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断食
12928400000022

第22章 断食过程中一定不能做的事

避免剧烈运动

在断食期间,人体暂时停止摄入食物,生命活动需要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于身体的自我转换——脂肪的燃烧。显然,这种能量的自我转换是有限的。这就意味着在断食期间,人体内的能量供应不足。所以,为了节省能量消耗,一定要避免高强度的运动。为了避免体力透支,也不宜过性生活。

不过,虽然断食需要尽量减少身体运动,节省能量消耗,但也不宜整日都躺在床上,因为这样只能够使体力衰退得更快,人体更容易感觉饥饿。相反,在断食期间,适当辅以一些强度较小、耗用能量少的运动,如散步、静坐、腹式呼吸、按摩等,既不会消耗人体太多能量,又有助于转移注意力,缓解饥饿感,使断食更容易成功。

极低的热量摄入可能损及身体

和过量进食一样,任何事情都是“过犹不及”。断食疗法,或者饮食中的热量过低,时间长了,对身体同样可能造成一些伤害。例如,有人可能由于过度断食或者长期食用热量极低的饮食,导致营养不良、低血糖或者贫血;甚至有人可能因为无水断食而猝死;在断食期间,严重缺水还有可能导致身体休克,或者诱发急性肾衰竭。像这样的事情在一些国际性报道中屡见不鲜。所以,一般人不应盲目断食,在断食之前,需要对断食做好充分的了解,并且能够结合自身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断食方法,并且在断食过程中最好有人在身边陪护以防不测。

有人因为断食或者长期摄入低热量饮食而猝死,主要是由于身体热量过低导致心律不齐,从而引发心脏停搏。因为只有在满足人体对热量的基本需求的情况下,人体才能够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生命才能得以维持。长期低热量饮食会导致人体摄入的热量严重不足,远远不能够满足人体对热量的基本需求,不仅会感到饥饿,还会导致体内的营养成分失衡,严重缺乏铜、钾、镁等矿物质和稀有元素,最终导致交感神经亢进、心肌细胞纤维萎缩、体内缺乏肝糖,造成肾上腺素无法代谢。由于这些原因,在面对巨大压力时,就容易引起心律不齐,甚至死亡。

据调查研究发现,在长时间断食及饮食热量过低的情况下,有20%~40%的人可能出现精神异常,例如幻听、幻觉,并有可能伤害内脏器官,并引起内脏器官功能退化,还会造成以下情况:

·人体的心搏量大约会减少18%,心脏功能指标大约会下降,心室收缩能力减弱,心肌萎缩及细胞间质水肿;

·肺脏的呼吸功能下降8%~30%,人体的呼吸肌显得虚弱无力;

·胃肠道中的绒毛萎缩,甚至消失,人体的肠壁被淋巴球浸润;

·肝细胞中的肝糖、蛋白质、脂肪严重不足,血液中的白蛋白下降,情况严重的甚至可能诱发脂肪肝;

·人体对尿液的收缩能力下降;

·人体的甲状腺素及性激素的分泌减少,引起性功能衰退。

另外,由于长时间断食和饮食热量过低,人体的体重会急剧下降。由于身体摄入的热量严重不足,为了维持基本的生命活动,除了大量燃烧体内脂肪以外,就连体内的结构性蛋白质,也会一部分被转化成葡萄糖;另一部分则被直接燃烧掉了。据研究,人体如果在7天内不吃任何东西,那么肝脏大约会萎缩40%,肠胃会萎缩30%,肾脏会萎缩20%,心脏会萎缩20%。所以,长期低热量饮食或者断食,如若处理不当,很可能会是致命的。

总之,不管是低热量饮食,还是断食养生,都有一个“度”的问题,只有掌握好这个“度”,才有益于健康,才能对身体产生保健作用;一旦越过这个“度”,那么对身体就只有损害,对健康就无益了。

避免过分饥饿损体伤身

据研究,适当的饥饿对人体是有好处的,能够给身体带来一些良性刺激,激发人体细胞的活性,帮助增强免疫力和身体的自愈能力。断食疗法就是在这一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是,如果过度饥饿,不仅对人体无益,反而可能伤及身体和健康。

断食并非绝食,大自然中的所有生命都一样,都讲究生命的平衡状态。所以,如果断食越过了一定的度,使人体处于失衡状态,那么不仅达不到祛病疗疾、保健养生的目的,反而会损伤并危及人体健康和人的生命。古人“辟谷”,并非完全不吃任何东西,同时需要辅以茯苓、山药、松子、芝麻、花生、胡桃、黑豆之类的食物进行配合;在中国古代医书《素问》中也提到过断食疗法,但是同样也提到人体需要依靠五谷进行养生。在《素问·脏气法时论》中有这样一句话:“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由此可见智慧的中国古代医家对饮食的重视。

中医养生讲究阴阳平衡,认为宇宙万物都由阴、阳两部分组成,万事万物都要讲究阴阳平衡,只有阴阳平衡了,生命才能进入一种和谐而健康的状态。阴阳如果失衡就会出问题。例如,人体若阴阳失衡,病邪就容易侵入体内,人就容易生病。

用现代医学的标准来说,阴阳平衡就是使人体内的营养成分、热量等处于摄入与消耗的平衡状态,这样才有益于人体健康。而营养不足或者营养过剩,都是人体阴阳失衡的表现,都于健康无益。所以,适当断食能帮助人体调节体内的脂肪和能量,激发人体潜力,挖掘人体的自愈能力,达到祛病疗疾的目的;但是,过度饥饿则会引起人体营养不良和热量不足,违背了人体阴阳平衡的原理,自然也就危及人体的健康。

医学早已经证实,一个健康的、正常的、没有疾病的人,在不进食的情况下,只要有水,生命就能够维持6~7天;但是,如果既不进食,又缺乏水,那么生命最多只能够维持3~4天。另外,人体心脏的跳动、肌肉的活动等,都需要有足够的热量提供,包括蛋白质、脂肪、糖分等。一旦断食,身体为了补充热量,就需要消耗体内储存的脂肪,并消耗体内的蛋白质,人就很容易血糖低,并且出现头晕、全身冒冷汗,甚至休克等症状。人体在过度饥饿中,会将体内储存的脂肪、蛋白质等能量消耗掉,从而使得身体进入一种低营养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内脏器官得不到营养的滋养,功能就会下降,严重的甚至会损害内脏器官。

所以,断食一定要掌握好要领,要适度,过犹不及,过度饥饿只能损伤人体,对健康没有任何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