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调血脂
12943800000040

第40章 高脂血病的日常生活宜忌(1)

科学的生活方式对于防治高脂血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关专家认为,患有高脂血症的人应该养成如下良好生活习惯:

(1)加强体育运动,每天坚持运动1小时,活动量以达到最大耗氧量60%为宜,活动时心率以不超过170次为宜,或以身体微汗,不感到疲劳,运动后自感身体轻松为准,每周坚持活动不少于5天,持之以恒。

(2)长期吸烟酗酒可干扰血脂代谢,使胆固醇、甘油三酯上升,高密度脂蛋白下降;因此,高脂血症患者应该戒烟限酒。

(3)情绪激动、失眠、过度劳累、生活无规律、焦虑、抑郁等因素可使脂代谢紊乱,因此要避免精神紧张。

(4)避免使用干扰脂代谢的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利尿剂、双氢克尿塞、速尿、利舍平、避孕药、类固醇激素等,这些药物均可使胆固醇、甘油三酯上升,高密度脂蛋白降低。

(5)积极治疗影响血脂代谢的有关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酒精中毒、胰腺炎、红斑狼疮等,均可干扰脂代谢。

(6)45岁以上中年人、肥胖者、有高脂血症家族史者、经常参加吃喝应酬者、高度精神紧张工作者,都属高危对象,应定期(至少每年一次)检查血脂。

(7)凡是经过调整饮食,加强运动,改善生活方式3~6月无效者,或已有冠心病者,或虽无冠心病但血脂过高者,均需药物治疗。一般原发性、家族性、遗传基因缺乏者,均需终身用药治疗,中途停药往往易复发、且易反弹。

饮食中的宜忌

(一)高脂血症者的饮食习惯

1.宜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食物成分对血液中脂肪的影响是特别明显的。经过大量动物实验表明,喂动物含有高胆固醇和高脂肪的饲料,对多种动物(包括猴、鸡、兔、大鼠、小鼠等)可以引起血脂升高,从而渐渐产生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用普通饲料代替高胆固醇加高脂肪的饲料喂养动物后,其动脉粥样硬化症状就会快速消退。

与此同时,大量的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也显示,习惯性地食用动物性脂肪(主要含饱和脂肪酸),很容易引起血中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含量升高。这两种物质升高,对动脉粥样硬化会产生加速的作用,同时还会造成血中高密度脂蛋白降低。而这些高密度脂蛋白对保护血管、延缓动脉粥样硬化有很好的作用。而摄入植物性脂肪(主要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纤维素及植物蛋白等,可以降低血脂。

通过临床对846名男子作为实验组进行研究,让这些人经常食用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少的食物,同时增加饮食中植物性脂肪的含量,调查结果发现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有明显下降,而高密度脂蛋白并未降低。8年跟踪采访以后,发现致命性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发生总数明显呈现下降(包括冠心病猝死、脑血管意外等)趋势,与对照组进行比较,死亡率降低了31.4%;非致命和致命性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总发病率也明显呈现下降趋势,与对照组比较减少31.3%。

由此可见,日常膳食习惯会直接对血脂和脂蛋白含量造成影响,并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自觉地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是至关重要的。

2.宜选择合适的烹饪方法

做食物的方法多种多样,因而它们的营养价值也不尽相同。根据高脂血症患者需用低脂、低热能饮食的特点,介绍几种适合高脂血症患者饮食的烹调方法:

(1)蒸:在饮食保健的烹饪方法中经常使用。方法是,先将食物拌好调料,然后隔水蒸熟。也可将食物放入米粉包、荷叶或菜叶中蒸,还可将食物放入容器中蒸,又叫清蒸。也有在食物中加水或汤蒸。蒸食的特点是原汁原味,保持食物中的原有营养成分不变。

(2)炖:炖也是食物加工的常用方法,又名清炖,如炖肉、炖鱼等。炖是将食物洗净切块后下锅,加入适量清水,放入调料,武火烧开,撇去浮沫,改文火炖至熟烂。食物的特点是原汁原味,质地软烂。

(3)煮:也是常用方法之一,如煮面条。方法是将食物下锅加水,先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煮熟即可。煮的时间比炖的时间短,适用于体积小易熟的食物。其特点是味道新鲜,食物中有营养价值的成分能较好地溶解于汤汁中。

(4)熬:熬是在煮的基础上再继续用文火熬至汁稠而烂。适用于含胶质多的食物,其食物特点是食物稠而烂,味浓易消化,适宜于老年人食用,如熬粥。

(5)凉拌:是生食或近乎生食的一种方法。将食物洗净切细,用开水烫后再加调料拌匀即可。适用于蔬菜类食物,能较好地保存营养素不被破坏,特点是鲜嫩而脆,清香可口。

高脂血症患者不宜选用的烹饪方法是:焖、炒、炸、烧等。

(二)高脂血症患者宜吃的食物

在中医药理论中,“药”与“食”本是同源的,许多食物本身也是药物,用以疗疾治病可达到相当理想的疗效。需要说明的是食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血脂,但对于高脂血症患者来说,如果单纯使用食物治疗不一定奏效。治疗中要以药物为主,食疗为辅,药物和食物结合起来,才能起到明显的疗效。另外,选择降低血脂食物时,没必要一次吃得过多,关键在于长期食用。有些人以为,一次吃得越多,降低血脂的效果就越好,其实未必。因为某种食物摄入过多,必然会影响到其他食物的摄入,而人的胃容量是有限的,而且只有平衡膳食才能获得合理营养。这是保证健康最基本的要求之一。

1.宜常吃燕麦

食疗专家指出,几块钱一袋的燕麦片,不但能让人们在早餐时果腹,还可有效地减低患上心脏病的概率。也就是说,在人们与心血管疾病作斗争的时候,燕麦片是很便宜且随手可得的“武器”。这是因为燕麦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且富含亚油酸、燕麦胶和可溶性纤维,常食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食疗专家还研究发现,一杯半煮熟的燕麦片就能提供人体一天所需的水溶性纤维,从而拥有抗御高脂血症、冠心病的“战斗力”。如果30天内每天都吃一碗麦片,绝大多数的人体内胆固醇的异常状况会得到纠正,原本血液中胆固醇含量过高的人,胆固醇下降的程度越大。另外。现代药理实验也表明,燕麦具有很好的降低血脂和抗高脂血症作用。有专家研究发现,给家兔喂高脂饲料加燕麦粉,能明显抑制家兔血脂升高,明显减轻肝脏脂质沉积,降低其肝脏甘油三酯和胆固醇的含量,平均分别下降36.9%和13%,其降低血脂作用可能与所含不饱和亚油酸有关。进一步实验表明,燕麦精及其冲剂,对高脂小鼠肝脏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升高均有抑制作用,而燕麦淀粉是燕麦降低血脂的活性成分,其剂量减少至全燕麦的一半,降低血脂效果仍不低于全燕麦。由此可见,对高脂血症及高脂血症伴有糖尿病、冠心病的患者来说,经常适量地以燕麦代替主食的一部分,无疑大有裨益。

2.宜常吃鱼

鱼是有助于高脂血症治疗的食物之一。鱼类以低脂肪、高蛋白而深受人们喜欢。它富含有二十碳五烯酸、二十二碳六烯酸和多种维生素和不饱和脂肪酸。鱼油中的氨基酸以及鱼体内丰富的核酸,有促进大脑发育、开发智力、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和防病能力等作用。随着人们对鱼类营养成分的了解,逐渐认识到鱼类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而这些作用都与鱼类是低脂肪食品有关。鱼类脂肪含量大约在1%~10%之间。大部分鱼只含有1%~3%的脂肪,如大黄鱼、小黄鱼、胖头鱼等,有些鱼如草鱼、鲤鱼、带鱼、平鱼脂肪含量在5%~8%。一般鱼类脂肪含量少,供热能低,所以鱼是高蛋白、低热量的食物,是比家禽、家畜都要优越的动物性食物。所以食疗专家强调高脂血症患者宜多吃鱼类。

3.宜常吃黑木耳

黑木耳生于桑、槐、柳、楠、楮等朽树上,淡褐色,形似人耳,故俗谓之。黑木耳色泽黑褐,质地柔软,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可素可荤,为中国菜肴大添风采。另有白色者,生于桑树上,即白木耳,又叫银耳。在治疗高脂血症的食物中,一般食疗专家特别推崇黑木耳,这是因为黑木耳所含膳食纤维量较高,高脂血症患者每日摄入一定量的黑木耳,不仅可有效降低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含量,而且,还可促进肠胃蠕动,将体内过高的胆固醇及时排出体外,有洗涤胃肠、防治便秘的作用。同时黑木耳含丰富的维生素,对高脂血症合并高血压以及高脂血症合并冠心病等具有一定的积极治疗作用。

黑木耳除具有降血脂的作用外,还有凉血止血、益气补虚、滋阴润肺、补脑强身、和血美容的功效,为滋补性营养强壮食品,而且能养血驻颜,令人肌肤红润,容光焕发,并可防治缺铁性贫血。对胆结石、肾结石等也有比较显着的化解功能。黑木耳还能减少血液凝集,预防血栓等病的发生,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黑木耳含有抗肿瘤活性物质,能增强机体免疫力,经常食用可防癌抗癌。另外黑木耳还对月经过多、大便出血、崩中漏下、痔疮出血、高血压病、血管硬化、便秘等有防治效果。所以,高脂血症患者常适量吃黑木耳有益健康是无疑的。

4.宜常吃海带

海带又名海草、昆布。海带是海岸植物中个体较大、质柔味美、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较高的一种海藻。海带也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工业原料,特别是所含的糖类、褐藻酸、甘露醇等。过去人们只是认为海带含碘量高,对因缺碘而致的甲状腺肿大及克汀病有效。目前已发现海带还含有不少其他特殊的营养和药用价值。现代医学研究提示,海带可降低血脂,降低血压,并可防治胆结石,能增强微血管的韧性,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对动脉血管有保护作用。海带所含膳食纤维和褐藻酸类物质如藻胶酸、昆布素等,可抑制胆固醇的吸收并促进其排泄。有资料报道,海带素、褐藻淀粉和昆布素多糖等,具有很好的降低血脂和抗凝血作用,已被用于临床治疗高脂血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代食疗专家也认为,高脂血症患者只要经常在膳食中掺入一些海带,就会使脂肪在体内的蓄积趋向于皮下和肌肉组织,很少在肝脏、心脏、血管、肠黏膜上积存;同时,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会显着降低。由此可见,高脂血症患者多吃些海带大有好处。

5.宜常吃螺旋藻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螺旋藻具有降血脂作用。据报道,国外有学者对多名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的男性进行临床观察,在食用螺旋藻八个星期后,其血清胆固醇、甘油三酯均有所降低,而且皮下多余的脂肪也有所减少,此项观察是在保持原有饮食状况下进行的。研究人员还发现螺旋藻制剂能抑制血中胆固醇上升,能促使高密度脂蛋白上升,抑制低密度脂蛋白上升,能抑制血液中胆固醇上升。所以食疗专家建议,高脂血症患者宜常适量吃螺旋藻,以预防和治疗高脂血症。

6.宜常吃紫菜

紫菜含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锌、碘、锰、氨基酸、藻红蛋白、磷脂、烟酸、挥发油及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其中有些成分是陆生蔬菜所没有的。近几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开展对紫菜的食用研究,发现经常吃紫菜可使体液保持弱碱性,于健康有利,并对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糖尿病、癌症等多种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最为常用的食疗方法是紫菜海带汤。做法为:紫菜10克,海带20克,冬瓜皮30克,西瓜皮50克,盐少许。将紫菜、海带、冬瓜皮、西瓜皮同放一锅中,加清水适量煮熟,盛入碗中或汤盆中即成。所以有高脂血症的患者不妨将紫菜海带汤当成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佐餐。

7.宜常吃香菇

香菇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不仅能促进肠胃蠕动,而且可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还可防止便秘,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是绝妙的保健佳品。同时,香菇中还含有香菇嘌呤等核酸类物质,对胆固醇有溶解作用,可有效地促使体内过多的胆固醇溶解并排出体外,防止动脉壁脂质沉积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据研究,香菇中个别成分的降胆固醇作用比某些降血脂药物的作用还要强。有人在此方面做过临床实验,让高脂血症患者以及伴有动脉粥样硬化症、糖尿病、高血压病者连服这种有效成分每天150~180毫克,15周后其甘油三酯、磷脂、总脂及非酯化脂肪酸均有所下降,停药后血中脂质稍有上升,再给药又可下降,而对肝功能则无任何影响。由此可见,高脂血症患者生活中常适量吃香菇有益健康是无疑的。

8.宜常吃蘑菇

蘑菇在生物学中的名称叫大型真菌,和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而且具有食用、药用价值。

蘑菇所含膳食纤维相当高,而膳食纤维具有很好的降低血脂作用。在所含的膳食纤维中,纯天然的木质素成分占有相当比例,不仅可降血脂、抗肝脂,同时兼有降压以及减肥等作用。据有关资料报道,研究人员让高脂血症患者食用鲜蘑菇90克或干蘑菇9克,连续服食7天,结果血清中的胆固醇值降低6%~12%。所以,现代营养、食疗专家认为,蘑菇是高脂血症患者膳食中的佳品。但需要指出的是蘑菇不可一次过量食用。腐烂变质的蘑菇更不宜食用,否则会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生活在山区、丛林周边的人们,在采摘野生蕈类食用时必须认真分辨是否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