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古今性疾病验方选萃
1254100000018

第18章 强中 (2)

第四节强中 (2)

【组成】当归(去芦头、切、焙)、龙胆草(焙)、川芎、栀子仁、川大黄(湿纸裹煨)、羌活、防风(去芦头、切、焙)各等份。【用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鸡头大。每服半丸至1丸,煎竹叶汤同砂糖温水化下。【功效】清泻肝火。【按语】本方适用于肝经实火之阳强,精液自流不止,阴茎疼痛,目赤肿痛,易惊易怒,不能安卧,尿赤便秘,脉洪实等。

丹栀逍遥散

【组成】柴胡、白术、白芍各9克,当归、生姜各6克,茯苓15克,牡丹皮、栀子各12克,薄荷、炙甘草各3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功效】清肝健脾,养血和营。【按语】本方适用于肝经郁热,营血不足之强中症,伴见潮热,头痛目涩,或怔忡不宁,或颊赤口干,或月经不调,急躁易怒,两胁胀痛,善叹息,舌质红,脉弦数。

柴胡清肝汤

【组成】柴胡、连翘、人参、甘草、桔梗各6克,黄芩、山栀子、川芎各9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功效】清泻肝火。【按语】本方适用于肝火盛实之强中症,见阴茎勃起坚硬,久久不萎,面红目赤,烦躁易怒,口唇干燥,苔黄,脉弦数。

小柴胡加酒炒黄柏汤

【组成】柴胡、条芩、酒炒黄柏、佩兰各10克,半夏、党参各7克,车前子15克,泽泻12克,生姜、大枣各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功效】清利肝经实热。【按语】本方适用于肝经实火,湿热下注之强中,阴茎异常勃起,胀痛,小便黄赤,胁痛易怒,下腹拘急,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滑。

当归黑豆汤

【组成】柴胡6克,炒泽泻、车前子、生地黄、栀子、黄芩、当归各10克,木通、龙胆草各5克,黑豆90克,生甘草梢6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功效】清肝利湿。【按语】本方适用于肝经湿热所致之强中症,阴茎强硬不衰,精液自流出,目赤胁痛,恶心,肢体困倦,口干苦,尿黄赤,舌质红,苔黄厚腻,脉弦数或滑数。

鳖甲芒硝汤

【组成】胆草、芒硝、醋鳖甲各15克,栀子12克,黄芩、木通各10克,柴胡8克,白芍20克,黄连5克,甘草6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功效】清肝软坚。【按语】本方适用于肝经实热,阳热亢盛之阳强,阴茎勃起坚硬不消,红肿胀痛,目赤面红,急躁易怒,口苦,心烦不寐,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胆荟软坚汤

【组成】胆草、柴胡、芦荟、生地黄、牡蛎、海藻各15克,黄柏、牡丹皮各10克,白术、泽泻各12克,琥珀5克(冲服)。【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同时用薏苡仁100克,莲蕊10克,黑豆150克煮粥,每日1剂,分2次服完。【功效】清热利湿,泻肝火。【按语】本方适用于肝经湿热,火邪亢盛之强中症,症见阴茎异常勃起,少腹胀痛难忍,尿短赤,涩痛,面赤气粗,目赤干涩,阴茎包皮水肿,阴茎青紫,精液淋沥不断,舌质红,苔黄厚腻,脉弦滑数。

阳强不倒精自流出方

【组成】生地黄、黄柏、知母、龙骨、大黄、枳壳各1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功效】滋阴降火。【按语】本方适用于阴虚火热亢盛之强中病,阴茎异常勃起,坚硬,精液自流,小腹胀急,心烦不寐,口干咽燥,口舌生疮,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治阳物挺胀方

【组成】甘草梢100克,小黑豆500克。【用法】水煎浓汤,时时饮之。【功效】补虚软坚。【按语】本方适用于肾气不足之强中症,伴小便黄赤,涩痛等。

三一承气汤

【组成】大黄、芒硝、厚朴、枳实、甘草各15克。【用法】少加生姜,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功效】清热泻火。【按语】本方适用于热邪郁滞,阴茎坚挺不收,伴腹满实痛,便秘,舌质红,苔黄,脉沉数滑实等。

胆星散

【组成】胆南星、远志、柏子仁、知母、盐黄柏、玄明粉、姜竹茹各10克,龙胆草、玄参、麦冬、地骨皮、生甘草各1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玄明粉数次冲服。【功效】泻火化痰,兼育阴液。【按语】本方适用于湿热内蕴,阴液受损之阳强不衰,伴见心烦、口苦、口腻,少腹拘急,大便秘结或黏腻不爽,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等。

三仁汤

【组成】杏仁15克,滑石、生薏苡仁各18克,竹叶、厚朴、半夏各10克,白通草、白蔻仁各6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功效】清利湿热,宣畅三焦。【按语】本方适用于湿热蕴结,三焦闭塞,宗筋窍络阻滞之阳强不利,伴头痛身重,胸闷腹胀,阴部潮湿,小便不利,舌苔白黄相兼而腻等。

四、化瘀通络软坚类方

血郁汤

【组成】香附(童便制)6克,牡丹皮、赤曲、川通草、穿山甲、降真香、苏木、山楂肉、大麦芽(炒、研)各3克,红花21克。【用法】上药用水、酒各半煎,去渣,入桃仁(去皮)泥21克,韭汁75毫升,和匀,口服。【功效】活血化瘀,理气。【按语】本方适用于瘀血阻络之强中,阴茎强硬,久久不倒,皮肿色紫而暗,疼痛,触之加甚,头昏脑涨,精流不止,舌质暗赤或有瘀点,脉弦涩而数。

通关瞿麦丸加减

【组成】瞿麦穗、芍药、大黄(锉、炒)、当归(切、焙)、葵子、甘草(炙)、木通(锉)、石韦(去毛)、大麻仁各30克,桂枝、土鳖虫、荔枝核、川楝子、没药各10克。【用法】上药共为粗末,每服15克,用水220毫升,入灯心少许,煎至150毫升,去渣温服。【功效】清热利尿,活瘀通络。【按语】本方适用于下焦瘀血、湿热阻滞之阳强不倒,阴茎水肿,皮色紫暗,疼痛较剧,尿少而赤,精流不泄,舌质紫暗,苔黄腻,脉弦数。

大黄虫丸

【组成】大黄75克(蒸),黄芩60克,桃仁、杏仁、虻虫、蛴螬各200克,芍药120克,干地黄、干漆各30克,水蛭100枚,虫、泽兰各100克,甘草、川楝子各90克。【用法】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6克,温酒送下,1日3次。【功效】破血消瘀。【按语】本方适用于瘀血阻滞之强中,阴茎强硬不倒,久久不软,阴茎暗紫,精液自流,舌质紫暗,脉涩,阴茎剧痛等。

红花散瘀汤

【组成】当归尾12克,皂角刺、石决明、穿山甲各10克,乳香、贝母、红花、苏木、连翘各9克,大黄6克,僵蚕、牵牛子各3克。【用法】水酒各半,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功效】活血化瘀,软坚通络。【按语】本方适用于阴部外伤,血络受损,瘀血停聚,茎络被阻之阳强,伴见阴茎肿胀疼痛,舌质有瘀点,脉沉弦等。

通窍滋肾健脾汤

【组成】路路通、石菖蒲、仙茅、白术、枸杞子、韭菜子各12克,马钱子1克,蜈蚣1条,淫羊藿30克,地黄、山茱萸、白花蛇舌草、山药、补骨脂、覆盆子、菟丝子各15克,石斛10克,牛膝9克。【用法】水煎3次,合液浓缩备用。每日1剂,分2次早、晚服,2周为1个疗程。【功效】补肾活血。【按语】本方适用于肾气不足,瘀血内阻之阳强不倒,射精不能,腰膝酸痛,失眠健忘,身疲乏力,阴茎皮肤紫暗等。

桃红饮

【组成】桃仁、红花、升麻、肉苁蓉、黄柏各9克,王不留行、菟丝子、党参、黄芪各15克,桔梗6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功效】活血补肾。【按语】本方适用于瘀血阻滞,肾气不足之强中症,阴茎根痛剧,腰酸痛等。

五、外用方

缩 阳 秘 方

【组成】水蛭(阴干)9条,麝香、苏合香各3克。【用法】 3药研为细末,和蜜少许为饼。阳兴时以饼擦左脚心。【功效】缩阳。【按语】本方主治阳强不倒。

元 明 粉 散

【组成】玄明粉10克。【用法】上药纱布包扎,每晚睡前,外敷两手心。【按语】本方适用于相火妄动所致的强中症。

痨病火动阳物易举方

【组成】皮硝。【用法】将上药放手心,两手合住,其硝自化。或以烧酒合泥敷阴毛上。【功效】软坚。【按语】本方适用于相火妄动之强中。

血竭外涂方

【组成】血竭、自然铜、大黄、冰片各适量。【用法】上药共为细末,面糊和药,外涂阴茎。【功效】活血软坚。【按语】本方适用于瘀血阻络之强中。