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书就是好老师好妈妈(素养卷)
12964900000005

第5章 第5种好习惯:培养孩子欣赏音乐之美

习惯点滴

就如恩格斯所说:“音乐是生活中最美好的一面。”音乐能给人们传递很多美好的东西,能渗入人们的心灵,激发人们对生命的热情。尤其是孩子,他们天生就是音乐家,他们能发现世间隐藏着的各种音符,更能表达出属于自己的音调。热爱音乐的孩子更加活泼开朗,内心情感更加丰富也更善于表达。音乐从来就是孩子的好伙伴、好老师。

当今的父母已经意识到了音乐的重要性。从胎教开始,音乐就伴随着孩子成长,等到孩子刚一出生,轻音乐就萦绕在孩子耳旁,孩子长大一点,就开始培养孩子的乐感,然后选择各种音乐培训班,让孩子学习乐器,与音乐零距离接触。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家长就会发现,孩子慢慢地变得反感音乐,他们不愿意去听,更不愿意去触碰,他们厌倦音乐,他们讨厌音乐。这是为什么呢?

培养孩子欣赏音乐的习惯并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强买强卖,太多的压力只会让孩子越来越疏远音乐这个朋友,越来越反感音乐这位老师。顺其自然是父母最好的选择。请相信,无论什么情况,音乐不会主动离开我们。

习惯故事

有一个伐木工人的孩子,从小就生活在林区。以我们现代的标准来看,他并不是一个好孩子,因为他并没有把上学看得很重要,他也不是特别愿意待在学校。他认为在这片森林里就能学到知识。伐木工人中流传的各种故事,就是他的语文课教材;伐木工人伐到的一根根树木,能帮助他学好数学;在和大家一起热情高涨的劳动中,还能学到各种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我们姑且不说他这个想法对不对,但他真心地热爱着森林。

他记得森林每一刻的景色,一环一环的山峦,一片一片的平川,金色的阳光洒下来,远远近近、层次分明的绿色,森林养育了这个孩子,森林就是这个孩子的乐园。他对森林赤诚的爱帮助他有一对敏锐的耳朵。他能听见落叶在脚下沙沙作响的声音,风穿过树枝间飒飒作响,各种昆虫嘤嘤地哼着,鸟儿们或高或低地啼鸣,森林里大大小小的声音和谐地混在了一起,就像有着许多声部的混声大合唱。而在这部大合唱里,最为雄壮的声部当属于伐木工人放倒树木的呼声,这呼声悠远而辽阔,更是动人心魄。孩子每天都陶醉在这样原生态的协奏曲里,感受着生命的原始脉搏,也用自己的口哨应和着森林的脉搏。

可是有一天,这个孩子听到了一种奇怪的声音。它既不是缠绵温婉的鸟鸣,也不是清脆动听的雨滴,更不是排山倒海的劳动号子。但它听起来又很熟悉,好像既有缠绵温婉的调子,也有清脆动听的篇章,它似乎是把森林里所有的声音都融合到了一起,却释放出了更亮的光芒。这个声音把他牢牢地吸引住了,甚至给他展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等他找到的时候,他才发现这个声音其实出自于一支长笛。

偶然出现的笛声使得孩子丢掉了往常的懵懂与蒙昧,他能明白笛声所表达的情感,却无法亲口说出自己的感受,只好用口哨表达自己对笛声的喜爱。吹奏笛子的梁老师发现了这个孩子在这方面的天赋:他热爱音乐,懂得欣赏音乐,更能表现音乐,虽然他的这种欣赏和表现都只是出于本能。

于是这个叫孙长宁的学生开始了自己的音乐之路。音乐给了他一颗纯真敏感的心灵,让他能欣赏世间的一切美好,可是要学会用音乐去表达这种美好却是一个枯燥的过程。一个小小的乐句就得重复上几十次,漏掉的音节和错了的节奏也会在吹奏中时时冒出来。梁老师从来都不会因为孙长宁的天赋而迁就他的懒惰,他坚决打碎了孙长宁任何只从技巧着眼的期盼,而是反复严苛地要求他进步。梁老师还会教导他学校课堂里应该学到的知识,因为林区绝对不是孙长宁可以进一步发展的平台。梁老师的病情越发严重,在离去的时候,他将自己的场地和乐谱一起交给了孙长宁,并且希望孙长宁能坚持自己的理想,忠实于音乐本身。

当孙长宁在去往北京的火车上眺望远方的时候,大地上的森林、田野、山峦、河流映入他的视野,他忽然明白了梁老师的音乐里所表现的祖国。当孙长宁敲开音乐学院大门的时候,考场里传来的各种乐器声响飘进他的耳朵,他更加明白了音乐殿堂的神圣与博大。他执意参加音乐学院的考试,不仅仅是出于自己对音乐的热爱,更是为了完成梁老师的遗愿。长笛声里流泻出来的旋律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他们仿佛看见了那个无边无际的森林,看见了在春风中摇曳着枝条的白桦林,他们还看见了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孩子创作的曲子粗糙而幼稚,可是它饱含着深情的怀念,世界上有不相通的语言,但音乐却是相通的,人们通过这些曲子看到森林里躺着的那个人,感受到孩子对于他深深的爱,不由得潸然泪下。

生命终结了吗?不,没有。往事消散了吗?不,没有。所有的情感和记忆都将随着音乐打破时空的壁垒,永远流传下来。

教育良方

美妙的音乐往往一下子就能吸引住听众的耳朵,优美的旋律诉说着动人的故事,深藏的情感更进一步震撼人的灵魂。对于孩子来说,领略音乐的魅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是要从一些细节方面入手:

培养孩子倾听的技巧

父母可以在空闲时候,引导孩子集中注意力去听室内外各种特殊的声音:呼啸的狂风、沥沥雨声、轻飘的雪花等。在听的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地向孩子提问,启发他们有意识地去听,并且和他们一起讨论听的感受,还可以鼓励他们去模仿,这样可以帮助孩子培养他们的听力技巧,增强他们对于声音的感受力,进而帮助他们做好欣赏音乐的准备。

将音乐和游戏结合起来

在音乐中游戏,其实是对孩子来说最好的音乐欣赏方式。父母和孩子一起听音乐时一般不要说话,可以通过肢体语言,跟着音乐打拍子、做动作或者表演,跟孩子一起表达在音乐中游戏时的快乐情绪,会让孩子对音乐的风格、调性、节奏、音高等要素有更深入的认识和记忆。

尝试多种体验形式

每个孩子的兴趣点都不一样,有的喜欢唱歌,有的喜欢跳舞,有的喜欢安静地与一件钟爱的乐器为伴。父母就不要苛求孩子一定要集中于某一种方式上,而是应尽可能多地引导孩子用歌唱、动作甚至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来体验音乐,然后按照孩子的喜好,适当有所偏重。

延伸阅读

《从森林里来的孩子》是女作家张洁的第一篇作品,发表于?1978年的《北京文艺》。小说讲述了一个在森林里长大的孩子孙长宁,在知青梁启明的指导下学习音乐,在误了音乐学院高考报名后误闯考场,他的才华被考官和其他参考学生所赏识,最后破格录取的故事。张洁构造了一个乌托邦式的情感和生活场景,文章所表达的主旨和文章字里行间所体现出来的感情一样都是唯美的,像一篇充满诗情的小童话。

《从森林里来的孩子》与青少年成长

《从森林里来的孩子》描写的是在那个特殊年代的青少年的成长经历,虽然作者刻意避开了时代给青少年造成的伤痕和痛苦,但从主人公孙长宁的身上,我们依然能够看到他从一个懵懂的孩子成长为一个有志青年的清晰过程。他有过迷茫,面对着神圣的音乐殿堂不知所措;他也有过曲折,教导的恩师因病长逝;但他最后站在音乐学院考场的门口,为了实现老师的夙愿,为了自己对于音乐的热爱,执著地争取到了考试的机会。他为老师所写的曲子,其实就是他自己的一首成长之歌。

《从森林里来的孩子》与伤痕文学

伤痕文学是上世纪? 70?年代末到? 80?年代初在中国大陆文坛占据主导地位的一种文学现象,标志着新时期文学的开端,它是觉醒了的一代人对刚刚过去苦难年代的强烈控诉,作品以清醒、真诚的态度关注、思考生活的真实,直面惨痛的历史,呈现了一幅幅十年浩劫时期的生活图景。《从森林里来的孩子》作为“伤痕文学”中的一篇另类,初读起来像一篇诗话故事,但深究之下还是有深深的“伤痕”痕迹。它将受迫害的梁启明的心理痛苦融进孙长宁的喜剧结果中,孙长宁的精神代替着梁启明的精神存活下去,达到了“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

《从森林里来的孩子》与诗意启蒙

《从森林里来的孩子》虽然是属于“伤痕文学”的作品,却有着与之完全不同的诗意魅力。尽管它也有那么一点政治“套话”,但它那简朴、自然和清新的语句及其所展示的诗意启蒙胜境,至今仍能打动人们。作品中所披露的这种诗意启蒙理想,其实正是流动于80年代前期中国文化语境中的一种普遍冲动:面对“文革”浩劫留下的恶果,许多人相信,单靠科学、哲学、道德等启蒙手段是不够的,必须凭借“美”或“审美”的魅力,才能使中国人抚平政治“伤痕”而获得健全的自由的生命。这种诗意赋予了这篇作品持久永恒的艺术魅力,使得这么多年过去了还让人记忆犹新。

推荐版本:《张洁小说选》,张洁著,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

(徐河编写)

B篇 让孩子学会关爱关爱习惯的培养

习惯箴言

爱别人,也被别人爱,这就是一切,这就是宇宙的法则。为了爱,我们才存在。有爱慰籍的人,无惧于任何事物,任何人。(“法”彭沙尔)

希望被人爱的人,首先要爱别人,同时要使自己可爱。(“美”富兰克林)

爱情是叹息吹起的一阵烟;恋人的眼中有它净化了的火星;恋人的眼泪是它激起的波涛,它又是最智慧的疯狂,哽喉的苦味,沁舌的蜜糖。(“英”莎士比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