顷,年产无核柿1240吨。鲜果在三明市内销售;果实加工成柿丸和柿饼后,主要出口东南亚的一些国家。

尤溪山麻鸭

山麻鸭是尤溪县传统的以蛋用为主的家禽。山麻鸭传统的饲养方式是以放养为主,故其善行走、勤觅食、抗病力强,是优良的蛋鸭。2005年,尤溪县兴建管前、西城、洋中、西滨、城关等乡(镇)山麻鸭养殖基地。全年山麻鸭饲养量达100.73万只,年产鸭蛋5200吨以上,产品销往全省各地。同时,尤溪县还在西城镇建起年产300万只山麻鸭苗的繁殖基地,山麻鸭苗销往沙县、南平、德化等地。

沙县“老潘头”牌腐乳

“老潘头”牌腐乳是老潘头(福建)食品有限公司主要产品之一。老潘头(福建)食品有限公司是有着百年生产调味品的历史的专业公司,是福建省消费者委员会食品行业分会首批会员单位,中国调味品协会会员单位,沙县人民政府定位“沙县重点保护单位”。从1994年起,该公司的“老潘头”、“虬江”牌系列酱油、腐乳连续多年被评为“福建省消费者委员会推荐产品”。“虬江腐乳”、“味极鲜酱油”、“沙县辣椒酱”获2000年福建农业精品展销会金奖。2007年,“老潘头”商标荣获“福建省名牌产品”,2006年荣获“三明市知名商标”,系列产品还被评为“三明市优势品牌产品”。公司年生产能力为“老潘头”及图商标系列酱油近万吨,腐乳1000多万瓶,蔬菜罐头上千吨。产品销售已覆盖福建全省,远销北京、上海、山东、江苏、浙江、江西等省市,部分产品还销往国际市场。

沙县竹凉席

自古,沙县民间就有用竹蔑手工编织竹凉席。20世纪80年代初,沙县成立第一家竹凉席生产厂家年产竹凉席约11万床,年竹凉席销量达10万床,产品销往台湾地区和日本等国家。1994年,沙县率先按现代化企业制度管理原则组建立青竹集团有限公司,开始规模化生产经营竹凉席。年竹凉席产量从几十万床发展到300多万床,加工形式也由原来的手工作业发展到半机械化生产。2001年,沙县被授予“中国竹席之乡”称号。其中,“天河”牌竹凉席在全国同类产品市场占有26.3%的份额,居全国同行之首。“天河”牌竹凉席被列为“中国消费者信得过名优产品”,先后荣获“福建省地产最畅销商品”、“世界博览会闽特展金奖”、“中国竹文化节国际竹业博览会金奖”及“福建省农业精品展销会金奖”,被列为“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

沙县板鸭

据《沙县志》记载,宋代时,沙阳板鸭已是一种大众化的传统民间食品。名相李纲谪居沙县时,将沙县板鸭誉为“禽肉之上品”。沙县农家就有用木炭、茶仔壳、谷糠,经“三烤、三晒”等民间传统工艺制作板鸭的。沙县板鸭又称“鸭巴”,在每年的农历腊月腌制。其做法是将鸭宰杀、退毛、开膛、洗净后,抹上蒜茸、食盐、辣椒腌制,有的还擦上少许硝,既能防腐又能使肉质结实,色泽鲜红。鸭子腌制好后用竹签撑开风干,再放炭火上烘烤即成。沙县板鸭以郑湖乡的为最佳。郑湖板鸭是以农家饲养的2250克以上的半番鸭为原料,采用民间传统工艺制作而成的。其工艺考究,风干时表皮抹上一层芝麻油,既增加香味,又可防止苍蝇下蛆;烘烤时用茶籽壳,成品色泽金黄,肌肉内呈赤经玛瑙色;制作出的板鸭特点是肉厚,香气浓郁,风味独特,久食不腻。故郑湖乡素有“板鸭之乡”的美名。“郑宗”牌板鸭连续获省内外名特优新农产品展销会“最佳新产品奖”、“最受消费者欢迎奖”、“最畅销产品奖”等10个荣誉。当然,沙阳板鸭也不逊色,其制作选用半番鸭,采用传统工艺加工。其制作的沙阳板鸭,状若平板,色泽黄润,不需加佐料,隔沸水蒸十分钟即可食,肉香味美,营养丰富。人们将沙阳板鸭或作为馈赠亲友的礼品。

沙县富口豆干

沙县富口豆干是当地农家传统的豆制食品,是当地百姓在传统节日里为喜庆而制作享用的美味,流传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富口豆干精选优质的农家黄豆,经认真筛选、浸泡研磨后,用大锅烹煮,保持了黄豆的原有营养成分,后期制作更是精工细作。富口豆干又已“老情人”豆腐干系列食品最为有名气。“老情人”豆腐干系列食品由鸿光食品厂采用家传独特工艺辅以现代科技精制而成。其原料的考究、工艺精细,独特的风味受到顾客的欢迎,特别是老人小孩的喜爱。投放市场以来,备受好评,被冠以“素之王”的美称。

沙县夏茂花柰

花柰是沙县夏茂的特产。据专家介绍,花柰化学成分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2%以上,含酸量1%以下,固酸比12∶1以上,每百克果肉含汁量达44毫升,转化糖11.23%,还原糖6.16%,维生素C 4.34%毫升/百克,还含有多种的氨基酸以及钙、磷、铁等微量元素,是世界上稀有的珍贵水果之一。夏茂花柰果质软肉厚味甜,既可生食,亦可制干,可食量高,而且含有较高的营养成分。

沙县沙阳柿饼

沙阳柿饼选用品质优良的沙阳水柿加工而成。产品质地柔软,色泽金黄鲜艳,表面覆盖一层洁白的柿霜,是不加任何添加剂和防腐剂的绿色保健食品。其营养丰富,味道甘甜爽口,具有清肺、止咳、消食健胃之功效,老少皆宜,实为宴请宾客,馈赠亲友之佳品。

沙县郑湖水柿

1987年,福建省农大教授周良才从广西恭城引进的水柿优良品种,在郑湖试种获得成功。水柿对地形、气候、土质的要求较高,郑湖的自然环境正好适合于其生长。现在,郑湖乡拥有全省最大的无核水柿基地——全乡现有面积430多公顷,21多万株,年产量达2000吨。无核柿抗病力强,产量高,收益快,色泽亮丽,口感爽美,可生食,也可加工成柿饼、柿酱、柿茶等。同时,柿果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可降血压、治喉炎、胃益气、咳嗽,还可防癌、抗癌;柿蒂可治腹泻;柿茶可制成美容产品。

将乐龙池砚

将乐龙池砚素有闽砚精品之称,也是中国著名古砚之一。龙池砚的原材料是埋藏在深山岩层中的天然泥质板岩,颜色纯青,质地松结适度,柔中带刚,不易风化,制作成砚后,光泽明亮,温滑,以物击之,铿锵清新悦耳,发墨细腻。其墨色纯真光亮,用其所作作品清晰,虫不蛀,不伤毫。龙池古砚因产地与古代传说中的“龙池”毗邻,故名之。龙池砚的制作始于唐代,盛于宋代,因宋代理学家杨时(号龟山先生)著书习字喜用家乡这一名砚,使其名扬四海,享誉千古而为历代皇宫之贡品。据清乾隆年间重刻的《玉华洞志》记载:“龙池石者,则皆砚瓦峡所出。大者可为碑,小者随方圆而磨砻之。”将乐以龙池石制砚,有400~500年以上的历史,尤以县城北隅海棠洞石所制的“海棠砚”为最佳。它是用将乐县城北隅海棠洞石所制的,故名海棠砚。海棠砚质地细腻,湿润缜密,能发墨保色而不易磨损,多年来已成为将乐县的特产工艺美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