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滋润人生温情故事
12889700000030

第30章 学会用幸福造句(5)

看着“阳光投递公司”的业务还在不断地拓展,前景一片生机勃勃,一位资深记者这样感慨——带着爱意的阳光,有时只需要那微不足道的一缕,便可能点燃智慧的火种,进而把无限扩大的温暖投向更多的心灵。

五分的勇气

那天回家路过一个菜市场,想起妻子早上出门前的叮嘱,便下了自行车,蹲下来挑了两样青菜。

待起身推起车子,不由大惊:放在车筐里面的一个破旧的黑皮包不见了。那里面有一些对我来说很重要的科研资料,还有给同事捎的一封信。

前后左右寻找了一遍,没找到我的包,我不由得捶胸顿足连连叹气。

卖菜大嫂见我如此难过,同情地问我:“包里有值钱的东西?”

“东西倒是不值钱,可我急着用啊。”我心里对小偷痛恨极了。

“如果里面没值钱的东西,兴许在附近就能找到。”大嫂安慰道。

“真的?”我心里立刻燃起一份侥幸的期盼。在大嫂的指点下,我在附近仔细地寻找起来,但最终我还是垂头丧气地走回来。

天黑下来了,我懊悔不该买菜,更不该大意地将包放在车筐里。

这时,那位大嫂见我还在那儿不死心地打转,便让前来帮忙的女儿照看生意,她自告奋勇地带我去找。她说这个市场小偷很多,小偷对偷来的用不上的东西,往往趁人不注意随手扔到某个旮旯了事。

忽然,卖菜大嫂兴奋地喊道:“找到啦,找到啦。”

在一个堆满杂物的小货摊后面,我的包正躺在雪地上。打开包,我一阵欣喜——里面的东西一样不少。看来小偷真的很失望,才把它扔得这么远。

回到家中,跟妻子谈及我的包失而复得的经过,妻子对我不住地赞叹卖菜大嫂的见义勇为不以为然。妻子认为那位大嫂明明知道市场上有小偷,却没有或不敢提醒我看好包,或许她发现了小偷拿了我的包,她不敢吱声,她帮我找包不过是良心未泯而已。

我却不同意妻子:“就算她看到小偷拿了我的包她没敢声张,可她热情、勇敢地帮我找回了丢失的包,她没有十分的勇气,至少有五分的勇气啊。”

没错,我们不能要求所有的人都是与邪恶战斗的响当当的勇士,但需要每个人都在内心里保留几分正直、热忱、宽容等等这些做人的基本原则。

哪一个都重要

朋友阿丰喜欢给报刊写些很有哲理性的小文章,日子一久,竟赢得了不少的读者。每每有读者来信,他都非常高兴,都要认真地一读再读,还要挤时间一一回信。

一天,他的妻子跟我诉苦,她说阿丰最近简直是犯傻了,每天光忙着给读者写回信了,连稿子也顾不上写了,挣的那点儿稿费不够往里面搭邮资的了。他那犟脾气谁也说不动,只好找我这个文友来劝劝他,别写那些没用的回信了,有时间多写两篇稿子赚点儿稿费贴补一下生活,那该有多好。

见到阿丰时,他正忙着给天南海北的中学生读者写回信。我顺手拿过两封来信一读,不禁淡然道:“有兴趣看完这些幼稚的来信就不错了,挑一两个回封信也就算了,大多数就略过去吧。”

“不行,哪一个都不能忽略,因为每一封信都凝结了某些情思,都需要用心去阅读,用心去回。”阿丰很认真地一丝不苟地写着。

“可你的时间、精力和财力都有限啊,再说了,你的回信恐怕也解决不了什么重要问题。”我一副看透世事的神态。

“你说的有一定道理,但也许我的某一回封信,对某一个人真的很重要呢,尤其是那些正在成长中的年轻人。”阿丰固执中带着自信。

“你的博爱之心令人佩服,可天下需要关心的人多了,你能关心得过来吗?”我还想说服他。

“正因为关心不过来,我才应该更加重视有缘通信的每一个朋友呀。你不用劝我了,在我看来,哪一封信真的都是不能省略的。”阿丰宝贝似的悉心整理着每一封读者来信,穿窗而过的阳光映着他的那份自然与随和,一如他笔下那些清新、睿智的文字。

一瞬间,我被世俗浸泡得有些冷漠的心竟有了一份感动:随时都能把遥远的陌路人看得很重要的人眼里,即使付出的再多,他的内心里其实也是幸福无比的。

一双融满深情的鞋

大四最后一学期开学时,全学年最困难的林,拎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包回来了,他给本寝室的同学带了一份珍贵的礼物——给每位同学一双母亲亲手缝做的布鞋。

悉心的林事先悄悄地量了大家的鞋码,所以每个同学拿到的鞋,穿上去大小都非常合脚,都感到很舒适。

平素讲究穿什么都要名牌的凯,一边试鞋,一边坦然道:“林,有缘成为同学一场不容易,如果说以前大家都帮过你一把,那也是理所应当的,你不用老是惦记着怎么回报大家。”

大家也都赞同凯的观点,纷纷表示同学之间友情为重。

林感激地说:“大家的真情我记在了心里,我也知道大家今后也许很少有穿这些鞋的场合,但这是母亲的一份心意,她多次念叨着一定要送一份礼物,给经常关心自己儿子的同学。”

“难为她老人家做了这么多鞋,要费多大的功夫啊!”林上铺的钧一句话提醒了大家,大家恍然想起,林的母亲先天性的双目失明。

“哦,没什么,是她非要亲手做的,她先用积攒了许久的碎布,糊了一张又张的袼褙儿,一针一针地纳了鞋底,又自己摸索着铰了鞋样,起早贪黑地飞针走线,赶了好几个月才做好了这八双布鞋。”尽管林的叙述是那么平淡,大家还是在眼前浮动出远方山区的老人家细心缝制的情景。

片刻间,寝室里一片静默。大家不约而同地再次把目光投向自己手里的布鞋,抚摸那缝得非常匀称的鞋底和鞋口那细密的针脚,不由得惊讶地发觉——原来自己手里拿着的正是一份弥足珍贵的礼物啊!

那天,全寝室的同学都郑重地换上了那双千层底的舒适无比的布鞋,一起走进各种名鞋纷呈的校园,迎接众多同学惊讶的注目,大家的眼里流露着无以掩饰的自豪。

接着,大家又穿着布鞋照了张合影。尔后,又都把鞋放进了自己的箱子里。他们说这么珍贵的鞋,实在不忍把它穿坏了。

如今,作为林的室友,每当我置换一双新鞋的时候,我总是禁不住想起一直没舍得穿的那双布鞋。于是,一股暖暖的柔情,仿佛就从脚底涌来,瞬间便涌注了周身。我暗暗的告诉自己——既然曾穿过那样的一双融浸着深情鞋,就应当把今后的路都走好了。

真有一种叫“永恒”的花

那年,离情人节还有两天,大学附近的一家鲜花店的生意便火爆得惊人,虽然店内鲜花品种不多,但顾客却络绎不绝。

那天,他酒气熏天地踉跄着闯进花店,粗暴地推倒几个花篮,还抓起一把玫瑰扔到脚底下,使劲地碾踩着,嘴里嘟囔着:“都是些很快就会枯萎的花,根本就没有一种永恒的花。”

“老板,把他打走吧?”两个年轻店员过来欲对他动手。

“要不,报警吧?让他包赔损失。”那位女店员的一只手已拿起手机。

“你们都赶紧去给顾客拿花,别坏了大家的心情。”老板是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孩,她摆手制止了员工们的愤怒,把他扶到一把藤椅上坐定。

“赶紧关了你的花店得了,都是骗人的把戏,没有一种花是永恒的。”他依然不顾众多顾客的侧目,在那里高声地大放厥词。

“真的吗?我想想听听你的理由。”女孩微笑着将一杯茶水递到我的手上,拉过一把椅子坐到我的对面。

“我,我有亲身的体会。”他一激动,一大口让人掩鼻的污秽之物喷涌而出,把女孩的高档呢裙浇了一个淋漓酣透,几个顾客都不禁厌恶地侧身怒目,以示心中的不满。

“老板,让我来教训教训他吧。”一个小伙子实在忍不住了。

女孩平静地摆摆手:“快去给大家拿好花,剩下的由我来做。”女孩把他搀到水池边,轻扣他的后背,让他吐了一个痛痛快快,然后手脚麻利地把一切收拾干净。

换了一件干净的外套,女孩再次坐到他面前,温柔地看他:“请继续讲你的理由吧。”

已开始醒酒的他有些不好意思:“我,我。我可能有些片面了。”

“没关系的,我愿意听听你的故事。”女孩微笑着鼓励道。

于是,他声泪俱下地讲述了自己那以快乐开始、以痛苦结束的爱情故事,其中有一个被反复渲染的重要情节,是他曾给女友买过许许多多的玫瑰。女孩像一个小学生似的,认真倾听着他那个司空见惯的故事。在整个讲述过程中,她几乎没有插入一句评述的话,只是不时地微微颔首,给他的茶杯里续上热茶。

奇怪的是,当他一股脑地倾诉完毕,他那伤感弥漫的心田,竟像拂过了一缕缕清风,变得轻松起来。他不禁脱口慨叹:“原来,爱情真的不关花与草,我根本没理由跟你较真什么永恒的花。”说完,他冲女孩深鞠一躬,跑出花店。

望着他融入阳光的背影,女孩笑靥如花。

不久,女孩读到了他的一篇漂亮的文章,题目是——真的有一种叫“永恒”的花。后来,他拥有了幸福的爱情和成功的事业,他依然喜欢经常到女孩的花店买花,并感激地告诉陌生的买花人——有一种叫“永恒”的花,是金钱买不来的,要靠心灵去栽培。

面对众人不解的目光,他和女孩总要慧心一笑——没错,真有一种叫“永恒”的花,它是开在爱的心灵上的,需要热情、宽容、理解等等许多养料的滋润。

永远不晚

78岁的祖母那天忽然说她要去学绘画,儿孙们都以为她一时兴起随便说说而已,并没有太在意。谁知第二天,祖母便自己买了纸墨,自己去绘画班报名。

“老奶奶,您是给孙子报名的吧?”负责登记的小女孩微笑着。

“不,我给自己报名。”祖母一脸的自豪。

“可是,您。“女孩想说祖母的年纪这样大了。

“你以为画画还分年纪吗?”祖母没有在意女孩的愕然。

“那倒不是,我只是以为您现在学画画好像没有多大的意义了,有那样的时间和精力,不如多享受享受呢。”女孩直言不讳道。

“难道我学画画不是一种享受吗?孩子,要知道这个想法在我心底都埋藏快60年了,今天能够实现它,那就是最幸福的享受了。”祖母一脸的认真。

“学绘画是很辛苦的。”女孩善意地提醒道。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享受自己喜欢的乐趣,哪里还有什么辛苦呢?”祖母不以为然道。

从此,祖母竟像个小学生似的,每天准时准点地去上课,每天都要一丝不苟地完成老师的作业。偶尔,她还把自己的作品拿给儿孙们看看,乐呵呵地接受一番大家的表扬。有时,祖母还会很认真地谦虚道:“别净拣好听的给我说,也给提点儿意见。”儿孙们便说:“真的已经很不错了,您只是借此找些乐趣,又不打算去搞什么画展。”

“你们怎么知道我不想搞画展呢?难道你们以为我现在已经晚了吗?”祖母生气了。

“不晚不晚,永远不晚。”儿孙们忙哄她,老人孩子似的笑了。

80岁生日那天,祖母真的在小区里搞了一次个人画展,几十幅算不上精美的画,让祖母辛苦了好长时间,也幸福了好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