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弟子规之智慧人生
12880900000062

第62章 见未真 勿轻言 知未的 勿轻传

“译文”

任何事情在没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对事情了解得不够清楚时,不可以任意传播,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注释”

未:没有。轻:轻易、随便。的:的确、真实。

拓展故事

苏轼改诗

北宋时期,有一天,大文学家苏轼到丞相府去拜访王安石。因王安石正在接待别的客人,他就一个人坐在书房里等待。闲着没事,他随手翻阅起了王丞相书桌上的书籍,发现桌子上有一首王安石没有写完的诗:“昨夜西风入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读了以后,他笑了笑,在心里说:“王丞相的诗把季节弄错了。菊花在秋天正值开放的时候,怎么会落呢?”于是他提笔续上了后两句“黄花不比秋花落,说于诗人仔细吟”,然后他就离去了。不久以后,恰逢秋天,他院子里的菊花落了一地的花瓣,他这才知道原来还真有在秋天开败的菊花。

我们从这个故事中应该吸取教训,不要自作聪明,骄傲自满,对于别人所作所为妄加评判,要有谦虚谨慎的态度,平和以待人,要牢记古训“满招损,谦受益”。

孔子误会颜回的故事

颜回,爱学习,德性又好,是孔子的得意门生。

有一次孔子和颜回受困在陈蔡地区,已经七天没有尝过米饭的滋味。这天中午,他的弟子颜回讨来一些米煮稀饭。饭快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居然用手抓取锅中的饭吃。孔子故意装作没有看见,当颜回进来请孔子吃饭时,孔子站起来说:“刚才梦里祖先告诉我,食物要先献给尊长才能进食,岂可自己先吃呢?”

颜回一听,连忙解释说:夫子误会了,刚才我是因看见有煤灰掉到锅中,所以把弄脏的饭粒拿起来吃了。

孔子叹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时候,所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足靠的时候。

“评析”

本节中“见未真,勿轻言”指任何事情在没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知未的,勿轻传”指对事情了解得不够清楚明白时,不可以任意传播,以免造成不良后果。俗语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其实更精确地说,眼见也不一定为实,要见得清,见得真才为实。因此生活中我们对传闻中的事情,流言,当不了解传播者的真实意图时,不要轻易再传给下一个人。对于别人所做的事情,不要主观评断,推测别人目的,再轻易地传播出去,不要道听途说。

“思考”

生活中如果流言蜚语袭击了你,不被信任的眼光刺痛了你,你的朋友们因为流言远离了你,你怎么办?

我们总是在流言蜚语的漩涡中,在提防自己陷进去的同时又有意无意地把别人推进去,流言的漩涡因而复始,怎么办?请相信“流言止于智者”。流言起于小人,是止于贤人的。我们要充满自信,做一个阻止流言的智者。

名言欣赏

1.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论语》

2.夫传言不可不察,数传而白为黑,黑为白。—《吕氏春秋》

3.是非不可听,听之不可信,君听臣遭戮,父听子遭诛,夫妇听之离,亲戚听之疏,乡邻听之绝,人生七尺躯,谨防三寸舌,舌上有龙泉,杀人不见血。是非人皆有,不听自然无。—《格言联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