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的灭亡要追叙到汉武帝时为专制设立尚书台,以宦官为秘书,政皆决于内朝,开了宦官干政的恶例,外朝的官员只有执行尚书台的命令,等于剥夺了满朝文武议政的权利。正因专制,武帝独断专行,已无人可以制约规劝,在错误的路上越走越远。
没完没了的战争除了满足武帝好大喜功外,一无是处,更将文景二朝的盈余损耗殆尽。为弥补国库亏空,五均六输,盐铁专卖,国营垄断,加重赋税,将汉初以来积极的经济自由度,轻徭薄赋一扫而空。为避免官府盘剥,农户弃牛耕,人力犁田。经济发展大幅度倒退。
汉武帝临终前才下《罪己诏》,全面否定自己以前的政策,但为时已晚。他留给后人的是一个因征西域人口减半,歉手无粮赈灾,汉朝首次流民起义暴动、国库空虚、民不聊生的烂摊子。元、成帝时,权力被尚书台任中书令的宦官控制。为对抗宦官势力,皇帝又引入外戚。宦官外戚轮流执政,互相对抗的局面形成,已经没皇帝,丞相,官吏什么事了。最后外戚王莽战胜宦官,而这一切的因由都是汉武帝加强皇权开始的。
外戚是皇帝依靠的主要力量。景帝时的窦婴,武帝时的田蚡、卫青、霍去病,昭帝时的上官桀、霍光,宣帝时的史高,元帝时的许嘉,都是这样,到了成帝即位,他的妈妈王政君,就是终结了西汉的王莽的亲姑姑。皇帝能力强的时候,外戚是一种助力;皇帝能力弱的时候,外戚就威胁皇帝的统治。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吕雉,就在高祖死后专权。汉朝的皇帝对于这些外戚也毫不含糊,吕后死后,皇帝立即发动功臣集团诛杀吕后全族。被霍光选为皇帝的汉宣帝,在霍光死后立即处死了霍光全族。到了西汉末年皇帝们要不就是无能,要不是年幼,没有了能力来和外戚对抗,西汉也就走到头了。
武帝耗尽了文、景以来府库的积蓄,加重了农民的困苦。贫困破产的农民,多沦为豪强地主的佃客、佣工。从汉武帝开始,西汉愈来愈严重的土地兼并让人民走上流亡之路,全国暴动风起云涌。汉宣帝时豪强的发展和农民的流亡,都已难于遏止。胶东、渤海等地,农民进行暴动,早已发展到攻打官府、抢夺囚徒、搜索朝市、劫掠列侯的程度,连宣帝自己也承认当时民多贫困,“盗贼”不止。西汉末年阶级矛盾的尖锐化的元帝时,农民由于受乡部胥吏无端勒索,尽管由政府赐给土地,也不得不贱卖从商,实在穷困已极,就只有起为“盗贼”。元帝为了怀柔关东豪强,消除他们对西汉王朝的“动摇之心”,甚至把汉初以来迁徙关东豪强充实关中陵寝地区的制度也放弃了。成帝时,西汉王朝走上了崩溃的道路。成帝大兴徭役,加重赋敛。假民公田的事不再见于记载。
外戚王氏逐步控制了西汉政权,帝舅王凤、王商、王音、王根等兄弟四人和王凤弟王曼之子王莽相继为大司马大将军,王氏封侯者前后共达九人之多,朝廷中重要官吏和许多刺史郡守,都出于王氏门下。外戚贪贿掠夺最为惊人。红阳侯王立在南郡占垦草田至几百顷之多,连贫民开辟的熟田也在占夺之列。王立把这些土地高价卖给国家,得到的报偿超过时价一万万钱。外戚在元帝时势力还不很大,资产千万者不多;他们后来家财成亿,膏田满野,宅第拟于帝王,都是在成、哀的短期内暴敛的结果。其他的官僚也依恃权势,大占良田。平帝时,王莽复任大司马,屡次捐钱献地,收揽民心。在政治上,他一方面排除异己;另一方面,他又极力树立党羽,笼络儒生,让他们支持自己夺取政权的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各地上书颂扬王莽功德者,以及献祥瑞、呈符命者,络绎于途。这些人都力图证明汉祚已尽,王莽当为天子。
公元8年,西汉最后一位皇帝刘婴退位禅让,王莽称帝,国号新。因为是和平夺权,所以虽然更换了皇帝,但西汉社会矛留下的所有社会问题依然存在。对此王莽的办法措施就是集权,重走汉武帝的老路。在经济上进行剧烈的土地变更、频繁的货币变更、细密而又严厉的工商管理制度;在政治上,进行官制、爵制、行政区划等等的变更。
王莽的土地改革就是恢复井田制,实行土地国有化;按照《周礼》记载的井田模式,把全国的土地重新平均分配——人均不得超过一百亩。这纯粹是经师们的空想,如果按照人均一百亩的标准平均分配土地,全国的土地根本不够分配。更何况土地的私有和买卖,是当时蓬勃发展的小农经济的基础,取消土地私有,禁止土地买卖,显然是倒行逆施,得不到任何社会阶层,包括农民的支持。
王莽还按照《周礼》,企图实行西周的“官商”政策,由专职官员代表国家对工商业和物价进行控制,主要的经济部门与物资由国家专营、专卖。结果是官商的弊端显露无遗,把社会经济搞得一团糟。王莽不得不在垮台前一年宣布废除这项制度。
王莽理论根据就是一部儒家经典《周礼》。儒家自己说《周礼》一书是周朝制度的汇编,是周公亲自编定的作品,但是其中充斥了战国时代儒家的政治理想,实际上是战国时代的作品。
王莽并这个靠关系耍手段上台的野心家并没有能力治理好国家。而且王莽从刘汉王朝手中接过来的本来就是一个危机四伏、不可救治的烂摊子。专制制度造成的社会危机,本不是统治阶级内部可以解决的问题。王莽的上台注定了新朝最终会自取灭亡。
进入中央集权制的帝国后,封国已经消失是不可能引起战争了,但君主专制和官僚腐败让社会矛盾更激烈了,所以一旦人民忍无可忍就会自发的集结向政府讨回公道。公元23年绿林军攻入长安,混乱中王莽为商人杜吴所杀,新朝灭亡。距离新朝建立仅仅十五年的时间。
西方古罗马2000多年,中世纪的基督教会也有1000多年,文艺复兴后欧洲各国虽然常有战争,但国家主体相对也是不变的。而反观中国进入帝国后,专制和腐败造成了激烈的社会矛盾,因为解决不了只能不断的改朝换代。中国人自己还得出结论,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种差距只能说明中国人的世界太小了,眼界实在太短浅了。
在1882年,埃及名义上仍然是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实际上则由英国管治,英国的考古学家开始有系统地探索该国。到了1896年,两位来自牛津大学皇后学院的年轻研究员--伯纳德.格非和亚瑟.亨特开始在遗址挖掘。在气候和机遇的独特配合下,俄克喜林库斯留下无与伦比的丰富古文物。有数以万计的纸莎草纸从俄克喜林库斯出土。其中就有最古老和完整的欧几里德的几何原本的图表。
早在公元前3000年前,古埃及人首先发明了纸莎草纸,汉武帝时接触到了西域文化,带回来了用碎布等为原料的马桥纸,东汉蔡伦纸是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的改进。埃及的纸莎草纸的工艺是植物纤维,蔡伦以树皮、麻头、破布等为原料造纸,这些材料本质上也是植物纤维,和纸莎草纸没有什么本质区别。这种用纸莎草纸写成的书籍,虽历经数千年,仍然清晰如新,纸质决不比我们中国的纸差,而且纸莎草纸也不像有人说的那样,容易断裂。
纸莎草纸是古埃及人,古希腊人,古罗马人,亚述人,腓尼基人,阿拉伯人所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迄今为止所发现的用古埃及文、古希腊文、古罗马文和阿拉伯文等书写的纸莎草纸文献,数以十万张计之多,纸莎草纸文献上记载了大量的古代法律、宗教铭文、天文地理、文学,数学知识等珍贵历史资料。
西方使用的现代造纸术没有可靠的证据能够证明是从中国传入的,阿拉伯的造纸术是公元751年怛罗斯之战后从中国俘虏那里学会的,虽然欧洲一直都从阿拉伯人那里进口中国式的纸,但是出于商业上的垄断需要,阿拉伯人显然不可能将造纸的方法透露给西方人,实际上西方人也是到了十二世纪才开始自己独立造纸,在这之前,显然有一个长达几百年的摸索研究的过程。
欧洲的造纸术跟中国的造纸术有很大的不同,他们用的抄纸工具不是竹帘,而是用木头和铜丝等作成的“抄网”,这与中国人单人掌帘或者双人抬帘是不同的,他们在纸浆中不加纤维悬浮剂,所以欧洲的纸张比较厚实和光滑,主要为了适应鹅毛笔和染料墨水书写的结果。英国采用机器代替手工抄纸,以木材为原料的机制纸也得到了迅速发展,造纸工艺早就不是传统的那种石灰沤竹的土造纸法了,产生了巨大的变革。
现带用的木浆纸是德国人弗类德里希.格特罗普.凯勒发明。弗类德里希.格特罗普.凯勒在1843年将木材磨成纸浆,并用它作出了纸张。木材纸浆的发明结束了用碎布和麻类植物造纸的时代。中国今天使用的倒是西方的机造木材纸工艺。中国现在所用的新闻铜版纸仍然要靠从国外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