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清代战争史
13351400000021

第21章 逐荷夷郑成功收复台湾 大一统宝岛回归祖国(1)

台湾是我国东南海上的一大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荷兰殖民者在十七世纪二十年代中期以后侵占了台湾,并企图把台湾作为侵略我国大陆的跳板。在台湾人民的支持和配合下,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了台湾。郑成功死后,郑经集团以南明王朝为正统,割据台湾,成为清朝国家走向统一的障碍。清政府正确地坚持了国家统一的立场,出兵统一了台湾,使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台湾,又重新统一于清朝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

§§§第一节 反清复明国姓爷背父救国

郑成功是郑芝龙的长子。后来得到南明隆武帝的赏识,赐姓朱,改名成功,民间尊称他为国姓爷。顺治三年(1646年),清军攻占福州后,身为南明唐王政权的南安伯郑芝龙投降清廷,于是隆武政权失败。年仅21岁的郑成功却以民族大义为重,与其父郑芝龙分道扬镳,举起“背父报国”的大旗,继续拥护南明永历政权,在南澳(今广东南澳县,闽、粤交界处小岛)、鼓浪屿等地,收兵数千,附近义军以及明朝旧臣纷纷起而响应,先奉隆武后奉永历的年号,进行抗清斗争,因而被永历帝朱由榔封为延平郡王。郑成功遂以福建的金门、厦门为基地,举起反清复明的旗帜,一边与清军作战,一边发展海上贸易,逐渐形成了一支强大的政治军事力量,拥有水陆精兵20多万;大小船舰数千艘,控制着长江口以南的广大海域。

顺治四年七月,郑成功出兵进攻海澄(福建龙海)未下。八月,又与其叔父郑鸣(鸿)逵合军,在椒花共同击败由提都赵国祚统领的清军,然后进逼福建泉州。清延闻讯派王进领兵从漳州前往援救,郑成功为保存实力而放弃了对泉州的围攻。第二年三月,郑成功出奇不意再次率军功打闽安、泉州,当清总督陈锦率大军援救时,郑成功早已率军退回南澳。清军控制了泉州。

郑成功连年不断袭击闽南沿海各城镇,多次击败清军。顺治七年八月,进占厦门、金门(一称梧州)为根据地,不久,势力增强,郑成功联合了铜山(福建东山县)、南澳(广东南澳县)、闽安(福建闽候县东闽江口内)诸岛的各部抗清势力,共分为五路大军,雄踞海上。十一月,清军攻占广州,总兵马保率军袭占了厦门。为了再次收复厦门,顾治八年春,郑成功率领水军从南溪(旧称马口,今闽漳浦县南)登陆,进攻漳浦。清军猝不及防,退守漳浦,郑成功顺利占领了南溪。郑成功又派伏兵袭击了清提督扬名高所率的援军,漳浦守军惶惶失措,再退保漳州(福建龙溪县),于是郑成功乘胜占领了漳浦。

然后郑军回师厦门,整顿、训练。顺治九年(1652年),郑成功又率兵攻占了海澄(龙海南),然后再攻长泰,郑成功部将甘辉率军与清将王进军队发生激战,结果清军退守长泰县城。清廷急调闽、浙总督陈锦,自舟山移师赴援,双方一场海战,清军被杀得大败,不但长泰被郑成功占领,而且平和,诏安、南靖等地也被郑军控制。陈锦惶急万状,急向清廷求援。清廷竟封郑芝龙为闽安侯,令其劝降郑成功。郑成功义愤填膺,下令进攻漳州。

几乎同时,清兵进攻舟山,捉拿势单力薄的南明鲁王,清军由总督陈锦,都统金砺和提督田雄等统领,所向披糜。明鲁王从舟山逃到厦门,穷蹙无归,不得已依附于郑成功。郑成功尊奉的是唐王,所以他对待明宗室的条件很优厚,将鲁王护送到了较为安全的金门。然后郑成功继续率兵围攻漳州。由于清兵援军的到来,郑成功的军队受到清军的里外夹击,腹背受敌,郑军不得已退保海澄,顺洽十年五月,清军大举进攻守海澄的郑成功,双方争夺激烈,郑成功身先士卒,下令士兵死守,结果终于击退了清军。清军对郑成功在东南沿海的一次次骚扰非常无奈,在加强军事防守和进攻的同时,又对郑成功采取诱降。顺治十一年二月,清使携带着“海澄公”的印诏前往招抚郑成功;八月,清廷又遣使召以及郑成功的两个弟弟郑渡、郑荫前来劝降。郑成功不为所动,坚决拒绝,为此,在顺治十四年(1657年),南明永历帝特意册封郑成功为延平王、招讨大将。

早在1647年至1649年,郑成功率领海上义师进据金门、厦门之后,郑成功便将厦门一地改名为思明州,设立“六官”,分理庶政,健全行政机构,并团结各方面的扶清力量。各地商民也齐集思明州,“井里烟火,几如承平时景象”。抗清义师力量也迅速壮大。

当1652年大西军掀起反清高潮时,郑成功率兵10万,进攻海澄、长泰、漳洲、漳浦等地,与大西军遥相呼应。1653年(顺治十年),为了接应李定国进军广西,郑成功派水师南下至潮州,又与鲁王旧臣张名振合师北上,入长江,驻军于崇明岛。此后,郑成功一直在福建沿海作战,屡败清军,并期待着和李定国一起北伐,“卷甲长驱,鼓行迅击。首尾交攻,共焚济河之表,表里合应,立洗腥膻之穴。然后扫清宫阙,会盟畿辅,岂不大符夙愿哉!”郑成功与李定国、张名振的部将张煌言以及刘体纯、郝摇旗、李来享的夔东十三家军这四支武装力量转战于山区海岛,不屈不挠,相互援助,共同抗清。

到1658年,清廷派兵猛攻西南的李定国军,为解救西南的危急局势,郑成功联络张煌言,举兵进攻浙江沿海,并准备北上长江以牵制清军。郑成功率兵10余万,大小战船数10艘,开始北伐。八月间,船队在舟山以北的羊山海面遇飓风,覆舟丧师,被迫退师舟山修整。在作了充分准备之后,第二年6月(即清顺治十六年,南明永历十三年)再次大举北伐。郑成功为招讨大元帅,张煌言为监军,率17万水陆大军,兵分83营,由舟山出发,在崇明岛登陆。七月至焦山,破瓜州,进而攻克了长江的重要门户镇江,进逼南京。张煌言率一路军沿江而上,攻克芜湖之后又分兵四路,结果长江下游的徽州、宁国、太平、池州等四府三州22县纷纷归附,江南、皖南地区再次燃起抗清烽火。张煌言的部队,“军不满千,船不满百,但以大义感召人心。而义师所至,禁止抄掠,父老争出,持牛酒犒师,扶杖烃香,望见衣冠,涕泗交下,以为15年来所未见”。当时形势对郑成功的军队十分有利,但是郑成功逐渐滋长了骄傲轻敌的思想,认为南京城指日可下,“属邑节次归附,孤城绝援,不降何待”!驻守南京的清朝总督朗廷佐趁机要求郑成功暂缓攻城,待一个后自动开城投降,同时却在暗中调集清军。郑成功的义师围困南京达两个月之久,却无所事事,“日夜张乐歌舞”。清将梁化凤趁南明军战斗意志松弛,率兵从南京城内突然出击,南明军措手不及遭到惨败,甘辉等将领阵亡,全军大乱。郑成功见大势已去,仓卒退出长江,返回厦门,而张煌言所率军队在皖南却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内,最后被清廷捕杀于杭州。

郑成功北伐江南,损兵折将。回到厦门之后正待重整旗鼓,清廷已派达素为大将军并调集了三省兵力进攻厦门。郑成功率军奋力反抗,力图守住厦门。1660年(顺治十七年)5月,郑成功在漳州海门港大败清军的围攻,清廷安南大将军达素仓皇撤兵,郑军缴获大量船只。这一战的结果,恢复了郑军的士气并扩大了队伍,为郑成功率兵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当时,清朝在全国已逐渐形成了统一局面,西南地区李定国大西军的抗清斗争也转入了低潮。北方的基本统一,使清廷有可能调集更多的兵力转剿郑成功,对付东南一角的厦门。同时,郑成功的义师退出江南以后,清统治者为了防范这支部队再次北伐,以便最后消灭它们,已于1661年(顺治十八年)发布“迁界令”,令从山东到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30里。渔舟商舟禁止出海,田园荒芜也不得耕种。清廷为了防范郑成功,不惜以牺牲沿海群众的生产和生活作为代价。面对这种局势,1662年年初,郑成功“集诸将密议曰:……我欲平克台湾以为根本之地,安顿将领家眷,然后东征西讨,无内顾之扰。并可生聚教训也”,于是决定暂避清军的攻击,出兵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作为积蓄力量,继续抗清的基地。

§§§第二节 出兵逐荷顺天意光复台湾

美丽富饶的台湾岛自古就是我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东临太平洋,南隔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群岛相接,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东北与硫球群岛相接。我国的庙岛群岛、舟山群岛、海南岛和台湾岛一起,筑成了东南沿海的海上长城,不仅“为全闽外藩”,而且为“腹地数省之屏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台湾与祖国大陆的文化渊源关系,可以追溯到遥远的旧石器时代。秦汉、三国时,史书上已明确记载了大陆与台湾(旧称夷州)居民大规模交往情况。唐代已有汉人移居台湾,澎湖等岛屿。十三世纪末,元朝政府在潮湖设巡检司,管辖台湾、澎湖等地,隶属于福建泉州路同安县(今福建厦门)。这是我国政府在台湾地区设置地方政权机构的开始,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

在我国史籍中,沈莹《临海水士志》和陈寿《三国志?吴志》把台湾称作“夷州”,《隋书?流求传》开始叫做“流求”。自隋迄元的七八百年间,流求、留仇、流虬和璃求,都是指台湾而言。都是同者异写。明朝洪武年间把台湾称为“小琉球”。明代嘉靖以后,由于台湾海峡两岸贸易日趋发达,到过台湾的人越来越多,因而对台湾的称号也就更加形象,生动,如“鸡笼山”(基隆)、大员、台员、台湾等。1661—1662年,郑成功逐走荷兰人,以南部沿海为中立,在台湾设置府县,建立了统治。1683年,清政府就此设立了台湾府,规定与厦门单口对渡,自是,台湾逐渐成为全岛的名称。

16世纪,欧洲通往东方的航路被发现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一批老牌殖民主义国家纷纷东来,进行资本原始积累活动,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掠夺。侵占领土。荷兰是“十七世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马克思语),它的军事和经济实力在十七世纪中叶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它的商船队航行于五大洲的海洋之间,被称为全世界“海上马车夫”。荷兰殖民者在东方侵略的主要对象,除了盛产香料的东印度群岛外,就是地大物博的中国。中国的丝绸、瓷器等在欧洲市场上供不应求,勤勉又能干的中国人则是殖民者急需的劳动力。故此,荷兰殖民者对我国东南沿海虎视眈眈,企图夺取一个足以控制对华贸易和掳掠中国人的基地。当时荷兰人心目中的基地有三个:首先是葡萄牙殖民者占据的澳门,第二为位于中国至吕宋航线中途的澎湖,第三则是距离商业中心略远,但处于不设防状态的台湾。

明朝天启四年(1624年)八月,侵占我国澎湖列岛的荷兰侵略者被明朝军队驱逐之后,约有2000余人逃往台湾,在台南台江登陆,并修筑台湾城(今台湾南市西安平港)、赤嵌楼(今台湾台南市西北的镇北坊)等城堡。崇祯十五年(1642年)荷兰军队在淡水(今台湾新竹)击败西班牙军队后,迫使西班牙殖民势力从台北地区撤出,从而独霸台湾全岛。荷兰殖民者对台湾岛上的各族人民进行血腥的镇压和无止境的奴役,不断激起台湾汉族和高山族人民的强烈反抗,较大规模的起义就有20余次,其中最著名的是顺治九年(1652年)八月五日郭怀一领导的起义。这些起义虽因遭到荷兰殖民者的残酷镇压而失败,但却进一步激发了台湾和大陆人民团结对外,反抗侵略和收复台湾的决心和勇气。

台湾各族人民反抗荷兰殖民者的起义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台湾各族人民从荷兰侵略者侵入台湾的第一天开始,就纷纷行动起来,拿起棍棒、竹竿、锄头、镖枪以及从荷兰人手里抢来的一些火器,进行了猛烈的反抗。

1645年(清顺治二年),汉族海上武装首领陶肯率助手3人,潜入台湾岛北部,计划联合土著各族,袭击鸡笼、淡水的荷军。结果计划泄露,陶肯被捕,被荷兰人处以车裂刑。

1649年(顺治六年),大员汉族人民在安海秘密策划袭击荷兰城堡,逐走荷兰人。

凤山傀儡社人民凭借险峻的山地,胜利地抗击了荷兰殖民军的多次进攻,使他们付出了重大的伤亡代价,狼狈退走。

此外,奋起反抗殖民暴政的还有,最南部的朗峤十八社,南部的旦克都克社,东北部的扫笏和卡比塔板社,东海岸的塔马路干社和北部的波杰颠、沙鹿沙颠、金金格诸部落。反抗的火焰烧遍了全岛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