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昨日重现:著名海难大揭秘
12906200000024

第24章 战争——最悲惨的海难他们在欢声笑语中和亲友挥手告别(1)

他们在激动幸福中向愿望招手呼唤;在他们的队伍中,有文雅智慧的社会名流;有淳朴天真的平民孩童。然而,上天并没有心疼这些可爱的人,当汽笛响起,他们怎么也没想到,伴随着美好的憧憬,开启的却是一条走向死亡的路。战争——让磨难泛滥滋生!

150:著名海难大揭秘昨日重现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第二年。5月1日上午,美国纽约港内,“卢西塔尼亚”号在乘客和亲人的挥手告别中起航。

在欢声笑语的游客中间,有不少当时的知名人士。如小说家贾斯特斯·福尔曼,到比利时去帮助政府工作的小林登·贝茨,系谱学家洛思罗普·威辛顿,到英国去研究心理学的西奥戴特·波普小姐,歌唱家和舞蹈家戴夫·塞缪尔斯,独角戏演员赫伯鲁,还有盼望着去苏格兰接未婚妻的亚历山大·坎贝尔等。著明戏剧作家查尔斯·弗罗曼也在其中。尽管战争的阴影笼罩着大西洋,但人们还是冒险踏上了旅程。

“卢西塔尼亚”号是一艘装备着涡轮发动机和4只螺旋桨的豪华客轮,漂亮的流线型船体上高耸着4个大烟囱。可以载客3000名,堪称“海上女王”.1907年,它开始海上航行。1908年,它创造了24小时平均航速超过26节的纪录。此次横渡大西洋的航行,船上除载有1969名船员和旅客以外,还装载着价值73.6万美元的战争物资:黄铜板、铜棒、牛肉、毛皮、弹壳、导火线、军需品和弹药。

12点20分,轮船在老船长威廉·托马斯·特纳的指挥下,汽笛长鸣,缓缓离开了码头。船长是个矮个子,饱经风霜,满面红光,精神抖擞,长着一双敏锐的蓝眼睛。

从起锚的时候起,战争的阴谋就伴随着这次航行。不祥的流言到处流传,说是有间谍和破坏者在活西塔尼亚“号惨案”卢曾经的战争场地——大西洋

5月6日早晨,火红的太阳徐徐从地平线上升起。提心吊胆的旅客又开始了新的一天的旅行。

这一天依旧风平浪静。正当“卢西塔尼亚”号小心翼翼地在这多事的海面上航行时,瓦尔塞·施维格指挥的U-20德国潜艇正在圣乔治海峡的航道上巡逻。在爱尔兰海域周围的商船航线上,3艘船已成了它的刀下鬼。

漫长的一夜总算平安地过去了。

天空逐渐放亮。从爱尔兰岛绿色山丛里吹来的陆地气息唤醒了沉睡中的船上游客。7日早上8点,轮船把速度减慢到18节,随后又降低到15节,以便穿过雾区。上午11点,大雾消失,晴空万里,海面上微波涟漪,真是少有的好天气。机舱里的传令钟不时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卢西塔尼亚”号又加快了速度,爱尔兰岛隐隐约约地开始出现在旅客的眼前。旅程即将结束,旅客又恢复了往日的兴奋,脸上逐渐绽开了微笑。

然而,悲剧就在这时候发生了。

下午2点08分,美术家奥利弗·巴纳德看见海面上泛起一条白色的泡沫,流星赶月似的朝右舷方向飞奔而来。他觉得这景色颇为壮丽,不禁失神地观赏起来。当一位妇女漫不经心地问他这是不是鱼雷时,他简直如五雷轰顶,不知所措。

前甲板担任瞭望的年轻水手莱斯利·莫顿赶紧通过麦克风向驾驶台报告:“右舷发现鱼雷。”话音刚落,便听到轰然一声爆炸声,“卢西塔尼亚”号被击中。

锅炉房里,好几个人被当场炸死,作最后一次航行的可怜的欧文·康纳利也在其中。鱼雷命中处,煤渣在海水中翻腾,船体内喷出一股股黑烟。一只救生艇被炸成碎片,四处飞溅。海水向甲板上倾泻下来,人们慌忙东奔西逃。海水决堤似的涌进锅炉房,没有被炸死的人全被淹死。船身剧烈地向右舷倾斜,船褪去战争的德国首开始下沉。

紧接着,餐厅附近又传来一声爆炸声。餐具、食物和水果被震得从餐桌上和服务员手中掉下来。没过多久,发电机就被海水浸没,电灯全部熄灭。在阳光照不到的船舱里,顿时一片黑暗。

轮船两处被炸,船上顿时一片慌乱。舱口和通道上,挤满了东逃西蹿的人。

船长的坚定影响了全船。人们开始镇静下来。许多旅客开始下舱去取救生衣和救生圈。报务员紧急发出求救信号:“SOS……遭鱼雷的袭击……严重倾斜……立即赶来……旧金塞尔角南面。”船身越来越倾斜,严重地影响了救生艇的下水工作。悬挂在吊架上的右舷救生艇紧贴着船身,艇上的人用船桨或用双手使劲地推着,用尽浑身的解数,也只能在船壳上划出几条浅浅的痕迹。有两只救生艇勉强下水后,艇身也开始开裂,海水不断地渗入,救生工作极其艰难。

无线电收发室里,两位年轻的报务员尽管怀疑这微弱的无线电波是否会有人收到,但还是镇定地继续发出遇难消息和求救信号。旧金塞尔角无线电站在最后的时刻收到了“卢西塔尼亚”号的呼救讯号:“船身倾斜加剧,紧急求救。”下午2点15分,即轮船被击以后的第7分钟,“卢西塔尼亚”号遇难的消息传到旧金塞尔角英国海军司令部。拖船“斯托蒙科克”号、“沃里尔”号立即解缆出航。拖轮“布罗克”号和“布雷德福”号抛下正在托运的运煤驳船,掉头向出事地点开去。3艘鱼雷艇也开足马力向“卢西塔尼亚”号急驰而去。50海里外的“印度帝国”号客轮等船也先后奔赴出事地点。

尽管有好几艘救护船接到消息后朝“卢西塔尼亚”号驶来,但此刻“卢西塔尼亚”号已经濒危。

船尾越来越高,忽然间骤然下沉。一个巨浪从后面向船扑过来,把整条船连同人们绝望的尖叫声一齐席卷而去。“卢西塔尼亚”号没有来得及等救援船赶到,头朝下地向海底滑去,留下一个巨大的旋涡。

接着从旋涡中又漂浮出淹死的人和挣扎着的人。

8只侥幸脱险的救生艇载着得救的人向海岸划去。有些因无法堵住漏洞而逐渐沉没。一些翻了身的救生艇上爬满了人。这是大海中的岛屿,爬上去就有了生的希望。有些刚刚爬上又被后来者拖下水。在大海中游动的人也有不少被快淹死的人拖入海底。

假如这时候有救护船赶到,起码有几百人可以生还。遗憾的是,它们连影子也看不到。现场只有一条小渔帆船,由于一丝风也没有,它毫无办法,只能远远地看着遇难的人无力地呼叫着,呻吟着,挣扎着,最后因筋疲力尽而消失。

特纳船长和安德森一起被旋涡抛出驾驶台,又幸运地涌出海面。

他抓住一根木桨,后来又抓到一把木椅,在海面上漂浮了8个多小时以后获救,安德森却消失得无影无踪。救护船只赶到时,活着的人已经寥寥无几。海面上漂浮着成百具尸体。“卢西塔尼亚”号上1959名船员和旅客中,有1198人无辜地死去,其中有近百名是儿童和婴儿。

这便是德国法西斯U-20潜艇两枚鱼雷在人类航海史上所造成的一幕惨不忍睹的悲剧。

哈利法克斯海域大爆炸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远离欧洲战场的加拿大也莫名其妙地燃起了战争的硝烟。这是一次意外事故,而实际上造成这场灾难的罪魁祸首也是这场惨绝人寰的战争,是缘于一批途经欧洲战场的高能爆炸物在途中爆炸。爆炸是一艘名叫“伊莫”号的挪威船引起的,这艘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比利时政府租用。

1917年12月6日,“伊莫”海洋中的岛屿号起锚驶往欧洲,满载着游客在加拿大海域行驶。上午8时40分,它已匀速驶进哈利法克斯和贝尔福德之间的海峡。这时,迎面有条船开来,这是从纽约开来的“勃朗峰”号货轮,上面装运着数千吨运往欧洲战场的烈性爆炸物:前舱装着易燃性化学制品,中舱还装着数十桶汽油,后舱是3000余吨的梯恩梯炸药,这是一枚航行的“巨型炸弹”.两艘船从相反的方向缓慢靠近,双方都开始鸣笛示意。

两船相遇,在航行中原本是很正常的事情。奇怪的是,“勃朗峰”号引水员突然发现情况不妙:“伊莫”号莫名其妙地偏离了航向,与自己的船走到同一条线上来了。“伊莫”号借着惯性像头笨重的大象“吱吱嘎嘎”地撞了过来,它的船头居然把“勃朗峰”号的右舷扯开了一个大口子,很快,汽油从倒地的桶中溢出,流进了装有化学制品和火捻的船舱,立时引起了熊熊大火。

“勃朗峰”号船长明白这意味着什么,要想扑灭烈火根本不可能。

他率领水手纷纷跳上救生艇,疯狂地向岸边划去。靠岸后,船员们手抱着头,一路号叫着钻进附近森林。

这艘危机四伏的“勃朗峰”号在被撞后的17分钟,终于发生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大爆炸。这是历史上最严重的爆炸事件之一。巨大的爆炸声甚至在约70千米以外的特鲁罗都能听到。海港城市哈利法克斯的一半几乎被夷为平地,房屋、人、牲畜在猛烈的震动中被气浪抛向天空。“伊莫”号在相撞后冲向对面的达特茅斯海岸,在爆炸的强大冲击波作用下从水中掀起又落下。船上的不少货物和船员都被抛向空中,在约3000米之外才纷纷坠地。海峡两岸的里士满和达特茅斯有500多名学生正在教室上课,结果只有10个人幸运地活下来,其余全部被砸死在倒塌的教室里。

在里士满一座古老而华丽的王后饭店。人们正在大厅里饮茶小憩,爆炸的剧烈震动把他们从椅子上掀到半空。饭店里的一些职员歇斯底加拿大的海边里地大叫:“德国飞船!德国飞船!”几个月来,他们一直担心德国可能会横跨大西洋进行空袭。没有想到等来的是这样一次莫名的灾难。

整个哈利法克斯像被轰炸过一样,许多房屋都变成了瓦砾堆。市民有的丧生于瓦砾堆中,有的被炸得血肉横飞,城里的历史名胜毁坏殆尽。用花岗石建成的气势雄伟的多来尼大厦连同它那价值连城的印第安艺术宝藏一起在爆炸声中化为灰烬,随风飘去。有100年历史的省府大楼,雕梁画栋的大戏院,庄严肃穆的古老教堂等一座座精美的古典建筑都毁于一旦。

爆炸之后,海峡两岸都引起了熊熊大火,往日和煦的海风此时似乎也变得凶残起来。猖獗的大火使哈利法克斯丧失了自卫能力,浓浓的黑烟弥漫在整个城市的上空,数千米以外都能看得见。

大爆炸使得成千上万的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哈利法克斯其他几个未遭劫难街区的饭店和旅馆纷纷打开门,为横空遭难的市民提供免费食品,几家药店也都来帮助近万名受伤的居民。一夜之间,哈利法克斯成了一座互助互爱的“同志之城”.人类的友爱拂去了灾民心中的绝望和痛苦,为他们点燃了重建家园的希望之火。

“俾斯麦”号的沉没1941年5月27日,北大西洋海面上炮声隆隆,硝烟弥漫。一艘漆有白色符号的巨舰像一头斗红了眼的巨兽,怒吼着将一串串炮弹射向包围它的猎手们——英国皇家海军的数艘战舰。猎手们在缩小合围的同时,用绝对优势的火力将它打得遍体鳞伤。曾经不可一世的战舰在绝望的挣扎中,终于倾斜舰体,缓缓地沉入大洋。在英国水兵的欢呼声中,满面征尘的英舰队指挥官按捺住兴奋的心情,开始起草电文:……1941年5月27日上午10时40分,“多塞特郡”号击沉德国战列舰“俾斯麦”号……一代巨舰“俾斯麦”号沉没了,这恰似一盆冷水兜头浇在纳粹德国头子们的头上。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号称全欧洲最强大的战舰居然被英加拿大古老的建筑国人打沉了!尽管它装备了4座380毫米口径的重炮,尽管它漆上了那两个巨大的,在帝国军人心目中是如此神圣的徽章……1941年5月19日,“俾斯麦”号在狂热的第三帝国军号声中起锚,离开波兰格丁尼亚港,由巡洋舰“普林斯·奥根”号引航,向北大西洋行进,妄图用它那4座巨炮打断英国“海上生命线”——商船队。英国海军获悉后,立即紧急部署,组成了以航空母舰“皇家方舟”号和“胜利”号为首的包括十几艘大小战舰在内的打击力量,决定给“俾斯麦”号以迎头痛击。果然,“俾斯麦”号刚驶过丹麦海峡,便与英舰队遭遇。由于使命在身,德舰不敢恋战,企图在浓雾的掩护下溜之大吉。不料,英舰队却在先进雷达技术的帮助下紧追不舍。同时,部署在冰岛南部沿海的英战列舰“威尔士亲王”号和“胡德”号巡洋舰也向西疾驰,进行堵截。英“胜利”号航空母舰接到命令后,率“乔治五世”号战列舰加入角逐。5月24日晨5时35分,“威尔士亲王”号发现德舰,立即向它开火。“俾斯麦”号用大口径舰炮进行还击,并直接命中英“胡德”号弹药舱。英船顿时爆成一个大火球,并迅速沉没,舰上1419名船员中仅3人逃生。

而“俾斯麦”号则被“威尔士亲王”号击中舰首,丧失了近1000吨宝贵的燃料,船速也减少了二三节。但德舰依仗重炮和厚实的装甲杀出一条血路,逃之夭夭。随后继续它的使命,并准备驶回法国进行维修。

但由于燃料的损失,“俾斯麦”号不得不冒着与英舰队再次遭遇的危险,选择了一条笔直的航线。5月26日,一架英国侦察机发现了它,为了防止其进入德国空军的保护范围,从英航母“皇家方舟”号起飞的鱼雷轰炸机不顾一切地对“俾斯麦”号进行拦截,其中3枚鱼雷击中德舰。这一打击虽然对“俾斯麦”号舰体损害甚微,但其中一枚却击毁了它的尾舵,使德舰在风浪中行驶更为艰难,面对英舰队的合围,束手无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