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最经典的探险故事
12975200000019

第19章 征服黑色大陆上的处女峰

在灼热太阳照耀的赤道非洲,有20个男人被活活地冻死了。这虽不可思议,但确实是一件真事。

1903年2月,以艾格思·冯·基尔弗休坦因男爵为首的德国登山队一行40人来到了中非的卢旺达境内。他们此行的目的,是为了攀登世界上最活跃的火山之一的卡里辛比山峰(海拔4350米)。

一天,德国登山队来到海拔3600米的布兰卡火山口。在这之前,他们已经遭受了好几天的暴风雪袭击。中午,阳光直射,大家为了躲避强光,都戴上了墨镜。但是,暴风雪又来了。寒风凛冽,为了驱寒,大伙儿只得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气温越来越低,最后,40名队员中竟有20名被活活冻死在这赤道的阳光下。

在非洲,与乞力马扎罗山相比,卡里辛比峰就算不得什么了。乞力马扎罗山是座死火山,位于坦桑尼亚境内,是非洲第一高峰,被称为世界上最美的山脉之一。主峰基博峰,海拔为5895米,超过欧洲境内的任何一座山峰。乞力马扎罗山区有赤道上特有的热带森林。穿过森林,是冰川雪融后形成的激流,它们来自山顶的冰雪世界。基博峰顶的火山口,直径达2000米,峰顶的斜面部分被厚约60厘米的雪所覆盖。1889年,乞力马扎罗山被德国登山家汉斯·梅耶所征服。

非洲的第二高山是肯尼亚山。攀登肯尼亚山的难度很大,其原因不反是由于山的本身,还由于有关它的传说和信仰,肯尼亚山被当地人们视为圣山。

肯尼亚山有两座海拔5000米以上的主峰,巴几洋峰和内尼欧峰,附近还有一座海拔4968米的雷娜娜峰。

1899年,一位名叫哈鲁波多·马晴达的英国登山家率队前来攀登时,遭到了当地人的激烈反对。英国登山队历尽波折,最后总算登上了巴几洋峰。30年以后,英国的艾力克·艾尔利·希普顿成功地登上内尼欧峰。稍低于主峰的雷娜娜峰,却直到1943年才被征服。那次登山很有些戏剧色彩,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

事情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在距离肯尼亚山80千米处,有一个由英国创办的战俘收容所,那里关押着一些在战争中俘虏的意大利士兵。一天,3名被俘的意大利士兵隔着铁丝网眺望肯尼亚山。

“嘿,要是能走出这个鬼地方,我非登上雷娜娜峰不可,她多美呀,是我的峰。”杰安·巴雷多神情激动地说。他是个业余的登山爱好者。

“为什么不想想办法呢?”安兹欧·巴尔索从未登过山,却被巴雷多的情绪感染了。

“对,照你说的办,逃出去!”巴雷多说。

“我认为我们必须有个计划,3个人一起前往。”另一位业余登山爱好者菲立斯·贝努齐也很激动,但他要比同伴们想得更周到。

从这天起,他们3个人经常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雷娜娜峰。他们在图书室里一本又一本地查找有关资料,还用了整整6个月的时间来储存食品、制作简单的登山工具。他们用毛巾做成防风雪的头巾,用偷偷从旧卡车上拆下来的保险杠罐做成登山用的防滑鞋。一切准备就绪,他们便开始等待机会。终于,他们在英军哨兵稍稍疏忽的时候逃出了战俘收容所。

逃出战俘收容所,菲立斯·贝努齐等3人便直奔80千米外让他们朝思暮想的雷娜娜峰。装备不齐全,食物缺乏,以及环境的种种障碍,其艰难的程度外人是难以想象的。

然而,他们成功了。从低洼地区的酷热带到雪线以上的严寒带,他们战胜了呼啸的寒风,登上了雷娜娜峰。

3位冒险家在完成这一壮举以后,又被抓回了收容所。事实上,他们本来就没有逃离收容所的打算。为此,菲立斯·贝努齐和他的两个伙伴被收容所处以数周的禁闭,但他们一点也不后悔,因为是他们首次征服了雷娜娜峰。

在非洲,排行第三位的山峰是玛杰里达峰,海拔5109米,位于扎伊尔和乌干达国界线上的鲁文佐里山地。鲁文佐里山地通常迷雾笼罩,很能激起人们浪漫的情怀,于是,人们给它取了个罗曼蒂克的名字———月之山脉。马杰里达峰就是这月之山脉的最高峰。

1899年,美国探险家亨利·史坦雷进入月之山脉。他发觉,在这里一年竟有360天是雨天,早期的登山家们因为无法适应这种热带地区所特有的暴风雨气候而屡遭失败。

1906年,意大利著名登山家阿布鲁齐公爵,率领一支经过周密计划组织的登山队来到月之山脉。在攀登马杰里达峰的途中,他们遇到了一件十分奇异的事:当他们在一条有急流的峡谷里跋涉时,突然下起倾盆大雨,大伙儿到山岩下面去避雨。在那里,他们看见满山遍野开放着硕大无比艳丽夺目的花朵。他们被这满目的花朵诱惑得迷了路。最后,他们只得用斧头砍劈花枝来寻找登山道路。

在这支登山队伍中,有一位杰出的摄影师,叫维多利欧·谢拉。一路上,谢拉拍摄了许多照片,从而将山地的森林、山谷的溪流、山顶的冰雪以及登山家们矫健的身影都真实地记录了下来。这些珍贵的照片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了月之山脉那优美而迷人的自然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