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三明风光览胜
13358600000015

第15章 人文景观(8)

尤溪县洋中基督教堂

基督教堂位于尤溪县洋中镇洋中村,始建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为当时在福州工作的一位美籍工程师捐款修建的一幢砖木楼房,后改为教堂,取名“崇真堂”。该教堂占地面积426平方米,为4层建筑,尖顶半圆窗,内有楼梯旋转而上,外用青砖砌筑。1992年12月,该教堂被尤溪县人民政府列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11月修缮,1997年6月举行复堂典礼。

永安福音堂

永安福音堂属西式福音堂,位于永安市城内东部鳌峰山下,始建于民国六年(1917),占地面积296.94平方米。1981年1月,重新开放福音堂作为教会活动场所。同年12月,成立永安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办公室设在该教堂。1985年3月8日,隆重召开“福音堂”落成典礼。新堂总面积1002.42平方米,整个建筑庄重大方,可容纳千余人做礼拜。

尤溪县基督教宣道堂

基督教宣道堂位于城关解放路25号,始建于民国十年(1921),由中华基督教卫理会美籍女传教士宝精英(mabel charord)修建。该教堂为砖木结构,占地面积488平方米,建筑面积725平方米,由圣殿、钟塔楼、牧师屋、办公室和基督教两会办公室等组成。1958年,该堂停止教会活动,改作尤溪县展览馆,后又用作县委、县政府的大会场。1982年,该堂重新修缮开放,1984年1月,尤溪县政府拨款1万元作教堂修缮费用,同年11月25日举行复堂典礼。1988年7月,成立尤溪县基督教尤溪教堂(总堂)常务管理委员会。2000年,该教堂进行过全面维修,2002年于左侧修建一幢附属楼。该教堂现为尤溪县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县基督教协会会址。

建宁县基督教堂

建宁县基督教堂位于建宁县城关。民国十六年(1927),美籍牧师康乐尔在建宁城内新街购42号民房改建为教堂。教堂为砖木结构,总建筑面积530平方米,其中礼拜堂250平方米,教学楼200平方米、厨房80平方米。1962年,教堂被拆除改建为县人民医院。1987年10月经建宁县人民政府批准,在城关西门外艾家坑左侧山上兴建基督教堂,1988年12月完工。该教堂为砖木结构,建筑面积240平方米,正面为双层楼各有3个房间,内有礼拜堂、讲道台、洗礼池、灵修室,可容纳200余名教徒做礼拜。

大田县广平教堂

广平教堂位于大田县广平镇王峰村,始建于民国十八年(1929)。该教堂原为木结构,占地面积7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40平方米。1984年,将原广平镇旧街右侧山坡处划出山地650平方米供建教堂使用。新教堂于1985年7月14日落成,主体建筑占地120平方米,钟楼式,砖木结构,内设1个大厅、4个小室,其他附属建筑60平方米,总占地面积180平方米,大厅可容纳140余名教徒做礼拜。

三元区马道山基督教堂

马道山基督教堂位于三明市三元区新市南路的马道山上,始建时间不详。原教堂是混凝土结构的民房(单层3间),1984年7月在民房基础上扩建一间面积为200平方米的礼拜厅,可容纳教徒400至500人做礼拜,成为马道山教堂。1985年6月25日,成立三元区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正式启用马道山教堂,并对外开放。三明市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三明市基督教协会会址均设在马道山教堂。

梅列区福音堂

梅列区福音堂原位于梅列区乾龙新村100幢北侧(列东变电站后山坡的米山垅),始建于1994年7月,1995年圣诞节前夕投入使用。后因梅列区政府旧城建设规划需要,该教堂于2005年2月迁至新市北路(纺织站仓库右侧,距旧教堂100多米处)重建。新教堂由主堂、附属楼构成,总投资约498万元,占地面积2470.9平方米,建筑面积2094平方米。

将乐天主堂

将乐天主堂位于将乐县城内南门,始建于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占地面积600平方米。教堂内古朴典雅,别具特色。新中国成立后,教堂他用。1985年10月,有关单位退还天主堂,并赔偿教堂维修费1650元。1987年对教堂重新进行全面的修缮。1997年,将乐县天主教堂进行整顿管理,充实神职人员,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泰宁城关天主堂

泰宁城关天主堂位于泰宁县杉城镇岭上街29号。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西班牙籍教士到泰宁传教,于民国八年(1919)在泰宁城关西门(今城关小学)建教堂。民国三十四年,教堂进行扩建,建筑面积450平方米。1951年,传教士张仁沛被驱逐出境后,教堂关闭,教会停止活动。后落实宗教政策,天主教堂划归天主教徒保管。1995年,泰宁县天主教堂的危房问题得到有关部门的充分重视,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案。

沙县天主堂

沙县天主堂位于在沙县城关李纲路,是沙县天主教爱国会所在地,也是三明市惟一对外开放的天主教堂。该天主堂始建于民国十五年(1926)。1983年11月落实宗教政策,天主堂归还天主教爱国会。天主堂为砖木结构的两层建筑,建筑面积651.12平方米。下层为礼拜活动厅,上层为天主教爱国会办公室和宿舍。该教堂可容纳教徒200余人。1993年,在旧城改造中,天主教堂被拆迁重建。

建宁溪口天主堂

溪口天主堂位于建宁县溪口村。该教堂始建于民国十九年(1930),由德国神父沈民望所修建。该堂系砖木结构,双层“丁”字形,楼房分前后两部分,前部分是传教士的起居室,上下楼共8间,另设有钟楼1间;后部分为礼拜堂,总建筑面积为317平方米。民国二十至二十三年,红军第一方面军两次进驻建宁时,溪口天主堂作为红军司令部,毛泽东、朱德等曾住此处。1953年,教堂作为建宁县第一区政府所在地,1969年改为“人民革命纪念馆”。现为“建宁县纪念馆”所在地。

泰宁朱口天主堂

朱口天主堂位于泰宁县朱口镇朱口村。民国二十五年(1936),邵武监牧区主教王德俊派德国籍神父徐德望专程到朱口传教,次年买下朱口街上的肖由仁地(名犁嘴角)0.06公顷建教堂,后又扩大宅基,建筑面积为424.2平方米。改革开放后,落实宗教政策,朱口天主教堂划归天主教徒保管。

宁化天主堂

原宁化天主堂位于城内小溪边(现灯光球场),始建于民国三十四年(1945)春,占地面积4.24亩。1955年,天主堂关闭,改为幼儿园。1987年,落实宗教政策,县财政拨款6500元购买小溪仓库约100平方米,经修整后出租一间作为教会活动经费收入,另一间约50平方米作为天主堂,可容约100多名教徒做礼拜。

第五、其他人文景观

陈世卿墓

陈世卿墓位于三元区岩前镇富元村,为宋代墓葬。该墓坐西朝东,面积约200平方米,墓碑上刻“宋乡贤吏部尚书陈世卿公墓”。陈世卿字光远,宋雍熙二年(985)进士,官至秘书少监,赐金紫光禄大夫,赠吏部尚书。1991年,该墓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元荆东垂裕祠

荆东垂裕祠据《沙县志》载:“宋嘉定七年(1214),邓氏后裔邓宗仁为纪念先祖邓克谐修建垂裕祠,凿安抚池,可划舟游玩。”明正统十四年(1449)邓茂七起义失败后,凡与邓氏家族有关的事物都受到牵连,该祠也因此被毁。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邓氏后裔重建垂裕祠;此后,历代均有修葺。该祠系悬山式,抬梁木结构,占地面积900平方米,面阔五间,进深八间,由泮池、空坪、牌楼、天井、前后堂、后厢房组成。祠中两侧天井各放石羊一只、石虎一只,用花岗岩雕刻而成,均为宋代遗物。1986年,垂裕祠进行全面修缮,于1991年被列为三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元忠山四贤祠

四贤祠位于三元区忠山村,始建于元代,由元军总管罗浩然兴建。该祠坐东朝西,门对仁溪、大溪二水合流处,气势恢弘,祀奉着宋代著名理学家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四大贤人,后人又把邓文铿、罗浩然配享,以追祀其建造及修缮“四贤祠”之功。该祠由前大坪、下堂、回廊、天井、边厢及上堂几部分组成,占地700多平方米,正堂高悬“理学昌明”的横幅,四大金刚石柱绣刻楹联两幅,“邹鲁上追群钦北学,闽瓴广论尚溯南来”,“递衍心传理原精一,钦崇圣学道本时中”。祠堂内随处挂联悬匾,字句雅训。忠山四贤祠为三明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元松阳八鹭塔

八鹭塔位于三元区松阳村西南约500米处的山顶上,始建于明天启元年(1621),塔高12.6米,塔身为楼阁式,七层六角实心塔。相传在塔落成之日,不知从何处飞来八只白鹭,绕塔飞翔,因而取名八鹭塔。该石塔为三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