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亲政后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三藩”割据。平西王吴三桂、定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占有云南、贵州、广东、广西、福建等广大地区,兵多财足,朝廷的号令不行。康熙十二年,康熙帝毅然下令撤藩,削去他们的权力,收回他们盘踞的地盘。吴三桂、耿精忠和尚可喜的儿子尚之信悍然发动叛乱。经过8年的战争,康熙二十年,平定了三藩叛乱。
§§§第一节 清廷撤藩吴三桂悍然兵变
清朝初年,明将降清后因功被封为王的有四人,就是恭顺王孔有德、怀顺王耿仲明、智顺王尚可喜、平西王吴三桂。后来又改封孔有德为定南王、耿仲明为靖南王、尚可喜为平南王。清世祖顺治六年(公元一六四九)七月耿仲明畏罪自杀,由长子耿继茂和长孙耿精忠先后袭封王爵。而孔有德于顺治九年在桂林,因兵败自杀,孔有德因无子承袭除去王爵,余部由其女孔四贞和女婿孙延皊统领。顺治十六年(公元一六五九)三月,南方战事已平,清廷根据五省经略大学士洪承畴的建议,上述诸人以扫除明朝宗室的功劳,各率其部留镇一方。于是任命吴三桂驻镇云南,同时还任命尚可喜驻镇广东,耿继茂驻镇四川。次年七月耿继茂又改驻福建。康熙元年(一六六二年),清廷又特晋升吴三桂为亲王,任命总管云南、贵州两省一切军民文武事务,其权势和地位显然在耿、尚二藩之上。于是形成了清初的三大藩镇。
三藩各拥重兵,长时期占据数省。平南王、靖南王二藩各有兵力15佐领,绿营兵各六七千,丁口各2万。吴三桂藩属兵力53佐领,绿旗兵1.2万人,丁口数万。吴三桂功高兵强、四方的精兵猛将多由他统管。清廷又擢升他的部将王辅臣为陕西省提督,李本深为贵州省提督,吴之茂为四川总兵,马宝、王屏藩、王绪等10人为云南总兵。三藩的势力几乎遍及大半个中国。
吴三桂开初镇守云贵时,南明朝在大陆上的抗清势力刚被镇压下去,边防还没有得到巩固,所以清廷给了许多特权:云贵两省的督抚要受他的节制;他任命的官吏将领,清朝政府的吏部和兵部不得掣肘;他的财政户部也不得查核。吴三桂甚至可以向全国选派官员、称为“西选”,“西选”的官员遍及全国各地。“三藩”又以“边疆未靖”为借口,向清廷“要挟军需,以示额饷必不可减”,仅就顺治十七年(一六六○年)户部所奏,云南省俸饷百余万两,加上福建、广东两省一年供需饷银2000余万两,而当时全国一年的军饷也不过1700余万两。邻近各省挽输不够,则补给予江南,致使清廷的财赋一半耗费于三藩的局面,造成了清朝政府财政上的巨大困难。吴三桂自恃势重,越来越骄纵,盘踞明朝桂王五华山旧宫为藩府,增崇侈部,占据了明朝黔国公沫氏旧庄园700余顷为藩庄,圈占农民的土地,又把耕种这些土地的各族农民变为吴三桂的官佃农,恢复明朝末年各种苛重的赋税,强迫农民纳租纳税。他的部属更是为虎作伥,“杀人夺货,无所畏忌”,又“勒平民为余丁”,“不从则诬指为逃人”。又借口疏通河道,修建城廓,广征关税市,榷盐井,开矿鼓铸,垄断其利,他所铸造的钱,当时称为“西钱”。当时有人记载在吴三桂统治下的云南情形说“昆明300里内为刍牧之场,其外为奉养之区者又300余所。其道路之所费,岁时畋猎征求,又不与焉。潴基坟墓,庐其室家,役其妻孥,荐绅士庶及于农工商贾,惴惴焉唯旦夕之莫保”。他遍布私人于水陆要冲,各省提镇多有心腹。其子吴应熊为额驸,朝政的巨细,可以旦夕密报。于是吴三桂自以为根蒂日固不可拔,清廷终究不会从他手中夺去云贵。
耿精忠袭封王爵后,纵领属下夺农商之业,“以税敛暴于闽”,纵使他的部下“苛派夫役,勒索银未”。又广集宵小亡徒,因讥讳有“天子分身火耳”之谣,妄称大耳者,耿也。天下有敌,据八闽以图进取,可以得志”。
尚可喜在广东令他的部下私充盐商,又私市私税。广州为对外通商口岸,每年所得的银两不下数百万。尚可喜对清朝政府比较效忠,但年老多病,把兵事交给儿子尚之信。而尚之信素性桀骛,横暴日甚,招纳奸宄,布为爪牙,罔利恣行,官民怨恨。尚之信又是一个酗酒杀人的狂徒,经常在他父亲面前持刀相拟,所为所行,日益不法。至此三藩各据一方,互通声气,广布党羽,实际上已成为割据势力。
早在顺治十七年间,清朝政府就有削三藩兵饷的廷议,但恐三藩的权势过重难于调制,故此议搁置。及至到了1662年玄烨(康熙皇帝)亲政后,三藩势力的恶性发日益威胁着清廷的中央集权的建立和巩固,康熙皇帝非常重视国家的统一和权力的集中。他说,“天下大权,惟一人操之,不可旁落”;又说:“死生常理,朕新不讳,惟是天下大权,当统于一。”鉴于历史上地方割据所造成的危害,蠢蠢欲动的“三藩”割据势力,不能不引起康熙的严重注视,“以三藩及河务、漕运为三大事,夙夜厪念,曾书而之宫中柱上”。可见康熙皇帝一直把“三藩”视为心腹之患,早巳把它列为必须首先解决的重大问题。
康熙十二年(1673年)二月,当平南王尚可喜向清廷提出自己告老还乡,请令他的儿子尚之信袭封王爵,继续驻镇广东时,康熙帝认为撤藩的时机已经到来,立即同意尚可喜退归辽东休养,并以广东已经平定,该藩不必留驻,宗族父子不必分离为由,除2营绿旗兵留驻外,令该藩的官兵及其家属全部撤回辽东。吴三桂和耿精忠得知尚可喜藩镇被撤的消息后,非常不安,为了试探清廷撤藩的决心有多大,他们也于同年七月初提出撤藩申请。议政王大臣对撤耿藩一致同意,对撤吴藩产生了分岐。刑部尚书莫洛、户部尚书米思翰、兵部尚书明珠等同意撤吴藩到山海关外安插,但建议暂遣满州八旗戍守云南,等满兵到云南时,该藩起程。大学士索额图则不同意。最后由康熙帝裁决说:“吴三桂请撤安插,所奏情词恳切。著王率领所属民兵家口俱行搬移前来。其满州官兵不必遣发,如有用满兵之处,该藩于起行时另行奏请,然后遣发,俟官兵到后,王来也不至迟误”。
吴三桂原以为清廷对自己久握兵权有所猜疑,故上书请撤藩其疑自释,必不再撤。不料清廷立即同意撤藩。九月撤藩使者礼部右侍郎折尔肯、翰林院学士傅达礼即抵达云南。吴三桂无奈只得答应于十一月二十四日起程,但又于左都统吴应麟、右都统吴国贵、副都统高得捷、女婿夏国相、胡国柱等加紧密谋叛乱,派遣心腹将领把守四方关隘,准进不准出,先封锁云南消息。准备工作基本完成后.吴三桂于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公开树起叛旗,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以“寄命托孤”,复兴明室,“代暴救民”,顺天应人”为号召,派人四处煽风点火,改明年为周王元年,旗帜用白色,蓄发易衣冠。当吴三桂叛乱的消息传至京城时,康熙和王大臣皆无思想准备,康熙帝虽然想不到吴三桂敢于“背恩反叛”,更想不到“伪檄一传,四方响应”,“各省兵民,相率背叛”,参加叛乱的总督、巡抚、提督、总兵等文武官员竟达10余名之多,但他具有非凡的应变能力,终于变被动为主动,反败为胜,扭转危局。
吴三桂的叛乱事出意外,来势凶猛,以索额图为首的等大臣被吓昏了头脑,意荒谬的认为立即处死同意撤藩的大臣,向吴三桂认错,这样叛乱自然就会平息。但是康熙帝撤藩的决心没有任何改变。他说:“朕自少时,以三藩势焰日炽,不可不撤,岂因吴三桂反叛遂诿过于人耶?”故而康熙帝决心坚决平定吴三桂的叛乱毫不动摇。
吴三桂拥兵10万盘据云、贵。他拒绝了清廷撤藩令,举兵叛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杀死云南巡朱国治,逮捕了云南按察使司按察使李兴元等一批抗拒从叛的官员。他为了师出有名,先声夺人,精心制作一道讨伐清朝的檄文,派人奔赴各地传送。他又亲自改书平南王、靖南王、并向贵州、四川、湖南、陕西等省有关系的将官去信,动员他们起兵。向应。
康熙十二年十二初一日,吴三桂自云南发兵北伐,向清朝展开了战略进攻。苣先指派吴国贵、夏国相率步骑为前驱,兵马直,指贵州,他自率马宝等诸将随后进发。当吴兵进入贵州后,当地的军政官员几乎全部投向了吴军,贵州巡抚曹吉申,提督李本深等都乖乖地投靠了吴三桂。吴三桂兵进贵阳,兵不血刃,传檄而得贵州的全境。吴三桂夺得云、贵两省后,便毫不迟疑地挥师北上,其声势振动了整个中原大地。其进军分为两路,一路命其部将王屏藩率军进取四川、再逼陕西;再命部将马宝、吴国柱等由贵州进取湖南。
同年十二月中旬,清廷闻变,康熙速召议政王大臣,商讨对策,当即制定了一系列军事措施:
(一)调兵遣将分守战略要地,康熙考虑到广西与贵州接壤,不得予选设防,立授驻防广西的已故定南王孔有德的女婿孙延岭为“抚南将军、线国安为都统,责成他们“统兵固守”。
(二)命西安将军瓦尔喀进兵四川,率副都统1员,全部骑兵,选拔将领,星夜赶往四川。凡是云南进入四川的险隘之地,都必坚守,以遏制吴三桂从云南进入四川的道西。接着又命都统赫叶为“安西将军”率兵同瓦尔喀等率兵由汉中入川。
(三)康熙视荆州为最重的战略要地,他特派前锋统领硕岱率领满州精骑3000,兼程前往,保守荆州,然后再由荆州进至常德(湖南常德),以绝吴兵东进湖广之路。又派多罗顺承郡王勒尔锦为“宁南靖寇大将军”,总统一大批满州八旗和部分汉将开赴荆州。
(四)因山东兖州地近江南(江苏、安徽)江西、湖广;山西太原地近陕西、四川,都属于东西孔道,为适中的地方,分别集结部队,“秣马以待”,随时调遣或应援各近邻地区。特命都督尼雅翰、赫叶席、布根持、穆占、佟国瑶等分赴西安、汉中、安庆、兖郧阳、汝宁、南昌等要地驻守,听命机动。
在采取军事措施、布置兵力的同时,康熙又连续采取了下列政治措施:
1.下令停撤平南王、靖南王两藩。立即召还前往广东、福建办理撤藩的钦差大臣梁清标、陈一炳回京。
2.原属吴三桂的文武官员,以及现仍在直隶各省,无论是在职的,闲住的,虽有父子兄弟现在云南的,“概不株连治罪,自今以后,各宜安心守职,无怀疑虑”。
3.为防止内外沟通,康熙接受议政王大臣的意见,将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暂行拘禁”,待“事平”再作处置”。
4.向各重要军镇通报吴三桂反叛,指授方略,多方安抚和鼓励他们守御地方。康熙非常重视陕西的省情,因为该省距京师甚近,又控制西北边疆,它的存在对北京的安全至关重要。因此他又给陕西总督哈占,提督张勇、王辅臣发去急紧谕旨:要他们注意发现吴三桂散发的“伪札、伪书”,晓谕官兵、百姓,检举揭发,向上报告。康熙称赞他们是朝擢任的“肱股之臣”,捍御边疆,绥辑军民,唯他们是赖康熙的这种行动,实为思想政治动员的策略,极力笼络他们实心任事,为朝廷效力。
5.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项政治措施,是在同年十二月六日正式下诏削除吴三桂的王爵,向云贵文武官员、军民人等发布通告,揭露吴三桂的叛逆罪行。康熙的这一系列措施都是把吴三桂作为主要敌人和打击目标,而且对吴三桂采取毫不妥协、坚决消灭的决心。
§§§第二节 叛军占湖南六省闻风而动
尽管康熙对吴三桂举兵叛清,采取了一系列军事措施,但是还不能很快见效。而叛乱正在迅速的扩大,逐渐的自南向北蔓延。
湘鄂风云突变康熙十二年年终的除夕,马宝等所率领的吴军,东进攻占了清浪卫,逼近了沆州(湖南的芷江),此处是由贵州进入湖南的要地。在此之前,湖广蔡毓茶曾派彝陵总兵官徐治都,永州总兵李芝兰率兵应援,但两部的兵马迟迟未到。沆州只有总兵崔世录一人防守,康熙紧急指令,要桑娥领兵疾赴沆州,协同固守。但是由于吴军进展迅速,没等桑峨援兵赶到,沆州已被吴兵攻陷,该城总兵崔世录被俘。澧州(澧县)与辰州(沆陵)之间的交通已被吴军切断。这是吴三桂叛清的沆州之战。
吴军的迅猛攻势,吓得清政府的官兵胆战心惊,闻风而逃。驻防长沙的偏沆巡抚卢震为保性命,擅自放弃守土之责,当吴军还远在沆州一带,他竟丢弃长沙于不顾,逃到岳州去了。康熙听到后大怒,下诏逮扑卢震治罪。同时他又马上考虑到“武昌重地,不可不予为防驻”,特命都统觉罗珠满领兵速往武昌,“保固地方”,倘吴兵众多,不得轻战,若吴兵不来,可于岳州(岳阳市)以北,“选水陆要地驻防”。在康熙的严督下,清兵向岳州集结,前锋统领硕岱部于康熙十三年正月二十四日抵达荆州,护军统领伊尔度齐的兵、护军统领额司泰的兵分别于二月初一日、初二日前后到了荆州。接着康熙又命令他们拨出部分兵力,加强常德(今湖南常德)的防御。卢震虽然潜逃,但长沙仍在清兵之手。康熙很重视长沙,他认为长沙是“武昌咽喉之地,又为武罔(今仍名)、宝庆(邵阳)州郡水陆要途,并且壤连粤西,又命他们进驻长沙。正月二十日吴三桂离开贵阳到了镇廷,督令将士继续北进,指示总兵杨宝应进攻常德,杨宝应奉命直取常德,其父杨道明为内应,一举攻陷常德,知府翁应北投降,清兵四散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