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洛克菲勒给青少年的忠告
13050900000065

第65章 无信者无以立足

古语说:“无信者无以立足。”意思是说,一个人,立足于天地,应以诚信为本,这是最起码的做人的道理,但在我们的周围,却有很多人为了一己之利,歪曲事实,信口雌黄,假话连篇。殊不知,一个弄虚作假、欺上瞒下,糊弄国家与社会,骗取荣誉与利益的人迟早会暴露在阳光下。人一旦失信,一旦将人最基本的信念和人格都失掉的话,将难以继续在这个社会上生存下去。

洛克菲勒曾告诫自己的儿子说:“儿子,人生就是不断抵押的过程,为前途我们抵押青春,为成功我们抵押冒险,如果你不敢逼近底线,那么你就输了。谈到抵押,我还要告诉你,在我从银行家手里接过巨款时,我抵押出去的不光是我的企业,还有我的诚信。”

洛克菲勒视合同、契约为神圣的东西,他向来依照合同行事,拒绝拖欠债务,对商业上的合作伙伴甚至竞争对手都不忘以诚相待。“在同他们讨论问题时我都坚持讲真话,从不捏造或含糊其辞,我坚信谎言在阳光下就会现形。”洛克菲勒如是说。

诚信是真、善、美的统一,是为人处世的一种美德,也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付出诚信的回报是巨大的。

有一次,洛克菲勒的一个炼油厂突然遭遇火灾,损失惨重。由于保险公司迟迟不能赔付保险金,而洛克菲勒又急需一笔钱重建瓦砾中的企业,于是只得向银行追加贷款。但是,在当时那个年代,几乎所有的银行家都视炼油业为高风险行业,他们甚至认为,向这个行业提供资金不亚于是在赌博,再加上洛克菲勒的炼油厂刚刚被毁于一炬,所以有些银行董事对洛克菲勒追加贷款一事犹豫不决,不肯立即放贷。

就在董事会开会讨论关于洛克菲勒追加的贷款的时候,他们中的一名叫斯蒂尔曼的先生,让一名职员提来他自己的保险箱,向着其他几位董事大手一挥说:“听我说,各位,洛克菲勒先生和他的合伙人都是非常优秀且信誉良好的年轻人。如果他们想贷款,我希望银行毫不犹豫地借给他们。如果你们还觉得不放心,这个保险柜就是保证。”结果可想而知,洛克菲勒顺利追加到了贷款。

有一次,洛克菲勒同儿子讲到此事,他说:“孩子,今天的我已无须再求助于任何一家银行,我就是我自己的银行,但我永远都会感激那些在危难时刻对我鼎力相助的人们。诚信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策略。因为我事先支付诚信,所以我赢得了银行家们乃至更多人的信任,也因为事先支付诚信,我渡过重重难关,踏上了快速成功的道路。”

讲诚信的人在社会生活中最受人尊重、爱戴、信任,做起事情来也更容易成功。“烽火戏诸侯”的故事我们都曾听说过:周幽王和诸侯约定,燃烧狼烟就是王城危险的信号,诸侯要火速救援。可是周幽王仅仅为博宠妃一笑,多次燃烧狼烟,将诸侯骗来,为的只是看看诸侯狼狈的样子。结果敌人进攻,周幽王再次燃烧狼烟,却没有人肯相信了。这就是失信于人的代价!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大教育家孔子就说过:“人而无信,未知其可也。”墨子也曾说过:“言不信者,行不果。”事实上的确如此,我们不妨再来看一下这个真实的故事:

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晏殊,14岁时就被地方官视为“神童”推荐给朝廷。他本来可以不参加科举考试便能得到官职,但他没有这样做,而是毅然参加了考试。事情十分凑巧,那次的考试题目是他曾经做过的,得到过好几位名师的指点。这样,他不费力气就从几千多名考生中脱颖而出,并得到了皇帝的赞赏。但晏殊并没有因此而洋洋自得,相反,他在接受皇帝的复试时,把情况如实地告诉了皇帝,并要求另出题目,当堂考他。皇帝与大臣们商议后出了一道难度更大的题目,让晏殊当堂作文。结果,他的文章又得到了皇帝的夸奖。

晏殊当官后,每日办完公事,总是回到家里闭门读书。后来皇帝了解到这个情况,十分高兴,就点名让他做了太子手下的官员。当晏殊去向皇帝谢恩时,皇帝又称赞他能够闭门苦读。晏殊却说:“我不是不想去宴饮游乐,只是因为家贫无钱,才不去参加。我是有愧于皇上的夸奖的。”皇帝又称赞他既有真实才学,又质朴诚实,是个难得的人才,几年后提拔他当了宰相。

晏殊为人诚实,表里如一,不弄虚作假,这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的。

智慧箴言

诚信是一种责任、一种美德、一种力量,诚信是立身之本,如果一个人丧失了诚信,就无以在社会上立足。诚信几乎渗透到了我们每个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诚实、不说谎、遵守时间,大到对祖国、事业的忠诚与坚守。讲诚信的人并不是“傻”,而是具有一种高尚的情操,这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础和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