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调血脂
12943800000042

第42章 高脂血病的日常生活宜忌(3)

(三)忌常吃的食物

在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有不计其数的食物“穿肠而过”,在这么多食物中,怎样才能保证我们选择的科学与合理,是一门重要的学问。如有些食物是碱性食物,有些则是酸性食物;有些是热性食物,有些又是寒性食物,有的是高脂肪食物,有的则是有益于降低血脂的食物。这些食物对人体都各有益处或不利之处,对这些知识的取得有赖于我们的不断学习。对于身患疾病的人而言,了解食物禁忌是很有必要的。

1.忌吃蛋黄

高脂血症患者能吃蛋黄吗?这是许多高脂血症患者遇到的问题。蛋黄含营养成分较多,但高脂血症患者食用蛋黄不利于其康复。因为蛋黄中含有大量的胆固醇等脂类,这些脂类需在肝脏内进行代谢。而患有高脂血症的人一般多伴有脂肪肝,如果过量吃蛋黄,会增加肝脏的负担,极不利于肝脏功能的恢复。因此,高脂血症患者忌过量吃蛋黄。但蛋清中含有胆碱、蛋氨酸等具有阻止脂肪在肝脏内堆积、贮存的作用,有利于肝功能的恢复。高脂血症患者应以食用蛋清为宜。

2.忌多吃瘦肉

社会上广泛流传这样一种观点,认为肥肉脂肪中含有大量饱和脂肪酸,对人体有害,常食肥肉会使人发胖,会引发体内血清胆固醇值升高,从而引发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脑出血等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很多人只吃瘦肉,不吃肥肉。孰不知瘦肉脂肪中的饱和脂肪酸低于肥肉的含量是无疑的,但不能笼统地讲瘦肉都是低脂肪的。食疗专家对各种动物肉的脂肪进行测定,以100克重量为准:兔肉为0.4克。瘦牛肉为6.2克,瘦羊肉为13.6克,而瘦猪肉却高达28.8克,若把瘦猪肉作为日常膳食结构中主要的食物来源,同样会影响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的康复。

3.忌过量吃月饼

每年的中秋节到了,应节食品如月饼等就会成为一部分人的节日佳品,但高脂血症患者可不能因佳节而忘了身体健康,应控制热量和糖分的摄取。一般来说,高脂血症患者应避免食用含有蛋黄的月饼,因为一个蛋黄中约含有250毫克的胆固醇。专家指出,高脂血症患者应把月饼当成点心,而不是正餐,一天食用量不可超过一个,每次只能吃下一小块,且不能同时搭配含糖饮料,在食用月饼的同时,必须减少食主食及油脂,以平衡饮食量。

4.忌过量喝鸡汤

许多高脂血症患者、体弱多病者或处于恢复期的患者都习惯喝鸡汤补身体。但食疗专家提醒人们,高脂血症患者盲目以鸡汤进补,反而会加重病情。因为鸡汤中含有一定的脂肪,患有高脂血症的患者多喝鸡汤会促使血胆固醇进一步升高,从而引起动脉硬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高血压病患者经常喝鸡汤,除引起动脉硬化外,还会使血压持续升高。鸡汤中含有较多的嘌呤,会导致高尿酸血症,从而会引起痛风。肾脏功能较差的患者也不宜多喝鸡汤,鸡汤内含有丰富的含氮浸出物,会增加肾的排泄负担。患有消化道溃疡的高脂血症患者也不宜多喝鸡汤,鸡汤有较明显的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会加重病情。

5.忌过量吃猪肝

猪肝是一种营养丰富,且受大多数人喜欢食用的食物。但食疗专家提醒,猪肝虽好也不宜多食。因为一个人每天从食物中摄取的胆固醇不应超过300毫克,而每100克新鲜猪肝中所含的胆固醇竟高达400毫克以上,所以,高脂血症患者、高血压病和冠心病患者都应少食。另外由于肝内维生素A含量丰富,过量食用可引起维生素A中毒。

6.忌过量吃奶油

日常生活中的乳制品,除了牛奶和奶酪之外,常见的还有奶油。奶油也叫作稀奶油,它是在对全脂奶的分离中得到的。分离的过程中,牛奶中的脂肪因为比重的不同,质量轻的脂肪球就会浮在上层,成为奶油。奶油现在之所以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主要是因为饮食的西化,奶油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奶油中的脂肪含量仅为全脂牛奶的20%~30%,营养价值介于全脂牛奶和黄油之间,平时可用来添加于咖啡和茶中,也可用来制作甜点和糖果。很多人以为,蛋糕房里用来制作蛋糕的就是奶油,其实是错误的。这种“鲜奶油”根本与奶油无关,它的主要成分是植物奶精,实际上是氢化植物油、淀粉水解物、蛋白质成分和其他食品添加剂的混合物。奶油食用也不可过量,食用过多奶油可能导致男性的前列腺增生,更易患高脂血症。

7.忌过量吃黄油

黄油的制作方法是将牛奶或稀奶油进行剧烈的搅动,使乳脂肪球的蛋白质膜发生破裂,乳脂肪便从小球中流出。失去了蛋白质膜的保护后,脂肪和水发生分离,慢慢上浮,聚集在一起,变为淡黄色。这时候,分离上层脂肪,加盐并压榨除去水分,便成为日常食用的黄油,也叫“白脱”。

黄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其含量在80%左右,剩下的主要是水分,基本不含蛋白质。牛奶中的脂溶性营养成分都存在于乳脂肪当中,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少量的维生素K和胡萝卜素等。因此,黄油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重要来源,它的黄色则来自于胡萝卜素。但是,黄油中含有大量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钙和蛋白质的含量则比较低,营养价值要低于全脂牛奶和奶油。另外在食用方法上,黄油一般很少被直接食用,通常用作食物辅料。所以,患有高脂血症和肥胖症的人忌过量摄入。

8.忌吃动物内脏

大多数人有偏爱吃动物内脏的习惯,常认为“以脏养脏”,所谓“吃什么补什么”、“吃脑补脑”、“吃肝补血”、“吃腰补肾”。然而,动物内脏(肝、肾、肚肠、脑等)大多属于高胆固醇食物,比其他食物的胆固醇含量高出好多倍。因此,为了避免摄入过多的胆固醇,高脂血者应严格限制进食动物内脏。高脂血症伴有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的人更应少食。

9.忌过量喝咖啡

说起咖啡,有人喻之为“西方饮料的上帝”。适当饮用咖啡,不仅能缓解疲劳,振奋精神,而且对提高脑力和体力劳动的效率颇有裨益。所以,咖啡在现代人们生活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同时科学家们也一直在关注着咖啡与血脂、心脏病之间的关系。但研究发现,少量饮用咖啡可以使高密度脂蛋白升高,有利于预防冠心病,并且认为饮用咖啡后,可使储藏的脂肪分解,有减肥的功效。但大量饮用咖啡可能使血中游离脂肪酸增加,血胆固醇升高,容易引起冠心病,故应忌过量饮用之。

特别提醒:咖啡中有一种油性的物质,它对于心血管的影响因人而异,但是通常会造成血胆固醇的升高。这种物质的多寡与煮咖啡的方式有关,当煮咖啡是以高压蒸汽或悬滴式时,因为咖啡豆与热水接触的时间短,所以这种油性物质被提取出来的量少;但如果以浸泡为主的煮法,则咖啡豆与热水接触时间长,因此比较容易提取出大量的油性物质。另外,这种油性物质可用滤纸过滤掉。

10.忌过量饮酒

正常人少量饮酒(白酒、啤酒)可促进血液循环,可引起高密度脂蛋白升高,从而具有将周围组织细胞的胆固醇转运到肝脏分解代谢和排出的功能,有利于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预防。但是,酒精在体内主要自肝脏进行代谢,过量饮酒也是高脂血症的病因之一,因为酒精本身就是引起高脂血症的主要病因。有统计表明,由酒精引起的高脂血症中20%~30%有发展为肝硬化的可能,甚至能导致肝癌。在酒精性肝病的组织学改变中,酒精性高脂血症出现最早。有长期饮酒习惯的人,如果常有全身倦怠、疲劳、食欲不振、腹胀、恶心、呕吐、左上腹及脐周或剑突下痛等都有可能已是高脂血症。所以高脂血症患者尤其是酒精性高脂血症、高脂血症伴肝功能不正常者应该少饮酒,最好戒酒。

11.忌过量吃巧克力

巧克力是一种含热量很高的精制食品,它除了含有大量的糖分外,还含有较多的脂肪和蛋白质。巧克力味道香甜,很受人们喜爱。特别是由于生产中精磨的作用,使巧克力内含有铁质,这对人们补充铁质尤为有益。但有些人认为巧克力是高级营养佳品,因而尽量满足自身对巧克力的食欲。事实上,人们不加节制地过量食用巧克力会影响自身的健康。医学专家认为,巧克力虽好,但也不宜多吃,过量食用会造成血脂增高。

(四)饮食安排宜忌

我们已经知道有一部分胆固醇是体内自然生成,另一部分则是靠饮食获得。因此,高脂血症并不完全都是吃出来的。高脂血症的发病原因很复杂,可因肾脏病、糖尿病、严重的肝脏病等而继发,也可因家庭遗传原因而得病,当然与不良生活习惯关系也很密切。尽管高脂血症不完全是吃出来的,但要预防此症还须从改善不良饮食习惯做起。高脂血症患者控制饮食需要长期坚持合理膳食,也就是说要科学安排饮食。近年来,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对通过控制饮食降低血脂的途径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提出不少行之有效的饮食降低血脂法。

1.进餐宜慢食

医学研究发现,高脂血症患者日常就餐时减慢进食速度,可以达到降低血脂目的。经过观察,同样的食物同样的量,大多数的高脂血症男子用8~10分钟吃完,而健康人却用13~16分钟吃完。研究者指出,食物进入人体,血糖就要升高,当血糖升高到一定水平,大脑食欲中枢发出停止信号时,快食者往往已经吃了很多的食物,所以快食会引起高脂血症。若减慢进食的速度,则可有效地控制食量,起到降低血脂作用。所以高脂血脂患者在吃饭时要细嚼慢咽,以减慢进食速度,达到控制血脂的目的。

2.宜食蔬果

医学专家研究认为,多食蔬菜、水果有助于降低血脂。因为肉类食品很容易增加脂肪,在人体内储存起来而使血脂增高。蔬菜、水果中的蛋白质或碳水化合物都不易转化为脂肪,特别是不含糖分的绿色蔬菜,可大大降低膳食的总热量与脂肪摄入量,对降低血脂更为有效。

3.宜饭前喝汤

对于较为肥胖的高脂血症患者,食疗专家主张宜饭前喝汤。人们喜欢喝汤,汤除了能滋润肠胃,帮助消化,促进食欲外,很重要的一点还在于它有一定的食疗作用。饭前喝汤比吃别的营养丰富的菜摄入的热量要少50千卡,因此对那些节制饮食减轻体重、降低体内过高血脂的人来说,如在一个星期中,有4次吃饭前喝汤,那么坚持10个星期,他们的体重将会减轻20%,血脂同样也会得到适当的控制。

4.宜分食

分食疗法是防治高脂血症的有效方法之一。国外食疗专家研究提出的一种新式降低血脂方法,即主要要求食者在每一餐中不能同吃某些食物。比如,在吃高蛋白、高脂肪的荤菜时。可以食用一种蔬菜,但不能喝啤酒,不能吃面包、马铃薯等碳水化合物类食品。究其原因,主要是人体脂肪由其他营养素转化而来,人们在食用高蛋白食品时,不食用碳水化合物,人体内的血脂则有可能得到有效控制。

5.宜三餐均衡

三餐均衡降低血脂法是控制高脂血症的有效方法之一。高脂血症患者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早餐一定要吃,晚餐一定要少。不吃早餐,中午对付,晚上会餐,这样不利于降低血脂。不吃早餐的人,一上午要忍饥挨饿,一旦有机会吃东西,便会多吃,或在午饭前吃一些高糖、高脂肪的零食。一天下来,会比平时摄取更多的热能,倒不如把一天的热能应摄取量分为3顿或4顿吃,使血糖不至忽上忽下,而且比较容易控制食量。

6.食忌过饱

高脂血症患者进餐不宜吃得过饱。因为过多的食物,特别是高蛋白、高脂肪食品,较难消化,会使腹部胀满不适,膈肌位置升高,增加迷走神经兴奋性,从而影响了心脏的正常功能,又由于消化食物的需要,饭后全身血液较多地集中在胃肠道,使冠状动脉供血更显不足,进一步加重心肌缺血、缺氧,容易诱发心绞痛、心律失常,甚至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而危及生命。晚餐过饱危险性更大,因为入睡后血液的流速较缓慢,如果晚餐进食脂肪较多,吃得过饱,血脂就会大大升高,极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影响血管弹性,增加血管硬化病变的程度。因此,食疗专家建议,高脂血症患者应采取少食多餐的方法,每日吃4到5顿,每顿以七、八分饱为宜。

7.忌不吃早餐

虽说不吃早餐是所有人的禁忌之处,但对于高脂血症患者尤为重要。研究表明,不吃早餐的人,血中胆固醇比吃早餐的人要高33%左右,吃早餐的人比不吃早餐的人,患高脂血症可能性要小。临床也证实,早上起床后2小时内,心脏病发作的机会比其他时间高1倍左右,这种情况可能与较长时间没有进餐有关。科学家在研究血液黏稠度及血液凝集问题时发现,不吃早餐的人血液黏稠度增加,易引起高脂血症。

8.季节饮食宜忌

人的血脂水平,在不同季节有非常显着的差异。血清胆固醇水平以秋季最高,夏季最低,而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春季最高,秋季最低,所以秋季要减少蛋黄、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品的摄入,可适当增加动物性脂肪和植物油的摄入,防止血中胆固醇的增高和甘油三酯的减少,保证冬季的热量供应。夏季可适当增加蛋黄和动物肉类食品,保证体内所需胆固醇的供应。春季血清甘油三酯水平偏高,所以春季要减少动物性脂肪的摄入,同时要控制总能量的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