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给孩子真正的幸福
12906900000031

第31章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创造力较高的孩子通常处于那种支持孩子的家庭。家长会为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探索机会,让他们在多种环境中增长见闻,鼓励他们自由地探索。如果想让孩子更有创造力,就要解放孩子,尤其是解放他们的头脑、解放他们的手脚和身体,给他们活动的自由和权利。

对同一个问题(如天上的云彩像什么),不同的孩子给出的答案可能是截然不同的。有的孩子能给出一些与众不同的答案,有的孩子则只能人云亦云,给出大家都知道的答案;有的孩子能给出多种多样的答案,有的孩子只能给出数量极其有限的答案;有的孩子能从多个角度想问题,给出多种类型的答案(如把云彩想象成建筑物、艺术品、家庭用品等多种类型的东西),有的孩子则习惯从某一个角度思考,给出一种类型的答案(如只把云彩想象出各种各样的建筑物)。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孩子表现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面临问题(如怎样解决人际冲突、搭积木或玩一个玩具)时一筹莫展,有的孩子则能想出多种多样的方案。从这些答案,我们可以看到,这些孩子身上表现出来的创造力是不同的,尽管对早期的孩子来说,这种创造力还主要是一种创造性的倾向或萌芽。

1.孩子的创造力是由支持性的家庭环境促成的

毋庸置疑,创造力对孩子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通常,创造力较强的孩子思维更流畅,更灵活,而且与众不同,他们通常能从多个角度提出多种问题解决方案。而且,这些孩子通常自信、独立,不迷信成人的观点,显得比较有主见,经常有自己的想法或主张。相比之下,这些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更强一些。创造力较高的孩子通常处于那种支持孩子的家庭。换言之,正是由于家长的支持和鼓励,这些孩子才逐渐形成了创造性的人格倾向和动机,才拥有了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家长对孩子的支持,不仅表现在给他们提供发展机会的支持,而且表现在物质和态度上的支持。他们会为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探索机会,让他们在多种环境中增长见闻,鼓励他们自由地探索。这种环境又包括各种自然环境、社会场所和人际关系环境。不仅如此,他们还可能为孩子提供多种多样的图书、玩具或实物,供孩子学习和探索。他们善于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以宽容的心态接纳孩子,允许孩子出现各种错误,并能在必要时给孩子及时的帮助和支持。正是在此过程中,孩子内心形成了充分的安全感和对家长的信任,形成了最初的自主性和自信心。

2.抑制创造力发展的家庭环境因素

一些家长常常对孩子的探索持一种不支持态度。他们动辄压制、打击孩子,反对孩子动这动那,认为孩子一无所能,甚至把孩子看成一个专门“搞破坏”的人。可想而知,在这种家长的“统治”下,孩子难以获得各种自然界的知识和社会知识,他们也很难拥有探索的自信。他们蜷缩在家庭中,躲在父母身边,内心胆怯,充满了自我怀疑。很难想象,这样的孩子会表现出高度的创造力。

我们经常听到一些父母对孩子说“一定要听话”,这句话看似简单,其实反映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冲突。这种早期的亲子冲突主要是因为孩子“不听话”引起的。孩子好不容易会说话、会自己行动了,但好像也学会与家长“对着干”了。例如,很多家长这时会让孩子饭前洗手,睡前洗刷,而孩子偏偏不这样做。在其他的事情上也是如此。不可否认,孩子的这种“逆反”行为的确令很多家长备感头疼,也因此增加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冲突。

家长的烦恼是可以理解的,家长要求孩子“听话”的做法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不同的情况下,这种做法产生的效应是不同的。如果家长让孩子理解和接受做一件事情的理由,并对他们提出相应的要求,那么要求孩子听话,对孩子来说通常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如果家长总是提出要求,强制孩子服从,这种做法则可能导致相反的结果:家长要求越多,孩子的逆反倾向就越强。另一方面,这种做法还可能限制孩子的思维,削弱孩子的创造性人格和动机,降低孩子的创造力。

大量事实说明,如果想让孩子更有创造力,就要解放孩子,尤其是解放他们的头脑、解放他们的手脚和身体,给他们活动的自由和权利。

创造力也称为创造性,它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个体运用已有知识,在特定人格倾向和动机的推动下,产生出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综合性品质。创造力包括创造性思维、智力、知识、人格、动机等多种要素,其中,变通性、流畅性、独特性等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特征。

创造活动需要具备特定的环境条件。大量研究表明,在民主的、支持性的家庭环境中,更可能培养出创造性较高的儿童。高创造性的人往往具有较高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够自由地探索,其父母通常具有民主、宽容而非专断的抚养态度。有心理学家总结出了促进创造性发展的家庭教育方式:(1)对规定和限制做出解释,允许孩子参与;(2)适时地把对孩子的期望表达出来,并恰当地运用奖惩手段;(3)在家庭中提供丰富的玩具、材料;(4)家长能与孩子一起从事学业方面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