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孩子粗心大意,妈妈怎么办?培养孩子细心能力的66个细
13016200000028

第28章 动作协调不良!——对孩子进行动作能力的培养

总是有那么一些孩子,走路很容易摔跤,走在需要转弯或较窄的通道上一定会撞到什么,像系鞋带、扣纽扣、用筷子这样的精细动作无法很流利地做出来或做完,总是会出现错误。而且,这样的孩子不会做前滚翻或后滚翻,至于骑车、跳绳、排球等活动,对他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面对这样的孩子,可能会有妈妈认为,他就是天生笨拙。其实,这和孩子聪明还是笨没什么关系,当他有这样的表现时,很可能就是他的动作能力不强,即他的感觉统合能力之一——动作能力出了问题。

一位妈妈对此非常苦恼:

儿子已经7岁了,刚上小学一年级。最近,他的班主任老师经常向我反映,说他上课坐没坐相、站没站相,总是小动作不断,还经常走神。

其实,何止是在学校,在家他也一样没有良好的站姿与坐姿。不仅如此,他走起路来也摇摇晃晃,不是撞到桌子,就是碰着椅子。

有一次,他跟小区里几个孩子一起跑着玩,别人都拿着玩具跑得挺好的,可他端着玩具枪没跑几步就摔倒了,而且还是自己绊倒了自己。

好在现在是一年级,儿子的功课不紧张,就算他上课没什么精神,我们也还能在课下给他补回来。可我担心的是他的身体,他不能总是这么动作极其不协调吧?否则,这以后还不得影响到他的身体发育吗?我到底该怎么帮他纠正呢?

身体动作不协调,不仅仅影响的是孩子身体的发育。从这个孩子的表现来看,他就算是上课也依然不能很好地协调自己的身体来进入认真听课的状态,这显然会影响他的听课效率,当知识内容不能被他完全吸收时,他也许就会因此而表现出粗心大意来。

锻炼孩子的肌肉力量

孩子的肌肉力量会影响他的运动能力,前面事例中的孩子之所以经常坐没坐相、站没站相,其实就是因为他的肌力较差,这才使他很容易就感到疲劳。

那么,我们就可以将身体的运动作为训练的重点,以锻炼他肌肉的张力、动力和耐力,提高他的肌力,使他能长时间坚持做某一种动作。我们可以先从手部的肌肉力量开始进行训练,让他练习抓握,然后再逐步过渡到对他的臂肌、腹肌、大腿肌等肌肉的训练。

训练孩子的精细动作

动作不协调的孩子在做一些精细动作时会表现得很笨拙,比如,他无法将扣子扣入正确的扣眼,用笔时掌握不好力度,写字速度慢不说还经常要么写出格子要么写到格子边上,不能很好地完成美术、手工等课程。而这些表现看上去就如粗心一般。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和孩子做一些小游戏,以此让他的精细动作得到锻炼。比如,穿珠子游戏,就是让孩子将小珠子、扣子等小物品用绳子穿起来;制作蛋壳画、碎纸画,就是将打碎的蛋壳、随意撕剪的碎纸片当成制作材料,让孩子凭借自己的想象用这些碎片贴出动物、植物、人等各种图形;如果有条件,我们还可以让孩子试着绣一下简单图案的十字绣,这种需要用针线在小小的方格布上绣出图案来的游戏,更需要孩子灵活的手指与专注的注意力,否则,一不小心他可能就会因为粗心而少绣一针或者绣错了位置。由于这样一些游戏需要高度的注意力,因此,我们要尽量选择安静的时间,和孩子一起进行游戏。

教孩子通过定睛凝视来练习专注力

定睛凝视就是要求孩子紧盯着一个固定的物体,保持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的目光不能随便从那个物体上离开。这个训练会提升孩子对某一件事物的专注力,当他具备足够的专注力时,他的动作就不会出现偏差了。

在进行这样的练习时,我们可以先找一个孩子感兴趣的事物,来吸引他的注意力,这样,他会更容易对其进行凝视。第一次的凝视我们不要为孩子限定时间,而是让他能注视多久就注视多久,最终将他凝视的时间记录下来,以此作为其训练的时间起点。

训练孩子的目光追及能力

目光追及能力,就是孩子的双眼能紧盯着一个物体,不论它怎么移动,他的双眼都不能从这个物体上移开。这种能力会使孩子眼球的转动更为灵活,使他不至于因为注意不到移动中的事物而丢失注意的对象,这样,他就不会因为茫然无措而出现粗心大意的情形了。

在进行这样的训练时,我们最开始移动物体时不要太快,也不要漫无目的,可以上下左右地移动,这样的移动锻炼的是孩子的移视能力;或者拿着物体在孩子面前绕圈,这锻炼的则是他的环视能力。

当孩子的目光能够跟得上物体的移动时,他的注意力就不会被轻易打断。比如说,老师上课时一般都会走来走去,写板书也会经常上下左右移动。如果孩子的视线能跟得上老师的移动,那么,他的思路就能牢牢地跟着老师走,他的手也能跟着老师的进度翻书或者记笔记,这样,他的动作就是协调的,他自然也就不会出现粗心大意的情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