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昨日重现:著名海难大揭秘
12906200000027

第27章 战争——最悲惨的海难他们在欢声笑语中和亲友挥手告别(4)

为挽回颓势,美国政府采取了三条紧急措施:迅速向海湾增派护航和扫雷舰只;改舰艇巡航为海空伴随护航,积极动员英、法、意、西德等盟邦派出扫雷和护航兵力。7月22日,美国驱逐舰“基德”号等8艘战舰首次为科威特11艘油轮担任伴随护航。位于阿曼湾的“星座”号航空母舰派出战斗机为护航队提供空中掩护。几乎同时,由苏联海军一批“克里互克”级导弹护卫舰护航的另一批油轮也起航离港。

7月24日清晨,庞大的美国护航队正行驶在法尔西岛以西16海里海面,突然“轰隆”一声,航行在最前面的41万吨油轮“布里奇顿”夜景下的科威特号左舷被水雷炸开一个大洞。顿时,船体剧烈震动,乌黑的原油如喷泉一样地从破洞中流出。

“我们被炸了!我们被炸了……”在“布里奇顿”号上押运的美国海军上尉沃格尔用高频电话向“基德”号报告,顷刻间,护航队出现了骚动。具有讽刺意味的是,8艘护航舰无一艘去编队前方探路引航,而是相继航至“布里奇顿”号后面,把这艘体积大、吃水深的巨轮当做“挡雷牌”.虽然,自7月30日起,法国“克莱蒙索”号航母编队,英国、意大利护航扫雷队,美国直升机航空母舰“瓜达尔卡纳尔打”号和战列舰“密苏里”号等舰相续开往海湾,摆出了要在海湾决战的架势,但这些国家的用心和微妙处境早被伊朗和伊拉克窥出端倪。两国继续不定期地布雷,不时地进行海空袭击战。

8月10日,美国军舰护送的第二批油轮又有一艘在阿曼湾触雷;15日,美国供应船“阿妮塔”号在航行中触雷爆炸,不久沉没,4名船员失踪;18日,利比里亚籍“奥斯科塞拉”号油轮在卡塔尔以东遭一艘不明国籍的炮艇袭击,使几千吨原油外溢。9月19日,伊朗炮艇用火箭击伤了一艘英国油轮,一名船员在烈火中烧死。不久,“油轮战”进一步升级,仅9月底一周的时间里,伊拉克袭击了8艘油轮,伊朗海空军击中了5艘船只。

剑拔弩张的美国军舰一直寻机打击伊朗。9月21日,一架武装直曾经的海湾战争升机击沉一艘伊朗巡逻艇;10月9日,美舰又将3艘伊朗炮艇击沉。

不甘示弱的伊朗卫队则一举击落击伤美机各一架,击伤军舰一艘,部署在霍尔木兹海峡的“蚕”式导弹更是整装待发,由2500名卫队成员组成的敢死队准备以各种方式袭击美国军舰……眼看一场世界性的军事争端将在海湾爆发,国际社会的外交调解在紧张进行。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几次周旋于两伊,奉劝双方罢战言好;各国领导人发表声明和谈话,呼吁以公正立场解决两伊冲突,敦促两伊全面执行安理会“598”号决议,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强烈谴责超级大国干涉海湾事务……在强烈的舆论压力下,海湾的战火才暂告缓和。

“彩虹战士”号被炸风波1985年7月10日深夜,新西兰的奥克兰港经过一天的吵嚷之后,渐渐恢复了宁静。当指针指向午夜零点时,突然“轰”的一声巨响,打破了奥克兰港区的宁静。

在酣睡中被惊醒的人们,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慌忙抓起衣服往外跑。人们纷纷涌上甲板,呼叫声、惊愕声、哨声、汽笛声交织在一起,响彻夜空。数十只强光探照灯来回转动,相互映照,更加强化了紧张、恐怖的气氛。就在这时,又是一声“轰”的巨响,而这一次的响声远远超过了第一次。人们在慌乱中看见一只巨大的船体在剧烈晃动之中沉向海底,而且下沉速度之快,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几分钟后,伴着警笛的呼叫声,奥克兰警察局几十名全副武装的警察风驰电掣般来到港口。一辆辆警车还未停稳,警察已纷纷跳下车来。

他们迅速封锁现场,分头勘查,很快通过无线电话向总部报告:国际性环境保护主义组织——绿色和平运动租用的一艘名为“彩虹战士”号的船只被炸,一名船员、一名葡萄牙籍摄影师佩雷拉遇难。警察总部听完汇报,下达命令:对港区实新西兰海岸行戒严,封锁海面,继续勘查,随时向总部报告。

1970年,加拿大、美国一些环境保护方面的专家、学者以及热衷环境保护的知名人士倡议、发起、成立了绿色和平运动组织,总部设在新西兰。这个组织的宗旨为:反对污染环境、反对进行核试验、反对运输遗弃核废料、反对捕杀鲸鱼。

该组织自成立以来,在世界各地通过各种方式积极宣传自己的主张,频繁开展活动,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它、支持它,从而发展成为拥有501个成员的知名度较高的国际性组织。“彩虹战士”号是绿色和平运动组织长期租用的活动船只,是一艘长48米、自重约449吨的平底船。

“彩虹战士”号被炸一事,不仅震动了奥克兰市,也惊动了新西兰全国。新西兰总理兼外交部长戴维·朗伊总理获悉消息后,意识到此事件非同寻常,立即召集紧急会议,有关方面重要人士参加,紧急会议作出了这样的决定:由全国警察总署抽调侦破专家协助奥克兰警察局,不惜一切代价,以最快速度缉获凶手归案。

朗伊总理亲自召集的紧急会议一结束,有关各方立刻开始行动。

全国警察总署的案件专用电话响个不停,来自各方的消息、情况、线索等源源不断地汇集到这里。

新西兰警方经过多方调查,获取了4条重要线索,而每一条线索都同法国有关。8月初,朗伊总理在听取“彩虹战士”号被炸的调查情况的汇报后,决定同法国政府联系,派警员到法国去调查,决心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

8月6日,在征得法国方面同意,新西兰调查小组一行数人来到巴黎,围绕“彩虹战士”号爆炸案展开了全面深入的调查工作。

舆论哗然,民情沸腾,对法国政府自然也是一种压力。8月8日凌晨,密特朗总统给总理法比尤斯写信,认为“彩虹战士”号被炸案是一起恐怖活动,是令人不能容忍的“犯罪行为”.当天下午,法比尤斯总理任命行政法院大法官特里科负责全权调查“彩虹战士”号事件。

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法国特别调查小组在特里科率领下,马上开始紧张的调查工作。

经过18天紧张的调查工作,8月26日中午,法国公布了“彩虹战士”号被炸案调查报告。调查报告说,法国国防部获悉绿色和平运动组织要到穆鲁罗瓦岛开展抗议法国进行核试验的情报后,埃尔尼曾指示国外安全总局,密切注视绿色和平运动组织的活动,必要时可派人打入这个组织,收集情报。

调查报告提出的结论认为:国外安全总局派出的6名特工人员在监视“彩虹战士”号行踪时,“严格按上司指示行事的”,“没有越轨行动”.法国政府及其秘密情报部门没有涉足于“彩虹战士”号案件;法国领导机关没有下达过炸掉“彩虹战士”号的命令;法国国防部和国外安全总局在“彩虹战士”号事件上是“清白无辜”的。

8月27日,法比尤斯总理发表声明,强调法国没有参与“彩虹战士”号爆炸案,6名法国特工人员不是作案者;重申法国在南太平洋的穆鲁罗瓦岛进行核试验是法国主权范围之内的事情,其他人无权干涉。

可是,事情突然又起了变化。9月17日,法国最有影响、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世界报》头版头条法国的凡尔赛宫刊登该报记者就“彩虹战士”号事件调查的爆炸性新闻。该报认为:

法国国外安全总局派遣的特工人员炸沉了“彩虹战士”号,国防部长埃尔尼、三军总参谋长拉卡兹可能是下达命令者,至少他们知道此事的详细经过和内幕情况。《世界报》素以态度严肃、消息可靠称誉国际新闻界,而且历来以维护政府利益著名。《世界报》发表这样的一条消息,影响之大是可想而知的。

9月22日,法比尤斯总理在巴黎举行记者招待会,公开承认法国特工人员炸沉了“彩虹战士”号。

随后,法、新两国就“彩虹战士”号事件经过多次不同级别的会谈,在事件发生后的一年,即1986年7月初,法、新两国达成妥善解决“彩虹战士”号事件的协议:法国向新西兰赔偿经济损失700万美元,并公开向新西兰道歉。

就这样,围绕“彩虹战士”号事件而引起的一场风波,终于平息了。

什么是特工特工又称秘密警察、政治警察,他们通常以秘密方式执勤,针对国内威胁,以保障国家安全为目的的警察。秘密警察的目的不是维持法律秩序,而是维持当政政府免受攻击,并且经常用作政治迫害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