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家珍言:从容人生的佛学智慧
12628200000010

第10章 当压力过大时怎么办?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佛陀

“释义”

一念之心能够放下,万事就会得到解脱与自在。人们因为心中杂念太多,所以才会迷失了自己,只有放下心中的杂念和贪欲,自身的压力才会减轻。只有采取行动来拂去心头的尘土,心中才会拥有快乐。

佛陀在世时,有一位名叫黑指的婆罗门来到佛前,运用神通,两手拿了两个花瓶,前来献给佛。

佛陀对黑指婆罗门说:“放下!”

婆罗门把他左手拿的那个花瓶放下。

佛陀又说:“放下!”

婆罗门又把他右手拿的那个花瓶放下。

然而,佛陀还是对他说:“放下!”

这时黑指婆罗门说:“我已经两手空空,没有什么可以再放下了,请问现在你要我放下什么?”

佛陀说:“我并没有叫你放下你的花瓶,我要你放下的是你的六根、六尘和六识。当你把这些统统放下,再没有什么了,你将从生死桎梏中解脱出来。”

黑指婆罗门这才了解佛陀放下的道理。

“放下”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很多人有了功名,就对功名放不下;有了金钱,就对金钱放不下;有了爱情,就对爱情放不下;有了事业,就对事业放不下。

人们在生活的洪流中拼搏,有成功也有失败,失败导致沮丧,而成功则可能导致压抑,甚至压力会越来越大。因为成功了,惧怕失败,成功者的压力也是很大的。

佛说:人间是苦。的确,一帆风顺不遇坎坷的人很少。当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面临着一个又一个的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如果再来个天灾人祸,有些人更是感到没法过了。对于有些人来说,一片迷茫,无可奈何。生活的压力是无所不在的,只要知道如何正确面对,并适当地加以排除,为它找个出口,它就不会对精神带来很大的伤害。

杜飞以前一直是个开朗乐观的人,同楼的人总能看到他在楼下一边健身、一边说笑的样子,快乐的气氛能够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可是,最近他却是愁眉紧锁,一副情绪低落的样子。原来,老板给他定的业务量他很可能完不成,奖金也会飞到别人的口袋里。一想到这里,他就吃不好睡不香,越想越着急,越着急越想不出办法,常常感叹活得真累。

不可否认,他的压力的确不小,可是像他这样也是无济于事的。相反,应该在意识到压力时及时调整心态,放松自己,让自己保持一份轻松,然后再好好琢磨琢磨有什么更有效的办法,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而不是在稍稍忧虑不安时就暴跳如雷,对平日的活动兴趣索然,或是自我感觉孤身无助和一无是处。因为,人只有在良好的心情中,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智。好好睡一觉,天亮醒来,你会发现今天生活是多么美好。

很多人都不能够放下心中过高的欲望和其他不良情绪,如果放下,轻松做自己,把一切看淡了,压力自然而然就减小了。对待压力,我们要学会自我调节。

1.要正确地认识自己

对自己既不要估计过高,有“怀才不遇”的感叹;也不要估计过低,失去信心。要相信自己会找到成功之路。

2.要知足常乐

不要把任何事情都想得太好。对客观事物应现实一点,在某种程度上要乐意安于现状,知足者常乐。

3.要坦诚直率

言所欲言、坦诚直率能消除许多心理压力。当自己有什么想法,有什么苦恼时,最好能痛痛快快地向自己的亲人和好友讲出来,倾吐你内心的不快,求得他们的帮助,以解决自己的苦恼。

4.正确对待挫折

人生在世,遇到挫折是难免的。我们应该用笑脸迎接挫折,拿出勇气来应付一切困难。正确对待挫折,才能战胜挫折。

5.培养环境适应能力

在恶劣的环境中,一些人感到窒闷厌烦、心情压抑、情绪紧张,影响学习和工作效率,损害心身健康。我们要善于发掘周围环境的有利因素,善于把不利条件化为有利条件,对环境条件的变化能做出灵敏的适应性反应,这会减小心理压力,有利于更好的发展。

6.要有良好的情趣

枯燥单调的生活,会给人带来消极、恶劣的心理状态,使人抑郁孤独和忧愁。爱好和情趣,是生活的调味剂。情趣也是友谊的媒介,它有助于人们的交往和情感的交流,从而使人心情愉快,精神焕发。

7.坚定生活信念

人要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和追求。只要有切合实际的目标,并且执著地去追求,目标是能够达到的。但不要把自己的目标和要求定得过高,要知道客观事物不都是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要有这样一种性格,虽经人间忧患,但生活信念和追求始终不能丧失。我们不应轻易忘掉过去,但更应该面向今天和未来。

无论何时何地,当面临压力时,我们应以平常的心态去面对。如果紧张慌乱,必然会出现错误,甚至会被压垮,变得一蹶不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我们应该保持的心态。每个人平时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的心态。看看那些运动员们的表现,就很清楚了,当时那一刻的冷静是最重要的。

如果能够从压力中挺过来,把压力变成动力,那么我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就能够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