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明朝大人物:皇帝、权臣、佞幸及其他
13351500000015

第15章 建文帝下落之谜(1)

风云激荡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难解之谜,建文帝的下落就是其中之一。他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长孙朱允炆,明朝的第二代皇帝——明惠帝,年号建文,人们习惯于称他为建文帝。

本来这个皇位理应由朱允炆的父亲朱标继承,可惜他英年早逝(死于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按照嫡长子继承原则,把朱允炆立为皇储。洪武三十一年(1398),朱元璋病逝,长孙朱允炆继位。出生于洪武十年的他,此时已是英气勃发的青年,成长于深宫的他,温文尔雅,缺少祖父与叔父们的霸气,在位仅仅四年,就被叔父——燕王朱棣赶下台。而祸根恰恰是祖父种下的。

朱元璋出身卑微,当上皇帝后,为了防止开国元勋尾大不掉,效法汉高祖刘邦,把二十三个儿子都封王建藩,作为皇权的屏障;而且明文规定,如遇奸臣擅权,藩王可以声讨,发兵“清君侧”。洪武二十八年他颁布《祖训条章》,给礼部发去一道敕书,特别强调两点:一是“恐后世守成之君生长深宫,未谙世故;山林初出之士自矜己长,至有奸贼之臣徇权利,作聪明,上不能察而信任之,变更祖法,以败乱国家,贻害天下”;二是“汉高祖刑白马盟曰:‘非刘氏者不王。’”

然而,熟读《汉书》的朱元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忽略了汉高祖分封同姓诸侯王,为刘家天下构筑屏障,结果适得其反。那些同姓诸侯王野心勃勃,和中央分庭抗礼。汉景帝接受晁错的建议“削藩”,引来了藩王的反叛——吴楚七国之乱。他们打出的幌子就是:“请诛晁错,以清君侧。”

历史往往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建文帝即位后,那些分封于各地的藩王们,个个身拥重兵,位高权重,根本不把年轻的侄皇帝放在眼里。在中央集权体制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势下,他不得不与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寺卿黄子澄策划“削藩”。藩王们当然不会甘心失去既有的权势,势力最大的燕王朱棣率先发难。建文元年(1399)七月,他在北平起兵,发动“靖难之役”,打着“祖训”的幌子,借口征讨奸臣齐泰、黄子澄,以显示自己的正义性。他发布了给朝廷的公开信,把矛头指向“奸臣齐泰、黄子澄辈”,指责他们“包藏祸心”,“假陛下之威权,剪皇家之枝叶”。口口声声说:“臣守藩于燕二十余年,寅畏小心,奉法循分。”篇末露出了他的本意:“伏观《祖训》有云:‘如朝无正臣,内有奸恶,则亲王训兵,待命天子,密诏诸王统领镇兵讨平之。’臣谨俯伏候命,惟陛下念之。”已经兵戎相见了,表面上还客客气气。

面对燕王的挑战,建文帝发布诏书把燕王“废为庶人”:“朕以燕王(朱)棣于亲最近,未忍穷治其事。今(朱)棣乃忘祖逆天,称兵搆逆,意欲犯阙危宗社,悖逆如此,孰不骇闻……天地不容。已告太庙,废为庶人,遣长兴侯耿炳文等率兵三十万,往讨其罪。”

然而形势的发展大大出乎人们的预料,燕王的“靖难”军节节胜利,朝廷方面处境颇为尴尬。参军断事高巍以“国朝处士”的名义上书燕王朱棣:“臣以为动干戈,孰若和解,使帝者复帝,王者复王,君臣之义大明,骨肉之亲愈厚。”还说:“(大王)实欲效汉吴王倡七国,以诛晁错为名,家必自毁,然后人毁之。”反映了建文帝虽然正义在手,却无可奈何的状况。建文四年五月二十五日,朱棣的军队逼近南京,朱元璋的女儿(朱棣称为“老姐姐公主”)来到阵前,对朱棣说:“这三四年动军马运粮的百姓,厮杀的军,死的多了。事都是一家的事,军马不要过江,回去,天下太平了,却不好?”朱棣没有接受“老姐姐公主”的劝说,反而向南京城里射去一封书信,对“众兄弟亲王众姐妹公主”宣称:“我之兴兵,别无它事,为报父皇之仇,诛讨奸恶,扶持宗社,以安天下军民,使父皇基业传子孙以永万世。我岂有他心哉!”实在是欲盖弥彰,“岂有他心”四字露出了马脚。

建文四年(1402)七月,燕王朱棣打进当时的首都南京,建文帝下落不明,有的说自焚而死,有的说出宫逃亡,众说纷纭,迷茫混沌。朱棣表面上说起兵是为了“清君侧”,其实是想自己当皇帝。为了夺取帝位,必须宣称建文帝已经死亡,否则他就不可能称帝。在装模作样地多次拒绝大臣们的“劝进”之后,朱棣终于登上了梦寐以求的皇帝宝座。这样的做法,未免过于赤裸裸,有篡位的嫌疑。要摆脱嫌疑,他必须否定建文帝的合法性,不但不给建文帝应有的谥号,甚至不承认建文这个年号,把建文四年改称洪武三十五年,表示他并非建文帝的继承者,而是太祖高皇帝的继承者;与此同时,制造舆论,尽力诽谤建文帝:“(建文帝)年幼冲,即位以来,任用奸邪小人、贪墨猾吏……日以甘言巧语,蔽君之聪明,使君淫酗酒色,不遵丧制,不孝于祖,不亲于政事,崇信奸回,放黜师保,屏弃典刑,残骸骨肉,于是秽恶怒于天地。”言外之意,由他取而代之,完全是为了天下社稷考虑。

明成祖朱棣为了粉饰夺取帝位的合法性,指使臣下掩盖历史真相,销毁建文时期的政府档案,肆意篡改历史。后来的《明成祖实录》关于建文、永乐之间的事变,就成了这个样子:“靖难”军队打到南京金川门,“建文君欲出迎,左右悉散,惟内侍数人而已,乃叹曰:‘我何面目相见耶!’遂阖宫自焚”。史家的春秋笔法已经显露无遗,对朱允炆既不称惠帝,也不称建文帝,径直改称“建文君”,显示他并非帝位的合法继承人,因为无脸见人,才畏罪自杀。燕王朱棣则显得高风亮节,捐弃前嫌,立即派人前往救援,无奈来不及。太监把“建文君”的尸体从火中找出,燕王哭着说:果然如此痴呆,我来是为了扶翼你为善,你竟浑然不觉,走上绝路。——这分明是粉饰之词。假如建文帝不自焚,也必死无疑,明成祖上台以后,对建文旧臣展开一场又一场大屠杀,岂肯放过建文帝!

《明成祖实录》所说并非事实真相。明末文坛领袖钱谦益的《有学集》中有一篇“建文年谱序”,颇为感慨地说:他在史局工作三十余年,博览各种典籍,始终对于“建文逊国”(明朝官方关于朱棣夺取帝位的一种标准宣传口径)搞不清楚,而伤心落泪。原因有三:一是《实录》无征,二是传闻异词,三是伪史杂出。因此他称赞赵士喆所编《建文年谱》,荟萃诸家记录,再现真相,感人至深——“读未终卷,泪流臆而涕渍纸”。可见从明初到明末,一直有人在探求建文帝下落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