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孩子粗心大意,妈妈怎么办?培养孩子细心能力的66个细
13016200000029

第29章 步伐不稳、调皮任性!——对孩子进行平衡能力的培养

在孩子的感觉统合能力失调的表现中,平衡能力低下是一个比较突出的表现。缺乏平衡能力的孩子十分好动,但他无论做什么却又都笨手笨脚,平时走路也很容易出现步伐不稳的情况,如果让他原地转圈则更是很容易就发生眩晕。除了这些外在表现,平衡功能异常的孩子还分外任性,上课的时候小动作不断,平时也总是表现得十分调皮任性,无法与他人很好地相处,经常会莫名其妙地就与人发生冲突。

其实,平衡能力较差的孩子,其前庭觉大多都不好,因为前庭觉的成熟与否和平衡感关系密切。前庭是人体平衡系统的主要末梢感受器官,它负责向大脑传递视听嗅味等信息,这些信息全都经由位于脑干前方的前庭神经核来进行处理,这称为前庭体系。

人类的前庭体系和平衡体系只有保持密切的协调,人才能正确处理大脑接收的信息与身体之间的关系,进而做出必要、合理的举动,这就是前庭平衡,而处理前庭平衡的整个感觉系统统称为前庭觉。

前庭觉包括视听嗅味感觉以及头部、颈部的所有活动,另外,大脑功能区细胞与所接收信息之间的互动也属于前庭觉的范畴。由此可见,如果平衡感不好,孩子视听嗅味等许多方面的功能可能都会出现障碍。

很显然,当孩子的这些功能出现障碍之后,他的注意力自然难以集中,而且,其智力发育也有可能会滞后,出现粗心大意的概率自然就不会低。

看到孩子平衡能力差,很多妈妈可能会感到无比焦急,但其实,如果从根源上来说的话,妈妈最初的某些选择与做法也许恰恰是导致孩子平衡能力差的根本原因。

比如说,很多妈妈由于种种原因而选择剖腹产来生孩子,但心理学研究专家经过研究发现,剖腹产的孩子由于没有经过产道的挤压,因此,在出生时会缺乏必要的触觉以及本体觉的学习。这样的话,孩子可能就会出现感觉系统失调,如果我们忽略了他后天成长中这种感觉的培养,他的前庭可能就会出现问题,进而他的平衡功能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并容易产生情绪敏感、注意力不集中、手脚笨拙等问题,再之后还会影响学习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不过,既然孩子已经被剖腹产了,那么,我们只要在日后加强对他的培养与训练,这些问题还是可以避免的。

在孩子出生两三个月后,我们要适当地摇抱孩子,这是对他前庭平衡能力的一个基本训练;等到他七八个月大时,要多训练他进行爬行,但不要太早就让他使用学步车;当他学会走路之后,可以训练他走走平衡木、荡荡秋千或者进行旋转游戏。这些训练都能使孩子的大脑平衡能力得到锻炼。

除了这种婴幼儿时期的平衡训练,当孩子到了学龄期时,我们也不要放松对他平衡感的练习。不过,这时的孩子已经有了自我意识与思想,如果我们告诉他这些训练是为了练习他的平衡能力的话,也许他会产生排斥心理。

所以,我们不妨将这些训练融入日常游戏中,用游戏来对孩子的平衡能力进行培养。

既然是游戏,我们最好保持一种自然的状态。虽然面对的是孩子平衡能力较差的现状,但我们也用不着太过心急,没必要总是训斥孩子,完全可以找一些轻松的小游戏,让孩子的平衡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得到锻炼。

比如,带着孩子去玩儿童乐园里的蹦蹦床,由于蹦蹦床的不稳定性,所以,孩子在跳起、落下的过程中,就要努力维持身体平衡,才不至于在落下来时因为站立不稳而跌倒。最初,我们可以带孩子在人少的地方多跳一跳,以免他由于掌握不好平衡而被其他的孩子踩上或撞倒。

还比如,我们可以经常拉着孩子玩“平衡木”的游戏,不一定非要在真正的平衡木上,石头质地的花坛、道路两边突出的马路牙子,这些都能成为锻炼孩子平衡能力的临时“器材”。我们可以让他在上面练习前进、后退,或者单腿站立,然后还可以给他增加难度,让他站在上面接抛球。

另外,我们还可以让孩子练习端着水杯前进或转圈,让他保持水杯中的水不洒出来。

类似这样的一些游戏,既能让孩子逐渐学会掌握平衡,还能带给他快乐,他会更愿意进行这样的训练。而随着孩子平衡能力的提高,我们可以适当增加游戏的难度。不过,这种训练也要有度,要根据孩子的实际能力水平来安排训练内容,不要强迫孩子去训练,否则一旦做不好,他也许会背上心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