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世界文化之最总集
13341000000033

第33章 世界闻名古城(4)

英国国王詹姆士一世在位时,委任从意大利归国的建筑师琼斯在格林威治为自己的妻子安妮皇后在都铎王朝的宫殿原址上盖了皇后大殿,后发展为一座夏宫。1649年,詹姆士一世被以“暴君”的罪名处死,格林威治夏宫从此陷于冷境。直到1660年查理二世即位,才又重新展开了这座王宫的相关建设。1666年伦敦大火之后,成功重建伦敦的雷恩爵士接下格林威治夏宫旧宫殿所在地的整建工作。他首先完成的重大工程,就是重修皇家医院。这所皇家医院其实就是现今的皇家海军学院。比起格林威治夏宫以往的建设,皇家医院的营造工程堪称快速。这除了资金充裕的缘故外,也和雷恩爵士旗下拥有霍克斯摩尔,范布勒等才华横溢的得力助手有关。1696年,查理王大殿在过去王宫的既有基础上被整建。两年后威廉王大殿破土动工。然后,靠东侧的安妮皇后大殿也从1699年开始重修。

照雷恩爵士所留下的设计图样建成。到了19世纪,格林威治的面貌已经有了革命性的变化,建造在河岸旁的人行道和1836年重新整修的码头共同构成了面向泰晤士河的观景区。重整的街道和临街楼房的营建,也让格林威治市街摆脱了原本杂乱的面貌,焕然一新。原为皇家猎场的格林威治公园,经过改造后成为英国第一座对外开放的皇家园林。

19世纪以后,夏宫宫殿虽然有些变化,但多数变化都是房子里面的变动,或者是在外面看不见的地方进行。格林威治城开设了博物馆和展览馆,这样的变化更增添了它的历史深度与内在韵味。

宫殿与小城

格林威治夏宫宫殿的格局是不断扩大的,建筑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旧宫殿原为单一建筑,后又增建了宏伟的东西两翼,长度将近百米的两侧柱廊相互衔接,为大殿增添了不少壮丽的气势。夏宫与泰晤士河岸边格林威治城的码头。严整的公共建筑,热闹的市集。街道,以及开阔的山坡地,构成小城独特的风景。格林威治城更因夏宫的存在被规划得井然有序,成为散发着独特魅力的小城。

皇家天文台

格林威治的皇家天文台,今天虽然早巳停止天文观测,然而它作为世界标准时间制定点的荣誉并未受到影响。1884年时,华盛顿的一次国际会议决定以通过皇家天文台的经线为子午线,也就是划分世界各时区的基准点,以表彰英国过去对世界天文研究的贡献。格林威治因此成了划分东、西半球的切割点,众所周知的格林威治标准时间便由此而来。1948年皇家天文台迁至苏塞克斯的赫斯特蒙苏,但仍称英国皇家格林威治天文台。天文台原址则成为国家航海博物馆的一部分,陈列着英国早期各种天文观测仪器、天文时钟、天象图和航海图。在于午馆里,有一条镶嵌在大理石中间的铜线,这就是著名的划分地球经度的本初子午线;铜线两边,分别标着“东经”和“西经”字样。到此参观者,常常脚踏铜线两边拍照留念,以表示自己身跨东西两半球。大门外的砖墙上,镶有1851年安装的大钟,至今世界各国仍以此为国际标准时间。

皇家海军学院和皇后大殿

皇家海军学院原为皇家医院。1873年,皇家医院转型成为皇家海军学院,是训练当时世界最强的英国海军的主要场所。

由琼斯设计的皇后大殿,是英国有史以来第一栋帕拉迪奥风格的建筑物。这栋精美小巧的白色两层楼建筑建成于1635年。172年后,为了庆祝英国特拉法加战役的胜利,又扩建出两个配殿,并以壮丽的柱廊与皇后大殿衔接。1834年,介绍航海探险史与英国海军光荣史的国立海事博物馆,也在皇后大殿的西翼正式开馆,此馆一直到现在都是世界最佳海事博物馆之一。

格林威治公园

格林威治公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5世纪。当时亨利五世的兄弟格洛斯特公爵在此圈围了800平方千米的土地,作为私人猎场之用,后来就一直是皇家的御用园林。17世纪,法国的园艺设计师勒诺特为此团设计了几条穿越公园、直通山顶的大道,这片土地从猎场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公园。到了18世纪,格林威治公园才开放供大众使用。狄更斯的作品就曾写过19世纪英国人在公园里的活动。

加尔桥

加尔桥历史

宏伟的加尔桥位于法国普罗旺斯地区的尼姆,兴建于公元前19年。这座桥被设计成三层,高约50米,最长的地方为275米,公元前120年左右是奥古斯都全盛时期,那时法国古尔地区以南的尼姆是在罗马的统治之下。公元前27年,奥古斯都在此建立了一个城镇。公元前19~公元20年,阿格里巴占有这个城镇及周边地区。当时,城内有许多天然泉水,但要保证城内居民的饮用水得到足量的供应,还必须从尼姆以北50千米外修建渠道,将泉水运送到目的地,加尔桥便是这一工程中很小的一部分。建成后的加尔桥还曾是跨越加尔河的通道,供敞篷双轮马车及行人通过。巧妙的供水工程

在现代人看来,所有的城镇和住房都必须有良好的供水系统,2000年前的古罗马人有着同样的想法。每建造一座新城市,古罗马人都会建造水渠,引水供应城市。当时在法国尼姆,陈旧的供水系统已不能满足古罗马人新建城市的需要,于是主管古罗马供水工程的阿格里帕修建了一条水渠,把50千米外的泉水引到城里。古罗马加尔桥的一张旧照人按惯例将这条引水渠道埋入地下,可是该水渠必须越过加尔河峡谷。聪明的罗马人灵活运用在道路建设工程中所研发出来的独门桥梁技术,使渠水从水源地一路顺畅而缓缓地倾入下面的蓄水池。许多渠道是修在地下的,经过周密谨慎的计算和设计,使其有高低不平的段落。由于利用了地势落差,从而避免了安装,设置压力系统来排除水流动过程中的障碍,并提供促进水流动的动力。加尔桥在高出河面49米的地方引水越过谷地。如今在尼姆的城墙内,人们仍能见到一个圆形水池。它带有一个沉淀池以及一系列闸门和出水口。当年这些设施曾在需要时将水引到城市的供水系统中。

技术和艺术的双重杰作

加尔桥是罗马建筑师和水利工程师创造的技术上同时也是艺术上的杰作。加尔桥分为三层,每层都有一个接一个的拱状桥洞。最底部的一层有6个拱,每个拱的拱顶都有相同的4个小拱。这种结构使桥身更坚固,能抵挡水流的冲击。中间的一层有11个拱,每个拱的拱顶由S个相同的拱构成,这一层跨越主流的拱比其他相邻的拱宽,以便增加河水的流量,减少冲击。最上面的一层有S5个拱,每个拱的拱顶只有一个拱。在这一层,拱比较多,拱与拱的连接处比较狭窄,这样可以减少在此高度上作用在桥上的风应力。另外每个拱的拱顶都由并列相同的拱构成,对于测量、制造、修复加尔桥来说,既经济又便捷,因为支持一个拱的拱顶,只需一个木制结构,当对拱进行修复时,也只需把一个木制结构放在建桥时留下的每个拱的拱顶圆形器物上,这一器物是建桥时为了日后修复而特意设计留下的。加尔桥的杰出之处还在于它的拱及拱顶都是泥石结构,而不像现在的水泥钢筋桥。据传说,为完成这座庄严,雄伟的古罗马高架渠,至少有1000人劳动了三年时间。用于造桥的重达6吨的方形石材必须精确地切割,以便石材准确无误地相互垒叠,并通过其相互之间的作用力使桥梁更加稳固。桥拱宽度从中间开始向两旁不断变窄,这一构思独特的建筑结构使加尔桥更加雄伟稳健。此外,这些略带弧形、变化有致的桥拱,在春天加尔河洪水上涨的季节,还兼具泄洪的功能,从而使加尔桥能够更好地承受洪水的冲击。

“最漂亮的水管”

著名作家司汤达参观了加尔桥后深情地写道:“在这里,我见到了只有在梦幻中才能一见的‘奇迹’,为此,我的心灵深处受到了强烈的震撼,甚至在古罗马的大斗兽场前,我也未曾有过如此的感觉。加尔桥匠心独运,令人神往,完成这一精美杰作必然要耗费当时的所有人力、物力和财力。站在风景如画的高架渠——加尔桥前,似乎听到了一曲从远古诗来的庄严乐章,相比之下,我显得格外渺小,它是上帝赐予的出类拔苹的建筑艺术精品。”人们在赞美其高峻、雄奇和精妙绝伦之后,对当时的君主斥巨资兴建加尔桥也惊叹不已,兴建加尔桥到底耗资多少,迄今无法查证。加尔桥不但在美学上魅力无穷,而且它还是一座实用性极强的建筑。加尔桥由取自天然的石材构筑而成,桥梁没有任何雕饰花纹和铭文;可谓天然去雕饰。该水渠直到18世纪上半叶才进行第一次建筑工程改造。这次改造中把下面两层的桥面拓宽,使它成为可供马车行驶的桥梁。在午后和煦的阳光下,拱桥与波光粼粼的河面交相辉映,闪烁着一道道迷人的金光,俨然是一件刚刚出“炉”的罗马人艺术品,神圣绚烂,妙不可言。

圣米歇尔山

神奇的历史

圣米歇尔山其实是坐落于巴黎诺曼底地区蓬特尔小镇附近海域的一个多岩石的小岛,岛上建有圣米歇尔修道院和教堂。不知是圣米歇尔山的名气让信徒们创造出与之相关的神话和传奇,抑或是神话和传奇使圣米歇尔山闻名于世,总之,圣米歇尔山的千年历史就是一部厚厚的传奇故事。

公元708年的一个夜晚,在圣米歇尔山附近修行的红衣主教奥贝,梦见大天使米歇尔手指沙滩上的一座小山,示意他在此修建教堂。起初奥贝主教不以为意,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米歇尔天使3次出现在奥贝的梦中,并用手指在奥贝脑门上点出一个洞,奥贝这才恍然大悟,赶紧着手动工。圣米歇尔教堂浩大的工程就是从这一年开始的。此后的800年间,无数的教上和劳王们将一块块沉重的花岗岩运过流沙,一步步拉上山顶。然后,又有无数的建筑家和艺术家,在这些坚硬的花岗岩上,留下他们修整和雕凿的痕迹。直到16世纪,圣米歇尔山教堂群才真正完下——奥贝的一场梦让人整整忙活了八个世纪。12至13世纪时,这里是极具影响力的本笃会修道院,修士们在山上留下了奇迹堂、修士食堂.骑士厅等今天看来非常优秀的建筑。与此同时,市民的生活、商业,也在山脚下发展起来。法国大革命期间,这里曾移做监狱之用,之后就慢慢沉寂下来。到了10世纪中期,这里才重新发展起来。1966年,修道院重新归还给了本笃教会修士,如今还有一小部分修士在山上遵循公元966年本笃会的宗教传统,过着隐士般的生活。

远观圣米歇尔

如果要给法国的名胜景点排排位,数第一的自然是巴黎的埃菲尔铁塔,但紧接第二位的,就是圣马洛海湾上的圣米歇尔山了。从巴黎向西来到圣米歇尔山附近,眼前是一片极为宽阔的草场,远处与草场相衔接的是一望无垠的流沙。一座锥形的小山从流沙中兀然拔地而起。山顶上锥形的圣米歇尔教堂和修道院建筑群足足比它赖以存在的、直径约一千米的小山高出近两倍。教堂哥特式的尖顶高耸入云,顶上金色的圣米歇尔雕像手持利剑直指苍穹。涨潮时,海水会从15千米以外的大西洋奔涌而来,瞬间没过流沙,使圣米歇尔山成为一座孤岛。

建于们11~16世纪的圣米歇尔修道院雄踞于山顶,如浮游于犬水之间的三层主体建筑是今天众人观赏的焦点,它外表古朴庄重,墙厚1米,屋脊呈三角形。其最古老的部分是双层通道神庙,如今已被埋于教堂王殿之下。圣米歇尔教堂由巨大的墙垛支撑着,由下而上,每一个建筑、每一条拱线、每一条花纹都向上冒出尖峰,所有尖峰错落有致,井然有序,让人感觉有一股向上飞升的合力。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每一层尖峰都有基本相同的顶高,但实际上它们底下的建筑石基却高低起伏,相差甚远。8OO多年间时断时续的修筑工程、风格各异的众多建筑师和修筑方式,依然能把这个建筑群建得如此完美和谐,实属不易。

圣米歇尔近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