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是行为的惯性或稳定的行为倾向,孩子一旦形成了某种行为习惯,这种习惯就成为他们的一种需要,并积极地寻求满足。成人常常失之过急,如果能制订一个层层递进的习惯养成计划,先让孩子达到较低的要求,然后再达到较高的要求,就不难养成他们良好的习惯。
对于人的一生来说,儿童期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体从不会走路、吃饭、说话,到能够自由地行走、奔跑,有礼貌地吃饭,规范礼貌地说话;从入学到上学,从识字到阅读,再从知识贫乏到博闻广记。所有这些,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甚至当我们成人回首这一过程的时候,都能切切地感到成长的负担之重。对孩子来说,要完成这一过程,的确需要一种强大的动力。这种动力是什么?这种动力来自何方?这是每一个成年人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1.习惯会促成孩子内心的需要
简单地说,这种动力就是孩子内心的需要。看到学校里小朋友高兴的玩耍,自己也想去上学;看到充满童趣的画面,自己也想读书、识字;听到别人唱歌、弹琴,自己也想像别人一样。这种内在的倾向就是需要。需要是推动我们朝向某个目标的动力,也是让我们持续努力以达到目标的动力。有了它,一个孩子就会心甘情愿地做事、学习,虽苦而乐在其中,虽累而不感到疲惫。
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产生这种需要呢?一方面,成人应明了孩子的心理。换句话说,家长应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尤其应该明白孩子在目前的这个年龄阶段通常会想什么,然后,想办法引发孩子上学、读书、学习、做事的需要。如果孩子只有两三岁,还处于婴幼儿期,那么,成人就应该用十分具体的、孩子感兴趣的事物或动作,引起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内在需要。给他们看色彩鲜艳的图画,就会立刻引起他们强烈的兴趣,诱使他们去看书。如果孩子处于幼儿期,或者已经进入幼儿园,就可以通过形象的言语,例如讲故事,说明读书的重要性,或者让他们亲身体验到读书的乐趣,从而引发他们对学习的需要。
另一方面,就是培养孩子的习惯。如果只靠说教或学习情境的激发,常常能发挥一时之效,而不能长久地维持某种需要。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通常是有限的,在他们对某些说教或情境失去新鲜感的时候,这种说教或情境常常就失去了吸引力,不能再引起他们的兴趣,也不能激发他们的需要了。在这种情况下,成人最重要的就是形成孩子的习惯。习惯是行为的惯性或稳定的行为倾向,一旦形成了某种行为习惯,这种习惯就会成为儿童的一种需要,而一旦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儿童就会感到不适,就要积极地寻求满足。如果一个孩子形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一旦睡觉和起床晚了点,他就会感到不舒服;如果一个孩子形成了放学后做家庭作业的习惯,一旦有一天没做家庭作业,他就会感到少了点什么。习惯一旦形成,就成为儿童内心的一种秩序。儿童必须维持这种秩序感,才感到每天的生活是正常、自然的,否则就会感到不自然、不正常。
而且,对一个儿童来说,从行为入手,促进心理的改变,常常比直接培养某种心理更为有效。许多家长可能急于让孩子知道爱干净是重要的,他们可能给孩子讲了很多爱干净、讲卫生如何重要的话,但收效甚微,有的甚至起到了相反的效果,孩子听多了,反而感到腻烦了。但是,如果家长改换一种方式,不再喋喋不休地重复那些“大道理”,而是通过身教等形式,让孩子体验到饭前洗手的快乐和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让他们形成一种饭前洗手的习惯,那么,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它的效果就非同一般了。这不仅可以免去我们的很多唠叨,而且可以免去孩子的反感甚至厌恶。
一个人的性格包括内外两个层面:内部稳定的价值观、态度、信念和动机;外部稳定的行为模式和实践方式。换言之,性格是上述两个层面的统一体。其中,外部稳定的行为模式和实践方式,就是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如果一个人具有勤快的性格特征,那么,他通常会有一套与勤快有关的价值观,认为勤快是好的、有意义的,外部则表现出与这种价值观一致的行为习惯。
儿童年幼时难以理解深奥的道理或道德规范,因此,在培养良好性格的过程中,生硬的说教常常难以奏效,而从外部的行为训练着手,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培养良好性格的有效途径。
2.如何养成孩子良好的习惯
那么,怎样养成孩子按时睡觉、好好吃饭、按时上学和做作业等一系列好的生活习惯呢?许多家长不是不知道养成好习惯的意义,而是不知道该怎样去养成孩子的好习惯。既然习惯是一种稳定的行为倾向,那么就应当从行为入手,循序渐进地去培养。许多家长常常失之于过急。总想一下子形成孩子的某种习惯,这是不现实的。
孩子行为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一个过程。例如,如果一个孩子还不能按时起床去上学,那么家长就可以制订一个计划,着手养成孩子自己愿意按时起床的习惯。首先,家长应该知道,更主要地是让孩子体验到上学带来的快乐,让他从心里愿意去上学;其次,应该根据孩子所处的年龄阶段,确定孩子对睡眠的基本需要或要求,明白他在目前的这个年龄通常应该睡多长时间,在此基础上制定大致的睡眠时间表,然后为孩子规划好每天的时间,并保证让他执行;再次,在每次行为达到目标之后,都应该让儿童体验到一种快乐或兴奋,让他感到“我做到了,我成功了”。家长最初可以对他进行表扬或鼓励,甚至可以给他一种让他感到高兴或愉快的东西。无论如何,要保证让孩子成功的行为与一种愉快的体验相联系。如果父母能保证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如一个月或两个月),孩子的行为每天都能达到预期的目标,那么这个孩子的习惯也就养成了。
对成人来说,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最初不要对孩子的要求太高。我们应该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而事实上每个孩子的确有着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成人不能用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代替孩子对一件事的想法和感受,否则就可能感到孩子事事不如人意。成人应该给孩子留足习惯养成的时间和空间,允许他们在相对较长的时间内养成某种习惯。我们甚至可以制订一个层层递进的习惯养成计划,让孩子逐渐适应,先让孩子达到较低的要求,然后再让他们达到较高的要求。例如,最初让孩子起床时可以稍微慢一点、晚一点,以后再快一点、早一点。而且,应允许孩子的行为在某些情况下有所反复,但成人应坚持执行预定的计划,在习惯养成的初期尤其应该注意这一点。
在这里,还需要提醒一下,父母在执行切合孩子实际的习惯养成计划时,应尽量避免强制或强迫。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许多家长早晨时间一到就将熟睡的孩子拽起来,强制他们起床,然后又不由分说拽着或抱着孩子,走向学校或接送孩子的班车。我们虽然可以由此让孩子“适应”成人的这种做法和学校的制度,但是这种适应只能是被动的顺应或被迫的服从。即使孩子表面上形成了按时起床上学的习惯,内心也可能存在强烈的抵触或逆反情绪。换句话说,这种习惯的养成是以牺牲孩子自身的想法和感受为代价的,可能存在一些不可预知的隐患。相反,那种顺应了孩子的心理特点、考虑了他们的真实想法和感受的做法,常常能够培养言行一致、内外合一的孩子。这正是每位家长最终想要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