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清代战争史
13351400000032

第32章 有恃无恐三藩作乱边关 恩威并用清廷国泰民安(6)

吴三桂驻兵不进,给康熙充分布防荆州赢得了时间,在康熙亲自指授与调度下,援兵源源而来,蓄积粮饷,制造了大量的各种类型的船只,以备将来渡江之用。由于双方各自加强这两个地区的战略的防务,因而造成了岳州与荆州的两大战略中心长时间的相峙。很使人料想不到的是吴三桂无意进取荆州,倒是康熙时刻以岳州、长沙为念,不得到此二地誓不罢休。他累下指令,严加督促驻守荆州的统帅多罗顺承郡王勒尔锦和其他有关将领速取岳州。还在康熙十三年七月,贝勒察尼、将军尼雅输等分别率领满汉官兵,水陆齐进,向岳州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吴军的统帅吴应期、廖进忠、马宝、张国柱、柯铎、高起隆等率7万大军从陆路分别迎战。清军奋勇的进击,“吴军大败,斩首万极,舟师抵七里山,以炮破贼,击其船10余艘”。这次接触战,杀伤了一定数量的吴军,但是从战略上并未能改变双方力量的对比。在这次战斗中,清军无法接近岳州,也就退兵而去。此后康熙就再未得到进军岳州的报告,也不见捷报传来。

到了九月,康熙实在等的不耐烦,就派侍卫吴丹、塞扈立即前往荆州,传达他的指示:

朕一再给你们发去手令,所言似合机宜,又两次派遣侍卫来荆州,向你们面授机宜,至今未你们回奏。大将军出征,战事进止调度,一定等待朝廷发令,这是自古没有听说过的事。因你们与贼相持,朕不顾时间忙否,已屡给你们敕谕,或期望对你们能有新帮助,这并不是朕从中干预。你们刚出兵时,兵力不能说不足。今四路进讨,你们亦知之。四川一路军已夺取朝天关、阳平关,在保宁城与贼相拒,这同岳州的情况是一样的。你们不要以为四川兵将抵贵州,湖南兵可以缓进。保宁城较岳州城更为坚固。康亲王杰书虽屡奏捷,朕不以为喜。吴三桂乃贼首,惟有攻破岳州、澧州,才值得高兴。你们初到军中时,就说‘马未肥’,又说‘天热多雨难行’。如今时节正是可行之时,你们攻取岳州,或渡江取澧州,或令将军尼雅输往江西取长沙。此三件事,你们诸将帅要深思熟虑,议定后向朕报告。你们要勤勉,拿出良策。朕将欣闻捷音。

康熙的这番话,可以看出他对攻取岳州的严重关切。他特别强调,取得其他战场上的胜利不值得高兴,只有夺取岳州等城才是大喜事,总的基调是批评了勒尔锦等统帅进军迟缓。语气虽然相当缓和,但是勒尔锦等前线的将领已感到温和中严厉的分量。康熙还是期待他们熟虑,拿出具体办法,尽快攻占岳州城。

康熙十三年底,康熙得知王辅臣叛变的消息后,一时急得坐不住金銮殿了,他对各路的统帅无所作为深感失望。他无可奈何的说:“在此之前,各将军大臣不遵指授,互相观望,迁延不进,以致逆贼得据大江以南,贼渠未灭,故有此变”。他再也按捺不住了,要“亲至荆州,相机调遣”,指挥作战。康熙不过是作了一番姿态。经大臣们的劝阻,他也就放弃了亲征的打算。他的姿态,强烈地表示出他对各路统帅观望和畏缩不前的不满。

康熙十四年初,康熙向兵部指授破岳州的策略,说:“逆贼吴三桂,据守岳、澧诸处,恃有长沙、衢州之禀。今安亲王(岳乐)率师往江西,可令一到南昌,即简江西军中马匹,由袁州取长沙,断贼粮道,夹攻岳州。”

接着他又说:“今日事势,先天吴逆为要。安亲王宜留兵守江西,亲统大军,或由袁州,或由吉安,乘便进剿湖广,攻取长沙。倘未易(攻)下,即令此兵挠贼耕种,截其挽运,取资于敌,不但我兵无转输之劳,而岳州粮尽,贼可坐困,吴贼自不能久据常(德)、澧。”他责令兵部速移交,通知安亲王执行。

这次谈话,康熙提出一个明确的战略指导思想,就是“先灭吴逆为要”,灭掉吴三桂,其他各地的叛军不攻、自破,这就是树倒猢狲散的道理。而要灭除吴三桂,必须首先攻破岳州、长沙。由于作战的指导思想明确、清晰,就使清军在正确战略方针指导下进行作战,逐渐从被动中解脱出来,开始走向胜利。

几天以后,康熙又指示兵部行文,转告正在荆州前线的贝勒尚善:“若岳州可取,急速进兵,如势有未便,不宜轻动。”尚善接到行文,立即回奏:“他们正在准备进攻岳州的战具,岳州的吴军也在加强防御措施,部署周密,无懈可击。他们打算移营进兵,又怕正值霆雨,江水泛涨,营垒前后,都被水包围,而且双方的战船相距很近,荆河口则在清营的后面,吴军又占据上游地段,不免令人十分担忧。按康熙指示,不宜轻动,所以他们就想暂停进兵,以等待时机。康熙得到报告后,只好同意他们暂停进攻,原令湖广总督蔡毓荣率兵前去助战,现仍回荆州等候命令。康熙指示:岳州卒难攻取,若不速取长沙,恐怕叛军又增强守备,先令分兵留守要害,速取长沙。

清军统帅岳乐提出,他想先剿除江西的叛军,无后顾之忧,然后分防险要,率师前往。康熙及时否定了岳乐的建议,再次强调,进取湖南,迅速消灭吴三桂,刻不容缓,不能有任何动摇。这个时候,清廷的兵马全部驻守在荆州,正待发动起总攻击。

针对清军的战略部署,吴三桂采取了以下的对策:

一是在岳州、澧州水陆要冲部署重兵,对抗江北荆州的清朝的大军,借以阻止渡扛南下。

二是由长沙分兵,进入扛西,力图打通与福建的通道,与耿精忠部会合。吴军进攻袁州、接连攻陷了萍乡、安福、上高、新昌诸县城。天三桂又遣派部队7万,“猓猓”兵3000坚守醴陵,外筑木城为护卫,加强此城的防御,目的是保障长沙的安全。康熙得到了这个消息后,即刻命安亲王岳乐为“定远平寇大将军”,统帅兵马速进江西先后攻克了上高、新昌、东乡、万年、安仁、新城诸县,再克广信,饶州。吴三桂的女婿夏国相坚守萍乡,清军久攻不下。因此双方在江西的争夺战还在继续进行。

三是由四川进攻陕西,接通兴安、汉中的叛乱部队,进而和王辅臣的兵马会合,威逼京师。当吴三桂得知王辅臣在宁羌起兵的消息,立即采取了上述战略措施,于康熙十四年五月,他从常德到了松滋,亲自部署和指挥作战,他调来大批的战船,分布在虎渡河(今属湖北省境内)上游,截住荆州和岳州清军的咽喉。吴三桂扬言渡江和清军决战,并想决堤以江水灌荆州。荆州城地势低洼,城南门到长江仅5里之遥。为防止江水灌城,在该城的东、南、西三面都筑有长堤。所以它最怕决堤,如“决江水则荆州之人可使为鱼鳖,不可守也”。有人向吴三桂建议,决荆州大堤,必破荆州。但是,吴三桂顾虑到该城数10万生灵,不忍心决堤,水淹清军,殃及百姓。他扬言进攻,用的是声东击西之计,以自己亲临松滋,提出进兵的姿态,来吸引住驻守荆州的清军,暗地里却分出守岳州的部分精兵,进据宜昌(今湖北宜昌市)东北的镇荆山,约集王会,杨来嘉部会合进攻湖北的谷城、郧阳、均州(郧县与均县之间)、南漳等城,目的是打通通往西北的道路,与王辅臣联络。吴三桂的这个举动,没能取得成功,清军的统帅勒尔锦急令贝勒察尼等率部阻击,将吴军击退,清军的压力稍得缓和。

吴三桂的三方并举的战略决策,使得清军的将领感到十分惊慌,他们一方面拼力应战,一面向清廷紧急报警,惊呼“贼势甚炽,我兵力单”,再次恳请朝廷加派援军,要求“速行赴援”。

康熙看了此奏,十分生气,因为他已掌握前线的军情,主帅勒尔锦明明是在谎报,将真实情况隐瞒。康熙所掌握情报,是礼部员外郎王诏提供的。王诏受康熙的指派,于康熙十三年三月随从顺承郡王勒尔锦到了荆州,参赞军务。他来到荆州快二年了,把荆州的一切情况都了解得十分清楚。他给康熙上了一道密疏,写道:他刚到荆州时,常德、岳州、澧州尚未陷落,只要清兵“鼓行而前”,湖南已失城池是可以收复的。可惜没有作这样的计划。要不然,可“屯兵要害”,长江为我所控制,而彝陵、岳州西路,叛军难以兼顾,可是计又不出此。再不然,亦可乘叛军初到湖南无备,立足未稳,清军乘机渡江,攻取南岸,为可攻可守之计,也不致使叛军深沟高垒,极难动摇。可是计又不出此,逐使叛军得逞,清军数10万,金钱万万计,虽广开财源也无法保证供应。而湖南的米价三倍于前,“民困追呼,又苦转运”,这样下去,恐怕将来叛变的就不止耿精忠、孙延岭、王辅臣、杨来嘉“诸凶”了。眼下,马匹例毙十之五、六。兵士死亡十之二、三,幸存者锐气全销,“赢病相半”,时势令人担忧。“臣请统一旅为诸将先驱,不幸死于疆场,犹胜于坐待乱民刀加于腹!乞请下令勒尔锦赳期进讨,毋稍逗留”。

王诏的奏报情况,的确是实际情况。且不说清军初到荆州不渡江,不敢发动进攻,就是在康熙严厉的催督下,一部分清兵渡过了江,驻守在离岳州7里路远的七里山上,害怕吴军的防备严密,就是不敢进攻。“尝扬言某日进兵,至期寂然,如是者非一”。例如遥见洞庭湖中,有吴军的战船出动,清军的水师仅“鼓棹以待”;听到吴军发炮,清军也“发炮以应之”。统帅尚善等将领,于“军书之暇,唯高卧一笑而已”。这些将领每天除了阅批或上报军书,无事可做,便高卧营帐之中。军情如此紧急,他们却格外轻松!而国家军费开支浩大,“国用大绌”,他们无动于衷。

王诏的密奏,报到了清廷,康熙恍然大悟,原来如此!他所看过的所有荆州的前线奏报,几乎都是勒尔锦、尚善等人的请兵请饷,不见进兵之期。王诏密报实情,康熙怎能不生气。当即挥笔写谕旨,严厉责备。谕旨写道:当初一得到吴三桂叛乱消息,即发大兵,派前锋统领硕岱、都统巴尔布等人率前锋护军,日给刍秫,令其疾驰。巴尔布到荆州时,叛军尚未至常德、澧州。所率前锋护军,每佐前下出5名,兵力不算弱。可是他们却不急于渡江,迁延迟误,而常德、澧州遂叛。你亲统大军至荆州,仍不立即渡江进取,致令吴三桂一至常德等城遂为他所据。都统朱满率兵至武昌时,岳州,长沙还没叛变。你又不急趋镇守,逍遥武昌,600里路,竞走了一个月!而长沙、岳州又陷落了。巴尔布等人畏缩不前,坐失险要,使叛军从容得据湖南,使我军难以攻取,且糜费粮饷,更信于他处。

康熙在批评勒尔锦等人之后,总结失败原因,说:追究清军寸步不能前进,是因为“贼渠”与我精兵相持荆、岳间,而广西孙延岭、福建耿精忠相继叛变,“贼寇”蜂起。在此之前,曾指示你们在荆河口以内,要考虑何处设兵防守。你们说,“贼船”上下江中,都取道荆、岳,很容易贞知,等有情况时,就近调遣,可以立时到达。而此刻又说,吴三桂来犯荆州,贼众我寡,特请增兵,为何前后说法不一,一切军机忽略如此地步,现在京中劲旅已遣发很多,即使再发兵,也很难迅速到达,应调附近官兵星驰赴援。目前安亲王岳乐已恢复建昌,大军已回南昌、江苏、微州,又有满州、蒙古兵镇守。令驻池州署副都统苏郎率蒙古兵1000至武昌,留下400人,再抽调驻兵400人,共足1000人,速赴荆州。安亲王或由宁州入湖南,或由袁州进长沙,两者任选便宜而行。

这是对吴用兵以来,康熙对勒尔锦等人畏缩不前的第一次严厉的批评。勒尔锦等人无法推卸责任。

过了几天,勒尔锦又急报:吴三桂在松滋县北山,又增添了4营兵马,沿江一带,“贼船日增”,恐水陆齐犯荆州、彝陵,是很有可能的,康熙也顾不得再批评他们,紧急指示:荆州、彝陵等处,“关系紧要”,除了留兵防守襄阳、均州、南漳等处,由察尼率领,余军“速赴荆州”。

八月末,吴三桂还住在松滋,并且又调来7000余兵马,增援松滋,这使驻守在荆州清军感受到巨大的压力。康熙担心吴军渡江进攻,就会使荆州处于危险之中。他下令抽调进攻岳州的部分清军回师荆州,又命驻守在山东兖州的护军统领查汉太尽率满汉宫军,河南提督佟微年选标下鸟枪手3000同赴荆州,统归顺承郡王勒尔锦统率。清军的兵力不敷用,只好以荆、岳兵往来增缓:荆州危急,调岳州兵;而岳州附近清军有急,则凋荆州兵。

康熙的主导思想,仍旧放在长沙方面。他说:叛乱罪魁是吴三桂,现在不及早消灭他,即使江西、福建之贼全部根除,于事有什么益处!他指示安亲王岳乐,拨出一定数量的官兵固守江西,冬月时“速取长沙”。

吴三桂暗遣岳州的兵马开赴宜昌时,被驻在荆州的清兵探知。这时“安远靖逆大将军”多罗贝勒尚善主动提出向岳州进兵,他在给康熙的报告中说:长沙与岳州,如唇齿相依,若只攻一处,未必能很快攻取。既然安亲王岳乐已得令旨进兵长沙,而岳州也应协力攻取,他乘机又要求给荆州增兵,可调河南、山东的驻军前往增援。

康熙对尚善提出的增兵要求给予否定。其实清朝政府能遣调的兵马已经不多了。各处战场都在进行激战,都需要增援。康熙只能就主要战场投放优势的兵力,其它战场就顾不及了。尚善等人不识趣,只要一进兵,就呼吁增援。康熙以岳州的吴军已分遣宜昌,兵力也减,而荆州的清兵够用为由,拒绝了他的要求,要他考虑“作出攻取”岳州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