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中国历史战争大事详解:近代战争史(上)
13340700000029

第29章 捻军起义战争(1852年11月~1868年8月)(1)

在太平天国革命的影响和推动下,苦难深重的中国各族劳动人民,纷纷举行武装起义,反对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与剥削,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波澜壮闹的革命高潮。其中,规模和影响较大,坚持斗争时间较长,在军事上有一定意义的,有兴起于豫皖苏鲁边的捻军起义战争,两广天地会领导的大成国起义战争,上海小刀会起义战争,贵州各族人民起义战争,云南回民起义战争,川滇李永和、蓝朝鼎起义战争和陕甘回民起义战争。这些起义战争,对太平天国革命战争起了直接和间接的配合作用,有的在太平天国失败后仍然坚持着斗争。对于这些起义战争的始末及其经验教训,在本章和下两章中,将分别进行叙述和探讨。

捻军起义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仅决于太平天国革命战争的一次农民起义战争。它前后历时十六年,战场遍及安徽、河南,山东、江苏、河北、陕西、湖北,山西等省。由于捻军纵横驰骋于中原大地,与太平军南北呼应,顽强地打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牵制了大量清军,因而有力地支援了太平军的革命斗争。不仅如此,捻军还与太平军有着密切的组织关系。在它接受太平天国的领导以前,以后和太平天国失败后,三个不同阶段各有其不同的情形和特点。为此,本章基本上按上述三个阶段来叙述捻军起义战争的发展过程。

捻军的兴起(1852年11月~1855年8月)

十九世纪初,在安徽、河南、山东、江苏、湖北等省的某些地区就有捻党的活动,而以安徽北部的亳州(今亳县)、雉河集(今涡阳)、蒙城、宿州(今宿县)、颍州(今阜阳)和河南东部的永城等地尤为活跃。当地的一些贫苦农民和无业游民,为饥寒所迫,自发地结成一个个分散隐蔽的集团,进行反抗封建压迫,寻求生活出路的斗争。在皖北一带的方言中,称一部分,一支、一股为“一捻”,因而习惯地把这种分散活动的小集团称为“捻子”。

皖北河流纵横交错,具有较好的运输和灌溉条件。但长期以来,特别是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由于清政府和地方官吏日益腐败,水利失修,河床淤塞,每周大雨,便洪水横溢,泛滥成灾。1841年至1844年间,黄河连续三次决口,洪水经涡河奔腾下泻,使亳州、蒙城一带几度成为泽国,不少人流离失所,生活无着。1851年和1852年,又是久雨成灾,以致饿殍遍野,甚至出现以死人肉充饥等惨不忍睹的景象。然而,当地的官吏不但不采取抢险灾、休养生息等措施,反而勾结豪绅、地主,强迫农民照旧完粮纳税,并通过放高利贷、兼并土地等手段,敲骨吸髓地盘剥农民。苛捐杂税多达数十种,连耕畜,农具、树木、房屋、家禽,以至婚丧嫁娶等都要纳税。官府横征暴敛,凶狠异常,“差役横行,甲于他省”。

残酷的压迫与剥削,迫使皖北广大劳动人民进一步地起而反抗。许多城镇的农民和失业的手工业者、船夫、码头工人以及被裁撤的兵勇,纷纷结捻而起,开展“打粮”、“吃大户”、抗粮抗差和杀富济贫的斗争。由于皖北的亳州、雉河集、蒙城、寿州(今寿县)、宿州以及河南的永城、夏邑处于安徽、河南、江苏三省交界,属于“三不管”的地方,统治力量比较薄弱,这就为捻党的活动提供了客观有利条件,此外,皖北一带有不少人结捻进行贩盐活动,组织了不少保运私盐的武装集团,和盐巡作斗争。这些集团经常往返于皖北各地,甚至远及河南、山东、江苏三省,与那里的人民发生联系,对当地的捻党起义起了推动作用。

1851至1852年,太平天国在广西起义并向两湖胜利进军,影响所及,使北方捻党活动更趋活跃。“河南之归(归德府,冶今商丘)、陈(陈州府,冶今淮阳)、南(南阳府,冶今南阳市)、汝(汝宁府,治今汝南),光(光州,治今潢川),江苏之徐(徐州府,治今徐州市),山东之兖(兖州府,冶今兖州),沂沂州府,治(今临沂)、曹(曹州府,洽今菏泽),所在有之。而安徽之凤(凤阳府,冶今凤阳西),颍(颖州府,冶今阜阳),泗(泗州,治今泗县)为甚,凤、颍所辖蒙、亳、寿为尤”。当时,比较著名的捻党起义武装有:河南南阳的乔建德和李大,李二部;安徽合肥的高四八和寿州的程六麻子部等。在豫皖交界处,有张乐行、龚得树(龚得)等于1852年11月以雉河集为中心聚众起义,而与张乐行有联系的永城冯金标、亳州朱洪占、蒙城胡元众、寿州刘洪立、宿州李殿元等十八人也各自率众起义,号称“十八铺”,并推张乐行为其总首领。此后,捻党起义武装多以“捻军”称之。

1853年夏,太平天国北伐军先后占领凤阳,蒙城、亳州、进而占领豫东重镇归德府。当时,安徽、河南和江苏北部又有一批捻党举旗起义,和蒙亳地区的起义武装一起配合太平军作战。其中比较大股的有:永城的苏添福部和李月部,夏邑的王贯三、宋喜元部,固始的任二皮、刘疙瘩部,阜阳的李士林郎,霍丘、固始边界的李昭寿、薛之元部,俩山的雷六部等。此外,山东的曹县、城武(今成武)、菏泽、嘉祥、郓城等地捻党也都爆发了起义。这些起义武装,有的参加了太平军,有的给太平军当向导,有的单独攻城夺地。从此,揭开了轰轰烈烈的捻军反清战争的序幕。

当时,捻军的斗争还处于初始阶段,其活动的主要目的仍然是为了解决生活问题,缺乏明确的政治纲领和远大的战略目标。各支捻军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互不统属,分别由“趟主”(首领)带领,各自独立行动。“居则为民,出则为捻”,处于半农半军状态。另外,不少地区的捻军,有的为时不久即被清军镇压(如雷六等部),有的叛变投敌(如李士林等部),有的时降时反(如李昭寿、薛之无等部),而豫皖交界的张乐行,龚得树、苏添福等领导的捻军,则逐渐发展成为坚持反清斗争的主力。

转战皖豫边,与太平军南北呼应(1855年9月~1857年2月)

一、雉河集会盟

1853年初,清廷命工部恃郎吕贤基督办安徽团练,给事中袁甲三为帮办。同时,起用前广西巡抚周天爵为安徽巡抚,带兵千余分驻宿州、颍州。因兵力不足,安徽清军对捻军基本上采取守势。10月,周天爵病死于颍州,旋由袁甲三负责安徽军务。袁手中兵力很少,便加紧筹办团练,驻守临淮关一带。河南方面,巡抚陆应谷拥有的兵力也很少,临时调集的数千清军,在商丘宋家集破太平天国北伐军打得溃不成军。10月,陆应谷被清政府撤职,遗缺由山东按察使英桂继任。英桂接任后,既要防止进至湖北的太平军北上,又要镇压豫北的“联庄会”军,也无法集中兵力攻捻。这就给豫皖边捻军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1854年3月,太平天国北伐援军由皖北进入豫东,张乐行、苏添福等部捻军配合太平军攻克永城县城,受到当地人民热烈欢迎。太平军北上后,负责办理归、陈二府团练的太康知县祝塏纠集豫东各县团练,进攻苏添福的家乡永城苏平楼,并乘机侵入亳州境内,烧杀抢掠。当地人民极为愤慨,纷纷参加捻军,保卫家园,一举打败了祝塏的团练和永城的地主武装“老牛会”,继又进攻蒙城等地的地主武装,于是捻军的声势日益壮大。1855年初,龚得树率领亳州捻牢进入河南夏邑,与当地捻军王贯三部联合作战。这些行动,取得了两方面的成果:一是有力地打击了地主武装;二是使一些捻军领袖通过战争实践逐渐认识到了联合起来的必要性。

1855年秋,豫皖边的捻军首领齐集亳州的雉河集,举行了著名的“雉河集会盟”。会上,公推张乐行为盟主,并决定建立五旗军制,推举了各色旗的总首领:黄旗由张乐行自兼,白旗龚得树,红旗侯土维,黑旗苏添福,蓝旗韩奇峰(又称韩老万)。五旗之外,还有各种锁边旗和八卦旗、花旗、绿旗等。会后,张乐行发布告示,痛斥泥政府地方官吏“视民如仇”,残酷搜刮民脂反膏,阐明起义的目的是为了“救我残黎,除奸诛暴,以减公愤”,并宣布“禁止抢掠,严缉奸淫”,“贫民衣粮,不准扒运”。此外,还制定了行军作战条例十九条,以严明军纪。

难河集会盟,对捻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会盟、多少改变了一部分捻军互不从属,各自为战的局面,为进行较大规模的作战提供了条件。由于制定了不侵犯群众利益的纪律,得到了群众的拥护,有利于依靠群众坚持斗争。但这时的捻军没有固定的编制,大旗之下的小旗,人数自几十人至数百人不等。旗中的成员也不固定,这次跟这一旗出战,下次可以跟另一旗出战,内部组织很松散。特别是各旗捻军基本上是按地域和宗族、亲戚关系结合起来的,因而彼此之间有很大的排外性,严重影响了在组织上和作战行动上的集中统一。在武器装备上,仍然十分简陋,除少量鸟枪、土炮外,主要是刀矛等冶兵器,加之各旗捻军并非脱产的专门武装,缺乏必要的训练,因而战斗力不强。由于皖北地势平坦,适于战马驰骋,所以捻军一开始就有少量骑兵。作战时,往往步兵在正面冲阵,骑兵从两翼包抄。这种作战形式,当对付装备较差、数量不多的清军和团练乡勇时,尚能奏效。

二、积极进攻守备薄弱之敌

雉河集会盟后,捻军很快发展到五六万人,斗志更加高昂。而这时皖北、豫东的清军兵力仍较薄弱。在豫东,只增加了道员张维翰率领的清军一千八百余人,在皖北,除原周天爵,袁甲三所部二三千人外,其余为颍州知府陆希湜、亳州知州绣纶率领的少量清军和团练乡勇。张乐行、龚得树,苏添福等捻军首领便乘此有利时机,发起进攻作战。

1855年9月27日,张乐行、苏添福等率三万余人首先打败陆希湜部于庙集,继败张维翰部于亳州东面的泥台店。随后,挥师北入河南,攻破夏邑,并西攻马牧集(今虞城),乘胜进围归德府城。正在进剿豫北“联庄会”的河南巡抚英桂急忙派遣驻陈州的道员王建泰等率部往援。张乐行等闻汛后,即转旗南返,于11月7日攻占安徽蒙城。

捻军四处出击,引起了清廷的不安。当时安徽巡抚福济和江南提督和春所部清军正被皖南的太平军所牵制,无力北顾。清廷遂提升曹州总兵武隆额为湖南提督,令其从山东南下,统辖总兵兴庆,道员张维翰、游击武全等所部清军数千人和地方团练,对付十倍之众的捻军。这时,捻军正集结重兵围攻亳州,河南按察使余炳焘率乡团万余人,于12月7日乘虚袭占了捻军根据地雉河集。张乐行等随即撤围亳州,率部沿涡河南下,旋又拆向东北,在麻种集打败由徐州来援之清军兴庆部,进而围攻河南永城,迫使余炳焘乡团撤出雉河集而驰援豫东。张乐行等主动从永城撤围,于17日与武隆额部和乡团战于麻种集,首先将乡团击溃,进而包围武隆额部。激战约四小时,武隆额部大溃,军火尽齐,经马牧集向归德城逃跑。捻军乘胜攻占夏邑,再围归德府城。清政府斥贵武隆额“恇怯无能”,将其撤职,命英桂急赴归德,督办豫、皖、苏三省剿捻事宜。同时,命江北大营派遣侍卫伊兴额、协领德昌率马队五百名取道滁州(今安徽滁县)入豫,命总兵朱连泰统带兖州、徐州清军千余人进驻亳州,均归英桂调遣。英桂还调南阳总兵邱联恩部及都司保英部约三千人驰援归德,使豫皖边的清军总兵力增至万余人。张乐行等得悉清军援兵纷纷赶至,便率部返回雉河集。

1856年3月,张乐行等集中四五万人,再次分路进攻豫东清军,分别击败参将成龄,道员张维翰等部,并包围归德城。这时,归德城内清军甚少,英桂惶恐不安。但捻军未能乘此有利时机,一面加紧围城,一面待机攻歼前来解围的清军,也没有抽调兵力分别攻歼豫东溃败的清军和地方团练,而是又一次撤回雉河集,使豫东清军获得了喘息整顿的机会。

张乐行等返回雉河集不久,又率部南下作战。4月15日,配合宿、怀、凤地区的捻军仟乾、夏白部围攻涡河与淮河交汇处的怀远城。该城由总兵郑魁士部千余人及乡勇驻守。捻军轮番攻击,一度由城西南方向冲进城内,焚毁清军营盘,重伤郑魁士,击毙参将以下多人。后因蒙城等地的清军赶来增援,捻军便从城内退出。这次作战虽未最后攻占怀远城,却取得了重创清军的胜利。不久,捻军主力北返雉河集。

三、雉河集争夺战

1856年3月下旬,清政府令袁甲三随同英桂剿办河南捻军,后又“屡降严旨”,令豫军进攻雉河集。英桂认为:“雉河周围三四百里皆贼党屯踞,须渐坎疏通,免为所袭”。据此,他确定了分进合击、稳步前进的作战方针。其部署是:以袁甲三、邱联恩等部为主力,从亳州以北向东南进攻,以傅振邦、伊兴额等部从永城、宿州向西南进攻,夹击雉河集。由于捻军事先缺乏防御作战的准备,因而一开始就陷入了被动不利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