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弟子规之智慧人生
12880900000089

第89章 势服人 心不然 理服人 方无言

“译文”

用权势去压服人,他们虽然会表面服从,但心里还是不服;用道理说服人,才会令他们心服口服。

“注释”

势:权势。服:折服。然:这样。理:道理。方:才。

拓展故事

负荆请罪

完璧归赵后,蔺相如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夫。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蔺相如在渑池会上又立了功。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这话传到了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就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顺眼了。他们说,蔺相如怕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对他们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他们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的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陶行知的四块糖

陶行知先生有一天发现王友拿着石头砸向同学,立刻上前制止。王友放下了手中的石头,听后陶老先生的吩咐,陶先生告诉他放学后去校长办公室等候。等陶先生处理完事情后去校长办公室的时候,发现王友已经在那里站好了。他当即拿出一块糖给了王友,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遵守了诺言,而我迟到了。”王友迟疑地接过了糖果。陶先生又拿出了一块糖果,说道:“这也是给你的,因为我不让你打人的时候,你立刻住手了。”接着,陶先生又拿出第三块糖放在了王友的手里:“这也是奖励你的,我调查过了,你之所以动手是因为他们欺负女同学,你是打抱不平。说明你有正气,有勇气。”

这时候王友突然哭了,他说:“老师,你还是批评我吧,我怎么也不该动手去打我的同学。”陶先生满意地笑了,说道:“这块糖也是你的,因为你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我的糖都给你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评析”

假如我们是用权势、地位去压别人,别人的心里不会很服气,虽然表面上还是对我们毕恭毕敬,但转身以后就怎么样?他可能立刻就来一个大变脸,抱怨、牢骚,甚至讥讽谩骂!假如我们给予别人的一种尊重也是这么表面,那我们应该好好反省反省自我,因为这样的尊重是很虚华的、是很浮面的,我们要追求比较实在、比较真实的人生。有一个小朋友说道:从小到大,妈妈打过我,但妈妈打我我都忘记了,而爸爸打我,我每次都记得很清楚。同样是处罚,为什么差别这么大?他自己揭示了谜底。妈妈打他,动机是爱护他,是管教他,所以打完之后他心里也明白自己错了,反而会去改正;但是爸爸打他,出发点不是要教育他,而是心情不好或者酒后发泄,脾气一来就打他一顿,他的心里很不服气,所以每次都记得很清楚。我们用什么态度对待孩子,他心里明明白白一清二楚,所以要“理服人,方无言”。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对自己言听计从,殊不知现在的孩子叛逆期来得那么早那么强烈。很多孩子都是在一次或者几次暴打以后离家出走,留给父母是无限的思念、牵挂和对自己教育方式的反思。我有一个同事,是教育界的精英,他带的班级经常获得省市级的荣誉,个人也屡次获得佳绩。但他很苦恼,为什么能带好那么多别人的孩子,却弄不明白自己的孩子呢?他的儿子今年15岁,在一个重点学校读初中二年级,但疯狂地迷恋网络游戏,经常逃课去网吧。当他得知自己的孩子撒谎、逃课、欺骗的时候,他如五雷轰顶,立刻冲到了网吧把儿子揪了出来,然后气急败坏地批评指责。可是,这疾风骤雨般的批斗并没有改变什么。没多久,孩子的老师又一次打来电话,说孩子整个下午都没有在教室。当孩子按照放学的时间“准时”出现在家门口的时候,他再也控制不住心中的怒火,劈头盖脸地一顿暴打。十几分钟的僵持之后,孩子选择离开了家。父亲以为孩子不过是到楼下去消消气散散心,一会就能回来。可是,晚上九点多了依然不见身影,父母坐不住了,开始下楼寻找,无果而归,等待一夜依然没有回来。孩子走的时候是初秋的九月,转眼已经是隆冬时节。三个月的时间让父母心力憔悴,他们从没放弃寻找,电视、电台、寻人启事、托人打探……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父母也做过最坏的打算,但还是夜半时分经常被噩梦惊醒再也无法入睡,白发早已经侵袭了父母的鬓角,皱纹也悄然到来……一个飘雪的日子,父亲低头默默地走着,抬头看见胡同里有三家网吧,他决定再去看看是否有儿子的影子,第一家没有,第二家依然没有,第三家他没有信心了,但脚步却依然前行……一楼没有,二楼也没有,沉重的脚步在向上挪动,一步,两步,三步……他突然不动了,随即返身跑到了楼下,立刻给妻子打电话,语无伦次地说他在这里看到了儿子,让妻子快来。挂断电话,他又一次冲到了三楼,看到了那个脏兮兮的儿子坐在电脑前,捧着面包矿泉水,他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立刻冲了过去,疯了一般抱住了这个已经瘦了一圈的儿子,眼泪肆虐而出,儿子也泣不成声。随后,妻子也赶到了。回家后,夫妻俩与儿子彻夜长谈,动之以理晓之以情,举例子讲实际,他们苦口婆心地劝说,也身体力行地实践。作为父母,也做出了让步,在家里为儿子装上了一台电脑,但是他们协商好了使用时间。儿子在经历了离家之痛以后,也改变了许多,不再逃学。

“思考”

如果你是一个管理者,你认为如何才能获得下属的尊重与帮衬?

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就是一个是命令的发布者,一个是命令的实施者。如果作为被管理者,我们可能被迫服从命令,但内心并不高兴,很多情况下,上下级的矛盾就因此而引起。那么,作为管理者如何才能让下属心悦诚服,快乐地接受自己的命令!

有影响力的领导者会让员工精神振奋,甘愿为其打拼。想要成为这样的领导者,必须精通情感管理。能够激发员工的工作激情是成功领导者必备的素质,西方有学者认为:“有效的领导就是能最大限度地影响追随者的思想、情感乃至行为。”

法国企业界有句名言:“爱你的员工吧,他会百倍地爱你的企业。”有远见的企业家从劳资矛盾中悟出了“爱员工才会被员工爱”的道理,因而用爱心对待员工,与他们像一家人一样建立“情感维系的纽带”。实践证明,这样的领导被员工认为更有人情味,他们受到员工的爱戴,员工也乐意为他们打拼。

英国狮马公司董事长西夫勋爵经常到各个分店与员工谈心,并且每当遇到天气恶劣,如大雪影响交通,他都要前往分店向坚持来上班的员工表示感谢。有人劝他打个电话就可以了,但西夫勋爵坚持认为,只有当面致谢才能充分表达高层领导对员工的感激和重视。

在美国,当别的经理都忙着同工人对立、与工会斗法的时候,国民收款机公司的创始人帕特森却探求出一条新路。他为员工在公司里建造淋浴设施,供员工使用;开办内部食堂,提供廉价热饭菜;建造娱乐设施、学校、俱乐部、图书馆等。别的经理对此做法十分不解,甚至认为是愚蠢的,而其结果是,这些投资都得到了回报,帕特森是正确的。

管理实践并非像经济学那样是完全理性的。因此,要成为一个成功的领导,要学会爱你的员工。要明白:因为爱是给予,所以永远不会失去。

名言欣赏

1.成事在理不在事。—苏轼

2.易以理服,难以力胜。—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