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党魂之光:100名铁骨忠心的共产党人
12711300000007

第7章 井冈山时期的“黄继光”马奕夫

舍生取义,杀身成仁,这是人生品格的最高境界。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革命的成功,不惜舍身堵枪口,只有具有崇高信仰的共产主义战士才会做出这样的壮举。据不完全统计,从1945年9月6日算起,在两淮战役中,新四军第三师第十旅特务团攻打淮阴城南门时,班长徐佳标以身体堵住敌人的机枪,掩护战友攻城牺牲,包括渣滓洞身堵枪口掩护战友越狱的何雪松,先后有15位烈士舍身堵枪口。但是,徐佳标还不是第一位用自己身体去堵敌人枪口的义士。根据萧克、韩伟、陈士榘等老将军回忆,在我党我军历史上,马奕夫才是第一个用自己身体堵住敌人枪口的义士。

马奕夫,这个壮怀激烈的义士,目前留下的也就一个名字而已!根据幸存下来的战友回忆,只知道他是随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的湖南人,具体籍贯、出生年月已无从查考。

1928年4月24日朱毛部队会师后,成立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秋收起义部队和南昌起义军余部以及湘南暴动农军编成三个师九个团。两军会师后,边界的军事实力大大增强,根据地建设进入全盛时期,这也引起了国民党政府极大的恐慌。蒋介石电令江西省政府主席朱培德派军“进剿”。经历了黄坳、五斗江战斗的失利,加上两打永新的较量,朱培德已经初步领教了朱毛红军的厉害,6月中旬,他命令,以第九师师长杨池生为总指挥,带领第九师三个团和杨如轩第二十七师两个团,开进永新,“进剿” 朱毛红军,试图攻陷宁冈。

6月21日,敌人向根据地推进。敌军的进攻路线是通过永新、宁冈边境的新、老七溪岭分两路向宁冈推进。我军的作战方案是:朱德、陈毅、胡少海率红第二十九团及第三十一团第一营,在新七溪岭阻击敌第二十七团;王尔琢、何长工率红二十八团在老七溪岭阻击敌第二十五、第二十六团;袁文才、王佐率红三十二团在武功潭设伏截断敌人退路;毛泽东率红三十一团第三营在永新龙田、潞江一带监视湘敌动向。

6月23日凌晨,朱德率队伍从新城开往新七溪岭,抢占了制高点望月亭。还在路上,第三十一团战士们的情绪就特别高涨。这个团是秋收起义队伍改编的,比起湘南暴动部队改编的第二十九团,他们的武器装备更好,每个人都有一杆步枪,加上在井冈山周边多次战斗的历练,作战经验也更加丰富。大战在即,战士们个个摩拳擦掌,信心十足。特别是第三十一团第一营第三连五班班长马奕夫,更是巴不得快点投入战斗。马奕夫是党员,革命意志坚定,作战勇敢,是在秋收起义战火中提拔的班长。一路上,他不断鼓动大家:“今天有朱军长亲自带领我们作战,我们一定要狠狠地打,争取打一个大胜仗啊!”

22日晚,老七溪岭的制高点已经被敌人抢在前头占领了,我军精锐部队第二十八团向敌军发动了猛烈的攻势。新七溪岭上,我军虽然取得了主动权,但敌军进攻的第九师第二十七团是一支很能作战的部队,这个团在北伐时是攻打南昌的主力,号称“江西最狠的部队”。

早上6点多,战斗就打响了。敌人凭借优势的装备,以火炮开路,以机枪作掩护,以奖赏作动力,向我军第一道防线泰山亭迎面扑来。第二十九团萧克营顽强阻击,还是不敌敌人的火力,防线最终被突破。泰山亭以上500米开外的山梁是红军的第二道防线,朱德军长的指挥部望月亭就设在这里。陈毅安任营长的第三十一团第一营扼守在第二道防线上,班长马奕夫暗下决心,这道防线拼死也不能让敌人突破。

敌人攻破第一道防线后就直接威胁我军指挥所,也危及朱军长的安全。更棘手的是,敌军在攻占第一道防线的同时,也抢占了左侧山埂上的一个制高点车风口。危急关头,朱军长处乱不惊,临危不惧,面对蜂拥而上的敌军,他毅然抢过战士手中一挺花机关枪,亲身投入战斗。敌人一拨压下去了,另一拨又冲上来,情况非常紧急。看到军长亲自作战,战士们的斗志特别昂扬,可面对敌人密集的火力,要把敌人打下去,一时又找不到突破口。特别是左侧山埂上车风口的一挺机枪,居高临下,火力很强,压得红军战士抬不起头来。

正在朱德军长端着机关枪向敌人扫射时,一颗子弹飞来,打穿了他的军帽,可他全然不顾,大声命令:“一营长,派人搞掉敌人的机枪!占领那道山梁!”一营长陈毅安环顾了一下地形,正面很陡,也完全暴露在敌人的视野内,只能派人从侧面摸上去,用手榴弹炸掉敌人的机枪。任务落到了三连五班的头上。五班长马奕夫接到命令后,大声地表态:“坚决完成任务!”在全连火力的掩护下,马奕夫带着全班战士和一挺机枪,迅速从侧面爬上去,慢慢向敌火力点接近。敌人发现了移动位置的红军战士,好像识破了我方的意图,密集的弹雨压得马奕夫一众寸步难行。借着树干和岩石的掩护,全班战士终于匐行到了离敌人火力点三四十米外的地方。马奕夫命令,将机枪架在石墙后面作掩护,两名战士携手榴弹爬上去炸掉敌人的机枪。眼看两名战士快接近敌人火力点,正猫起腰准备投弹,一梭子弹射过来,战士倒下了。

有了这挺机枪的火力封锁,敌人步步逼近二道防线的山梁,防守的战友们一抬头射击,就被机枪射杀,看到防守阵地上战友们一个个倒下,马奕夫心急如焚。端掉敌人的机枪,胜利就多几分希望,顾不上那么多了,他双眼狠狠地盯住了敌人火力位置,果断地对副班长说:“你指挥机枪掩护,我带人上去。”说完,他向身边的一个战士使了一下眼色,两人迅速向山埂爬去。就差20米了,敌人发现又有红军战士摸上来,立即掉转枪口封堵,马奕夫和战士又被射中,战友当场牺牲了,马奕夫的肩部和腰部也同时中弹,一阵穿心的剧痛让他昏迷过去。十几分钟过去,激烈的枪声把马奕夫震醒了,他睁开眼,摸了摸身边的战友,看了看我方的阵地,又摸了一下别在腰间的手榴弹,然后以坚强的毅力向敌人的火力点爬去。

此时,双方为了争夺阵地,战斗达到了白热化的程度。马奕夫也在一寸一寸地向前爬行,血水涂在蠕行的地上,所幸敌人一直没有注意到地上爬行的马奕夫。5米,4米,3米,快要成功了,马奕夫一摸腰间的手榴弹,糟了,因为一直在地上磨蹭,手榴弹不知道什么时候掉了。他回头看看爬过的路线,再也没有力气爬回去捡拾手榴弹了。看到敌人机枪口疯狂的火力,马奕夫怒从心起,突然之间,他以惊人的毅力一跃而起,越过了2米多的距离,将自己的身体堵在了敌人的机枪口上……

敌人猝不及防,猛然受到惊吓,机枪哑了。马奕夫的战友抓住时机,立即奔突而上,端掉了这个火力点。防守阵地上的战士没有了来自高处的威胁,纷纷跃出战壕,居高临下杀向山梁下的敌人,一时间,敌人狼奔豕突,很快败下阵去。

战斗至下午3、4点钟,敌第二十七团全部被歼,我军取得了井冈山斗争时期著名的龙源口大捷。

每一次战斗的胜利,除了指挥官在战略战术上的英明部署外,还需广大指战员的不怕牺牲、英勇善战。七溪岭战斗牺牲了一大批英勇无畏的战士,还涌现了打破腹部、肠子外溢、将肠子塞进肚里继续战斗直至牺牲的萧劲等一批英雄人物,马奕夫只是众多英雄群体中典型的一个。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马奕夫、萧劲牺牲后,都无法查清他们的具体籍贯,也无法找到他们的亲人。他们的忠骨埋在井冈山,亲友无法前来祭奠,但是神圣的井冈山,每年都有千千万万的参观者前来凭吊,他们的名字永远刻在战友们的心中,刻在人民的心中,与青山同在!与日月同辉!

(撰稿贺文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