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党魂之光:100名铁骨忠心的共产党人
12711300000006

第6章 毛泽东极为关怀的曾延生

曾延生,学名宪瑞,字麟书。1897年3月10日出生在江西省吉安县永和曾家村一个世代书香家庭。父亲曾采芹是清朝秀才,母亲康春玉是勤劳俭朴的家庭主妇。兄弟姐妹七人中,他排行老大。一家人依靠经营祖传40余亩薄地和一间名叫“和顺店”的酒肉槽坊维持生计,家境并不宽裕。

曾延生从8岁开始,先后在本村族祠“三省堂”和临近的永乐寺、坳路村以及吉安县城读书。后来考入南京体育师范学校。1921年秋肄业归来,受聘于吉安白鹭洲中学担任体育教员,并在吉安县立高小兼授一个班的国文课。在白鹭中学,他启发诱导学生掀起新文化运动风潮。在吉安第七师范,他领导学生进行要求撤换不称职的校长尹士珍等斗争;在县立高小,他和罗石冰等人,组织进步师生开展驱逐极端腐化的代校长谢邦宪离任和阻止新校长反动政客邹古愚上任的斗争。1922年寒假,即转向反对县教育局长肖斯贪污大学生津贴费的斗争。通过连续不断的斗争,迎来接二连三的胜利。1923年暑假过后,曾延生因阅读《新青年》被军阀部队常德胜师的一副官发现,而被白鹭中学和县立高小同时解聘。

1924年春天,曾延生进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上海大学,选读社会学系,不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时,为了推动和发展上海各区的工人运动,曾延生肩负党的使命来到沪东杨树浦区,适值上海教育界开展平民教育运动,他便以创办“平民夜校”作掩护,启发诱导工人觉悟,建立发展工会组织。

1925年2月,日商纱厂的工人举行了声势浩大的“二月罢工”,曾延生发动沪东工人参加到沪西工人发起的罢工行列,斗争持续近一个月,终于迫使厂方请求谈判。这一斗争,迅速扩大了杨树浦区的工会组织,几天之内会员就增加到3000多人。

不久,上海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当天,曾延生奋不顾身带领一支工人宣传队深入群众进行宣传。就在这一年,曾延生与工会积极分子蒋竞英结成伴侣。

6月中旬,曾延生以上海工商学界宣传代表身份,奉命来到南昌,向各界人民陈述帝国主义制造“五卅”惨案的真相和继续在上海、汉口、青岛等地屠杀工人的罪行。当他回到吉安时,吉安学联已组织驻会沪案干事部,他便应聘担任特别干事。曾延生进学联工作后,迅速组织开展反帝宣传。他在自己亲临各处宣传的同时,还组织学联宣传队分赴城区及郊外宣传,组织青年团员宣传组深入到各行各业工人中去,并成立“募捐委员会”和“仇货检查队”,四处奔忙。几天之后,吉安掀起反帝风暴,声援上海“五卅”运动。曾延生还实地指导建立和发展吉安的革命组织,在白沙附近组织了吉安农村第一个农民协会。10月,曾延生奉命返回上海。曾延生重返上海之际,正是党的十月扩大会议之后,他被派往中共引翔港部委会任宣传委员,在12月26日引翔港部委第九次会议上,又决定组织工作也由他兼任。

1926年11月4日,北伐军胜利攻克江西九江城。曾延生及其妻子蒋竞英受党组织的派遣,迎着未散的硝烟来到九江。曾延生到九江后,根据上级党组织的决定,将中共九江特支改组为中共九江地委,他任书记,领导开展了以工人阶级为主体的工农运动。11月底,成立了工人运动委员会;南浔铁路、久兴纱厂、轮船码头、九江第六师范和郊区的黄老门、马回岭、港口等农村,党团组织迅速得到健全和发展;邮电工会,码头、产业、洋务、店员总工会,以及下属各单位、各行业的基层工会相继公开成立;农民协会、学生联合会等群众组织也活跃起来了。地委还适时举办了政治训练班、工农武装训练班,为开展工农运动和组织工人武装纠察队培养骨干。九江人民的革命情绪空前高涨,整个江城一片沸腾。在九江地委策动下,九江成立了“青年救国团”和“反奉运动大同盟”,大力开展反帝反奉为主导的革命活动。12月13日,举行了空前的各界人民反奉运动大会,与会者有工农商学兵90余个团体,计10万余人。同时,成立“反文化侵略同盟”,深入开展反基督教的斗争。从12月27日起,九江的英商太古、怡和及日清航运公司的全体工人,为了增加工资、改善待遇,开始罢工。几经谈判,日清公司同意工人要求,而太古、怡和两公司仍坚决拒绝。于是,英商公司的码头工人继续罢工。数日后,码头无人搬运,货物堆积如山。

1月5日,武汉市民英勇占领英租界,消息传到九江,中共九江地委立即做出决定:动员一切力量,开展声援活动,誓与帝国主义者决一死战。当时,由国民党九江市党部出面,召开工农商学妇各界代表会议。会上,提出打倒英帝国主义、收回英租界等口号。

历经两个多月的艰苦斗争,终于取得彻底胜利。迫使英帝国主义不得不于2月20日签约承认,3月15日正式执行,将其霸占60多年之久的九江英租界无条件交还中国管理。

1927年3月29日,郭沫若逃脱蒋介石的魔掌,从安庆潜回九江,准备转赴南昌,曾延生指派专人护送。到南昌后,郭沫若在朱德家中写下了《请看今日之蒋介石》一文。4月4日,这篇讨蒋檄文经中共九江地委,送交九江《民国日报》全文发表。同日,九江地委领导全市工农群众,一举捣毁了国民党右派九江县党部,处决了反共头目王若渊等人。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后,曾延生暂别妻子蒋竞英和爱子毛毛,只身前往南昌,先后担任江西省总工会组织部长、委员长和中共江西省委工委主任等职。

6月5日,朱培德在南昌演出了“礼送共产党人出境”的闹剧,曾延生也在被“礼送”之列。但他机智地摆脱了敌人的监视,继续潜留在江西。不久,曾延生投入了南昌八一起义的洪流,担任“粮秣管理委员会”委员。起义军挥师南进,他随军转战。9月23日,大军占领潮州,他即往城外筹粮,当他回到驻地时,部队已进军汕头。在此情况下,他马上回江西寻找党组织。

10月间,曾延生到达万安县罗塘村背村,以中共赣西特委代表身份,参加全县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传达省委秋收暴动计划,研究武装暴动行动方案。会上,成立了中共赣西特委及其领导下的万安县行动委员会。会后,他深入窑头、百家、罗塘等地协助当地党组织发动群众、组织群众。11月下旬,他又前往泰和、吉安一带开辟新区,在泰和万合田塅朱家村建立起吉、万、泰中心联络站。

12月间,曾延生接到了上级给的新任务,他偕妻子蒋竞英调往赣南特委工作。夫妇俩乘船顺赣江到达赣州城,看到捉拿他的“通缉令”,他从容不迫、嗤之以鼻。几天后,以曾延生为书记的中共赣南特委重新组成。旋即组织大家分头到各县去发动群众,准备暴动。

曾延生不畏艰险,东奔西走。在城西门外,他参加了“瞭棚”会议,筹划如何牵制白军力量,为农民暴动创造条件;在峰山山上的天主堂内,他参加赣县第三区区委扩大会议,传达了党的八七会议精神,部署了大埠地区武装暴动;在城区,他继续印发由《曦光报》更名的《红旗报》,宣传鼓动农民暴动,同时组织编印红色传单、缮写革命标语。他还组织人员,一把火焚烧了敌军师部驻地旧镇守使署的西花厅。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准备,1928年2月,赣南农村革命斗争如火如荼,赣县的大埠,南康的潭口,于都的里仁、桥头,以及信丰等地爆发了声势浩大的农民暴动。

敌人除了调兵遣将疯狂镇压外,还在赣州城内增派特务加紧搜捕,旨在破获发号施令的机关及其首领。曾延生将安危置之度外,仍然频繁四处活动。后来,他的行迹终被敌人发觉。3月23日,敌人突然包围中共赣南特委机关所在地——古城巷二号,曾延生和蒋竞英不幸被捕。

曾延生夫妇被捕后,被解送到赣州警备司令部。在森严的审讯室里,他们毫不屈服;在软化的腐蚀中,他们毫不动摇。敌人无计可施,终于下了毒手。1928年4月4日,曾延生偕同蒋竞英视死如归,同赴刑场,高呼口号,从容就义。

曾延生一家为革命付出了重大的牺牲,毛泽东对此极为关怀。1930年11月,红军撤离吉安时,毛泽东由曾延生的弟弟曾山陪同,专程访问了烈士的家乡,并亲切慰问了烈士的母亲康春玉,热情赞扬曾延生的革命精神。

(撰稿匡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