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枫叶渐红
13358100000021

第21章 夏的记忆(8)

心中有太阳,让人意志更强,成功更快。“卧薪尝胆”就是一个典型的范例:公元前496年,吴王亲率大军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打得落花流水,吴王还受了重伤。临死前,他嘱咐儿子夫差要替他报仇。两年后,夫差起兵报仇,不仅把勾践打得大败,还将其虏为阶下囚。在吴国,勾践受尽了常人难以想象的折磨。夫差不仅派人对他严加看管,还把他当作奴婢一样使唤,让他既当马夫又当伙夫。为了取悦,还时不时地当着大臣或宫女们的面恣意羞辱。为了能蒙蔽夫差的猜忌与防备,勾践甚至连夫差的大便都张口去尝。三年后,在夫差的眼中,勾践已完全是个“废人”了,才被释放。回国后,他立志发愤图强。他怕自己贪图舒适的生活,消磨了报仇的志气,就每晚枕着兵器,睡在稻草堆上,还在房子的屋脊挂上一只苦胆,每天早晨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尝苦胆。门外的士兵见后不解地问:“这是为何?”他回答说:“难道你们都忘了那三年的耻辱了吗?!”士兵们无言以对。同时,他委派大臣文仲管理国家政事,大将范蠡管理军事,自己亲自到田里与农夫一起干活,妻子也跟妇女们一同纺线织布。他这一系列的举动深深地感动了越国上下官民的心,大家从此更加齐心团结。经过十年的励精图治,越国终于兵精粮足,转弱为强,国力大增。到了公元前473年,勾践终于亲率大军攻破吴国,逼着夫差拔剑自杀身亡,彻底消灭了吴国。典故给了我们深刻启示:一是勾践当年虽然身陷囹圄,但心中始终装着祖国和人民,在国家利益与个人得失的取舍中,他把前者摆到了至高无上的位置,生死都可度外,何计个人承受耻辱;二是正因为他身为国王却遭受如此的奇耻大辱,更锻造了他忍辱负重的品行与报仇雪恨的钢铁意志;三是他非常清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所以在回国后始终保持“出不敢奢,入不敢侈”,“食不重味,衣不重彩”,“日勤于政,未尝一日登玩”的勤俭节约、勤勉于政、奋发图强的生活与执政的理念与作风。天道酬勤,哀兵必胜,他终于在短短的十多年后,实现了雪耻强国的心愿。这其中必胜的信念与钢铁般的意志成了他通往成功道路上的通行证。心中有太阳,让人信念更坚,人生更美。张海迪就是一位杰出的代表。1955年秋天,张海迪出生在山东济南一个普通的家庭。5岁时患上脊髓血管瘤,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觉,无奈之下只能高位截瘫。当时医生们一致认为,这种病例很难活过27岁。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她没有沮丧和沉沦,而是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作斗争,开始了一场旷日持久的生与死的赛跑。她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就发奋自学,不仅学医学,无偿为群众治病达1万多人次;还自学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同时,还练素描、学写生、临摹名画、学会了识简谱和五线谱,并能用手风琴、琵琶、吉他等乐器弹奏悠扬的旋律。她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保尔刚强的意志流泪,更为他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这生命给人的只有一次。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不会因过去的虚度年华而懊恼,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懊悔。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就可以说:我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献给了人类最崇高的事业—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至理名言而感动。于是,她在日记中写下:“我不能碌碌无为地活着,活着就要学习,就要多为群众做些事情。既然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把一切奉献给人民。”她这样说也这样做了。从1983年起,她开始了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出版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其中的《轮椅上的梦》还在日本和韩国出版,《生命的追问》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她还撰写了《文化哲学视野里的残疾人问题》的论文,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她用残疾的双肩担负起了社会的重任:山东省创作协会一级作家,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等。不仅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还走出国门,1997年被日本NHK评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2001年被新华社《环球》杂志评为“环球二十位最具影响力的世纪女性”,成了中国一代青年的骄傲。她用坚贞不屈的信念驱逐了死亡的一次次威胁,她用奋斗不息的意志书写了人生的一天天绚丽。无数的泪水终于汇聚成了波澜壮阔的春潮,无上的荣耀终于茁壮出金光闪烁的生命之树。因为,她的心始终存着“把一切奉献给人民”这颗不落的太阳。

老子在《道德经》中有一段话:“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生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说,天地之所以能天长地久,是因为它的存在不是为了自己。因此,圣人把自己放在最后,反而能占先,把自己置之度外,反而能够保存。不正是圣人不自私吗?所以反而能成就他的私利。这是为人处世的一种极高境界。当然许多人都不是圣人,也难做成圣人,所以也不必用这样的标准去衡量众人。但是,要想做一个有所作为的人,还真需要从中悟出一些什么来。武夷山止止庵的山门上有一副楹联:“道既在兹山亦文,心源如是水回活。”其意是:道既然在此,山水景观也就饱含了文化;理学渊源既然在此,流水也能像中华哲学思想一样活跃。意蕴深奥但意思明了:自然呈现的景象是相对固定的,只要有了心动则能使其变幻莫测。反之,只要心定,则万变也不会离其宗。这就给了我们一个人与自然之间如何融洽景情做了精辟的诠释:在相对或一般的情况下,人的情绪高低好坏决定着自然的景象的优劣美丑。既然如是,那么不管是晴天雨天,白昼黑夜,只要我们心中珍藏着太阳,无论何时何地,生活给我们的都会是片片明媚的春光。

有一则广告词说:“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尺度把握人生。”看来还真有道理。

上善之水

有一种乐曲,不是乐队演奏,却旋律悠扬,那是来自山涧蜿蜒的溪流;有一种图景,不是画家波墨,却色彩飞扬,那是来自大地奔腾的江河;有一种情愫,不是诗意召唤,却汹涌澎湃,那是来自浩瀚无垠的大海。面对琼浆玉液的溪水,放眼涛声飞荡的江水,遥望横无际涯的海水,无论什么时候,总能让人的心灵深处生发无限的眷恋和美好的联想——这就是水,与万物生存息息相关的上善之水。水是生命之源。生命从哪里来?无数的科学家进行了长期的探索研究得出,从水中来。大约在45亿年前,地球就形成了。到了约38亿年前,当地球的陆地上还是一片荒芜时,咆哮的海洋中就开始孕育了生命——最原始的细胞。而后经过1亿年的进化,海洋中原始细胞逐渐演变成为原始的单细胞藻类,即最原始的生命。由于原始藻类的繁殖,并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和二氧化碳,为生命的进化提供了条件。这种原始的单细胞藻类再经历了亿万年的进化,并产生了原始的水母、海绵、三叶虫、鹦鹉螺、蛤类、珊瑚等。由于月亮的吸引力作用,引起了海洋潮汐现象。涨潮时,海水拍击海岸;退潮时,把大片浅滩暴露在阳光下。原先栖息在海洋中的某些生物,在海陆交界的潮间带经受了锻炼。同时,臭氧层的形成,又防止了紫外线的伤害,有些生物就在陆地上生存了下来。同时,无数的原始生命在这种剧烈变化中死去,留在陆地上的生命经受了严酷的考验,适应了环境,逐步得到发展。大约在2亿年前,爬行类、两栖类、鸟类出现了。直到大约300万年前,具有高度智慧的人类也出现了。从此,地球这颗蓝色的行星成了无数生命繁衍生息的共同家园。19世纪英国伟大的科学家达尔文在他的《物种起源》中也指出:“生物正是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地进化着、发展着。”这一进化与发展的过程其实就是水养生物的过程,也就是生命诞生与繁殖的过程。即便是到了科学已较为进步的今天或更为发达的未来,无数的生命依存仍然离不开水。尤其是人。

二十世纪以来,人类不断地探索宇宙中其他星球的奥秘,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要寻找是否有保证人类生存的水资源。据生物学研究表明,就人类单体而言,人体内的水分,大约占到体重的65%。其中,脑髓含水75%,血液含水83%,肌肉含水76%,连坚硬的骨骼里也含水22%。如果没有水,食物中的养料不能被吸收,废物不能排出体外,药物不能到达起作用的部位。人体一旦缺水,后果是严重的。有关实验证明,缺水1%~2%,感到渴;缺水5%,口干舌燥,皮肤起皱,意识不清,甚至幻视;缺水15%,往往甚于饥饿。没有食物,人可以活较长时间(最长可达两个月),如果连水也没有,顶多只能活一周左右。而现代医学也明确指出水在人体中至少有着这样几大功能:一是帮助消化。人们日常所吃的食物,经过牙齿的咀嚼和唾液的润湿,经食道到肠胃,才能完全消化吸收。而这一过程都需要水分帮助,否则无法完成。二是排泄废物。食物经消化和吸收后所剩的残渣废物,必须经由汗、呼吸和大小便来排出体外,排泄方法虽有不同,但都需水分帮助才能顺利进行。三是润滑关节。人体的关节如果没有润滑液,骨与骨之间发生摩擦就不灵活,水就是关节润滑液的来源。四是平衡体温。水与体温的关系非常密切,天冷时,血管收缩,血液流到皮肤的量减少,水分不易排出,体温才能保持平衡;夏天,血管膨胀,血液流到皮肤的量增加了,此时,水也就借着血液流到皮肤,再由汗腺排出皮肤表面;因为汗液蒸发,皮肤表面的热就减少,体温也就保持平稳了。五是维持细胞。人体是由无数的细胞组成,而这些细胞的成分大部分就是水,只有水才能维持皮肤的新陈代谢。六是淋巴和血液。人体内运送养分、排泄废物以及进行有效的循环,都得依靠淋巴和血液,而这二者的正常运行所依赖的都是水。无论是对远古生物起源的积极探索还是对现代生命的科学研究,都无可争辩地证明同一个事实,天地万物的诞生繁衍,尤其是人类的生存与健康,无时无刻能离得开水。对此,古人也说过:“水为万化之源,土为万物之母,饮资于水,食之于土,饮食者,人之命脉也,而营为赖之。”由此可见,如果没有水,就绝没有今天地球上的生生气象。

水是人生之师。水在造就和养育了生命的同时,还是人类最伟大的导师。有这样一个传说:春秋战国时期,老子的老师常枞即将离开人世,弟子们环侍左右。老子问道:“老师,您还有最后的教示吗?”常枞用极细微的声音说:“你看牙齿和舌头,哪个刚强,哪个柔弱?”老子说:“牙齿刚强!”常枞缓慢张开嘴巴说:“你看,我的嘴里还有什么?”原来他的牙齿已全都掉光了,嘴巴一张开,果然是“一望无涯(牙)”了,然而柔弱的舌头依然存在。常枞说:“这就是我为你们上的最后一课——柔弱胜刚强。”老子含着泪说:“今后,我将以谁为师?”常枞说:“应该以水为师!”老子从师训,一生以水为镜,终成我国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成了道教的开山鼻祖,也成了世界文化名人。

老子从水中到底学到了什吗?他曾在《道德经》中总结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认为,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那么,老子所说的“道”又指什么呢?老子认为,“道”就是客观自然规律。因自然规律在不断地变化发展,所以才有天地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现象呈现;又因自然规律是“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的,因而在人、地、天、道、自然之间的顺应上就应遵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客观规律。同时,“道”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所以生存在客观世界上的人类就必须努力做到:一切行为都要遵循自然规律;思想都要往“真、善、美”的方向度化;追求的目标就是要实现宇宙的和谐,天下的太平,即达到天人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