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曾国藩家书
13217200000033

第33章 治军为政篇(8)

我往年定的马队营的制度,现在看起来,觉得有些太宽松,甚至近于滥了,如公夫、长夫这些职位。但是,因为已实行了多年,暂且保持不变。弟弟新建的营,就照这些制度办,将来裁减,应当与华字、顺字两营一起裁减,另外制定新章程。

上海派洋船来接少荃一军,花银两竟达十八万之多,真是让人难以置信,可怕又让人可怜!因此不能不叫少荃全军坐船走,才能不违逆舆论。三月以内,陆续开拔。

他的黄昌岐水军,等三四月之间,遇上大顺风,直冲下去。弟弟到运漕,可告诉昌岐到我这里见一次面。

同治元年三月初三日

二八致九弟:述抽本省之厘税

【原文】

沅弟左右:

接信知弟目下将操练新军,甚善甚善。惟称欲过江斜上四华山扎营,则断不可。四华山上逼芜湖,下逼东梁,若一两月不破此二处,则我军无势无趣,不得不退回北岸矣。

弟军南渡,总宜在东梁山以下采石、太平一带。如嫌采石下面形势太宽,即在太平以上渡江,总宜夺金柱关,占内河江面为主。余昨言妙处有四:一曰隔断金陵、芜湖之气,二曰水师打通泾县、宁国之粮路,三曰芜贼四面被围,四曰抬船过东坝可达苏州,犹妙之小者耳。又有最大者,金柱关可设厘卡,每月进款五六万;东坝可设厘卡,每月亦五六万。二处皆系苏皖交界,弟以本省之藩司,抽本省之厘税,尤为名正言顺。弟应从太平关南渡,毫无疑义,余可代作主张,其迟速则仍由弟作主耳。西梁上下两岸,从三山起至采石止,望弟绘一图寄来,至要至要。

同治元年四月初六日

【译文】

沅弟左右:

我接到你的来信后,得知你准备近日开始操练新军,很好很好。不过要过江斜上四华山扎营,是绝对不可行的。四华山上邻芜湖,下近东梁,如果一两月内不攻破这两处,那我军无势无趣,自然会军心涣散,到时不得不仓皇退回北岸。

你的部队打算渡江,最好选在东梁山以下采石、太平一带为好。如果嫌采石以下形势太宽,便在太平以上渡江,总要适宜攻夺金柱关,占内河江面为主。我昨天说妙处有四点:一是隔断金陵、芜湖的气势;二是水师可打通泾县、宁国的粮路;三是芜湖四面被包围;四是抬船过东坝,可到达苏州,这些还是小妙处。还有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金柱关可设厘卡,每月可收入五六万,东坝可设厘卡,每月也可收入五六万,两处都是苏、皖交界,弟弟以本省的藩司,抽本省的厘税,更是名正言顺之举。弟弟应该从太平关南渡,这是毋庸置疑的,我可以代作主张,至于或迟或早,全由你自己做主。西梁上下两岸,从三山起,到采石止,希望弟弟绘出一幅地图寄来,至要至要!

同治元年四月初六日

二九致九弟:宜多选好替手

【原文】

沅弟左右:

水师攻打金柱关时,若有陆兵三千在彼,当易得手。

保彭杏南,系为弟处分统一军起见。弟军万八千人,总须另有二人堪为统带者,每人统五六千,弟自统七八千,然后可分可合。杏南而外,尚有何人可以分统,亦须早早提拔。

办大事者,以多选替手为第一义。满意之选不可得,姑且取其次,以待徐徐教育可也。

同治元年四月十二日

【译文】

沅弟左右:

水师攻打金柱关的时候,要是有三千陆军在那里,就容易打下来。

我保荐彭杏南到你那里来分统一军,你那里共一万八千人,总要有两个可以胜任统带的人,他们每人统带五六千人,弟弟自己统带七八千人,然后可以分可以合。

除了杏南以外,还有谁可以分统,要早点儿提拔。办大事的人,多选替手是第一要义,很满意的选不到,那就选稍差一点儿的也行,以后慢慢教育培养。

同治元年四月十二日

三○致沅弟:宜休养锐气不遽进兵

【原文】

沅弟左右:

东梁、芜湖已克,由金柱关进兵,二险已化险为夷,四妙已验其三。至幸至幸。

各处败贼俱萃宁国,杨七麻以著名枭悍之渠,当拚命力争之际,鲍军屡胜之后,杂收降卒,颇有骄矜散漫之象,余深以为虑。目下弟与雪军、季军且坚守芜、太、金柱、南陵、黄池等处,休养锐气,不遽进兵。待鲍军札围宁国,十分稳固,多军进至九洑洲,弟与雪、季再议前进。其秣陵关、淳化镇两处,为进兵之路,须派人先去看明。弟信言从太平至金陵百四十里,中不隔水。以古书证之,则尚隔一秦淮河。余处无好图可看,弟亦须先行查明。

弟以金柱关之破,水师出力最多,厘卡当雪二季二,甚善甚善。兹定为沅五、雪三、季二,尤为惬当。

袁午帅之办事,本属浮而不实,然饷项之绌,亦足令英雄短气,且胜公欺之太甚,余当少为护持。

同治元年四月廿八日

【译文】

沅弟左右:

日前东梁、芜湖已经被攻下,之后我军从金柱关进兵,两个险关都化险为夷了,“四妙”已有三妙得到验证,真是大幸!

敌军溃败之后,各处的败敌都于宁国会集,杨七麻是出了名的枭悍之徒,一定会拼死挣扎。鲍军屡战屡胜之后,军中已经杂收了许多降兵,心里不免会很有些骄矜、散漫,这件事让我很忧虑。眼下弟弟与雪、季两军暂且坚守芜湖、太平、金柱、南陵、黄池等处,休养生息,养精蓄锐,不要急于出兵作战。待鲍军安下营寨,包围宁国之后,局面就会十分稳固了,那时便多军一同进军九洑洲,弟弟可与雪、季再合议前进。秣陵关、淳化镇两处,是进军的要道,必须派人先去探察好路线。据弟弟在信中所说,从太平至金陵共有一百四十里,中间不隔河水。但我查证古书之后发现,其间还有一条秦淮河横穿而过。我这里无地图可看,弟弟也须先查明这个情况。

弟弟认为攻克金柱关,水师所立功劳最大,厘卡收入应分属雪、季二军各两成,这么做是很合适的。我建议定为沅军五、雪军三、季军二,这样最为妥当。

袁午帅办事,本来就是华而不实,不过目前军饷欠缺,也足以使英雄气短,而且胜公对他也太过苛刻,我应当稍微护着他一些。

同治元年四月二十八日

三一谕纪泽:推诚相与,吏治或可渐有起色

【原文】

字谕纪泽儿:

日内未接家信,想五宅平安为慰。

此间近状如常。各军士卒多病,迄未少愈。甘子大至宁国一行,归即一病不起。许吉斋座师之世兄名敬身号藻卿者,远来访我,亦数日物故。幸杨、鲍两军门皆有转机,张凯章闻亦少瘥。三公无他故,则大局尚可为也。

沅叔营中病者亦多。沅意欲奏调多公一军回援金陵。多公在秦,正当紧急之际,焉能东旋?且沅、季共带二万余人,仅保营盘,亦无请援之理。惟祝病卒渐愈,禁得此次风浪,则此后普成坦途矣。

李希庵于闰八月二十三日安庆开行,奔丧回里。唐义渠即于是日到皖。两公于余处皆以长者之礼见待,公事毫无掣肘。余亦推诚相与,毫无猜疑。皖省吏治,或可渐有起色。

余近日癣疾复发,不似去秋之甚。眼蒙则逐日增剧,夜间几不复能看字。老态相催,固其理也。余不一一。此信可送澄叔一阅。

涤生手示

同治元年八月廿四日

【译文】

字谕纪泽儿:

日内没有接到家信,想来家中五宅都还平安吧。

我这里的情况一切如常。部队里的士兵患病的越来越多,至今仍没有转好的迹象。甘子大到宁国去了一趟,回来之后就一病不起了。许吉斋座师的儿子名敬身,号藻卿,从很远的地方来看我,也是几天就死了。幸亏杨、鲍两军门都有转机,张凯章也已初愈。三位没有什么大的变故,大局还是可以有作为的。

沅叔营中生病的士兵很多,他的意思是要上奏,请求调回多公一军援助金陵。多公目前正在陕西作战,而且情势正处于紧急状态,怎么能调回东部呢?再说沅、季两人共带兵两万余人,而且仅仅负责坚守营盘,也没有请求援兵的道理。现在只能希望士卒们的病情能够逐渐好转,安全度过这次风浪,以后就可以步入坦途了。

闰八月二十三日李希庵从安庆起程,回家奔丧。今天唐义渠抵达安徽。这两个人待我如对长者般礼遇,而且公事丝毫没有耽搁。我对他们都是坦诚相待,没有任何的猜疑。照此发展下去,安徽的吏治,可能也会逐渐有起色了。

近日我的癣病复发,不过没有去年秋天那样严重。眼花却日益严重了,夜间几乎看不见字了。可见岁月不饶人,真是人力无法抗拒的真理。其余的不再一一写了,你可以将这封信送给你澄叔看看。

涤生手示

同治元年八月二十四日

三二致四弟:总以谦谨为主

【原文】

澄弟左右:

沅弟金陵一军危险异常,李秀成率悍贼十余万,昼夜猛扑,洋枪极多,又有西洋之落地开花炮,幸沅弟小心坚守,应可保全无虞。

鲍春霆至芜湖养病,宋国永代统宁国一军,分六营出剿,小挫一次。春霆力疾回营,凯章全军亦赶至宁国守城,虽病者极多,而鲍、张合力,此路或可保全。又闻贼于东坝抬船至宁郡诸湖之内,将图冲出大江,不知杨、彭能知之否?若水师安稳,则全局不至决裂耳。

来信言余于沅弟既爱其才,宜略其小节,甚是甚是。沅弟之才,不特吾族所少,即当世亦实不多见。然为兄者,总宜奖其所长,而兼规其短。若明知其错,而一概不说,则非特沅一人之错,而一家之错也。

吾家于本县父母官,不必力赞其贤,不可力诋其非,与之相处,宜在若远若近、不亲不疏之间。渠有庆吊,吾家必到;渠有公事,须绅士助力者,吾家不出头,亦不躲避,渠于前后任之交代,上司衙门之请托,则吾家丝毫不可与闻。弟既如此,并告子侄辈常常如此。子侄若与官相见,总以谦谨二字为主。

同治元年九月初四日

【译文】

澄弟左右:

沅弟金陵一军近来情势十分危急,李秀成率领十余万人,日夜进攻,无一时的停歇,而且敌军洋枪极多,又有西洋的落地开花炮。幸亏沅弟小心坚守,估计可以保全,也不需要太忧虑了。

鲍春霆到芜湖养病,宋国永代理统率宁国一军,分六营进攻,小败一次。春霆不顾病体,急速回营。凯章全军也赶到宁国守城,虽然病号很多,而鲍、张联合作战,这一路或许可以保全。又听说敌人在东坝抬船到宁郡附近湖内,企图冲出大江,不知道杨、彭清楚不清楚?如果水师安稳,那么全局就不至于溃败。

你的来信中,谈及我对于沅弟,说我既然爱他的才华,就无须过于计较他的小节,说得很有道理!沅弟的才能,不仅在我家族中罕见,在当今世上也是极少有的。然而,做兄长的,既要奖励他的长处,对他的短处也应该提出警示。如果明知他错了,也不闻不问,什么也不说,那便不是沅弟一人之错,而成了一家之错了。

对于本县父母官,我们不必刻意去称赞他的贤良,也不可总是批评他们的不是。与之相处,要亲疏有度,以保持若远若近、不亲不疏之间最为适宜。若他有庆吊的事,我家决不缺席;若有公事,须士绅帮助的,我家不要出头,但也无须躲避。对于前任后任的官职替换变化,上司衙门的请求委托,等等,我家都不要参与其事。弟弟不仅自己要这样做,还要告诫子侄们都要遵守。若子侄与官员相见,都要以谦、谨二字为主。

同治元年九月初四日

三三致沅弟:积劳而使人不知其劳为佳

【原文】

沅弟左右:

排递一缄,知守局平安如常,至以为慰。大官圩等处之粮多为我军所焚,则金陵援贼之粮必难久支,城贼之粮多寡,则不敢必耳,计忠、侍引退之期必不甚远。

吾前有信嘱弟以追为退,改由东坝进兵,先剿溧阳,以至宜兴。先占太湖之西岸,水师亦由东坝进兵,俾李朝斌先在太湖西岸立住脚跟,则战船处处可到,而环湖之十四府州县处处震动,贼则防不胜防,我则后路极稳。较之株守金陵者,有死活之分,有险易之别,但无赫赫之名耳。

凡行军最忌有赫赫之名,为天下所指目,为贼匪所必争。莫若从贼所不经意之处下手,既得之后,贼乃知其为要隘,起而争之,则我占先着矣。余今欲弃金陵而改攻东坝,贼所经意之要隘也。若占长兴、宜兴、太湖西岸,则贼所不经意之要隘也。愿弟早定大计,趁势图之,莫为浮言所惑,谓金陵指日可下,株守不动,贪赫赫之名,而昧于死活之势。至嘱至嘱。

如弟之志必欲围攻金陵,亦不妨掀动一番,且去破东坝,剿溧阳,取宜兴,占住太湖西岸,然后折回再围金陵,亦不过数月间事,未为晚也。

吾兄弟誓拼命报国,然须常存避名之念,总从冷淡处着笔,积劳而使人不知其劳,则善矣。

同治元年十月初三日

【译文】

沅弟左右:

从排筏递送来的这封信中,得知金陵守局平安如常,心中很是欣慰。敌军大官圩等处的粮草多被我军焚毁,那么敌军金陵援军的粮草势必难以长久支持下去,城中敌军的粮草多还是少,我不敢肯定,估计敌援军的忠王(李秀成)、侍王(李世贤)两部撤退的日期应该是为期不远了。

在前一次的信中,我就已经嘱咐弟弟要以追为退,改从东坝进军,先行围剿溧阳,灭溧阳之敌后,在往宜兴方向行进,以占领太湖西岸,水师也由东坝进军。若使李朝斌先在太湖西岸站住脚跟,那么我军的战船处处可到,而环绕着太湖的十四个府州县也会处处震动,敌军对我们防不胜防,我军的后路就很稳固了。这一战略,比起在金陵守株待兔,形势有死活之分,险易之别,只不过是没有显赫的名声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