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老药新用途
1256800000082

第82章 抗肿瘤药 (2)

第16章 抗肿瘤药 (2)

李峰用甲氨蝶呤配对甲酰四氢叶酸钙联合中药治疗输卵管妊娠40例,症状消失,阴道出血止(或减少),绒促性素(HCG)下降≥50%,B超示妊娠包块缩小。见不良反应32例。用法:甲氨蝶呤20~30mg,用5~7d,总量≤150mg;甲酰四氢叶酸钙100mg,用3~5d,1/d肌内注射,并输液1.5L/d。1周后,血HCG下降不明显(或上升),加用甲氨蝶呤2次。并用当归10g,赤芍、桃仁、三棱、莪术、川芎、丹参各15g,天花粉30g。每日1剂,水煎后分2或3次内服[李峰.甲氨蝶呤配对甲酰四氢叶酸钙联合中药治疗输卵管妊娠.中国基层医药,2004,11(2):181]。

3.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应用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迅速缓解病情,总有效率为96%。明显优于单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用法:口服甲氨蝶呤,第1周5mg,1d内分2次服,若未见反应,第2周每周服7.5mg,1d内分3次口服。连续服药6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为每周5~7.5mg,分次口服。原用非类固醇抗炎药者,宜继续使用。运用甲氨蝶呤时,对于有乙肝病毒携带者应慎用;伴有肝肾疾病、老年糖尿病、溃疡病的患者忌用,孕妇禁用。若发生不良反应较重者,宜及时停药,并做对症处理。

4.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在原用药的基础上加用甲氨蝶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效果显著。用法:口服甲氨蝶呤,每周1次,从2.5mg开始,每周增加2.5mg,至每周10mg维持,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服药至症状消失止。一般服药1~2个疗程即可显效或治愈。对于应用非甾体抗炎药无效者,应用本药可获效。

5.治疗顽固性炎症性肠病据报道,有人应用甲氨蝶呤治疗顽固性炎症性肠病患者,临床状况明显改善,疾病活动度降低,有效率为76%。用法:甲氨蝶呤每次25mg,肌内注射每周1次,连用12周,然后改口服。每周剂量从15mg逐渐减至7.5mg。(黄延祚.常用药物临床新用途手册.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30)

6.治疗异位妊娠治疗组22例与对照组20例,均用甲氨蝶呤50mg/m2,双臂肌内注射;血HCG值第7日>第5日(或第7日下降≤25%),重复1次。治疗组第2日,并用赤芍、延胡索各10~12g,丹参12~15g,桃仁、三棱、莪术各6~9g,天花粉20~30g,蜈蚣2条(去头足)。每日1剂,水煎服,用7~10d。结果:两组分别有效20,15例(P<0.01)。见不良反应分别2,8例[杨林.甲氨蝶呤单次肌内注射配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22例.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1(9):666]。另有治疗异位妊娠30例,用甲氨蝶呤50mg/m2,肌内注射,用7d;血β-HCG下降<15%,第7d重复1次。并内服中药。结果:30例中成功28例,失败2例,总有效率为93.3%。[刘杏菊.甲氨蝶呤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30例疗效观察.时珍国医国药,2007,18(5):1203]

7.治疗红皮病有人使用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红皮病14例,每周甲氨蝶呤20mg(即每日1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连用2d,休息5d),配合使用抗感染、支持对症治疗,治疗时间2~8周,如超过2周无效,加服雷公藤多苷20mg,3/d,2个月无效停药。皮损消失后1~2周后停药,对已用雷公藤多苷片治疗者(本组6例),继续用药维持治疗1~3周。结果:治疗1个月内临床痊愈者8例,显效者2例,好转者2例,无效者2例。治疗2个月内临床治愈12例,显效、无效各1例。14例中有效者无一例复发,未出现不良反应。作者认为,红皮病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性疾病,治疗困难,并发症多,尤其是老龄患者,传统多用皮质激素治疗。应用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红皮病效果好。使用时应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用药时间以不超过2个月为佳。[彭红霞.甲氨蝶呤治疗红皮病14例分析.泸州医学院学报,2001,24(3):220]

氟 尿 嘧 啶

【别名】5-氟尿嘧啶、5-FU。

【药理】本品为抗肿瘤药,对多种动物肿瘤有抑制作用。与常用抗肿瘤药物无交叉耐药现象。在体内转变为氟尿嘧啶脱氧核苷,可抑制胸腺嘧啶核苷合成酶,阻断尿嘧啶脱氧核苷转变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影响DNA的生物合成。也可作用于RNA。本品临床上适用于胃癌、肝癌、胰腺癌、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绒毛膜上皮癌、恶性葡萄胎、膀胱癌、肺癌、皮肤癌、头颈部癌等。

【制剂】注射液:每支125mg(5ml),250mg(10ml)。软膏:0.5%,2.5%。

【注意】

1.运用本药期间,应严格检查血象。

2.本药的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严重者可有腹泻,局部注射部位静脉炎,少数可有神经系统反应如小脑变性,共济失调,亦有人出现皮疹、色素沉着、甲床变黑等。

【临床新用途】

1.治疗尖锐湿疣应用氟尿嘧啶治疗尖锐湿疣患者35例,全部获得治愈,一般用药3~5d即可使疣体萎缩、脱落。方法:取2.5%氟尿嘧啶注射液10ml加入1%普鲁卡因1ml,混合均匀后,用棉签蘸取药液涂搽疣体表面,使疣体变白即可,涂搽2/d,不可超过2次。蘸取的药液不宜过多。涂药10min内不能活动,以防摩擦后皮肤破溃。1周为1个疗程。均在1周内获得痊愈。

2.治疗角化棘皮瘤采用氟尿嘧啶治疗角化棘皮瘤患者18例,治愈率为97%。方法:取氟尿嘧啶(50mg/ml)的无菌溶液,用30号针呈切线方向刺入损害的斜面,注入药液0.2~0.3ml,每1个病损注射3~4点,7d用药1次,直至症状消失止。治愈后若又复发,仍用本品有效。

3.治疗血管性紫癜应用氟尿嘧啶治疗血管性紫癜患者,一般用药1~2个疗程即可获得治愈。用法:氟尿嘧啶500mg,氢化可的松100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1/d,10d为1个疗程。治程中,必须3~5d查1次血白细胞,若血白细胞<3×109/L或有发热者,呕吐及心慌,则宜停药。

4.治疗甲缘疣涂药前先将患处用温水浸泡至角质层发白变软后,用刀轻轻削去疣体增生的角质物质(以不出血为度),将胶布剪1个小洞,贴于患处,使疣体露于洞外,以保护周围健康皮肤,然后再涂药。以2.5%氟尿嘧啶软膏,外涂患处,再用胶布封盖,1~2d换药1次。每次换药时,宜先将疣体表面发白部分削去。结果:用上药治疗甲缘疣患者,治愈率为96%。

5.治疗慢性鼻炎氟尿嘧啶能抑制细胞DNA的合成,使细胞失去增殖能力,同时对增生细胞也有杀伤作用。因此局部注射给药,可使鼻黏膜上皮下层增生的结缔组织细胞坏死,肥厚的下鼻甲收缩,通气受阻改善。据报道,严冒涛应用氟尿嘧啶治疗慢性鼻炎患者80例(其中肥厚性患者70例,单纯性患者10例),经用2.5%氟尿嘧啶溶液4~6ml于下鼻甲肥厚部注射,每隔7d注射1次,3或4次为1个疗程,可连续用药2~3个疗程。结果:80例中,临床治愈者32例,好转者44例,无效者4例,治愈率为40%,总有效率为95%,停药后随访0.5~1年,均未见复发。

6.治疗白癜风运用氟尿嘧啶霜剂治疗白癜风患者28例,效果显著。用法:每日以5%氟尿嘧啶霜剂局部封闭性贴敷,一般用药第1日即发生皮肤擦烂,在治疗7~9d,局部皮损完全发生糜烂,经10d后愈合。在表皮愈合后1~2周开始出现色素沉着,2个月内皮损完全发生色素沉着。结果:28例白癜风患者中,18例全部色素再生,占64%;5例患者部分色素再生,其余5例未见效果。所有患者均无全身中毒反应。

7.治疗输卵管妊娠据报道,王庆一应用氟尿嘧啶治疗输卵管妊娠患者,效果显著,治愈率为100%。其中93%的患者绒促性素(HCG)在14d内降至正常水平。治疗方法:采用腹腔镜下注射法,手术在硬膜外麻醉下进行。先行脐下穿刺,用腹腔镜检查盆腹腔,确诊后在耻上正中3cm处,做第2次穿刺,放入无损伤抓钳,以固定输卵管。在病变输卵管侧,避开腹壁下动脉处,用7~9号腰椎穿刺针经皮穿刺输卵管最扩张处(妊娠部位),回抽积血后,根据输卵管膨胀程度注入氟尿嘧啶2~5ml,余量注入孕囊周围,穿刺点3~4个,总量10ml(250mg)。查穿刺点无活动性出血后术毕。在手术24h可下床活动,隔日HCG测定,至连续2次阴性。术后每日测量基础体温,以了解恢复排卵时间。

8.治疗结肠息肉有人应用氟尿嘧啶治疗结肠息肉患者64例,并与手术治疗的52例作对照,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方法:取氟尿嘧啶每次250mg,加入生理盐水200ml中保留灌肠,3/d,15d为1个疗程,一般用药2~3个疗程。疗效:治疗组64例中,治愈38例,显效者12例,有效者9例,无效者5例,总有效率为92%;而对照组分别为31例、12例、9例,总有效率为100%。远期疗效:经随访2年,治疗组复发8例,占21%,对照组复发14例,占45%。治疗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采用氟尿嘧啶治疗结肠息肉患者,具有与手术治疗接近的效果,且复发率低、无创伤等显著优点,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李又平,许巽群.5-FU液灌肠治疗结肠息肉的近远期疗效观察.临床荟萃,1998,13(13):612]

9.治疗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据报道,王海涛等应用2.5%氟尿嘧啶5ml和2%利多卡因2ml膝关节腔封闭加中药外洗治疗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110例,7~10d封闭1次,共1~3个疗程,110例中,总有效率为95%。[王海涛,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创伤性膝关节滑膜炎110例近期疗效观察.中医正骨,1996,8(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