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皮肤病实效经典
1259200000012

第12章 效方疗法 (2)

第五节 效方疗法 (2)

加减变化:痒甚者加地肤子18g;心烦失眠者加酸枣仁15g,首乌藤30g;苔藓肥厚者加桃仁9g。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7d为1个疗程。

适应证:祛风渗湿、活血止痒。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35例,治愈20例,显效7例,有效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1%。

经验体会:本病是因脾经湿热,肺经风毒客于肌肤腠理之间,兼感风湿热邪所致。热盛则肌肤起疹,风胜则痒,湿为重浊有质之邪,其性黏腻,湿邪蕴久可以化热生虫,湿热凝固聚结于肌肤腠理之间,则皮肤肥厚粗糙,明显瘙痒。神经性皮炎以内湿为主,其病情缠绵,可谓之“顽湿”;湿性黏腻故反复缠绵不愈,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加入祛湿药,治疗效果明显。消风养血汤中防风、苦参祛风解表胜湿,生地黄、当归、赤芍活血养血,使风邪速解,即“血行风自灭”之意;乌梢蛇、全蝎、威灵仙祛风湿通络止痒,薏苡仁健脾利湿。

方剂来源:刘俊峰,等.消风养血汤治疗神经性皮炎35例.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6;29(4):37

方7银蛇解毒汤

配方:金银花20g,乌梢蛇、当归、苦参各15g,白蒺藜、生地黄、制何首乌、焦山楂各30g,黄芩20g,川芎、苍术、红花各10g。

加减变化:血热明显,去苍术、川芎,加牡丹皮、紫草;瘙痒剧烈,心烦不寐者加栀子、首乌藤、珍珠母、生石决明;皮损肥厚者加蜈蚣、丹参、全蝎;病程长,体虚乏力者加黄芪、太子参、黄精;皮损在颈部加葛根,在上部加羌活,在下部加牛膝。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同时外用铜青膏(铜碌、青黛、枯矾、密佗僧、冰片、黄蜡、麻油浸制成膏),每日2~3次,外擦皮损部。

适应证:凉血解毒、祛风止痒。

临床运用:临床治疗54例,治愈34例,显效14例,有效5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8%。

经验体会:方中金银花清热解毒;乌梢蛇性味甘寒无毒,祛风通络止痒,内走脏腑,外彻皮肤,能收一切皮肤风邪;白蒺藜祛风止痒,在治疗鳞屑性和瘙痒性皮肤病中经常应用;生地黄气薄味厚,凉心火,退血热,去烦躁;当归、红花、川芎凉血祛风;苍术祛风胜湿;黄芩、苦参苦寒,清热泻火解毒,据药理研究证实,黄芩中的黄芩苷元和苦参中的苦参总碱有很强的抗变态反应作用;制何首乌补肾滋阴,扶正固本;焦山楂消食和胃。诸药合用,标本兼治,既祛在表之风热,又清内在之血热,扶正滋阴,临症尚须根据病情灵活应用。另外,在治疗的同时,不可忽视调理情绪。

方剂来源:王巧霞,等.银蛇解毒汤治疗神经性皮炎54例.河南中医,2006;26(9):50

第六节 简方疗法

方1

配方:全蝎16个,斑蝥12个,皮硝12g,乌梅肉30g,米醋500ml。

用法:将全蝎、斑蝥、皮硝、乌梅肉共碾粗粒放入盛米醋容器内浸泡,7d后弃渣取醋液。外涂患处,每日1~2次。

适应证:杀虫止痒。用于神经性皮炎。

方2

配方:斑蝥2g,白酒100ml。

用法:将斑蝥碾碎放入65度白酒容器内浸泡,1周后弃渣取酒液。外涂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

适应证:杀虫止痒。用于神经性皮炎。

方3

配方:黄柏50g,食用醋精200ml。

用法:将上药混合浸泡6~7d,纱布过滤,滤液分装50ml瓶内备用。用时,先洗净患处,再用棉签蘸药液点搽患处,可呈现灰白色,这是醋精脱水作用,使患处苔藓样鳞屑脱落。

适应证:神经性皮炎。

方4

配方:路路通、苍术各60g,百部、艾叶、白矾各15g。

用法:将上药加水1000~1500ml,煮沸20min滤汁,先熏后洗,每日1剂,每剂洗2~3次,每次30min,煎汤外洗时,水温一般38~40℃为宜。

适应证:神经性皮炎,皮肤瘙痒症。

方5

配方:细辛、草乌、马钱子各5g。

用法:将上药浸泡于80%~95%浓甲酚液100ml中,10~15d即可使用。用时取消毒棉签,蘸用本药液涂搽患部皮肤上即可,切勿涂搽在健康皮肤上,以免损伤健康皮肤。局限性、泛发型苔藓样变皮肤,脱落后可用氟轻松及曲安奈德尿素软膏再涂搽患处皮肤;泛发型可静滴10%葡萄糖注射液内加地塞米松5~10mg,全身瘙痒剧烈者可口服抗过敏药物如氯苯那敏、赛庚啶。

适应证:神经性皮炎。

方6

配方:红花、桃仁、杏仁、生栀子各等量。

用法:将上药共研为极细末,加入适量冰片,用凡士林或蜂蜜调成稠糊状。使用时,将其摊成3cm×3cm×1cm大小饼块,直接填于脐上,再用敷料覆盖固定,每日换药1次。

适应证:泛发性神经性皮炎。

方7

配方:新鲜鸡蛋2个,米醋250ml。

用法:将鸡蛋置于大口玻璃瓶内,再放入米醋,浸4~7d后去壳,将蛋清蛋黄混匀涂搽患处,每日3次。搽后再以4~6层纱布浸醋敷之。

适应证:神经性皮炎。

方8

配方:巴豆(去外壳)30g,雄黄3g。

用法:先将巴豆研成豆渣状,雄黄研成粉末,两药混合研匀,用3~4层纱布包后涂擦患部,每日2次,每次1~2min,至痒感减轻,局部起水疱为止。然后于患处覆盖无菌纱布,以防感染。待水疱自行吸收,患处皮肤脱落即愈。3d为1个疗程。间隔7~10d再行第2个疗程。

适应证:神经性皮炎。

方9

配方:五虎丹10g,樟脑、水杨酸各15g。

用法:将上药加入95%乙醇500ml中,以乳钵充分研至无明显粗颗粒为度,瓶装密封备用。以棉签蘸药搽皮损,每日1~2次,直至痒止,苔藓样扁平丘疹脱落,近似正常皮肤为度。若治后皮损平复,但觉局部干燥,脱屑不适者,可改用20%复方甘油搽剂(甘油、百部酊各20ml,75%乙醇加至100ml)外搽。心烦易怒,痒剧不宁者,可辅以煎服灵仙乌蛇汤、威灵仙、乌梢蛇肉各20g,当归、甘草各15g,苦参、牡丹皮各12g,凌霄花10g,制何首乌、赭石、珍珠母各30g,每日1剂。除3例中断治疗外,余均连续治疗1周以上,辅中药内治者9例。

适应证:神经性皮炎。

第七节 食物疗法

方1马齿苋粥

配方:鲜马齿苋60g,粳米50~100g,红糖适量。

用法:将鲜马齿苋与粳米洗净同熬成粥,粥熟时放入红糖稍煮数沸,即可食用。早、晚餐温热服食。

适应证:凉血、祛风、止痒。用于神经性皮炎。

方2大枣炖鸽子

配方:鸽子1只,发菜10g,大枣15枚,食盐,味精各适量。

用法:先将鸽子宰杀后去毛及内脏,与洗净的发菜,大枣同入沙锅,加适量水,武火烧开,文火炖至鸽肉熟烂。放入食盐、味精调味,即可食用。每日食1次,7d为1个疗程。

适应证:养血祛风。用于神经性皮炎。

方3黄花菜炖蚌肉

配方:黄花菜15g,丝瓜络10g,蚌肉30g,味精、食盐适量。

用法:先将黄花菜、丝瓜络、蚌肉各洗净,同入锅,加适量水,武火烧开,文火炖至蚌肉熟烂后。放入食盐、味精调味,即可食用。每日食1次,10d为1个疗程。

适应证:清营凉血,消风止痒。用于神经性皮炎。

方4芹菜炖豆腐

配方:芹菜20g,豆腐30g,食盐适量。

用法:将芹菜洗净切段与豆腐同入沙锅,加适量的水炖熟;放入食盐、味精调味食用。每日食1次。服到痊愈为止。

适应证:清热祛风。用于神经性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