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断食
12928400000021

第21章 什么情况下不能断食

作为一种健康的自然疗法,虽然断食有助于祛病疗疾、保健养生,但却并不适用于每一个人,而且在有些情况下绝对不能断食,否则不但起不到保健疗疾的作用,反而容易损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第一,当体重低于标准指数的25%,男性体重不到40千克,女性体重不到35千克时,不宜断食。因为在断食期间要暂时停止摄入食物,身体对能量的需求主要来自于自身体内脂肪的燃烧。而体重远远不达标的人,体内的脂肪储量明显不足,完全不能够满足断食期间人体对能量的需求。此外,体重不达标,而且身体虚弱、面色苍白,明显是缺乏营养的症状。而在断食期间,因为停止了对食物的摄入,身体所需要的基本营养成分更不能够得到保证。在能量不足又缺乏营养的情况下断食,就非常容易发生危险,例如休克、猝死等。所以这种情况千万不能断食。

第二,如果对断食一知半解,不能够正确了解和理解断食,或者对断食怀有莫名的恐惧感,又很缺乏意志力和自制能力,都不宜断食。因为断食并不是单纯为了减肥,也不仅仅是为了治病。作为一种自然疗法,它对人体起着综合性的整体调节作用。通过断食,能帮助人体排毒,激发人体潜能,调整各内脏器官功能,从而起到有病治病,无病强身的作用。但是,有的人不能够正确理解断食,要么完全蔑视断食的意义和作用,要么过于夸大断食的功效,这两种态度都是不可取的。过分夸大断食功效的人,把断食当作无病不治的神奇魔法,鼓吹断食的作用,但断食并非万能的,当断食对某些疾病不能够起到明显的疗效时,可能就会从迷信断食转变成完全抹杀断食的好处。要知道,断食只是一种调理和保健身体的方法,并非万能的药物。此外,在进行断食时,需要依赖于人的自制力和意志力控制饥饿感,控制对食物的欲望。断食的过程有可能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身体会出现许多不适反应。如果没有强大的自制力和意志力,很容易被断食的痛苦击倒,半途而废。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也不宜断食。

第三,对普通人来说,断食的时间最短为1天,最长为10天,通常不超过7天。断食需要连续性进行,不宜被中途打断。所以,断食最好选择在周末、节假日、年休度假期间进行。在生活和工作异常忙碌,完全没有连贯的休息时间的情况下,不宜进行断食。

第四,在丧失视力和听力的情况下,不要轻易断食。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断食,很难掌握好时间,也很难应对身体的突发情况,容易发现危险。

第五,当意识模糊不清、生理不能够自理时,不宜断食。

第六,如果长期服用类固醇、激素制剂或者一些特定疾病的药物,并且在不宜突然中断药物治疗的情况下,不宜断食。

第七,罹患急性阑尾炎、急性盲肠炎需要立即手术,或者在急性腹痛的情况下,不宜断食。

总之,断食也有着自身的规则。只有恪守断食的规则,断食才容易成功,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违背了断食的规则,结果则可能不但无益于人,甚至伤及健康。

一般来说,只要及时为身体补充足量的水分,健康的人通常能够承受3~5天断食。但是,断食一段时间后,机体就有可能会产生酮体(肝脏中脂肪酸氧化分解的中间产物),可能会导致酮症酸中毒,出现昏迷等现象,从而影响健康。初次尝试断食的人,可以把断食时间缩短为1~2天,即使身体素质特别好、耐受力特别强的人,初次断食的最长时间也不宜超过7天。另外,断食时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能够有专业医师、营养师陪伴或者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