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老药新用途
1256800000081

第81章 抗肿瘤药 (1)

第16章 抗肿瘤药 (1)

环 磷 酰 胺

【别名】癌得量、环磷氮芥。

【药理】环磷酰胺抗瘤谱广,是第一个所谓“潜伏化”广谱抗肿瘤药,它主要通过肝的酶P450水解成醛磷酰胺再运转到组织中形成磷酰胺氮芥而发挥作用。本品对淋巴瘤、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均有效,对乳腺癌、睾丸肿瘤、卵巢癌、肺癌、鼻咽癌、神经母细胞瘤、横纹肌瘤及骨肉瘤也均有一定疗效。

【制剂】注射用环磷酰胺, 100mg, 200mg。 片剂: 每片50mg。

【注意】

1.本品的代谢物对尿路有刺激,故应用时应鼓励患者多饮水。

2.本品可杀伤精子,但为可逆性。

3.应用本品可引起脱发、口腔炎、消化道反应以及膀胱炎等。还可引起胎儿畸形、闭经、精子减少等。

【临床新用途】

1.治疗流行性乙型脑膜炎据报道,在传统治疗基础上用环磷酰胺、左旋咪唑与泛癸利酮调整机体免疫功能治疗流行性乙型脑膜炎患者45例,治愈者40例,治愈率为89%,明显优于仅用传统综合治疗措施的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显著。用法:环磷酰胺3~5mg/kg体重,加入生理盐水20ml,静脉注射,1/d,连用3d;左旋咪唑2.5mg/(kg·d),分为2次口服或鼻饲,连用3d;泛癸利酮3~5mg,肌内注射,1/d,连用5~7d。

2.治疗重症肝炎应用环磷酰胺治疗重症肝炎患者,效果显著。用法:环磷酰胺200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或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0ml中,缓慢静脉注射,1/d,连续用药至症状消失止。结果:用上药治疗重症肝炎患者94例,总有效率为86%。在应用本药时,黄疸可一度加深,消化道症状加重,可能为环磷酰胺毒性反应,随着免疫功能调整而逐渐好转,可不必停药及特殊处理,密切观察。(黄延祚,胡灼君.常用药物临床新用途手册.第2版.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28)

3.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本病是多系统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有人报道,用环磷酰胺100~200mg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5例,1/d或2d 1次,效果显著。采用环磷酰胺间歇疗法治疗狼疮肾炎患者16例,用药1个月后大部分病例病情稳定;第3个月时,除1例外,其余病情明显好转。

4.治疗尖锐湿疣运用环磷酰胺软膏治疗肛门巨型尖锐湿疣患者,一般用药2周见效,1个半月痊愈。方法:涂药前先用温水坐浴。然后取0.5%环磷酰胺软膏外涂患处,1/d,便后加涂1次。另有人用环磷酰胺软膏治疗尖锐湿疣患者20例,治愈者18例,有效者2例。

5.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采用环磷酰胺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39例,用药1~2个疗程后,临床症状及肝功能明显改善,其中治愈者30例,好转者6例,无效者3例,总有效率为92%。用法:将环磷酰胺40mg,加入生理盐水1ml中混合均匀后,作两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注射时,针头刺入穴位,在捻转、提插得气后再注入药物,2d 1次,7次为1个疗程。作者认为,应用环磷酰胺治疗慢性活动性肝炎有效,可能与本品有免疫抑制作用有关。

6.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环磷酰胺可使血液循环中T细胞和B细胞减少,并抑制二者的功能。据报道,应用环磷酰胺100~200mg,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2d 1次,病情稳定后改为每周1或2次。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24例,其中完全缓解者3例,显效者11例,有效者8例,无效者2例,总有效率为92%。另有人用环磷酰胺治疗严重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08例,完全缓解者29例,部分缓解者45例,有效者21例,无效者13例。还有人用环磷酰胺间歇疗法治疗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患者3例,其中2例并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结果3例均获得长期缓解。

7.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采用大剂量环磷酰胺治疗严重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4例,获得满意疗效者3例。用法:环磷酰胺20~25mg/(kg·d)(日总量500~1 000mg),分2次静脉注射,疗程4d。有人认为,对免疫性或严重再生障碍性贫血,可以试用环磷酰胺。

8.治疗过敏性紫癜环磷酰胺可使免疫复合物分裂、解体,从而消除了免疫复合物对机体的病原学作用,故用于治疗过敏性紫癜患者有显效。应用环磷酰胺治疗14例对激素治疗无效的小儿过敏性紫癜,全部获得治愈。用法:环磷酰胺2.5mg/(kg·d),分3次口服。另有人用环磷酰胺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患者2例,用药5~10d即愈。

9.治疗脑炎后偏瘫运用环磷酰胺治疗脑炎后偏瘫患者13例,肌力恢复正常者8例,肌力接近正常者4例,无效1例。用法:环磷酰胺5mg/kg体重,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0ml内静脉滴注,1/d,10d为1个疗程,间隔7d用第2个疗程,连续用药至症状消失止。

10.治疗重症狼疮性肾炎用环磷酰胺(白细胞<3 000×109/L,肝功能异常停用)8~12mg/(kg·d),加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1h;2d为1个疗程,半个月重复1次,至总量≤150mg/kg后,3~4个月1次,总量≤12g。用泼尼松1mg/(kg·d),6~8周后,每周递减10%;至0.5mg/(kg·d),用3~4个月后,渐减量,对症处理,保护肝肾功能。多饮水,尿量>3L/d。并内服中药:急性活动期用清瘟败毒饮加减;相对恢复期用六味地黄丸加减。结果:50例中,完全缓解18例,部分缓解32例。[龚晓方.环磷酰胺联合治疗重症狼疮性肾炎50例临床观察,中原医刊,2003,30(8):42]

11.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治疗组44例与对照组71例,均用环磷酰胺8~15mg/kg,每月1次;8次后,改3个月1次;总10次后,半年1次结束。均用激素、支持、抗凝等。治疗组并加服中药。结果:<2周、2~4周、4~8周、>8周尿蛋白转阴两组分别8,13例;19,28例;13,23例;4,7例。见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肝肾阴虚证)分别7,50例。[袁斌.中药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小儿难治性肾病疗效观察.辽宁中医杂志,2007,34(8):1101]

塞替派

【药理】本品为烷化剂类抗肿瘤药物。实验研究证明,塞替派对多种动物肿瘤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抑制DNA的合成。其特点为选择性高,抗瘤谱广,骨髓抑制较轻,胃肠道反应少,局部刺激性小。临床上主要用于卵巢癌、乳腺癌、膀胱癌和消化道癌等。

【制剂】注射液:每支10mg(1ml)。

【注意】

1.本品稀释后如发现浑浊,即不得使用。

2.应用本品,可引起男性患者无精子,女性患者无月经,少数患者尚可有发热、皮疹等。

【临床新用途】鼻息肉术后应用患者的鼻息肉摘除干净、止血后,以0.5%塞替派溶液湿润1小块明胶海绵,填于创面,并用碘仿纱布条填塞于鼻腔。术后2d抽去纱条后,应用1%麻黄碱和0.5%塞替派两药交替滴鼻,二药均为每次点4滴,4/d,连用5d。结果:应用塞替派滴鼻后,可明显缩短术后至鼻塞消失、鼻甲红肿消退、鼻腔无明显分泌物等项的平均日数,疗效显著优于仅用麻黄碱滴鼻的对照组。作者认为,本药可抑制免疫过程的诱导期及增殖期,有减轻充血、防止再生的作用,故对鼻息肉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甲 氨 蝶 呤

【别名】氨甲叶酸、氨甲基乙酸。

【药理】甲氨蝶呤是最早应用于临床并取得成功的抗叶酸制剂,本品不但对白血病有效,而且对实体瘤也有良好的疗效,为临床基本抗肿瘤药物之一。实验证明,本药进入人体后主要与二氢叶酸还原酶结合,使该酶被抑制,从而四氢叶酸不能形成,致使利用一碳基因合成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过程受阻,S期DNA和RNA的合成减少,肿瘤细胞不能增殖。本品临床上可用于绒毛上皮癌、恶性葡萄胎、急性白血病、骨肉瘤、软组织肉瘤、乳腺癌及卵巢癌等。

【制剂】片剂:每片2.5mg,5mg,10mg。注射用甲氨蝶呤:每瓶5mg,10mg,25mg,50mg,100mg,1000mg。

【注意】

1.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及孕妇禁用。

2.少数患者应用本品后,有月经延迟及生殖功能减退等症状。

3.用药期间,应严格检查血象。

【临床新用途】

1.治疗银屑病方法:①口服甲氨蝶呤,每次2.5~5mg,12h 1次,7d内连服3次为1个疗程;②甲氨蝶呤16~25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6~8h内滴完),7d 1次为1个疗程;③口服甲氨蝶呤,每次2.5mg,1/d,连续服至症状消失止。结果:应用甲氨蝶呤治疗银屑病患者78例,其中治愈者70例,有效者5例,无效者3例,总有效率为96%。治愈率为90%。银屑病治愈后若又复发,用本品仍有效。另有人用甲氨蝶呤治疗慢性斑块状银屑病患者,亦获显著效果。用法:首次甲氨蝶呤的剂量为2.5~5mg,口服或肠道外给药。随后逐渐加大剂量,直至获得了所期望的疗效。每周均投用此治疗量,通常在15~20mg范围内。尽管非常小的剂量(每周小至2.5mg)可能适合于老年人维持控制症状,但是70%的银屑病患者在采用这种方案时病情也获得改善。由于本病难以治愈,有必要以甲氨蝶呤与局部的焦油、蒽林和(或)紫外线光综合治疗。若服用本品后发生巨红血球病,可口服叶酸5mg/d,即可控制这种不良反应,而且不会降低甲氨蝶呤的疗效。

2.治疗输卵管妊娠王美玲介入注射甲氨蝶呤加口服中药治疗输卵管妊娠25例,成功20例,无效(转手术)5例。在B超监测下,用甲氨蝶呤30mg,加灭菌注射用水2ml,缓慢注入妊娠输卵管。经用消癥止妊汤:丹参、黄芪各15g,赤芍12g,桃仁、玄参、川芎各10g。每日1剂,水煎服,用10d。流产成功且内出血止用本方加三棱、莪术各6g。用3~7d[王美玲.介入注射甲氨蝶呤加口服中药治疗输卵管妊娠25例,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