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调血脂
12943800000041

第41章 高脂血病的日常生活宜忌(2)

9.宜常吃洋葱

洋葱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种主要蔬菜。洋葱的食用方法较多,可以做汤、炒食、炖食,还可以用于烤、炸、熏、蒸或生吃。更为重要的是洋葱还是一种药用食物。洋葱的药用,其中一条在于它有降低血脂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洋葱中含有一种洋葱精油,可降低高脂血症患者的胆固醇,提高患者体内纤维蛋白溶解的活性,对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很有益处。有人甚至还临床试验证实,洋葱防治高脂血症的效果优于某些药物。而且,洋葱还含有降血糖的成分,经常食用,不仅可降血脂、降血压,还可降血糖。对于高脂血症患者合并高血压病、糖尿病者十分有益。

10.宜常吃芹菜

芹菜原产地中海沿岸。我国栽培芹菜据说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芹菜有唐芹和西芹两种,常吃的是唐芹,西芹只有在南方才能吃到。芹菜的特点是株肥,脆嫩,渣少,为生活中的常用蔬菜之一,既可热炒,又能凉拌,深受人们喜爱。近年来诸多研究表明,芹菜是一种具有很好药用价值的蔬菜。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芹菜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作用,并可治疗高脂血症、高血压病。有临床治疗高血压病及降低血清胆固醇资料报道:取生芹菜去根,用冷开水洗净,绞汁,加入等量蜂蜜,每日3次,每次口服90毫升。临床治疗16例,其中有效14例,无效2例。

11.宜常吃大蒜

大蒜是烹饪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南北风味的菜肴都离不开大蒜。历史上最早食用蒜成癖的人是4500年前的古巴比伦国王。据史料记载,这位国王曾经下令臣民向王宫进贡大蒜,以满足其饮食之乐。中国人食用大蒜的年代较晚,大约是汉朝张骞出使西域后才引进的。

大蒜既可调味,又能防病健身,所以被人们称誉为“天然抗生素”,有研究发现大蒜及其大蒜制剂能降低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食品。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每日服食相当于50克大蒜的新鲜蒜汁或大蒜精油,能防止饮食所引起的血浆胆固醇水平的升高。国内研究表明,人工合成的大蒜素也有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还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据对多名高脂血症患者临床观察,人工合成的大蒜素降低血清总胆固醇的显效率为47.4%,总有效率为61.5%。由此可见高脂血症患者常吃大蒜是有益的。

需要指出的是发了芽的大蒜食疗效果不大。腌制大蒜不宜时间过长,以免破坏有效成分。大蒜素怕热,遇热后很快分解,其杀菌作用降低。因此,预防和治疗感染性疾病应该生食大蒜。大蒜能使胃酸分泌增多,辣素有刺激作用,有胃肠道疾病特别是有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人不宜吃大蒜。过量食用大蒜会影响视力。有肝病的人过量食用大蒜,可造成肝功能障碍,引起肝病加重。

12.宜常吃萝卜

萝卜又名莱菔、罗服。我国是萝卜的故乡,栽培食用历史悠久。它既可做菜肴,炒、煮或凉拌,又可当做水果生吃,味道鲜美,还可腌制泡菜、酱菜。萝卜营养丰富,有很好的食用、医疗价值。俗语说“常吃萝卜菜,啥病也不害”,“常吃萝卜喝热茶,不用大夫到自家”,“冬吃萝卜夏吃姜,一年四季保安康”。可见萝卜对人体有十分重要的保健作用。有资料报道,吃萝卜还能促进胆汁分泌,有利于脂肪的消化,可避免脂肪在皮下堆积。并发现,萝卜还有降低血胆固醇,预防高血压病、冠心病的作用。因此,对于有高脂血症、高脂血症伴发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中老年人来说,经常服食萝卜汁及萝卜配伍制作的食疗、药膳食品是大有裨益的。

13.宜常吃黄瓜

黄瓜清脆可口,肉质脆嫩,味甜多汁,系果蔬两用佳品。当水果吃,能生津解渴,还有一种特殊的芳香;作蔬菜用,既可热炒,也可生食或凉拌,还可加工成酱菜。随手带些黄瓜于途中食用,是颇有一番滋味的。

黄瓜所含的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排出食物废渣并能减少胆固醇的吸收。黄瓜中的某些成分可以抑制体内糖类转变成脂肪,有减肥和调整脂质代谢的功效。患有高脂血症且体重超重的人多吃黄瓜很有好处。还有资料报告,黄瓜汁可以美容,用捣碎的黄瓜擦洗面部可以减少皮肤皱纹。需要指出的是黄瓜性味寒凉,胃寒以及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发作期不宜食用,对于脾胃虚寒之人,黄瓜当水果生吃,不宜过多。脾胃虚弱、腹痛腹泻、肺寒咳嗽都应少吃。

14.宜常吃西红柿

现代医学研究结果表明,西红柿具有较好的降肝脂、降血脂作用,被称为降低血脂的辅助剂。药理实验研究结果证明,口服西红柿果胶,可降低喂饲胆固醇大鼠的血清及肝中胆固醇含量。西红柿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若将西红柿皮洗净,连皮一起食用,则摄入膳食纤维更多,西红柿膳食纤维与体内生物盐结合后,可由消化道排出体外,而体内生物盐需由胆固醇来补充,这样随着体内生物盐的排出,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就减少了。西红柿所含维生素C相当丰富,还具有良好的护肝作用。

需要说明的是青色未熟的西红柿忌食用。据有关资料说,青西红柿和马铃薯芽眼或黑绿皮者的毒性相同,均含有生物碱苷(龙葵碱),其为针状结晶体,对碱非常稳定,但能够被酸水解。所以,未熟的青西红柿吃了常感到不适,轻则口腔苦涩,严重的时候还会出现中毒现象。而青西红柿熟了以后,就不含龙葵碱了。

15.宜常吃苜蓿

大量的实验已证明,苜蓿具有预防由于高脂肪饮食所引起的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临床上给部分高胆固醇血症患者服用经过研磨和烘过的苜蓿子后,血胆固醇含量显着降低。据研究认为,苜蓿的这种降胆固醇作用可能与其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尤其是一种称为皂角素的物质有关。现代医学研究资料已证明,皂角素还具有很强的结合胆固醇的代谢物--胆酸,因而有利于胆固醇的排除。所以食疗专家建议高脂血症患者宜常适量吃苜蓿。

16.宜常吃苹果

苹果是老幼皆宜的水果之一,被称为人类养心护心的“记忆果”。西方谚语:“一天一苹果,医生远离我。”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苹果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价值。所以苹果也被越来越多的人称为“大夫第一药”。食疗专家主张高脂血症患者宜多吃苹果,因为研究表明,苹果中的果胶对人体脂质代谢有良好的作用,可使其血清胆固醇和肝脏胆固醇含量显着降低,胆酸排泄增加。临床观察中发现,对高脂血症患者来说,每日食1~3个苹果,可有效防止胆固醇增加,并有助于降低血压和降低血糖的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高脂血症患者忌饭后立即吃苹果。饭后立即吃苹果,不但不会助消化,反而会造成胀气和便秘。因此,吃苹果宜在饭后2小时或饭前1小时。另外由于苹果性味甘、凉,脾胃虚寒者不宜多食。有些苹果含有多种发酵糖类物质,对牙齿有较强的腐蚀性,食用后要漱口,若不漱口,口腔中的苹果残渣易造成龋齿。另外,一次忌食苹果过多,过量食用苹果,会使人体缺铜,反而会导致血液中胆固醇增高。

17.宜常吃山楂

山楂是中国的原产植物,已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开花结果时景色很漂亮,是供观花赏果的良好树种。其药材有北山楂、南山楂之分。北山楂主产于山东、河南、河北,为植物山楂的果实,南山楂主产于浙江、江苏、湖南,为野山楂的果实,它生长于山坡杂林中。山楂除了可以鲜食外,还可切片晒干、制汁、造酒,或加工成糖葫芦、山楂糕等。

现代中医药学研究证实,山楂有降血脂作用,并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有重要意义。山楂的不同提取部分对不同动物造成的各种高脂血症模型有较肯定的降低血脂作用,不仅可降低血中胆固醇,还可减少脂质在肝脏的沉积,具有保肝、护肝作用。有专家用山楂治疗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许多例,一个半月后,绝大多数人的胆固醇下降,疗效较为明显;同时治疗甘油三酯血症患者,服山楂制品一个半月后,有近40%的人降至正常。实践已证明山楂可用于各种类型高脂血症的预防和治疗,常用数量为每次10~20克。

18.宜常吃魔芋

食用魔芋及其制品是我国人民早已形成的习惯。魔芋块茎可加工制成魔芋豆腐、魔芋挂面、魔芋饼干、魔芋脆片等各种食品。魔芋食品可望成为理想的高纤维食品,这对高脂血症、糖尿病患者来说,可谓是个福音。

现代营养学研究发现,魔芋所含的葡萄糖甘露聚糖是一种半膳食纤维,吸水性极强,吸水膨胀后可使体积增长50~80倍,形成体积很大的凝胶纤维状结构,可提高食物的黏滞度,延缓胃排空和食物在肠道内的消化吸收,可有效降低餐后血糖水平,并有降低血脂作用。另外,魔芋含有多糖成分,其抗高脂血症的机制可能与胆固醇经肝脏代谢后,部分转变成胆酸,胆酸排入肠道后,被魔芋多糖吸附,有效地抑制回肠和结肠黏膜对胆酸的主动吸收和运转,增加粪胆固醇排出量的结果。

特别提醒:魔芋是高脂血症、肥胖症、糖尿病患者的理想食物之一。但是,应注意“魔芋有小毒”,就魔芋全株而言,以根头毒性最大,故需经化学方法加工或用石灰水漂煮后,再烹调成菜肴或制成食品。一般情况下,不宜多食。因此,在防治上述疾病过程中,需要服食魔芋时,在食前必须去毒。具体方法如下:先将魔芋洗净,去皮,切成薄片,每0.5千克魔芋片用12%食用碱溶液1000毫升,浸泡4小时(也可用石灰水或草木灰水浸泡1天),再用清水漂洗至无麻辣味即可。魔芋去毒后可供烹饪作菜,也可晒干成魔芋片,或磨成魔芋干粉。市场上已有加工好的魔芋粉,购买时注意质量鉴定。若为药用,有学者提醒,切勿误服药渣,以免中毒。若不慎或误食引起中毒,其症状为:喉舌灼热,痒痛,肿大。此时须立即采取解毒法,饮服稀醋或鞣酸、浓茶、蛋清;或用食醋30~60克,加生姜汁少许,内服或含漱;也可取防风60克、生姜30克、甘草15克,以四碗清水煎成两碗,先含漱一碗,后内服一碗。任用上述中的一法,均可奏效。

19.宜常吃红薯

红薯含热量低,又颇具饱腹感,无论是用做主食还是副食,都是一种良好的减肥、降低血脂的食品。据测定,每100克红薯含脂肪仅为0.2克,是大米的1/4。因此红薯被誉为低热量、低脂肪食品中的佼佼者。除此之外,红薯还含有均衡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纤维素以及钾、铁、铜等10余种微量元素,其中纤维素对肠道蠕动起良好的刺激作用,促进排泄畅通。同时,由于纤维素在肠道内无法被吸收,有阻挠糖类变为脂肪的功能。故而,食疗专家称红薯为营养最平衡的保健食品之一,也是理想而又花费不大的降血脂、减肥的食物。正因为如此,近年来红薯在国外备受青睐。时下,日本人把烤红薯作为一种“美味健康食品”,甚至在东京、大阪的大宾馆内都有烤红薯出售。欧美人还设计出以红薯为原料制作的冰淇淋、点心、糖果等。在一些餐馆,吃面包可以免费,吃红薯却得付钱。

20.宜常吃生姜

生姜是一味极为重要的调味品,同时可作为蔬菜单独食用,而且还是一味重要的中药材。它可将自身的辛辣味以特殊芳香渗入到菜肴中,使之鲜美可口,味道清香。本品有药物和食物双重身份。现代药理实验研究证实,姜提取物对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大鼠,可明显抑制其血清与肝中胆固醇的含量,增加粪便中胆固醇的排泄。由此可见,生姜是一味具有降低血脂作用的食物,可用于防治高脂血症等脂质代谢紊乱性疾病。

需要指出的是吃姜一次不宜过多,以免产生口干、咽痛、便秘等上火症状。烂姜、冻姜不要吃,因为姜变质后会产生致癌物。由于姜性质温热,有解表功效,所以有阴虚内热、出血、目赤等患者应当忌食。另外,食用生姜要选鲜姜(即子姜),鲜姜不辣,成分多,功能强。

21.宜常吃花生

花生又名长生果、万寿果、落花生、干岁子。花生因其香脆味美,营养丰富,具有补虚、益寿、抗衰老、美容之功能,因而被人们誉为“长生果”。民间有“常食花生能养身,吃了花生不想荤”的说法。在国外,花生的营养保健价值备受人们的青睐,被誉为“植物肉”、“绿色牛乳”。更为重要的是花生不但是营养丰富的美食佳品,而且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据《本草纲目》记载:“花生悦脾和胃,润肺化痰,滋养补气,清咽止痒”。花生炒熟食用有和胃醒脾,滑肠润燥之奇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花生适用于治疗营养不良、脾胃失调、各种贫血、咳嗽痰喘、肠燥便秘、乳汁缺乏等症。花生所含的脂肪酸大部分为不饱和脂肪酸,达80%以上,这类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适宜于高脂血症、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病等心脑血管患者食用;花生中的有效成分还能延缓人体细胞衰老,加强脑细胞发育,保护血管防止硬化,增强记忆力等作用。需要指出的是患有高脂血症且胆囊切除者,不宜吃花生,这是因为花生里含的脂肪需要胆汁去消化。胆囊切除的高脂血症患者如果食用花生,没有大量的胆汁来帮助消化,常会引起消化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