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老药新用途
1256800000058

第58章 激素类药 (4)

第9章 激素类药 (4)

6.治疗遗传性血管性水肿据报道,达那唑有长期和短期预防本病发作的作用。用200~600mg/d,2d 1次。另有人报道,69例长期治疗(1~6年)结果:开始剂量600mg/d,6~12周剂量逐日下降100~200mg,直至恒定控制本病症状的发作。结果所有患者发作频率和严重性均降低。控制症状发作的剂量视个体而异,按照每个患者滴度下降而定。在长期治疗中不良反应显著,如体重增加,肌痛、头痛、镜检血尿、肝功能异常、男性化等。其发生率与剂量有相关性。作者认为达那唑是治疗本症疗效最好的药物,但是由于其不良反应,长期治疗中必须予以密切随访。

7.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达那唑又名炔睾醇,常用于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月经过多,习惯性流产等疾病,近年来发现达那唑具有其他方面的用途[崔融.达那唑的临床新用途.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4,14(1):13]。有人采用达那唑治疗18例难治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疗效显著。用法:达那唑每次200mg,口服,2/d,连服3个月。结果:5例完全缓解,随后以小剂量维持随访1年未见复发。6例部分缓解,血小板升至50×109/L以上,且其中2例在小剂量长期治疗中出现较好反应,7例未见明显的效果。

8.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本病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小板表面附有抗血小板的自身抗体,易被单核巨噬系统吞噬破坏,以往多采用糖皮质激素和中药治疗,效果不佳时可应用脾切除或免疫抑制药治疗,部分患者效果仍不理想[李栋.老药新用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5,15(1):19]。郭瑞官等应用达那唑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20例,治疗前曾用激素治疗4~6周或以上,其中13例用过长春新碱或大剂量氟美松冲击治疗,疗效不佳。结果:应用达那唑后,治愈者8例,良效者5例,进步者4例,无效者3例,总有效率为85%。达那唑的作用机制为纠正异常T细胞亚群,调整T细胞免疫功能,减少抗体产生,减少单核巨噬细胞对被免疫球蛋白的包被的血小板消除作用[郭瑞官,李健,李莉珍,等.达那唑治疗慢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0例.中华儿科杂志,1991,29(6):367]。

9.治疗肾病综合征据报道,傅淑霞等应用达那唑治疗肾病综合征患者,亦获较好效果。共有肾病综合征Ⅱ型15例,其中男4例,女11例;年龄最小者19岁,最大者52岁,平均27.2岁。曾用过泼尼松平均剂量为3.04g,最小者1.5g,最大者10.9g无效。尿蛋白仍为7.08g/d。遂开始应用达那唑每次0.2g,3/d,口服,并用双嘧达莫、调微1号(内含山莨菪碱、黄芪、当归)、雷公藤及肝素等。结果:应用达那唑治疗38d后,8例尿蛋白少于0.3g/d,症状消失,血生化及肾功能正常,仅有1例无效。尿蛋白<0.5g/d后,用达那唑0.1g,每日口服维持并随访,尿蛋白继续减少,随2~5个月,均未见复发。[傅淑霞,蒋绍光,谭会斌,等.炔睾醇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15例.中华肾脏病杂志,1992,8(1):54]

10.治疗狼疮性肾炎应用达那唑治疗狼疮性肾炎患者2例,效果满意。方法:给予达那唑600mg/d,分3次口服,配合泼尼松30mg/d、雷公藤、调微1号及间断输血浆等支持疗法。1例住院28d,另1例住院23d。结果:2例皮疹均消退,症状明显好转,尿蛋白消失。症状好转后达那唑改为0.2g/d维持。治程中未见明显副作用。[路学文,杨林,曾文.炔睾醇治疗狼疮性肾炎2例报告.中华肾病杂志,1992,8(1):60]

11.治疗慢性囊性乳腺病本病是常见的乳腺良性疾病,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措施。有人用达那唑治疗重度慢性囊性乳腺病患者20例,用药5个月后症状消失者18例,症状明显减轻者2例。用法:月经来后第2日开始服用达那唑,第1个月为每次100mg,2/d,口服,1个月后改每次100mg,1/d,每个病例共治疗5个月后观察效果。[黄汉源,孙强.应用达那唑治疗慢性囊性乳腺病20例报告.实用外科杂志,1992,12(7):391]

甲 状 腺 素

【别名】干甲状腺、甲状腺粉。

【药理】本品为甲状腺激素类药。主要作用为维持正常生长发育;促进代谢和增加产热;提高交感-肾上腺系统的感受性。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克汀病、黏液水肿及其他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

【制剂】片剂:每片10mg,40mg,60mg。

【注意】

1.心功能不全者慎用本品。老年和心脏病患者可发生心绞痛和心肌梗死。

2.长期过量服用本品,可引起心悸、手震颤、多汗、体重减轻、神经兴奋性升高和失眠。

3.本品与苯妥英钠、阿司匹林、双香豆素类药同服,可加重不良反应,甚至发生意外,须特别注意。

【临床新用途】

1.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据报道,傅双有应用甲状腺素片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患者92例,效果满意。方法:甲状腺片每次40mg,口服,3/d,疗程2个月。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0%,其中显效(乳痛缓解3个月以上,乳块或结节消退)28例,占30%;好转(乳痛减轻,乳块或结节消退50%以上,或乳痛缓解后又复发)55例,占60%;无效者9例,占10%。用药期间,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

2.治疗肥胖症20世纪60年代在日本民间曾有不少人滥用甲状腺片减肥,体重获得明显减轻,但出现很多中毒者。因为本药需要在医师的指导下慎用,才可避免中毒,达到减肥的目的。研究认为,甲状腺片可以增加代谢率而使体重下降,代谢率增加又可刺激食欲,增加心脏负荷,对伴有心功能减退者有损害作用,以慎用为宜。[于红萍.甲状腺素的新用途.中国药理学通报,1992,8(1):31]

3.佐治特发性肾病综合征特发性肾病综合征(INS)是儿科常见病,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是治疗INS的首选药物,由于患儿对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反应不同,疗效存在个体差异,复发率高,长期使用还可产生许多不良反应。郑凤鸣于1996年3月至1999年2月使用甲状腺素佐治特发性肾病综合征20例,取得满意疗效。治疗方法:两组均参照1981年全国儿科肾病协作组制定的方案,用环磷酰胺和激素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甲状腺素片,5岁以下患儿用30mg/d,5岁以上患儿用60mg/d。4周为1个疗程。

结果:用上药治疗特发性肾病综合征30例(其中治疗组20例,对照组10例),两组分别显效(治疗后水肿完全消退,血脂下降至正常值范围内)16,4例;好转(水肿消退,血脂下降接近正常值)各4例;无效(水肿未见消退,血脂仍接近治疗前水平)2例(为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100%,8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水肿消退时间为(5±3)d,对照组为(9±4)d。作者认为,甲状腺素佐治特发性肾病综合征,可提高本病对激素的治疗反应,加快水肿消退及血脂的降低,减少临床复发,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郑凤鸣,周嘉云,许文,等.甲状腺素佐治特发性肾病综合征20例.新医学,2002,33(2):88]

他 莫 昔 芬

【别名】三苯氧胺。

【药理】本品为合成的抗雌激素药物,是雌激素的部分激动药。可与雌激素竞争受体而阻断雌激素对乳腺癌的促进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晚期乳腺癌和卵巢癌。

【制剂】片剂:每片含枸橼酸他莫昔芬15.2mg(相当于他莫昔芬10mg)。

【临床新用途】治疗乳腺囊肿增生病有人采用他莫昔芬治疗乳腺囊肿增生病患者,可使疼痛消失或减轻,肿块消失或明显缩小,总有效率为96%。方法:①口服他莫昔芬,每次10mg,2/d。内服100片为1个疗程。若服药1个疗程未愈者,可连续用第2个疗程。显效后改为每次10mg,1/d。②内服他莫昔芬每次10mg,2/d,从月经后第2日开始应用,至下次月经来潮时停药为1个疗程,休息3~5d后继续第2个疗程。可用2~3个疗程。一般肿块越大,病程越长,则疗程也长。少数患者停药后复发,可能是需要用维持量以巩固疗效,但维持剂量以多少为宜,服药时间以多长为佳,有特在临床上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高 血 糖 素

【别名】胰高血糖素、升血糖素。

【药理】高血糖素有拮抗胰岛素的作用,对代谢的影响与肾上腺素有相似之处。具有升高血糖,促进肝糖原分解和促进糖异生以及加速cAMP的生成;具有正性肌力作用,使心肌收缩力增加,心率加快,心排血量增加,血压上升;可兴奋肾上腺髓质,增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降钙素及生长激素的分泌;还可增加胆汁和肠液的分泌,抑制胃、小肠及结肠的蠕动等。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低血糖症。

【制剂】注射用高血糖素,每支1mg,10mg。

【注意】

1.低血糖昏迷患者,使用本品恢复知觉后,应立即给予葡萄糖(最好口服),以防再陷入昏迷状态。

2.对危重患者仅怀疑低血糖时,不可轻易代替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注射。

【临床新用途】

1.治疗暴发性流脑难治性休克暴发性流脑,特别是混合型者,经综合治疗休克难以逆转时,及时采用高血糖素治疗,一般用药6~8h休克基本纠正。治疗方法:①高血糖素10mg,胰岛素8U,10%氯化钾注射液5ml,加入10%~15%葡萄糖注射液200ml中,静脉滴注,滴速2~5mg/h。②儿童:高血糖素5mg,胰岛素4U,10%氯化钾注射液3ml,加入15%葡萄糖注射液150ml中,静脉滴注。取效后均按原剂量重复应用。作者认为,采用高血糖素治疗暴发性流脑难治性休克有效,主要是因为本品具有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内脏微循环,减少乏氧代谢,改善肝功能,降低乳酸血症等作用,从而较好地、较快的纠正休克。(黄延祚,等.常用药物临床新用途手册.第2版.南宁:广西科技出版社,1999:309-311)

2.治疗肾绞痛应用高血糖素治疗肾绞痛患者,疗效显著,用药后可使疼痛迅速缓解,总有效率为96%。用法:将高血糖素1mg,加入注射用水3ml内,静脉注射:另用高血糖素1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1h内滴完。本品对于有糖尿病、嗜铬细胞瘤患者以及有明显尿路感染者禁止应用。

3.治疗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等所致心肌缺血运用高血糖素配合胰岛素治疗心肌缺血患者,一般在72h内心肌缺血可得到明显的改善,占89%,其中24%在24h内心肌缺血消失。用法:取高血糖素1~2mg,胰岛素8~12U,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1/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