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不一样的孩子心理学
12944700000058

第58章 逆反的孩子怎么管——飞镖效应

“飞镖”是一种古代的捕猎武器,当猎人将其用力掷出后,它会沿着一条弧线飞出去,之后又继续沿着弧线折回来,重新回到猎人手中。心理学中,人们把这种行为反应的结果与预期目标完全相反的现象,称之为“飞镖效应”。

飞镖的飞行轨迹是一种行为反应的结果与预期目标完全相反的现象,在家庭教育方面,形象地描写了孩子的情感活动中有时难免会出现的失而复原的情况,借喻孩子情绪逆反的心理现象。

现实生活中,不少父母常有这样的感受:想让孩子这么做,他偏那么做;不想让孩子那么做,他又偏要这么做。看着这么一个唱反调的孩子,父母就气不打一处来,孩子的脾气怎么越来越倔强,孩子怎么越来越不好管了呢?其实,这就是孩子的逆反心理在作怪。

所谓孩子的逆反心理,就是有意不听家人或老师的话,大人不让做的他偏要做,大人让他做的他又偏不做;明明知道是对的也不听,故意和大人对着干。家长在管教的时候,如果引导、处理不好逆反心理,极易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放学了,键涛觉得今天作业不多,就想先玩会儿再回家。于是,他和几个小朋友商量了一下,就结伴去附近的公园逛了一圈,逛完后又到宠物市场瞧了瞧宠物。

转眼几个小时过去了,孩子们也玩累了,就各自回家去了。

键涛回到家里时,却看到爸妈在等他吃饭的焦虑神情,顿时内疚起来,忙说:“对不起,我回晚了。”心想下次再也不去了。

可是,键涛爸妈像是没听见似的,爸爸什么都没问,就当面指责道:“太不像话了,放了学就想玩。”妈妈也是气呼呼地数落他:“不知道考个第一,就知道疯玩。”

就这样,父母俩一唱一和,越骂越来劲,可是键涛却想:我不就是放学后晚回来一会儿吗,爸妈怎么把我说得这么糟糕呢?听着听着,键涛努起嘴来,心想下次我还去玩,看你们能把我怎么样。

果不其然,这件事情之后,原本乖巧听话的键涛,变得越来越执拗,说翻脸就翻脸。

本来键涛是愿意接受父母批评的,可是由于父母得理不让人,一个劲地指责、数落与唠叨,引起了孩子的“情绪逆反”,从而向相反的方向发展。有了这种心理的孩子经受不了任何的批评、挫折和压力,会本能地任性胡来、我行我素、不辨是非、不识好歹,凡是有悖自己意识的事情,就要对抗,这就是逆反性格的行为逻辑。

事实上,逆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种行为,而逆反期也是人生非常特殊的一段时期。在这段时期,尽管孩子会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惑和选择,但是他们是如此地渴求帮助、需要诉说。其实,对于逆反孩子的管理、教育不应仅仅涉及知识层面,更应从心理上进行疏导。换句话说,只要父母的管教方式转变了,孩子的这种逆反心理或行为就会消失,情感也会回归到原来的水平上。

每天懂点情绪心理学

既然逆反是孩子生命周期发展的必经阶段,那么,逆反的孩子又该怎么管呢?作为父母又该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度过逆反期呢?父母不妨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与孩子保持平等关系

不少父母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深,常以自己为长辈而自居,喜欢对孩子发号施令,孩子稍有不顺从、稍有些异议,便采取高压政策把孩子的嘴堵上。但是,这些父母忘了孩子也在长大,也有自己的主意和想法,不会再像小时候一样唯命是从,一旦他们认为自己是对的时候也会坚持己见,一旦他们认为自己没有受到公平待遇时也会逆反。因此,要想孩子不唱反调,父母必须先改变原有的做法,当你把自己放在和孩子平等的地位上时,就会发现与孩子的沟通交流其实并不是那么难。

◎◎冷静处理孩子的逆反

孩子一般不太懂得控制自己,如果他对大人的管教不服气时,情绪可能会比较激动,或是有过激的言语和行动,或是会冲大人发脾气,这时父母千万不要跟孩子一起急,而是想办法控制住孩子的情绪。比如说,让孩子看一会儿动画片,出去与小朋友玩一会儿,暂且把事情缓一缓,要知道,很多时候孩子的气往往是来得快、去得也快,等到孩子心平气和后,不妨再和他说道理。

◎◎批评孩子要把握好分寸

为了减少孩子的对立情绪,父母不能滥用批评。比如说,批评前要弄清事情原委,批评时要分清场合、注意方式方法,不要把孩子说得一无是处,更不要贬低孩子人格。当然,尽管批评孩子要掌握分寸,但是父母更须注意这一点,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时常想想孩子的长处,关注孩子的进步,找寻孩子的闪光点,孩子即便是犯了错误也会更容易接受父母的批评。

除此之外,对于孩子的逆反,父母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家里经常为了一点点小事争得面红耳赤,无休止地大吵大闹,孩子看多了自然就会跟着大人学,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逆反习惯。所以,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父母也要给孩子做好表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