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世上没有懒孩子:让孩子主动学习的101个策略
13253800000090

第90章 与孩子开展各种比赛

经常和孩子进行各种比赛,孩子在学习中便会不自觉地保持一种竞技状态,无论做什么都要力争最好,在这种动力的推动下,不要你的督促,孩子也会积极、快乐地主动学习。

想要实现任何一种人生目标都需要奋斗,而任何一种奋斗又都是需要原动力的。我们夫妻俩非常重视培养儿子的竞争意识,也非常重视培养他追求成功的信念,为的是要让这些信念成为儿子学习的原动力,而制造和输送这种原动力的具体方法就是常常与他展开各种比赛。

妻子几乎每天早上都要与沐沐比赛。比赛的内容就是穿衣服的速度,这种比赛大约从他会独立穿衣服时就开始的。那时正好我们换了一处比较大的房子,沐沐第一次有了自己独立的小床。

每天早上总是我第一个起床。然后我边梳洗边喊醒儿子和妻子,然后妻子便对沐沐说:“我喊一二,咱俩一起穿,看谁先穿好。”沐沐边揉眼睛边探头朝大床看一眼说:“妈妈,不许你先穿啊,我还没有准备好呢。”妻子便答应着说:好的,我不会偷偷先穿的,你准备好就说一声啊。”沐沐晚上总是将脱下来的衣服随手放在床的里侧,但经过一晚上的翻转滚爬,第二天衣裤不是被缠裹进被子里了,就是被蹬到脚底下了,或是被蹭到床下边了,沐沐往往要在能看见主要衣物都在眼前时才同意开始。等他说声“好了!开始吧。”他们两个便各自飞快地穿戴起来。比赛的结果是没有悬念的,每次都是儿子第一,妈妈第二。因为当看到沐沐系扣子或是找袜子不顺利时,做妈妈的也就故意制造点“故障”,减缓自己穿衣的速度,让他稳拿第一。

当然也有例外,那就是给儿子换衣服的时候,因为要换的干净衣服还在柜子里没拿出来,这时由于时间不等人,妻子只好先起床。而沐沐还着急地等着我给他拿衣服。这种情况下儿子往往会鼓着小嘴说:“今天不算,今天的比赛不能算。”这时我便做调停人说:“今天不算,今天当然不算。”我爱吃豆芽,尤其是爱吃蚕豆芽炒肉片。所以每有乡下亲戚拿来几斤蚕豆时,我便常常用它泡豆芽,等到休息时我便常常与沐沐一起给蚕豆芽剥皮。这时我也常常和沐沐展开比赛,每人面前放一个盘子,在同样的时间单位里,看谁剥得多。为了让沐沐获胜,我常常在剥豆芽皮的过程中不着痕迹地离开岗位去做一会儿别的活儿,耽误一会儿功夫,让他赶上或超过我。

当然,我在比赛中还会无私地指导我的比赛对手,告诉他先拣那些泡涨了的豆芽和那些豆芽比较粗长,豆皮开口比较大的剥,芽没有顶破豆皮的和豆皮开口不大的先不要剥,留着继续泡几天再剥。

有时我也采用不等量的方式与沐沐比赛。那时沐沐经常要完成老师布置的那些抄写作业,比如将某个课文出现的生字每个抄写几十行,或者是将乘法口诀抄写几十遍等等。这种作业对记忆力良好的沐沐来说并不是很必要的,当然也引不起他的兴趣。但我又不能教唆他怀疑老师布置作业的正确性,更不能公然支持他抗拒这种作业。为了促进他完成这种机械性抄写作业。我常常提出要沐沐在我收拾完我的稿件之前将哪些抄写作业完成了,然后我便带着他出门。

沐沐为了得到奖励(即带他出门玩)便飞快地完成了这些作业。久而久之,沐沐回家来从不拖延时间,总是在第一时间就完成了自己的各项作业。

可能由于这些经历吧,沐沐从小到大都有着很强的竞争意识,有着很强的好胜心。自己的强项要争第一,自己的弱项他也想争个好名次。

这种争胜好强的性格无疑是他学习中的最好动力。

还记得他上小学一年级时,每次大考都要考双百,即语文数学都是满分。有一次,我预先叮嘱他放学后在校门口等我,我要带他去参加会餐。

那天,他背着书包站在校门口,等我走近儿子时,他便眼泪汪汪喊了一声爸爸,我吓了一跳,以为是哪个学生欺负他了。待我问明情况才知道他数学考了100分,语文只考了99分,为这一分之差他在伤心地哭鼻子。

我将他揽在怀里安慰他不要难过,还表扬了他的努力和用功,又帮他分析了出差错的原因,分析了他的学习优势,指出他今后肯定会取得好成绩,儿子才破涕为笑了。

沐沐的老师曾对我说过:你的孩子总是处在一种最佳的竞技状态中,这确实是非常难得的。”经常和孩子进行各种比赛,孩子在学习中便会不自觉地保持一种竞技状态,无论做什么都要力争最好,在这种动力的推动下,不要你的督促,孩子也会积极、快乐地主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