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三明风光览胜
13358600000014

第14章 人文景观(7)

沙县罗岩庙

罗岩庙位于距离沙县县城26公里的南阳华村罗岩山,始建于南宋嘉定六年(1213)。罗岩太保庙供奉的蛇神,又称“蛇岳太保”,俗称“罗岩太保”。传说玉皇大帝有感于太保爷生前为保乡邦,吞毒药,斗五鬼的忠烈精神,赐封英烈太保侯王,受封赐地就在罗岩山,故罗岩庙又为太保祖庙。该庙建筑具有浓厚的宋代风格。明嘉靖年间,延平郡守祈于庙,分香火,平虎患,寺庙再次重建。1983~1985年,民间集资重修罗岩庙。罗岩庙重修后,沙县、福州、长乐、南平、尤溪、大田等地信众都前来烧香朝拜,每年的朝拜活动从农历十二月十五后一直延续数月,接待香客10多万人次。1990年,罗岩庙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被沙县宗教事务局批准为道教活动场所。2003年,县旅游局协助南阳乡政府邀请专家编制完成《罗岩山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计划在罗岩山开发乡村休闲度假区、峡谷探险区、宗教朝圣区、门景区和水景区,修建石牌坊、当关石、吟龙飞瀑、寒玉潭、绝壁攀岩、祖殿、观音殿、烟雨楼、天福山庄等景点以及水上运动项目。

梅列列西冲和道院

冲和道院位于梅列区列西村,始建于宋淳祐年间,清康熙六年(1667)重建。该道院面积900平方米,单檐悬山式建筑,抬梁拱斗混合结构,面阔三间,进深三间。1991年,列西冲和道院被列为三明市文物保护单位。

三元眉山三教堂

三教堂又名宰相府,位于三元区眉山村,始建年代不详,重建于元至正年间,清代重修,现存构件属清代风格,为三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教堂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主体建筑为单檐悬山加两坯楼阁式;抬梁式与穿斗式混合结构;面阔五间,进深十一间,高17米;由空坪、前堂、正堂、后厢、楼阁组成。建造古朴,气势宏伟,内部的构造保护完整。该堂将儒、道、佛三教合一,在全省乃至全国罕见,把我国三教合一的历史提前了100多年。现存构件属清代风格。现存重建三教堂碑刻一块,“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打断成4块,碑文残缺不全,碑刻的残体收藏于三明市博物馆。

清流福源寺

福源寺位于清流县长校镇境内的灵台山,创建于元末明初,是灵台山风景区最偏远的景点。相传,欧阳真人率领弟子慕名巡游灵台山,风光秀丽,不忍离去。欧阳真人圆寂后,当地村民便在此建立福源寺,雕塑真人神像供奉。2007年10月3日,灵台山福源寺举行重修落成暨佛像开光典礼。

沙县城隍庙

沙县城隍庙位于沙县城东文庙路,坐北朝南,面临沙溪河,总占地面积6426平方米,建筑面积2890平方米。该庙始建时间不详。据明《八闽通志》载:“城隍庙在县东兴义坊,元镇军营故址。国朝洪武二年,知县陈善徙今所,正统十四年,再经寇火,岿然独存……”现存城隍庙建于清乾隆九年(1744),嘉庆九年(1804)、光绪二十四年(1898)均有重修。城隍庙的建筑规模宏伟,平面似长方形,在中轴线上自前依次为山门、中殿、倒座抱殿(原古戏台)、抱厦、厢廊、大殿组成。大殿面阔五间,通面阔23.27米,梁架结构台梁穿斗兼并,歇山顶。其结构坚固,布局合理,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是福建省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城隍庙。1984年,沙县城隍庙被县人民政府列为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由文物部门按城隍庙原建筑的规模进行全面维修。1995年,该庙经有关部门批准正式对外开放,1996年9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经批准,城隍庙恢复宗教活动,交由沙县道教协会管理,并为道教协会会址。

尤溪秀峰亭

秀峰亭位于尤溪管前乡柳塘水库仙灵山上,距县城46公里。该亭始建于元泰定二年(1325),明景泰间敕封宫主,赐建金銮,故有“未见金銮看秀峰,秀峰亭殿媲金銮”之说。该亭宇分上下两殿,上殿为金銮殿(正殿),祀马氏三仙神像。正殿四周筑有红色围墙,正面有门楼,前为下堂即第二门楼;下殿为三保殿,分上下两堂,三保殿左为圣旨楼,放置圣旨牌;右为观音阁,祀观音神像,并供朱熹塑像。秀峰亭依山面水,整个建筑皇宫风格,重檐歇山顶,飞檐翘角,雕樑画栋,红墙碧瓦,金碧辉煌,建筑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文化大革命”时,该亭被毁,1995年11月复建。

尤溪清灵宫

清灵宫位于溪尾乡半岭村,始建于明宣德五年(1430),历代均有修葺。20世纪90年代,该宫进行过重修。该宫由主殿和山门所组成。主殿为单进式重檐歇山顶砖木结构,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70平方米。栋脊雕塑双龙朝珠,戗脊檐角高翘为龙。正殿、后殿和前殿分别奉祀泰山尊王,旁侍判官、吉使、土地、伽蓝等。大门绘制二位门神(相传为关平、周仓)。

沙县吕祖庙

吕祖庙又名赞化宫,坐落在沙县城东卢家巷内,占地面积868平方米,建筑面积918平方米。该庙建于明弘治八年(1495),清嘉庆八年(1803)重修。现庙内存有嘉庆八年制的香炉,上有“上东山爷”字样。1986年,重修吕祖庙,1992年重修德胜帝君殿。沙县道教协会设在该庙。

三元凤岗关帝庙

据《凤岗关帝庙史记》载,三元凤岗的关帝庙始建于明正德元年(1506),原址在三元城关凤岗亭,由邓氏子民奉祀;后因人口剧增,民居扩大,清嘉庆十三年(1810)邓氏子孙便把凤岗亭改建为建筑面积122.59平方米的凤岗城楼。关帝君就奉供在城楼上;因此也被当地邓氏子民称为“城楼公”。据有关人士考证,当时凤岗的居民百分之九十八为邓松的后裔,大部分为邓文德一支的子孙,其余为其堂弟邓文信的子孙。无疑,关帝庙即为三元邓氏所建立和奉祀。1992年,因三元区城关旧城改造,凤岗关帝庙便由凤岗理事会出面集资11万元,在三元神农山(即三明市皮革厂后山)重建,1995年竣工。

尤溪龙凤亭

龙凤亭位于尤溪县城南灵坪峰凤山的山巅,始建于明嘉靖七年(1528)。“文化大革命”时,该寺被毁,1985年7月重建。该亭正殿祀马氏真仙神像,后面祀手持净瓶的观音大佛像,背面墙上中绘有“双龙吐水”图,左边绘有“祈求必应”和“麒麟送子”图,右边绘有“祈求必应”和“箫凤仙鸟”图,正殿左壁绘有“王母诞辰”和“唐明皇游月宫”图,右壁绘有“二十四孝”图。壁画色彩鲜艳,栩栩如生。殿前二丹墀,左右两厢房,前有围墙,右角为山门。门左前有魁星阁,祀魁斗星君。前为露埕,左右两侧两厢房,为厨房、宿舍和餐厅。每逢七月初七庙会,该亭十分热闹,会聚十方香客达上千人。

大田城隍庙

城隍庙位于在大田县城北四海寨山右麓。该庙始建明嘉靖十五年(1536),万历四年(1576)重建,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重修,雍正七年(1729)募修,雍正十一年重修,乾隆十八年(1753)大修。乾隆二十年,在庙南建坊,题匾为“显忠伯”,光绪二十五年(1899)重修,为木质结构。至1992年,该庙尚存古寝堂。

尤溪三台祖殿

三台祖殿又名三台庵,位于尤溪县溪尾乡本洋村之山巅,因纪念三台云游祖师而得名。该祖殿始建于明嘉靖十七年(1538),清嘉庆元年(1796)重建,民国二十一年(1932)重修,1993年再次鼎新。该祖殿占地1500平方米,由三台祖殿、边殿、观音阁、土地庙和约3米高的石笋塔等组成。主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为重檐歇山顶土木结构建筑;正殿主祀云游祖师(相传云游祖师原籍兴化府仙游县人,明弘治四年出生),左右配祀五谷仙、卢公祖师。左偏殿祀张、连、萧三圣君;右偏殿祀田、窦、郭三元帅等。

尤溪际后五显宫

五显宫原名永宁堂,位于尤溪县西滨镇际后村水尾。该宫始建于明万历二年(1574),20世纪80年代末进行过修葺,主体建筑为二进制重檐歇山顶木结构,由永宁堂和观音阁两部分组成,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永宁堂正殿主祀华光大帝和“聪”、“明”、“正”、“志”、“德”5位帝君。中殿奉祀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五宫皇后等东西方诸多佛道神像。观音阁为上下两楼,奉祀观音大士,左右配祀金童玉女,左右设五谷仙和真武帝,为佛、道两教的寺庙。

三元神龙山德胜庙

在三元区神龙山有一座全国独一无二的庙宇——德胜庙。它奉祀的“神”,是有关传说中邓氏在三元发达起家的龙元、狮元、豺元三兄弟。德胜庙始建于清初,原址在现三元区城关沙洲路烤烟厂。三元解放后,最早的报社就设在德胜庙。后来几度沧桑,旧庙宇已荡然无存,流传下来的只剩那半幅的对联。据说,在德胜庙修建时,邓氏的一位秀才为了考验邓氏后裔是否有人才辈出,特在庙宇的正殿大柱上书一上联:“三圣镇三元阜万民以资百彀”;然后从邓氏子孙中征集下联,从中选出优秀之作,书于大柱。下联每年一换。1995年,三元区城关的邓氏后裔们集资在神农山关帝庙左则数百米的地方重建德胜庙。庙宇的大殿上奉供着邓氏三兄弟的塑像。右则还新塑了三尊小佛像,说是邓氏三兄弟的部将。新建的德胜庙还保存了传统的做法,每年征集大殿的下联;但集征的对象已不只限于邓氏子孙了,而扩大至社会贤达及能人名士。我们从众多征集的联句中,发现不少佳作,诸如“五德播五岳匡一国以奉千秋”、“四贤怀四海匡两宋而炳千秋”等。如今,德胜庙已成了三元神农山名胜风景区最具地方特色的一处景点,吸引着四方游客。

尤溪天上圣母庵

天上圣母庵位于尤溪县洋中镇康林村康隔自然村水尾,始建于明,清光绪二年(1876)葺。该庵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80平方米,为单檐歇山顶土木结构古建筑。主殿祀陈、林、李圣母像,左右悬挂一钟一鼓。正中绘有一条彩色苍龙,怒目圆瞪,腾云吐水,栩栩如生。下殿为回廊,四周为土筑围墙,成四合院式。大门上悬挂“天上圣母庵”竖匾,两旁为对联。屋脊绘有神话故事,人物一律采用浮雕堆贴,工艺超群,富有特色。“文化大革命”时,庵中塑像与壁画浮雕大部分被毁。

三元吉口英烈庙

英烈庙位于三元区吉口村,始建于明末,清光绪年间重修,是用于祭祀当地抗战敌寇的英勇忠烈。该祠占地面积约750平方米,单檐悬山式建筑,抬梁穿斗混合结构,面阔五间,进深八间,正堂明间有七层如意斗拱垒造而成的藻井。庙堂两旁有12幅水墨壁画(其中4幅已损),1984年全面修葺,保存完好。壁画栩栩如生地描绘了神话故事和战争场面,具有宝贵的观赏价值。该祠为三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尤溪会三宫

会三宫位于尤溪县坂面乡下川村北部半山坳的灯笼山上。该宫始建年代不详,清咸丰七年(1857)重建,是尤溪县最为活跃的道教活动场所之一。“文化大革命”时期,该宫被毁,1988年在原址上重新修建会三宫。2002年再次对宫宇进行了修饰。该宫建筑由吕祖殿、文昌阁、观音楼、振玄坛、寮房和山门等组成,占地面积54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吕祖殿为重檐悬山顶结构,屋顶还建有亭阁式小阁楼。正殿奉祀吕洞宾,殿前丹陛镶嵌雕有龙首的石雕。文昌阁奉祀文昌帝君和魁星,观音楼则供奉观世音大士,左右以马氏三仙和临水夫人陈靖姑配享。

三元太保庙

太保庙原位于三元区城东村,始建于清代中叶。该庙占地面积约300平方米,单檐悬山式建筑,抬梁木结构,面阔五间,进深七间。1994年因旧城改造,该庙迁建于城关文笔山下,为三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梅列列西八神将军庙

八神将军庙位于梅列区列西村列西道口往西南约200米三明钢铁厂内,始建于清代,1991年列为三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流西丰山寨上庵

寨上庵位于清流县嵩口镇木南村河背,距村约3公里。该庵始建时间不详。原为一草庵,塑欧阳真仙像祀奉,名“寨上庵”。民国二十八年(1939),由魏木根等村民捐资修建。为了有别于大丰山,故名西丰山“寨上庵”。1990年,金莲寺派一僧人到该庵主持,形成道、佛并存的寺庙。

三、基督教堂

沙县福音堂

沙县福音堂位于沙县城关清水巷2号。据民国十七年(1928)版《沙县志》载,福音堂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始建清水坊(理中路),原名真源堂。福音堂在“文化大革命”时被迫停止礼拜活动。1978年后,沙县基督教恢复宗教活动。1983年11月落实宗教政策,将已被改建的福音堂折款2.604万元归还卫理公会。1985年,经沙县政府批准,在清水巷2号新建一座钢筋水泥结构2层的福音堂,面积600平方米,上层为礼拜厅,下层为办公室、厨房和仓库。同年11月18日,成立沙县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办公室设在该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