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书就是好老师好妈妈(素养卷)
12964900000004

第4章 第4种好习惯:培养孩子欣赏生活之美

习惯点滴

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太快了,给孩子们带来的压力非常大。学业、生活、家庭等环境的快节奏容易让孩子产生心理上的问题。有的孩子整天郁郁寡欢,有的孩子无论什么时候都提不起精神,还有的孩子动不动就烦躁不安。他们不愿意关注周围的美好事物,对什么事情都没有兴趣,他们也不愿意和别人打交道,久而久之,他们会对周围的生活感到厌倦,甚至会觉得生活就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

可能有的父母会说:“我觉得生活就挺平淡的,既没有惊喜,也没有什么动荡,生活的美怎么就能被轻易发现呢?”请不要轻易地下这样的论断,这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对事物的判断。要知道,无论我们个人是贫穷还是富裕,生活都会给我们展示多姿多彩的一面。只要我们仔细去观察,用心去体会,生活中那些琐事,很有可能就蕴含着美好的滋味。每天早上楼下传来的叫卖声,路边偶遇的流浪者,都会是生活送给你的一份神秘的礼物。

对于我们来说,需要改变的不是生活,而是我们个人对于生活的态度,我们需要的不是生活给我们什么,而是我们要在生活中发现什么。热爱生活的孩子不会惧怕遇到的困难和挑战,懂得享受生活的孩子身心更加健康,了解生活魅力的孩子更容易感到幸福美好。无论父母如何疼惜孩子,他们的生活终究是他们自己的。所以,孩子尤其需要培养出这样的习惯:学会欣赏生活的美。

习惯故事

在这个社会中,如果要说谁的生活平淡,相信所有人会认为是心静如水的出家人。出家人其实是我们的一个俗称,它包括了和尚、尼姑、法师、居士等。他们住在僻静古老的寺庙里,遵守着严格的清规戒律,每日的生活都是单调地念着经文,重复地做着功课,不愿与世俗之人打交道,也鄙视着世俗之人的追求,努力地克制自己欲望和杂念,追求自己内心的平静与圆满。这种生活方式在我们眼中完全没有乐趣可言。可是,在汪曾祺的笔下,却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小和尚颇有趣味的生活场景。

在江南的某些地方,和尚与其他行当一样,都是自由平等的职业人,当一个和尚不仅衣食无忧,还可以攒下一些家底。当地人家在有门路的情况下多会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庙里做一个和尚。明子就是这样出的家。明子有个学名叫明海。自从决定要当和尚了以后,明子就开始去上学,这个名字就是上学的时候取的。等到认识的字差不多了,明子的舅舅就把明子接到荸荠庵里,开始学习如何做合格的和尚。

荸荠庵之所以叫庵不叫寺,大概是因为它太小了,不过它所选择的地势很好,门前有条河,门外是打谷场,敞敞亮亮的。庵里虽然比较简陋,除了几尊菩萨以外,就是一个天井和几间厢房,但地铺的箩底方砖打扫得很干净,还有门上的两幅对联是给荸荠庵添了些雅味。整个庵里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庵里的人口也不多,荸荠庵的方丈就是明子的舅舅仁山,他爱抽水烟。除此以外,还有一个老师傅终日枯坐念佛,不问世事。而其他两位师傅也是各有千秋,二师父仁海在俗世是有家眷的,甚至每年还把他老婆接来避暑纳凉。三师傅仁渡精明能干,不但经忏俱通,而且身怀绝技,会“飞铙”。庵里算不上香火鼎盛,没有那么多法事可做,庵里的和尚们最大的消遣就是打牌,有时候是师兄弟自己打,有时候也和外面的人打,偶尔会有输赢。和尚们的赌咒发誓给荸荠庵添了不少乐趣。荸荠庵的和尚们也吃肉,而且吃肉从不瞒人,甚至过年的时候就在大殿上杀猪,这里的和尚过着优哉游哉的神仙日子。

明子的和尚生活很简单,并没有那么多严格的清规戒律要遵守。每天起来开门扫地,和在家里做的事情一样。然后给庵里的各位菩萨上香,磕头,念三声“南无阿弥陀佛”,敲三声磬,就算代替庵里的和尚们做完功课了。然后就是挑水,喂猪,等着舅舅起来教他念经。念经在荸荠庵的和尚们看来并不是追求经文的真谛,也不是心灵的寄托,而是一种对职业的尊重。

庵里和庵外的区别不大,没有传统意义上那种森严的壁垒。明子也会经常到庵周围看看。一来二去,就认识了住在荸荠庵旁边的小英子一家人。小英子家一共四口人:赵大伯、赵大妈、大英子、小英子,大伯大妈操持家中的里里外外,两个女儿乖巧懂事,虽然日子不算富裕,但过得很兴旺。明子和小英子成为好朋友以后,就成了赵家的干儿子。他经常会去赵家帮小英子栽秧、车高田水、薅头遍草、割稻子、打场子,两个人还凑在一块儿一起做针织,一个画花,一个刺绣。小英子喜欢叫上明子一起去收荸荠,白白的脚丫在泥巴里使劲儿地踩,踩到一个硬硬的东西,摸出来就是一个紫红色的荸荠,这是他们最爱干的活。明子觉得这样普通的农家生活也很美好。

明子要去受戒的日子到了,早早地小英子就划着船来到荸荠庵接明子去城里受戒。受戒对于出家人来说原本是一个神圣的仪式,剔去青丝,头顶上印上十二个戒疤,代表着身心对于佛门的皈依。但在小英子眼中,在头顶上烧几个戒疤只是明子做和尚的合格凭证而已,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整个庄严的佛堂圣地在充满好奇心的小姑娘眼中也不过是游览的地方。所以她把明子送到了善因寺,自己先去城里逛了一圈,把事情都办好了后,又转回来接明子。

等到明子受戒结束,小英子来接他回家,一路上所聊的,都不是受戒背后代表的重大意义。两个人嘻嘻哈哈,完全把受戒的过程游戏化:有人在受戒的时候哭了,善因寺的方丈相貌很是出众……无法回避的是,明子已经成了一个合格的和尚,今后他可以挂塔,也可以云游。明子告诉小英子,寺庙有意选择他做沙弥尾,如果他答应了,今后就有机会做方丈了,他也就要离开荸荠庵了。小英子急了,在芦花荡里,终于让明子说出了心里话:他并不愿意去规矩森严的寺庙做方丈,他更愿意和小英子在一起,过着自己的世俗生活。

教育良方

让孩子学会热爱生活,欣赏生活中的魅力百态,首先父母就必须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只有父母真心地热爱生活,孩子才会感同身受,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才能学会对周围事物的欣赏。在这一方面父母可以做些什么呢?

放慢节奏,和孩子一起欣赏生活之美

当父母在工作、家庭间奔波忙碌之余,千万不要忘了放慢节奏,偶尔也可以停下来和孩子在一起共同欣赏生活之美。比如在送孩子上学的时候看见了初升的太阳,就可以停下匆匆忙忙的脚步,和孩子一起欣赏美丽的一天的开始;在繁忙的工作安排里抽出一天,全家人一起去公园休息玩耍,一家人可以静静地躺在草地上,看看天空中的白云,闻闻草地上的芳香,更能感受到生活的张弛有度。

从小事做起,让孩子真正参与到生活当中

父母可以在做饭的时候请孩子帮忙剥大蒜、递油盐,洗衣服的时候请孩子帮忙晾袜子手帕,搞卫生的时候让孩子递递抹布擦擦桌子,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在体会劳动的辛苦和快乐的同时,真正参与到生活当中,同时,也能体会亲人之间相互帮助相互照顾的亲密。

及时给予肯定,帮助孩子了解生活的意义

在父母做完事情之后,要带领孩子对其表示感谢,要让孩子明白,所做的事情是非常有意义的;无论孩子是否完成预定目标,父母都要大声地给予肯定与赞美,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也让孩子懂得无论结果如何,所经历的这些都是有意义的,这种过程其实就是生活。

以身作则,教孩子懂得珍惜生命

当看到有人践踏草坪时,父母可以告诉孩子“别踩着小草,它们会疼”;如果孩子愿意照顾小动物,父母要告诉孩子每天记得给它们喂食,帮它们清洁环境,还要提醒孩子要对动物负责;公众场合,父母要以身作则遵守道德准则,礼貌让座,依次排队,告诉孩子只需要一点点爱心和谦让就可以方便你我他;有条件的话父母可以带孩子去孤儿院、养老院,看望一下那里需要照顾的人,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幸福,也教导孩子把幸福传递给别人。

延伸阅读

《受戒》是汪曾祺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小和尚明子和小姑娘英子之间朦朦胧胧的爱情。全篇有一万二千多字,几乎没有什么故事情节,却极富诗情地展现了三十年代江南地区的田园风光。小和尚明海与农家少女的初恋被作家描绘得如诗如画,醉人心田。文章发表之前,有人问汪曾祺:“你为什么要写这样一篇东西呢?”汪曾祺说:“我要写,一定要把它写得很美,很健康,很有诗意。”写成后,汪曾祺宣布:“我写的是美,是健康的人性美。人性,是任何时候都需要的。”

《受戒》所表达的人性之美

汪曾祺在《受戒》里描述了一个远离人世艰辛的“桃花源”。作者为了更好地描画风土人情,表现对自由生命的尊重,用饱含抒情性、主观性的语言,以寻找几十年前一个旧梦的形式开始了故事的叙述。通过对明海与小英子这对少男少女纯真恋情的吟唱,表达了他对理想人性、理想世界、理想生活态度的向往和追求,寄托着作者对于纯真质朴、自然健康的人性美的呼唤,显示了“人”的回归,体现了对人性的关怀。《受戒》就是一曲自然美、爱情美、人性美的赞歌。

《受戒》所展现的民俗趣味

汪曾祺把日常生活中的民俗人情描绘成一幅幅意蕴深远的民间风俗画,借助民俗元素,表达着作者对民族文化的挖掘与建构。比如小说中提到的庵赵庄的喜事民俗,“陪嫁妆、瓷坛子、锡罐子,都要用梅红纸剪出吉祥花样,贴在上面,讨个吉利”。赵大妈是一个剪花样子的好手,“二三十里的人家都来请她”;大英子“整天赶她的嫁妆。大裁大剪,她都会”。为了让自己的嫁妆更活泼更好看,还接受小英子的建议请明子帮她画花样,绣成了“活花活草”,这“三双鞋,三十里方圆都传遍了。很多姑娘都走路坐船来看”。整个民间嫁娶习俗都活灵活现地呈现出来了。

《受戒》所代表的诗意情调

汪曾祺作为“最后一个士大夫”,不仅从唐宋笔记小说、桐城派散文、古代戏曲上吸收了笔法、意趣,在思维方式与审美观上也多有浸染!同时汪曾祺还将书画贯通起来,更让他的语言充满了中国艺术精神的神韵,也使得他的小说成为新时期小说语言的一座高峰。作品中几幅白描的画面颇见功底,一个是英子和明子收完荸荠回家的路上,对小英子脚印的描述,纯然出乎明子的视角,既童趣盎然,写出明子的心态,又恬静优美,刻画出水郭山村特有的风情。还有在小说结尾明子受戒归来,二人情窦初开。作者不写情却写景,融情于景,或由景即情,相互辉映,情在景中愈加浓郁,景中更蕴涵着人性之美。

推荐版本:《受戒》,汪曾祺著,当代世界出版社,? 2011年。

(徐河编写)

习惯箴言

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德”贝多芬)音乐是思维着的声音。(“法”雨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