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弟子规之智慧人生
12880900000040

第40章 衣贵洁 不贵华 上循分 下称家

“译文”

穿的衣服贵在整洁大方,而不在于华丽。衣服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还要和自己的家庭条件相适合。

“注释”

贵:以……为贵。洁:整齐清洁。华:高贵华丽。上:先、前面。循分:遵循自己的身份。循,遵守,依照。分,身份。下:后。称家:与家庭的地位条件相称。称,相称。家,家境。

拓展故事

鹤立鸡群的嵇绍

嵇绍是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嵇康的儿子,他体态魁梧伟岸,聪明英俊,在同伴中非常突出。晋惠帝时,嵇绍官为侍中。嵇绍非常注重自己的仪表,穿衣服也非常注重场合,当时就有人称嵇绍“气宇轩昂如同野鹤立鸡群之中”。

有一次,齐王司马冏与董艾等人在宫中闲聊,畅谈国家大事。嵇绍穿着朝服求见齐王,齐王和董艾这些人不拘小节。看到嵇绍来求见,董艾就对齐王说:“听说嵇绍非常擅长弹琴,齐王何不命他弹琴给大家,让大家伙乐乐。”司马冏也正有此意,于是就命人抬琴进来,请嵇绍为大家演奏。嵇绍不愿意,司马冏对嵇绍说:“今天大家都很高兴,你又何必如此扫兴呢?”嵇绍庄重地回答道:“齐王您是主持政事的君王,更应该讲究礼仪,端正秩序。我今天穿着整整齐齐的礼服前来见您,是要来谈政事的,您怎能让我做些乐工要做的事呢?如果我今天穿的是便服,来参加您的私人宴会,那我就不敢推辞了。”古时,在什么场合,见什么人,穿什么衣服,做什么事,都有严格的规定,所以齐王和董艾等人听了此话后,都很惭愧,让嵇绍弹琴的事也就不好意思再提了。

“八王之乱”时,有一次都城发生变乱,嵇绍奋不顾身奔进宫去。守卫宫门的侍卫张弓搭箭,准备要射他。侍卫官看到嵇绍正气凛然的仪表,连忙阻止侍卫,并把弓上的箭抢了下来。后来,嵇绍在跟随晋惠帝出兵迎战于汤阳时,为保护晋惠帝血溅帝衣而亡。

玛蒂尔德的项链

在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的笔下有这样一个小人物,她叫玛蒂尔德,她出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庭。她和教育部的一个小职员结婚了,她的丈夫没有可继承的财产,自己赚的也不多,没有可以供她穿好、吃好、玩好的资本。但玛蒂尔德却整天幻想着自己能够穿上漂亮的衣服、住上漂亮的房子、有仆人伺候着、享受可口的美食。她喜欢漂亮的衣服,喜欢华贵的珠宝首饰。

有一天,她的丈夫有幸得到两张教育部舞会的门票,可以让她和丈夫去上流社会的舞会去见识一下,让她过一次上流社会的日子。起初她很高兴,可是后来她就开始为参加舞会的衣服犯愁了。丈夫让她穿着那件看戏时穿的裙子,可是她觉得那件衣服根本穿不出手,不够华丽,会被人看不起的。非要让她的丈夫给她买一件新的礼服,这件新礼服花去了她丈夫的积蓄。可是她还是发愁,因为她没有和这件衣服相配的珠宝首饰,她觉得没有足够的体面去参加这次宴会。

但是她的丈夫也实在是再也拿不出一分钱去给她买一件像样的首饰来配她的这件衣服。忽然,她的丈夫想起来玛蒂尔德有一位非常有钱的朋友,他让玛蒂尔德到她的朋友那里去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在她的朋友那借到一件像样的首饰。

玛蒂尔德听了她丈夫的话,去了她的朋友那,向朋友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她的朋友答应借给她首饰,并让她在自己的首饰里随便挑选。最后玛蒂尔德选到了一挂钻石项链。玛蒂尔德穿着花掉了丈夫所有积蓄买来的礼服,带着借来的钻石项链,去参加了这次舞会。在舞会上,玛蒂尔德成了焦点,她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

可是不幸却降临了,当舞会结束时,玛蒂尔德发现她向朋友借的那挂钻石项链不见了。她和她的丈夫找遍了所有的地方都没有找到。他们报警、登报,但一点希望也没有。后来他们准备买一挂一模一样的项链还给她的朋友,这让他们负债累累。从那以后,玛蒂尔德开始干各种各样的粗活、累活,只要能赚到钱的活她都去干,因为她要偿还因为她的虚荣而欠下的债。

十年后,当她还清所有的债务后,她也老了,一时穿着上的享受,让她失掉了十年的青春。

“评析”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是说穿衣服需要注重整洁,不必讲究昂贵、名牌、华丽;穿衣服还要注重自己的身份、家里的境况以及你要出席的场合;不要让自己的穿着让你变得庸俗,也不要让你的虚荣心,浪费你的钱财。

穿衣服须注重整洁,不必讲究昂贵、名牌、华丽。穿着应考虑自己的身份及场合,更要衡量家中的经济状况,才是持家之道。不要为了面子,更不要让虚荣心做主,无谓的开销就是浪费。

爱美是人的天性,但是真正美丽的人并不是靠华贵的衣服而被人认可的。如果一个人没有高尚的品格,穿着华贵的衣服,却做出有损道德的事,即使他的衣服再贵,也不能说明他这个人有多高贵;相反,如果一个人品格高尚,穿很平常的衣服,只要服装干净得体,他也是高贵的,别人也会尊重他。所以说服饰之美在于内在气质与外在形式的和谐统一。如果只追求外表光鲜靓丽,忽视内在修养,不仅浪费大量的金钱和精力,时间久了,也会因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而失去真正的美丽。作为学生,校服、运动服更加符合学生的身份,不要一味追求名牌或奇装异服,更不能为了攀比、为了自己所谓的面子强迫家长购买力所不能及的服装,这样不仅有损自己的形象,也会增加父母的经济负担。衣服只要保暖、得体就可以了。

故事中的玛蒂尔德就是因为爱慕虚荣,认为只有穿着的衣服和戴着的首饰昂贵,才能让她漂亮起来,成为舞会的焦点。却忽略了人内在本质的作用,她用十年的青春为代价,换来了脚踏实地的生活。漂亮衣服和首饰并没有让她摆脱生活的困境,反而让她负债累累。但是对朋友的诚信,却让她这十年生活得充实。我们现在那些追求名牌的学生们,是不是也跟当初的玛蒂尔德一样,贪慕虚荣、追求名利,难道你们真的也要向玛蒂尔德那样撞了南墙才回头吗?才会相信这些追求都是不切合实际的吗?

一个人的穿戴表示了他的身份和地位,展示出他的气质和修养,反映了他的爱好和追求。穿戴整洁、优美、高雅还是脏污、丑陋、庸俗,这不仅关系到一个人的形象,有时还会关系到工作前途。有很多公司在招录员工的时候,很注重应聘者的穿着,穿着邋遢不修边幅的常常不会被录取;穿着一身名牌,洒了一身香水的常常也不会被录取;应聘技术工人的穿得西装笔挺的去面试,也不会被录取;应聘管理岗位的穿着运动服去应聘,同样也不会被录取。所以说穿衣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还要注意自己要参加的场合,衣服不用贵,只要干净、得体、符合身份、符合场合,就是最好的。这样我们的学生也不会因为衣着不当而被挡在机会的门外了。

“思考”

什么才是真正的美呢?一个人如果具有了内在的德行这就是真正的美,如果能够做到内外兼修,那就是美上加美。达·芬奇曾说过“人的美德的荣誉比他财富的名誉不知大多少倍”,可见美德对于一个人来说有多重要。而衣服只是外在的一个修饰,穿着得体会让你更受人尊重;穿着不得体,反而会影响别人对你的印象。我们要做一个真正心灵美的人,争取做到“六好”:好儿子好女儿、好学生、好公民、好姑爷好儿媳、好父亲好母亲、好先生好妻子。如果能够真正做到这“六好”,你绝对是世界上心灵美的人,也是最值得尊重的人。

现在有的学生不听学校的管理,蓄着长发、穿着奇装异服、佩戴金银首饰,有的同学虽然穿校服,但是却将校服改成了自己喜欢的时装款,上体育课的时候一点也不方便。有的学生在上学的时候浓妆艳抹、穿露脐的服装,这一点也不符合学生的身份,看起来格外显眼,与周围的环境和氛围格格不入。很显然,他们这也是一种追求美的表现,但出现的场合不对,和自己的身份不相符,那么这种美就不对了。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应该从自己的仪表上显示出学生的谦逊和温和,而不是桀骜不驯的样子;不刻意模仿流行前卫的打扮,而是要符合身份地着装。与穿着相比,学生更要凭借自己非凡的才华,来表现自我、展示个性。

名言欣赏

1.最朴素的往往是最华丽的,最简单的往往是最时髦,素装淡抹常常胜过浓妆艳服。——莫罗阿

2.使人成为君子的并不是讲究的衣着。——富勒

3.舒适自然的打扮,其实才是对个人生命最大的认识和尊敬。——三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