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初八日,吴三桂又命夏国相率部夺取常德以北的澧州。吴兵到了澧州,兵不血刃,城内的清兵献城易旗投降了吴军,清兵将领桑峨、总兵官周邦宁率部从常德还至澧州城外时,看见吴兵的军容甚盛,自感一旅“孤军不能迎敌”,“不得不退回荆州,向清廷告急,请求“大兵星驰”赴援。
继澧州被吴军占据后,吴将张国柱又率部攻陷了衡(今湖南衡阳市),然后挥师进据长沙。原来,偏沆巡抚卢震逃走后,长沙只有副将黄正卿,参将陈武衡留下守城,当下吴军近在咫尺,全城人心惶惶,官兵已无心守城.即使康熙虽命吏兵两部传达他对长沙地区文武各官的指示:“逆贼吴三桂虚声恫吓,以致巡抚卢震弃地潜逃,已行孥究。湖南各文武官员仍能保百姓,固守地方,允称尽职,事平之日,从优加典”。但是,援军迟迟不到,当地军民无心守城,守城将领黄正卿、陈武衡不想为清廷出力,连同部属和长沙城池都献给了吴军。长沙的失守,在于清廷的援兵行动迟缓,畏缩不前。当康熙遣派都统觉罗巴尔布、护布统领伊尔度齐等率部到荆州时,常德、澧州尚未失守,如按康熙的指令,兵马稍事休息,就迅速渡江,赶赴常德、澧州,两州不致于很快的就失陷。但是他们到达荆州后,却“迟迟不前”,给吴军造成了有利时机,长沙空虚,吴军无须进攻。守将就献城投降,所属的士兵和战船统统归属了吴军。吴三桂的大将张国柱与夏国相进驻了长沙。常德、长沙“扼湖湘之险,当水陆之冲”,两城一失,“金楚之势”却转到了吴军方面。
吴三桂于二月间,“日夜兼程,突逼(辰州)城下”,守城的清兵“士卒解体,孤城无援”,辰州被吴军一攻即破。到二、三月间,吴三桂又亲自到常德、澧州等地督战,“兵锋甚锐”。
康熙十三年三月初,吴三桂命大将吴应期与张国柱以水陆大军并进,谋取洞庭湖三滨的重镇岳州。他们到达岳州后,秘密派人遣入城中策反,该城的参将李国栋“私行纳款”,把岳州献给了吴军。
从康熙十二年底,吴军首陷沆州后,到了第二年即康熙十三年三月,在3个月的时间里,吴三桂挥军长驱直入,接连攻陷沆州,常德、辰州、长沙、岳州、衡阳等战略要地,而清兵未集,“处处无备”,“5000里无只骑拦截”,所得之地,清政府的将吏非苎即降。清朝兵部惊呼:“吴三桂反叛以来,湖南绿旗官兵多附贼”。“湖南全境皆属三桂”。这是吴叛清的湖南之战。
吴军在湖南的全胜,就象一道冲击波,引起了连锁反映,那些不满清王朝统治的人们,乘时而起……。
与湖南仅一江之隔的湖北一些地方,已经或正在酝酿斗争。当吴军胜利的进入湖北省的时候,康熙十三年三月十五日,襄阳总兵官杨来嘉在谷城(今湖北省)宣布起兵、响应吴三桂。关于杨来嘉降吴,康熙早在吴军陷常德、澧州时就有所察觉,特密令大将军顺承郡王勒罕锦密切注视他的动静。康熙指出,杨氏才能平庸,所部官兵大都“藐玩”,恐有变故,要勒尔锦加强襄阳的防御,时刻提防杨氏。果不出康熙所料,在吴军攻占长沙时,他与郧阳(今郧县)副将洪福串通,在谷城密谋起兵。幸亏襄阳早有御防,他的计谋没能全部得逞。
三月十九日,继杨来嘉公开叛清后,与他合谋的郧阳副将洪福也以所部清兵叛于郧阳。在此之前康熙曾指示兵部:“郧阳地介三省(陕西、河南、湖北)中多旷土,山谷拒塞,奸民易于啸聚”,可能有与吴军相呼应的,或可能吴军乘间进犯,将提升佟国瑶为提督,驻于郧阳城内“弹压”。康熙不幸而言中,洪福一起兵,就率所属清兵千余人围攻陨阳提督佟国瑶的衙门。佟国瑶同游击杜英仅以300多名标下亲兵同多倍的叛兵激战。战斗持续20日还没有攻下,洪福怕清军来援,不敢恋战,引兵撤退,投往吴军去了。
四川兵变湖北的杨来嘉、洪福的叛变,都被清兵击退,并没引起更大的骚乱。严重的局势是发生在四川。吴三桂一起兵,康熙就十分关注四川,他认为四川与云南接壤,估计到“贼兵必犯巴蜀”,先调驻守西安的西安将军瓦尔喀火速进川,指示他凡自云南入川的险要之地,“俱行坚守”。原令副都统科尔良驻防太原,他还未及起程,又改赴西安,接替瓦尔喀守西安酌职务。康熙仍不放心,又续增都统赫叶及瑚里布、穆占、副都统廷布率京城官兵同往四川。此路军由赫叶、瑚里布统辖,西安兵由瓦尔喀指挥,两路军应尽快会合,“同心协力”,守住四川。赫叶与新任命赴荆州增援的勒尔锦同一天离京出征。临行前,康熙又亲行告祭礼,出西长安门,目送两将军出城,又派内大臣,礼兵两大臣在郊外设酒饯行。康熙的这一举动,表明了他对四川省看成如同荆州一样的重要。
正当赫叶等离京动身的时候,四川的巡抚罗森急派人到了京城,报告了全川的军心不稳,颇怀异志。康熙惟恐情况有变,紧急下令催促副将瑚里布等选轻骑先行,速赴四川。
还没有等到援兵赶到四川,已传来四川提督郑蛟麟与川北总兵官谭弘合谋叛清的消息。谭弘和郑蛟麟都是原明朝的将领,他们在满清入关前后分别投降了清廷。吴三桂反清后,于康熙十三年正月派王屏藩进兵四川,策动叛乱。谭、郑合谋响应,接受了吴三桂的官职,谭被封为“川北将军”,蛟麟被封为“总督将军”。
几乎与谭、郑投降吴三桂的同时,四川的巡抚罗,森、总兵官吴之茂也都先后投降了吴三桂,他们降吴后,也受到了重围。由于罗森、郑蛟麟、谭弘、吴之茂是四川的军政长官,他们率先叛清,所以他们属下的官兵和各府州县的官员也都随之而叛了清廷,这时全川都纳入吴三桂的控制之下。他们声言:一出汉中,一下夔州。声势确是逼人。
康熙一面催令将军瓦尔喀继续向四川进兵;一面嘱咐他向郑蛟麟招抚,派人前去传达朝意旨:“你虽反叛,朝廷仍念及你从前效力,卓有成绩,一时处于被迫胁,也是情由可原。你在京的子孙家产并没按法没收和逮扑。可将朝廷派往四川的兵部郎中托必泰尽速遣还。否则大兵压境,克复城池,后悔莫及”。康熙的这番好意,不用兵力,仅用语言是打不动他的心的。直到他兵败以后,才又投顺了清廷。
吴三桂发动的叛清战争,以迅猛之势,继续向中国的北部蔓延、发展,一直深入到畿辅、清政府的心脏——北京!密谋暴动、叛变的事件不断的发生,造成清廷的统治险象丛生。
吴三桂起兵叛乱仅3个多月,已领有云南、贵州、湖南、四川四省,事情还没有到此结束。不久,福建、江西、渐江、广东、陕西等省或地区相继叛清,超越了河南、河北,直到清廷的心脏北京,更远至长城以北,也燃起了叛乱的峰火。这次由吴三桂发动的叛乱,发展之快,来势之猛,波及之广,规模之大,都是空前的。它已远远的超出了吴三桂与清廷之间的利益之争。从广义来讲,它显示了汉民族同异民族统治者的再次大较量。各个阶层的汉民族参加了这场斗争,虽然他们各自目的不同,但是在消灭清廷这个总目标上,却是不约而同的取得了一致。所以单是吴三桂一个人的利益不致引起全国范围的大乱,也不是他个人的力量所能动员千千万万的人来参加他的叛乱。他的行动,不过反映了清朝统治下的汉族人民的普遍心理和要求,也是人们对清政权不满的总爆发。归根到底,吴三桂起兵,是代表原明朝官僚士代夫们的根本利益,反映了他们的意志和要求,而且耳是以吴三桂为首的这批人掌握着领导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场战争,是清朝统治阶级中两个集团、即以满族贵族为核心主导派,与原明降官降将为非主导派的权力之争,也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割据势力之争。另一方面这场战争,重新又给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广大的农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故吴三桂主动发动的这场内战是不足取的。
称雄广西广西地接云南、贵州形同一体。所以一发难,康熙就想到了广西,力图固守广西,以牵制和阻止叛军北进。他毫不疑迟的任命孔有德的女婿孙延岭为“抚蛮将军”,令其坚守。他以为加恩重用,孙延岭就一定能效忠于朝廷,不会发生变故。他不时的关注广西方面的军情。康熙十三年二月二十一日,他还给孙延岭、都统钱国安、巡抚马雄镇、提督马雄等广西军政要员发出指示:“保固粤西,唯你们是赖。今大兵已抵武昌、倘贼犯武冈(今湖南武冈)、宝庆(今湖南邵阳),你们即率所部官兵,进剿叛军之后,大兵迎击于前。量此逆丑,自可克期扑天。你们身在地方,必有确见,要同心协力,谋定而后行动,以副朕倚任之至意。事平之后,自将以至率伍,朝廷都不吝重赏。凡有机密军情,可报告给宁南靖寇大将军勒尔锦”。康熙的指示,表达了清廷对他们的重托和殷切的希望。他具体指授了方略,要他们捣吴军之后,而清廷的援兵迎击于前,两下夹攻,以消灭叛军于湖、粤之间。但是吴三桂的战略出乎康熙的意料之外,吴军撤下武冈、宝庆等地,直奔沆州、常德一线,清军的增援也迟迟未到,故康熙的战略计划也随之落空。即使如此,如果孙延岭坚守住广西,对吴军的后方也将构成一重大威胁。
康熙万万没有料到,就在他发出上一指示的数日后;二月二十七日,孙延岭据桂林叛变了清廷,投向了吴三桂。二月二十八日,孙延岭诈称议事,把诸将都骗到他的府中,事先埋伏下精兵,准备下手。议事完毕,当诸将起身离座时,孙延岭布置的伏兵齐出,堵住门,并冲上前去,刺杀毫无戒备的参加议事的将官。王永年首当其冲,最先被伏兵杀死。几乎同时,副都统孟二茂、参领胡同春、李一第等30余人都被伏兵迅速地歼灭。紧接着孙延岭又派兵包围了广西巡抚马雄镇的衙署,一点也没有防备的马雄镇和家属被围在他的院内,束手无策。孙延岭出示了吴三桂的命令,要挟马雄镇投降。马雄镇料知自己很难逃脱,只能让儿子设法逃出虎口,趁孙部围守不严,其长子马世济偷偷溜出衙署,辗转到了江西赣州,江西巡抚董卫国将广西情况紧急上报清廷。康熙才知道广西发生了叛变,立即遣使到江西,护送马世济进京,当面听取了报告。
又过了数月后,吴三桂督令孙延岭尽快采取军事行动。他下令出兵攻打平乐等地。两广总督金光祖闻讯,派人火速进京报告,孙延岭起兵月余后,康熙才下令讨伐孙延岭。他对孙延皊的政策是必须予以镇压,特命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两广总督金光祖、提督成雄会商,如有“可剿之势”,即速进兵广西,剿灭孙延皊;如一时不能速进,可等朝延发去大兵后,“协同剪灭”。他又传谕马雄,要固守所守地方,“相机灭贼”,倘抵御不住,可率官兵赴广东,与尚可喜等协守广东。
孙延皊叛清时,广西提督马雄没跟着从叛,他们之间素来就不和睦。当孙延皊派人前往柳州,勒令马雄从叛时,遭到拒绝,孙延岭大怒,率兵进攻,被马雄击败。但是,广西巳属孙延岭的势力,马雄独立难支,当吴三桂兵进广西时,声势正盛,他无法守住柳州。他派人前去湖南请降吴三桂。三桂大喜,立授马雄为“怀守公”。广西的都统钱国安亦步其后座降吴。
这个时候,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也叛清作乱,并向江西开展了进攻;吴三桂又在湖南督战与清军相持,牵制了清朝的大批的援军,故此未能如康熙所愿进兵广西,孙延岭也才能得以维持下来,称雄广西。自称“安运大将军,向广西的平乐、梧州等地各处发布命令,起兵反清。他招收万洋山土寇,派去部分旧军,把他们组成五旗,每旗兵士2000人,纵容他们分掠附近各县邑。他又自封为“安运王”。吴三桂给广西各州府颁发印信,授其党羽傅奇栋为广西巡抚,李迎春为布下政司法,程可则为按察使。
由于孙延皊与马雄相继叛清,钱国安刚刚病死,广西“守土文武官员或望大兵赴援,或被群贼胁从,不复与延岭为敌”。但是孙延岭和马雄仍然对立,互相攻击。据来自两广总督金光祖派人哨探的可靠消息,直到康熙十三年十一月初“孙逆调兵前去征剿马提督”,结果又被杀败。
吴三桂本来就看不起孙廷岭,他很看重马雄。但是为了共同的利益,他还是力图调解两人的矛盾,可是却收效甚微。吴三桂为了夺取湖南战场上关键性的胜利,屡次命令或迫胁孙延岭出兵湖南助战,孙延岭总是“以部众不从”为借口,婉言拒绝。由此吴三桂对孙延岭很恼火,并且逐渐起了疑心,密令人时刻注视孙延岭的动向。
孙延岭叛清原不是很坚定的,起因还是从王永年等人参劾他而引起的,他不过只想借助吴三桂的势力以逞私怨、报私仇,其妻孔四贞由于他父亲在世时与清廷关系密切,也不愿落个“叛贼”的恶名。她还顾虑到孙延岭的所作所为会给父亲孔有德的一生英名带来损害,因此,她感情深处并没有跟清廷彻底决裂。孙延岭在家中俱怕孔四贞,毫无疑问孔四贞的思想对他有所影响。孙延岭起初对吴三桂俯首听命,随着他的势力增长,也不那么听从吴三桂了。这一切吴三桂都看在眼里,表面上,还是一如既往宠信他,心里却在谋划除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