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棋与道
13107300000014

第14章 不在黑白之中

中和道长

发表时间:2004-12-1213:50:01

当私的因素产生后,人就开始有你我之分了。如同初学下棋的人,一开始就有了这是我的地方,那是你的地方之分了。可是我们看到这不是高手下棋的境界。高手下棋,心里面不能去执著这是我的,那是你的。所有未定的地域,都是可以转化的,可以弃掉和放下的,即使是已定的,通过强行打劫(围棋高级技术)也可以实现转化。如同我们人生很多东西一样。所以,那些执著于“这是你的、那是我的”的人就接受不了。其实,阴阳之间的转化是随时随地能够进行的。高手下棋,总是以最大境界来对待整体与局部得失,施行战略转化来配合总体,把局部我的利益送给别人去换取更大的收获。

吴清源现在的境界,是终于知道围棋不是胜负游戏了。高手都知道心里放不下胜负,很难突破境界,可偏偏还是要去执著胜负。其实你只需要按照棋的最佳阴阳生克关系去把棋下好,那胜负是自然在其中,如同你始终把书读好,那你读上大学是自然的。

我们看到世间的阳均从阴出,人从母出,老子讲万物负阴而抱阳。地球在转动,正代表了阴阳在不断地转化,如同矛盾的对立统一,相生相克却又相互依存转化。

可道家讲的阴阳并不局限在如此小的境界与世界里面。在阴的我们看不到的一面,包含了更大更广阔的空间与世界。

因为我们总把我们肉眼看到的世界说成是具体的、现实的、阳性的,连太阳都是阳性的。可佛家总是说人世间是虚的,一切现实都是虚的。明明是肉眼所见的真实,为什么会是虚的呢?所以研究哲学和科学的人把宗教说成是完全唯心的。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现代科学已经知道微观的存在,在微观下我们看到的人体结构,发现人是一个个松散的比细胞小很多的粒子组成的。如果我们都跑到原子核中来看人体,那不像我们人站在地球上看银河系一样吗?那你说人体是实的还是虚的?我们的空气是实的还是虚的?肯定都是虚的,所以我们人体的构成也是虚而不实的,只是我们的眼睛局限了我们,我们的思想也跟着局限了我们。

我们知道分子与原子核的能量级别差很多很多,所以原子弹爆炸(利用核能)能瞬间摧毁分子空间所构成的一切。在量子物理学中我们(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定律)看到,从分子跃变为更微观的粒子,需要给分子增加很大很大的能量才可能实现,原子核的能量是分子的多少亿倍。那我们设想一下,在原子核那么大的能量境界来看分子,以及分子所构成的一切,包括太阳,它还会是炽热的吗?不是的了。所以道家讲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清凉的世界,包括太阳也是清凉世界。我们看是阳,在更高境界看却是阴的。

阴与阳、虚与实、黑与白,物物有太极,事事有太极。道有多大呀?其小如芥子,其大无边。释迦牟尼佛讲“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注:此文是我在《为什么是黑先》一文后的跟帖,后来单独发表。)

与网友的问答

网友:

道长这么一讲,自然把大家的思想打开了。

中和道长:

先谢谢大家给我面子,马帮主的文章确实是写得好,他那篇文章有很多说道可以继续讨论的。

其实你们思想的来源真是了不起,那我如果局限你们,就是对你们不负责任。你们明白了的问题,我会给你换一个角度来谈,把你的心,把你思想的容量放大。有一些人以为自己了解“六合与中和”是怎么回事,我看未必是呀。

中和道长:

要客观地看待老道!在阴阳之中推演的一切,都不能单独从一个角度去看。同样的道理,对我所说的,一味从好中去看,我是绝不赞成的。说好话,唱赞歌比诽谤更害人。我既然讲了阴阳,那如果只看到好的一面,看不到不好的一面,恰恰是不对的……

西夏马帮:

我们应该站在哪里来对待“道”呢?

中和道长:

愿望是第一等的重要!这个愿望与妄念、妄想不是一回事。宗教中的修炼,百分之九十是瞎子摸象,缘木求鱼,很多人不知道自己该站在那里。所以你提的问题非常好。

禅宗讲活在当下的那一刻,也就是站在当下的那一刻。但这一刻怎么样个活法呢?又不知道了。因为人一时明白不了刹那与永恒是同一体、刹那与永恒同在的道理,当下即是极乐……

“活在当下”是讲人对过去、现在、未来都没有执著与妄念,前念不生,后念不起,缘起性空。

愿望为什么重要呢?你认为没有“道”,不等于“道”不存在,“道”只是注视着你、环绕着你而已。愿望中包含了信心、自信而不自满。

一个人想要成为罗汉、想要成为菩萨、想要成为如来佛,都与愿望有极大关系。你认为你行,真的按照要求去做到,那你一定能行。你认为自己不行,做不到,那你可能就给自己人为地设了很多难。

我们谁也不知道自己在过去世是否一直在学佛修行,为什么不将自己,将别人都放在大根器的基础上,发大愿望去努力呢?如果自己连愿望都没有,那做起事情来,可能就会拖泥带水了。

释迦牟尼佛讲众生都是佛,可是又有哪位修行人真正把自己,把别人当成佛来对待了呢?嘴里面把别人当成了佛,内在并没有这样去做。所以人应该站在自己当下的愿望中前进,也许你后来的愿望会随着你的认识而改变,越来越有信心,不断认识与修改自己的愿望,最终你必成大道。

中和道长:

“道”永远不会离开你,因为你就是从“道”中来的生命。等你回归到了“道”中时,你会发现,修炼只是给你回归大道玩的游戏。而你要回不去,那你就生生世世玩去吧,反正喜怒哀乐也很好玩的,而“道”会一直注视着你。

怎么样保持持续性的正确愿望?这来源于你的起心动念。你想学佛,你就按照释迦牟尼佛说的去做,你想学“道”,你就按照“道”的要求去做;你想学儒家,你也得按照儒家思想去做。因为释迦牟尼、老子、孔子均是成道的人,那么你按照他的说教去做,是不会错的。真正进入了里面,你就会真实体会到它的浩瀚无边以及快乐所在。那么这些就绝对不再是虚幻与玄妙的东西了,你知道“道”在那里,该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