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滋润人生温情故事
12889700000019

第19章 力透纸背的爱(5)

很快,母亲让邻居代写的信赶到了。读信时,他不由得怦然心动——原来,乡下前些日子正流行着母亲买5个鸡蛋,煮熟了送给儿女吃,以保儿女平安的传言。母亲还在信中一再叮嘱他,让他一定要一顿吃掉那5个熟鸡蛋。

读信的那一刻,他心里暖融融的,仿佛母亲就站在面前,慈祥地看着他吃下了那5个鸡蛋。

放暑假回家,母亲问他鸡蛋是否坏了。他笑着说:“没有,很多同学都羡慕我有个好妈妈呢。”于是,他看到母亲一脸的幸福,如阳光一样灿烂。

毕业前,他写信告诉母亲他处女朋友了。母亲十分欢喜,很快寄来了一条红围巾。当他拿了它给女友时,她不屑地说了声:“多土啊,你看现在谁还围它呀?”

女友说得没错,城里的女孩子,几乎没有一个再围这种很普通的围巾了。可这毕竟是母亲的一番心意啊,女友勉强答应收下了。

后来,他跟女友的关系越来越淡,最后只得分手。

那天,他问她:“那条红围巾呢?”

“那破玩艺早让我扔了,你若是要它,我可以再给你买一打。”女友淡然道。

他摇头,心里充满了悲哀,为母亲的那条无辜的红围巾。

不久,他给后来做了他妻子的樱子买的第一件礼物,就是跟母亲买的一模一样的红围巾,并告诉她是母亲买的。

后来,母亲曾自豪地跟很多人说:“我相信自己的儿子的眼光错不了,就选一条普通的红围巾,一下子就帮他拴住了一个好媳妇。”

看到母亲那无以掩饰的喜悦,他幸福中夹着一丝怅然,那是母亲不曾知晓的。

母爱深深深几许?关于母爱的故事有很多很多,仅此三个母亲不知道真相的小事,便让他一生深深地感激慈爱的母亲。

呵护孩子晶莹的心愿

岁末的一个午后,女儿做完了所有的作业,拿出一沓彩纸,开始叠千纸鹤。她有99个美好的心愿,要藏在这99只千纸鹤中,送给爸爸妈妈。

小屋的光线有些暗,她把东西移到方厅靠窗口的一张小木桌上。窗外又飘起了雪花,女儿的思绪也在开始飘动。她想到了在北京打工的爸爸,他都快一年没回来了,他现在好吗?这次能如数拿回工钱吗?上一次他只拿回来三分之一的工钱啊。这一只千纸鹤祝愿爸爸平平安安,这一只祝愿爸爸碰上一个好心的老板,这一只祝愿爸爸早一点回来。女儿的小手灵巧地翻飞着,单纯的祝愿一个接一个,目光里也浸满了虔诚和认真。

“卖糖葫芦喽,卖糖葫芦喽。”窗外传来响亮的吆喝声,女儿抿了抿嘴,她已经两年多没吃那酸酸甜甜的糖葫芦啦,因为爸爸妈妈都下岗三年了。她已经学会了节省每一分钱,这一沓彩纸还是邻居老奶奶送给她的,因为她给行动不便的老奶奶送过一个月的报纸。

随着远去的吆喝声,女儿的心又被妈妈牵去了。妈妈正在菜市场帮人家挑菜,每个月能赚300块钱,在爸爸寄不回工钱的日子里,那就是她们母女全部的生活费了。妈妈每天都是晚来早走,她真担心妈妈那柔弱的身子撑不住了。她叠了一只红色的千纸鹤,希望妈妈永远健康;她又叠了一只粉色的,希望妈妈春节前能买一条漂亮的围巾,那天妈妈看到刘阿姨的围巾,眼神中流露的那份喜欢啊,女儿一想起来就要落泪。

一只只漂亮的千纸鹤摆在小木桌上,女儿默默倾诉着一个又一个真诚的心愿。是的,就在新的一年即将来临的这个飘雪的午后,女儿绵绵的情思,像窗外那些晶莹的雪花,在无声地纷纷扬扬。

妈妈回来了,今天第一次回来得这么早。女儿欢喜地迎上去,但妈妈那一脸未消的怒气,让她愣住了。

“不在家里好好学习,叠这些破东西干什么?当吃当喝吗?做完作业了,就不能主动多学一点儿吗?这么大了怎么还不懂事?还让妈妈操心?花那没有用的钱干什么?你不知道爸爸妈妈最大的心愿,就是你将来有出息吗?”平时一向温和的妈妈,显然在外面受了很大的委屈,看到女儿在家没有学习,还把不大的方厅弄得一片狼藉,忍不住把一肚子的火气全撒到了女儿身上。

“我,我。”女儿惊诧地望着妈妈,泪水含在眼里,默默地收拾着桌子上的东西。

“快把它们都扔掉,别让我看着闹心。”妈妈严厉地命令道。

女儿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簌簌地滑落下来,打湿了那只悉心叠成千纸鹤,仿佛无辜的千纸鹤也伤心地流泪了。

“哭什么哭?还不赶紧学习去,这次考试要不拿第一,能对得起你在外面拼死拼活的爸爸吗?我在外面受苦遭罪,难道回来要看你这么不争气吗?”妈妈理直气壮地训斥着女儿,随手将女儿没叠完的千纸鹤抓过来,扔到垃圾篓里。

女儿啜泣着回到了自己的小屋,拿出日记本。

很晚很晚,女儿才躺下休息。妈妈织一会儿毛衣,有些不放心地来到女儿的小屋,她已后悔不该向女儿发那么大的火,因为女儿一向是很懂事的。

轻轻拂去已入梦乡的女儿脸上的泪花,妈妈拿过起女儿枕头边上的日记本。

蓦然,她的心一颤,那几行亲切的文字电流一样击中了她。“妈妈,对不起!我叠那些千纸鹤,本来是想表达心中的美好的心愿,是想让您高兴的,却惹您生了那么大的气。我知道,您很辛苦,在外面受了许多委屈却没法诉说。我一点儿也不怪您,您永远是我的好妈妈,我以后一定加倍努力学习,一定不会让您失望的。”

“哦,我的宝贝女儿。”妈妈恍然读懂了女儿那些晶莹的愿望,她拣回那些扔掉的千纸鹤,将它们一一地摆到床头,看着它们,心头荡漾的是一轮轮难以诉说的幸福。

很多的时候,孩子们会用他们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对父母、亲人和老师等大人们的美好心愿,有的很朴素,有的很简单,有的也很单纯,有的甚至很幼稚,但那源于一颗颗晶莹之心的,却是千金难买的一片纯纯的真情真爱。只是大人们常常忽略了孩子的心声,常常误会了孩子的心愿,把那些虽然简单却美好无比的心愿,轻易地抛掷到了一边。其实,孩子美好的情感和优良的品质,正是在那一点一滴的美好心愿中成长起来的。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凯瑟琳博士曾说过:“呵护孩子美好的心愿,就是呵护孩子纯净的世界,就是在引领孩子走向优秀的人生。”

是的,在每一个孩子成长的路上,都会有许多美好的心愿,可能是属于自己的,可能是许给亲人的,也可能是献给陌生人的,如果这些美好的心愿,得到的是赞赏、鼓励、支持、帮助。而不是相反的忽略、漠然、轻视,甚至粗暴的嘲讽打击。那么,生活中该增添多少美丽动人的情景呢?该有多少美梦成真的欢欣呢?

呵护好孩子美好的心愿吧。每一个父母、每一位师长、每一位成年人,都有义务让孩子的心地更纯洁,让孩子的情感更丰富,让孩子的品质更高尚。而他们要做的,就是从呵护眼前的一个个小小的愿望开始,像浇灌一株株小树苗一样,让孩子的心愿绚丽如花。

没有什么可以打败母爱

跟随着丈夫游牧于科尔沁大草原上的乌日娜,多大的辛苦她都能承受,最难承受的是那对双胞胎的儿女先天的反应迟钝,都10岁了,还在一年级里遭受着比他们小的孩子称呼“傻瓜”的嘲笑。

一个秋日的午后,那位慈眉善目的老师来家访,再次不无遗憾地告诉乌日娜一个令她悲伤无比的事实。她的一对儿女有明显的智力障碍,很多非常简单的问题都听不明白,恐怕又要重读一级了。听到她一向信赖的老师那不容置疑的评语,一股寒冰般的凉意在她的心底掠过,迅速地弥漫了周身。

难道一双可爱的儿女就要在弱智、蒙昧中度过他们凄然的一生吗?望着茫然无知地在草地上追逐蝴蝶的儿女,乌日娜浸满悲哀的眼睛里面,忽然坚定地迸出一个不肯屈从命运的“不”字。

乌日娜做出了一个连她自己都惊讶的选择。她要靠自己来教育一双儿女,要让他们像其他正常的孩子一样有出息。

只读过六年书的乌日娜,对培养孩子的理论和方法的掌握几近于零。但为了孩子的未来,她愿意从头开始学起。她去镇上求教老师,又来到呼和浩特市找大学教授咨询,还跑到北京最好的智障学校听课。那些年里,她风尘仆仆地四处奔波,像一个被饥饿困扰了许久的乞丐,不停地寻觅着培养儿女的良方。她还买来了一大堆的书籍,没黑没白地艰难地啃读起来。

丈夫说她简直是发疯了,左邻右舍都带着同情地连连摇头,因为他们都不相信乌日娜会改变儿女似乎早已经注定的命运。

可乌日娜固执地相信儿女的智障完全有可能通过适当的教育加以克服。在翻阅大量的中外成功的教育范例过程中,她的这个强烈的信念更加坚定起来,尤其是美籍墨西哥人昆塔尼拉的生动的教育经历,更是深深地震撼了她的心灵。她相信奇迹也会在她和自己的儿女身上出现。

很少有人知道乌日娜付出了怎样的艰辛,刚过40岁的她那一头曾叫人羡慕的乌丝全都斑白了,额角深深的皱纹也在讲述着岁月对她沉重的磨砺;很少有人知道她以怎样的刻苦,拿到了教育学和心理学两个自学本科毕业证书后,又获得了内蒙古大学的硕士学位;很少有人知道她以怎样锲而不舍的耐心,一点一滴地开发着儿女的智力,丰富着他们的知识,让他们终于在去年凭优异的成绩迈进了重点高中的大门,开始自信地圆他们的大学梦。

这是来自内蒙古的一位特级教师给我讲述的一位母亲真实的故事,在她唏嘘不已的讲述中,她多次重复乌日娜的一句爱意充盈的话。“我相信,爱是完全可以打败智障的。”

老师,我相信石头会开花

因为先天的智障,方言曾被许多学校拒收,直到她12岁那年,遇到了热心的赵老师,才成为那所乡村小学一年级的学生。

方言在班级里年龄最大,学习成绩却最差,许多很简单的问题,她都不明白,有的学生背地里叫她傻瓜,让自卑的她听了更难过了。

一次,赵老师在课堂上领着学生们做造句比赛,看谁造的句子精彩。同学们的兴趣盎然,一个个不甘落后地晃动着聪明的小脑袋,造出了许多漂亮的句子,赵老师兴奋地不住地点头赞许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