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家珍言:从容人生的佛学智慧
12628200000009

第9章 常常嫉妒别人怎么办?

不嫉妒者,世世所生,众人所敬。——佛陀

“释义”

人生在世,一定要有一颗平静而和睦的心,不可心怀嫉妒。坚持一生一世不去嫉妒他人,会受到很多人的尊敬。俗话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别人有所成就,我们不要心存嫉妒,应该以欣赏之态看待别人所取得的成功。这是拥有快乐的秘诀。

佛经上有这样一则故事。

在古远时代,摩伽陀国有一位国王饲养了一群象。象群中,有一头象长得很特殊,全身白皙,毛柔细光滑。后来,国王将这头象交给一位驯象师照顾。这位驯象师不仅照顾它的生活起居,也很用心教它学各种本领。

这头白象十分聪明、善解人意,过了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密切配合,达到了良好的默契。有一年,这个国家举行一个大庆典。国王打算骑白象去观礼,于是驯象师将白象清洗、装扮了一番,在它的背上披上一条白毯子后,才交给国王。国王就在一些官员的陪同下,骑着白象进城看庆典。由于这头白象实在太漂亮了,民众都围拢过来,一边赞叹、一边高喊着:“象王!象王!”这时,骑在象背上的国王,觉得所有的光彩都被这头白象抢走了,心里十分生气。

他骑着白象很快地绕了一圈后,就不悦地返回王宫。一入王宫,他问驯象师:“这头白象,有没有什么特殊的技艺?”驯象师问国王:“不知道国王您指的是哪方面?”国王说:“它能不能在悬崖边展现它的技艺呢?”驯象师说:“应该可以。”国王就说:“好。那明天就让它在波罗奈国和摩伽陀国相邻的悬崖上表演。”隔天,驯象师依约把白象带到那处悬崖。国王就说:“这头白象能以三只脚站立在悬崖边吗?”驯象师说:“这简单。”他骑上象背,对白象说:“来,用三只脚站立。”果然,白象立刻就缩起一只脚。

国王又说:“它能两脚悬空,只用两脚站立吗?”“可以。”驯象师就叫它缩起两脚,白象很听话地照做。国王接着又说:“它能不能三脚悬空,只用一脚站立?”驯象师一听,明白国王存心要置白象于死地,就对白象说:“你这次要小心一点,缩起三只脚,用一只脚站立。”白象也很谨慎地照做。围观的民众看了,热烈地为白象鼓掌、喝彩!

国王愈看,心里愈不平衡,就对驯象师说:“它能把后脚也缩起,全身悬空吗?”这时,驯象师悄悄地对白象说:“国王存心要你的命,我们在这里会很危险。你就腾空飞到对面的悬崖吧?”不可思议的是,这头白象竟然真的把后脚悬空飞起来,载着驯象师飞越悬崖,进入波罗奈国。波罗奈国的人民看到白象飞来,全城都欢呼了起来。国王很高兴地问驯象师:“你从哪儿来?为何会骑着白象来到我的国家?”驯象师便将经过一一告诉国王。国王听完之后,叹道:“作为一国之君,为何要与一头象计较、嫉妒呢?”

人生最可怜的是嫉妒。嫉妒是一种负性情绪,是指自己的才能、名誉、地位或境遇被他人超越,或彼此距离缩短时所产生的一种由羞愧、愤怒、怨恨等组成的多种情绪体验。嫉妒有明显的敌意,甚至会产生攻击诋毁行为,不但危害他人,给人际关系造成极大的障碍,最终还会摧毁自身。地位相似、年龄相仿、经历相近的人之间容易发生嫉妒。

从本质上看,嫉妒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无论是何种形式和内容的嫉妒,都有害于保持正常的人际交往及健全的社会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知不觉地受到别人的嫉妒,自己本身也在不知不觉对别人产生嫉妒之心。被嫉妒的人常常是自己周围熟识的人。有时,明知道是嫉妒,是不应该的,却无法消除。

嫉妒是人生最容易碰到的事,李斯因嫉妒同学韩非的才能,向秦王进谗言而致韩非死在狱中;庞涓因嫉妒孙膑的学识超过自己,用毒计陷害孙膑,使孙膑致残。如以佛家妙语悟之,李斯、庞涓都是极可怜的人,他们纵然阴谋得逞于一时,但最后都不得善终。

嫉妒几乎人人都有,它是社会上的人们普遍存在的心理病症。嫉妒心理之所以普遍,是因为人的情感世界是错综复杂的。嫉妒的原因也是有多方面的,既有正当的理由,也有不正当的理由。嫉妒是一种疾病,患嫉妒病的人,生活过得很不安宁。他们今天害怕某人超过自己,明天又担心某人走在他前头,终日生活在一种可怜的病态之中。人的心理如果产生了各种坏心思,久而久之,生理上神经细胞必定跟着变化,不过他自己并不知道。

嫉妒源于病态竞争,与个体的性格、文化背景、阅历、世界观关系密切。自我封闭、自卑、自我中心等性格缺陷者容易产生嫉妒。胸无大志无所事事,才会去挑别人的刺。一个人的自我实现受阻时,容易产生嫉妒心理。社会生活中,确实有少数道德品质恶劣的人,他们采取“我不行,你也休想”的处世态度,“枪打出头鸟”,自己无所为,也不让别人有所为,或看到别人的进步、成就总有点不舒服,甚至制造谣言,有意中伤,极力破坏他人的名声。

嫉妒是一种不良的心理品质,现代人都有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但要想干一番事业,必须从嫉妒圈里冲出来,把嫉妒心理转化为正当的竞争意识。

1.从战术上突围

从嫉妒中突围的战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自我反省,从痛苦中觉醒。当人们用赞赏的目光注视着某人时,自我反省一下,自己是否在用“充满血丝”的红眼睛看着别人,如果能够意识到自己在嫉妒,你就有勇气让自己突围。

★开阔胸怀,以大雅的态度待人处事。在生活中,我们要成为情感的主人,消除可能致疾的一切隐患,从病态的自卑、自责、自狂、自我崇拜中解放出来。在承认别人的优越、承认差距的同时,要重新认识自己、发现自己和创造自己。这样,你就会从嫉妒中突围出来,在生活中心平气和,心安理得;在事业上积极进取;在属于自己的天地里,挥笔规划“人生的蓝图”。

★充实生活,用知识丰富自己。一个为奋斗目标而生活得紧张而有节奏的人,是没有空闲去嫉妒别人的,因为他生活的目的不是抓住别人死死不放,而是不断超越自己,战胜自己。在受到良性调控的情绪状态中,他会很好地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2.从观念上转化

从观念上转化,就是把嫉妒心理转化为竞争意识,实质就是把消极的心态转化为积极的心态。而积极的心理状态能使你获得人生最有价值的东西,它能帮助你走到竞争者的前面,能把别人认为不可能的事变成现实。对于那些具有积极心态的人来说,挫折或失败,只能是使他取得更大成功的阶梯。把中伤他人的精力,用于提高自己的工作和学习,这是观念转化的关键所在。

3.从目标上升华

升华作用,是一种正常对抗本能欲望,也是最有建设性的心理防御机制。人生最要紧的是选择自己前进的目标,并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去实现目标。目标的选择要贯彻扬长避短,突破一点的原则。社会是广阔的,多元的,行行出状元,条条道路通向成功。因此,要想建功立业,不必去挤那热门的“康庄大道”,躲开众人踏上冷门的“羊肠小道”,照样能翻山越岭,登上峰顶。

如果别人的嫉妒能把我们打倒,这说明我们虽然是优秀的,却不是最优秀的,在意志上更算不上优秀。面对嫉妒者的中伤,常人最容易做出的也是最下策的反应就是反唇相讥。这样,我们会因为别人的无聊,自己也变得无聊,甚至有可能陷入一场旷日持久并使心智疲惫又毫无意义的纠葛中。

一位哲人说过:“爱我的我报以叹息,恨我的我置之一笑。”他的这“一笑”,很洒脱,很有味。嫉妒是一种卑下的情感,嫉妒会使人失去理智,甚至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而对于嫉妒者的恶意中伤,最妙的回击是置之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