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微妙还体现在,在中国与东南亚邻国之间,产生了一些从未来出现过的“情结”,双方似乎都感到自己成了“受害者”,一种无辜的情绪在双方身上油然而生。
在中国方面,“以小欺大”是很多民众对一些邻国的较为普遍的看法。“就连菲律宾这样的小国都敢欺负中国!”很多朋友在和我交谈时,经常这样愤愤不平地说道。
而在东南亚方面,“以大欺小”是许多国家对中国的较为普遍的看法。“中国就连我们这样的小国也要欺负!”很多东南亚朋友在与我交谈时,时常这样愤愤不平地对我说。
究竟谁在欺负谁?究竟谁是谁非?若不能跳出各自民族感情的狭隘圈子,那么这个问题是无法回答清楚的。但作为一种人际关系的常识,当“以小欺大”和“以大欺小”放在一起时,任何第三者恐怕都会第一时间倾向于保护“小”而谴责“大”。即便这种缺乏调查研究的谴责并不符合实情,但却是人性的最自然和最真实的反应。
现阶段中国面临的,就是这样一种不尽符合实情,但却又十分符合人性反应的境地。
我们中国人经常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产生冤屈的情绪:
-我们过去受尽奴役,现在开始崛起了,我们有什么错?
-我们要收复一些过去国弱时代无法收回的故土,我们有什么错?
-西方国家过去数百年坏事干尽,现在轮到我们崛起了,你们为什么就对我们横加指责?
但想知道东南亚人们是怎么想的吗?
我的节目嘉宾胡逸山,曾是马来西亚总理纳吉第一任期时的四个政治秘书之一,并作为其中唯一的华人,负责青年事务工作。他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经常应我之邀,赴香港出席《寰宇大战略》节目。有一次他在节目中与我有这样一段对话:
邱震海:如果把中国、美国和日本这三个国家放在一起,你们东南亚国家人们心目中,前后次序是怎么样的?
胡逸山:我必须坦白说,我们心目中的位置是:美国、日本、中国。我知道说出来不太好听,但我还是要坦白地告诉大家。
邱震海:能说说为什么吗?
胡逸山:因为美国是这个世界的老大啊,世界依然需要美国;而中国虽然是我们的邻国,在经济上对我们很重要,但中国目前还缺乏一些软实力来使我们信服。比如你们在外交上咄咄逼人,用我们的话来说“以大欺小”;你们也没有价值观可以让我们信服,法治和民主进程也在建设之中,并不足以成为我们仿效的范本。最主要的是,面对这样的一个中国,我自己虽然是华人,但我们确实感到有些担心和恐惧,所以也就更多地希望美国来保护我们。
邱震海:但是中国的经济发展使你们非常受益。
胡逸山:这样说吧,我们希望美国用枪来保护我们,希望中国花钱请我们吃饭。
邱震海:你想得真美。那么日本呢?
胡逸山:……(语塞)
邱震海:你们不会希望和日本上床吧?
胡逸山:哈哈,也说不定哦。(大笑)
邱震海:日本当年也曾经侵略过东南亚,别忘了日本奴役你们的三年零几个月时间。
胡逸山:确实,我们都记得这段历史。但不知怎么,东南亚的人们并没有因为这段历史而产生像中国人那样对日本的仇恨。
邱震海:为什么?
胡逸山:因为我们看到的战后日本,还是一个基本遵守和平宪法的国家。日本的工业和其他文明程度较高,日本对世界和地区做出的援助也较多,这些都给东南亚的人们留下了比较好的印象。我们不是忘记了历史,而是我们会在现实中去不断消化那段历史。
在中、美、日三国中,美国排位第一,日本第二,中国屈居第三,这是胡逸山表达的东南亚人们心目中的三个国家的位置。这在我们中国人听来,似乎有些刺耳。
让中国请客吃饭,让美国用枪保护,和日本上床。这是胡逸山表达的东南亚对中、美、日三国的实际需求。这在我们中国人听来,不但刺耳,甚至有些让人感到愤懑了。
然而,这就是现实,残酷得让我们不得不清醒面对的现实。
当然,胡逸山出生于1974年,2014年时刚满40岁,属于东南亚的政治新秀,这导致他的情感和思维与他的父辈和祖辈有着很大的不同。
胡逸山野心勃勃。他坦白对我承认,这几年因为马来西亚国内政治环境不好,所以他在新加坡做访问学者,以“旋转门”的方式等待下一次出山从政的机会。
我有一次开玩笑地问他:“你从政后的目标是什么?当总理还是议长?”
想不到他的回答居然很认真:“这么高的目标就不想啦,以后有个外交部长当当就不错了。”
……
他既然这么认真,我也就继续半开玩笑:“那以后当上外交部长了,还要记得接我的电话。我如果打你电话而你不接,那我就会在节目中公开说出来,这对胡外长的形象将会很不利哦。”
你也不要以为,我们说的这些话纯粹是玩笑之言。1984年,当年的中国领导人曾组织三千日本青年访华,其中就有后来担任日本首相的菅直人。只不过,菅直人担任首相时的中日关系,与1984年时倡导的“中日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的方向正好背道而驰。
历史很会跟人开玩笑,但大多数玩笑却都往往是我们自己首先闹出来的。
又有一次,胡逸山这样对我说:“我回到沙巴老家,经常被家族里的老一辈批评,他们有时一边吃饭一边就会骂我。”
“为什么?”我很好奇。
“因为他们看到了我在你的节目里的表述,觉得我对中国太不恭。”胡逸山回答。
凤凰卫视在马来西亚的收视群体很大,这一点我知道,但我还是惊讶于老少两代马来西亚华人的不同思维和立场。
“老一代人早年从中国出来,他们对中国的感情很深。当中国和其他国家发生矛盾时,他们无论如何都是站在中国这一边的。”胡逸山这样说道。
“那你们这一代人为什么不同?”我似乎有点明知故问。
胡逸山很坦率:“他们这一代出来时,中国很穷,所以看到现在中国的强大自然很欣慰。他们也没有接受过更多的教育。而我们不出生于中国,我们成长时,中国已经开始强大,我们看到的更多是中国在带来利益的同时,给我们带来的威胁或不安。再加上我们接受了西方教育,知道西方国家的软实力所在,所以想法自然与父辈不同。”
胡逸山的坦率,也许会让读者中的一些朋友感到愤懑。
对此,我也帮不了你。而且我更知道,未来是这一代政治新秀的天下。
苦涩之后的警醒
我在上面叙述的,都是一些完全真实的故事。这些对话的片段,都曾在我的节目中播出。但这些故事在您读来,也许还是会觉得有一些荒诞,更有一丝苦涩。
荒诞可以理解,因为东南亚朋友的这些想法,似乎让人觉得太不可思议了,而且完全出乎我们的预期。但是苦涩呢?苦涩是什么?那是一种让人感到出乎意料,甚至内心伤痛,但又不得不接受的感觉。好像是吞下苦果,因为责任在我;又好像是感怀于人情的冷漠,亲情的远离,但最后发现自己仍对此负有一份责任。
这种苦涩的感觉,这几年我们不断地尝到,未来还将不断尝到。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自己没有理性、全面的思考,未来的这种苦涩可能还会不断加重。
苦涩之余,我思考的问题是,中国与西方世界的关系,可能将进入一个较为全面动荡的时期,而这是过去30多年时间里所没有的现象。只要看一下这几年中国在对外关系上遇到的各种挑战,以及在周边面临的种种压力和冲突,就可大致明白这一点。
过去35年,尤其是改革开放的早期,中国从吸引外资开始,到引进国外先进的科技和管理经验,一直到愿意全方位地融入国际社会。其时,由于中国实力远未达到挑战西方的程度,再加上世界格局依然是冷战,中国的处境相对比较舒适,甚至在美苏争斗中偏向美国和西方世界一边,因此西方也愿意向中国提供各种帮助。
但今天的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中国不但已一跃而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且从经济、军事和整体国家实力而言,在给世界带来巨大受益和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心理上的不安。这种不安首先体现在经济、政治、安全秩序上,同时也体现在文化和心理秩序上。
其间,中国和西方世界双方都面临一个极其艰难的心理调整。
对西方而言,西方多少年称雄世界的历史,很可能将由于中国这头雄狮的崛起而受到冲击,甚至走向终结。这种感觉是极其苦涩的。当然,中国对西方而言是一个巨大的市场,这一点西方人心知肚明,因为在公开层面上,西方不愿这一利益受到影响。但同时,中国的体制和文化与西方的巨大差异,尤其是这种差异导致的中国行为模式,却让西方感到头疼。如何与中国打交道?如何把握中国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这成为让西方人很头疼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