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老药新用途
1256800000080

第80章 驱肠虫药

第三节 驱肠虫药

左 旋 咪 唑

【别名】左旋四咪唑、左咪唑。

【药理】左旋咪唑为四咪唑(驱虫净)的左旋体,是一种广谱驱肠虫药。实验证明,本品可选择性地抑制虫体肌肉中的琥珀酸脱氢酶,使延胡索酸不能还原为琥珀酸,从而影响虫体肌肉的无氧代谢,减少能量的产生。虫体肌肉麻痹后,虫随粪便排出体外。此外,本品对钩虫、蛲虫有明显作用;对丝虫成虫及微丝蚴也有一定的抗虫作用。本品还是一种免疫调节剂,可使细胞免疫力原来较低者得到恢复。左旋咪唑主要用于驱蛔虫及钩虫。由于本品单剂量有效率较高,故适于集体治疗。

【制剂】片剂:每片25mg,50mg。肠溶片:每片25mg,50mg

【注意】

1.妊娠早期忌用。

2.肝炎活动期禁用。

3.肾功能减退及肝功能异常的患者慎用。

4.服用本品后,可引起头晕、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多数在数小时后自行恢复。

5.偶见皮疹、药热、转氨酶升高。

【临床新用途】

1.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应用三种调节免疫功能的药物联合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45例,治愈率为89%。用法:左旋咪唑2.5mg/(kg·d),分1或2次口服或鼻饲,连续用药3d;环磷酰胺3~5mg/kg体重,加生理盐水20ml静脉注射,连续用药3d;泛癸利酮3~5mg/d,肌内注射,1/d,连续用药5~7d。

2.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类风湿关节炎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左旋咪唑可恢复受损的免疫功能,增强已激活的免疫系统功能。用法:口服左旋咪唑,150mg/d,分3次口服,每周服3d。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2例,总有效率为86%。左旋咪唑可降低血沉,减轻症状,遏止病程进展,但不能阻止关节的损害。

3.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运用左旋咪唑,每次50mg,3/d,同时联合激素及山莨菪碱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34例,1个疗程为3个月。一般血小板的回升和紫癜的消失时间多在7~14d,经随访6个月以上,34例中痊愈者32例,显效者1例,无效者1例,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蔡晓玲,张建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药物.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7,17(6):249]

4.治疗顽固性皮肤瘙痒症运用左旋咪唑治疗顽固性皮肤瘙痒症患者25例,病程在0.5~5年,其中1~3年者18例,经用其他药物治疗无效。用法:内服左旋咪唑,150mg/d,分3次口服,每周连服3d,15d为1个疗程,总疗程2~12周,平均5.2个疗程。结果:25例中,治愈者16例,好转者6例,无效者3例。

5.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两组各60例。治疗组用口疡清;对照组用左旋咪唑50mg(用2d,间隔5d),复合维生素B2 5mg,维生素C 100mg,3/d,口服。均6周为1个疗程。用1个疗程,结果:两组分别痊愈17,5例;显效11,8例;有效20,28例;无效12,19例。[温映萍.口疡消与左旋咪唑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对比观察.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5,24(2):13]

6.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将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丙硫氧嘧啶,300mg/d,分3次口服,普萘洛尔30mg/d,分3次口服。治疗组另加用左旋咪唑75mg/d,分3次口服。结果:治疗组治疗后T3及T4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同时停用左旋咪唑后,T3及T4反跳低于对照组(P<0.05)。作者认为,左旋咪唑促进甲状腺内淋巴细胞浸润消失和变异的上皮细胞恢复正常形态有关。[陶盛庆,左旋咪唑治甲亢36例临床观察,广西医学,1998,20(4):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