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给孩子真正的幸福
12906900000029

第29章 父母是孩子最初的理想

身边的成年人,特别是父母,是孩子心中最初的理想。故事中那些有能力的角色也会成为儿童的理想。父母无意中表现出来的一言一行、故事人物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因此,在孩子面前,父母应当“谨言慎行”。同时,最好给孩子呈现那些对他们的成长有益的角色。

望子成龙是很多父母的共同心理。这种心理是再自然不过的。试想,哪位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一些父母甚至把自己未能实现的理想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长大后能成为自己理想中的那种人。很多父母虽然未必如此,他们也会有意地让孩子“扛上”某种理想。

1.父母是孩子最初的理想

在孩子身上寄托某种理想,这种做法本身并没有什么错误。但是,我们应当知道,对早期的孩子来说,他们身边的成年人,特别是父母,是他们心中最初的理想。我们应该警醒,当孩子“扛上”一种理想而生活的时候,我们是否成了孩子的好榜样。

通常,幼年的孩子对所谓的理想是模糊的、懵懂的,他们还不能很好地理解自己将来要成为的那种人的真正含义。他们只能通过想象,他们想要成的那一种人是什么样的,他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他们的思维是高度具体化和形象化的。因此,他们身边的成年人,更可能成为他们的理想。耳闻目睹他们的言行,这种言行是具体的,孩子更可能羡慕成人的举动,并进行模仿。

可以说,父母是孩子最初的理想。精神分析理论的奠基人弗洛伊德甚至认为:三岁以后,儿童会形成恋母情结或恋父情结,男孩会爱恋自己的母亲,女孩会爱恋自己的父亲,而在内心深处,他们则希望成为像同性的父母那样的人。也就是说,男孩会以自己的父亲作为自己的理想,而女孩会以自己的母亲作为自己的理想。他们会模仿与自己同性别的父母的行为。在他们的心目中,自己的父亲或母亲是强大的。尽管这种理论一再遭到批评,但它的确揭示了父母对孩子早期心理的影响。

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学家通过深入的分析发现,儿童在三岁以后,特别是在幼儿阶段,会形成对父母的认同,无论男孩还是女孩,他们都希望成为像自己的父亲或母亲那样的人。他们也会模仿自己听到或看到的成人的行为,模仿故事中的某些人物的行为。换言之,他们模仿或认同的这些人物,很可能就代表了他们心中的理想。

这提示我们,对于早期的儿童来说,父亲和母亲都应注意自身的行为,他们无意中表现出来的言与行都可能给儿童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正所谓“说(行)者无意,听(观)者有心”。儿童长期“观摩”父母的某种行为,就会形成他们自身的行为习惯或性格。这也是孩子的行为方式看起来很像父母的重要原因之一。

2.理想人物应谨言慎行

事实上,无论男孩还是女孩,他们都会以父母作为自己的理想。孩子心目中的这位“大人物”可能是父亲,也可能是母亲。当然,儿童也可能会以身边的其他成年人作为自己的理想。我们可以想象,一个个头矮小的小孩子在与成人相处时的那种感受。他必须以仰视的姿态才能看到我们身体的全部,尤其是我们身体的至为关键的、能传达丰富信息的部位——面部。当一个孩子仰着脸蛋跟我们对话的时候,我们是否意识到,在他们的内心,成年人是多么的高大!当我们轻而易举地抱起孩子的时候,我们是否意识到,在他们的眼中,成年人是多么的强大有力!在他们看来,我们有能力限制他们,惩罚他们,也有能力帮助他们,做那些他们想做而做不了的事情。自然,我们也成了他们心目中最初的理想。

相应地,理想人物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因此,在孩子面前,父母应当“谨言慎行”,做孩子的榜样。否则,儿童学到的可能是“理想人物”的“不理想”的言行。

当然,我们也可以让孩子获得另外一种理想:故事中的那些有能力的、他们喜欢的角色。他们看过一些卡通片之后,或者在听过父母为他们讲述的某个故事之后,那些在他们看来“很厉害”的角色可能会成为他们的理想。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他们在游戏中模仿这些角色的行为,其实就反映了这种心理。这时,应该注意的是,最好给孩子呈现对他们成长有益的角色,而避免那些可能有害的角色,让他们知道哪些角色(如友好的角色、正义的角色)是可以学习或模仿的,哪些角色(如攻击性很强的角色、邪恶的角色)是不宜学习或模仿的。对幼年的孩子来说,不向他们呈现那些不良的角色,可能更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